旅行文學

含有「旅行文學」共 1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如果回憶起埃及,我最常想的不是風景跟古蹟,而是遊覽車上那位驕傲又年輕的埃及導遊,想著他,我總會想起我很久曾看過的文章。 內容是一位美國人去古巴的遊記,美國跟古巴雖是彼此敵對不順眼的關係,但美國人去古巴遊玩方便簡單,所以非常多美國人放假時會特地去玩(物價便宜又近),遊記中寫古巴有好幾家大型的渡假村
從韓國那過來流行上的臺灣感性,原型是什麼呢,我個人而言,那感性是外國人不帶惡意的高傲俯視,真的不是惡意,但其本質就是種藐視,因為我也曾有過「埃及感性」。 我參加了埃及團旅遊(新冠疫情之前),坐在遊覽車內,經過埃及開羅的街道,這一區路上沒看到女性,男性們都穿著沾染塵土的傳統服飾或工作或遊走,路況還算
這裡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俄羅斯的父親節的由來、傳統與文化。
Thumbnail
老虎奶油 -avatar-img
2025/08/11
實用系禮物清單感覺蠻讚的耶✨️ (老實說,對俄羅斯最深的印象大概還是來自綜藝節目《通靈之戰》)(也可以說是各種刻板印象的典型XD )
Wandering O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1
老虎奶油 對耶~~~~我太小看戰鬥民族了 (太失禮 🥺🥺🥺 by鼠
我尋思要回到哪裡,塔吉克,吉爾吉斯,亞美尼亞? 我曾見過一部記錄片,標題內容是什麼也忘掉了,印象是聯合國維和部隊在某個矮小的社區警戒兩邊危險,一道象徵性的鐵絲圍欄,明明是同一片土地上卻有不同立場及想法的人,明明長像上沒什麼差別(也許是我東方人無法分別西方人),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他們都是好
熱愛旅行的我,也熱愛透過不同旅人的視角,看見更寬廣的世界。《撒哈拉歲月》記述了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威的生活,從沙漠風情、人際互動、文化差異、到戰爭下的人民苦難,透過優美的文字與細膩的情感,將遠方那片我們難以想像的世界,寫實呈現給觀眾。
Thumbnail
5/5撒哈拉歲月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8/09
謝謝真誠的分享!🥰🍀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9
當下的香草 謝謝您喜歡!
一位旅人分享她在阿爾巴尼亞旅行的體驗,挑戰一般大眾對這個國家的刻板印象,並鼓勵讀者探索這個冷門卻迷人的國度。
Thumbnail
5/5阿爾巴尼亞
小米粒-avatar-img
2025/08/08
因為,有些地方,不在輕易被看見的名單裡, 卻可能,成為你此生最安靜、最長久的一場相遇。 ~這句寫的太讚了👍
Wandering O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8
小米粒 🥰🥰 謝謝小米粒的誇獎 害羞了>///< E.
帝國 俄羅斯五十年 瑞斯扎德.卡普欽斯基 著 胡洲賢 譯 馬可孛羅文化 卡普欽斯基要從基希涅夫出發到基輔了,但我還不太想走,我還想待在奇西瑙一會,我回頭看他在奇西瑙留下的幾段
「找不到我要的逗號」就是我的引言,可惡。 我們一路從奧德薩來到基希涅夫的郊區,我打開手機查詢,基希涅夫Google跑出基希訥烏,查維基百科說的很清楚,摩爾多瓦首都:奇西瑙,臺灣舊譯:基希涅夫,新譯:奇西瑙,基希訥烏:中國大陸新譯。 奇西瑙沉濁混亂人又參雜,早上出門要小心晚上不要出
這裡將為大家介紹的是波蘭的父親節的由來、傳統與文化。
Thumbnail
5/5波蘭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8/04
其實波蘭對父親節與母親節的重視程度與台灣是真的很相似,就是母親節的重視度大於父親節。這一項的文化與我們很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