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信任也好,說是愛也好, 說這是天意,也差不了多少, 依偎著你,讓我找到了依靠, 多謝繁星引導。 說你很遠,就像在天涯海角; 說你很近,又如影子般纏繞; 依偎著你,讓我找到了依靠。 多謝繁星引導…..」 「在海裏飛翔」這部生態紀錄片最後隨著海龜媽媽奮力往岸上爬,同時配著一首幽美的主題曲,歌曲播完,片尾的感謝字幕才剛出現,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B寶就把DVD倒回去重聽歌曲,第二遍還沒聽完,姊姊A寶就在電腦前面高興地說:「我找到這首歌了!」 很少看生態紀錄片是有著這麼多重的享受,兼具視覺、聽覺與心靈的感動,影片一開始就用很詩意的口吻娓娓道來:「兩億年前,海龜原來活在陸地上,當恐龍出現後,他們才躲到海裏,變成在潮汐與洋流間生存的動物。但陸地似乎不想放牠們走,提出了交換條件,於是海龜得返回陸地產卵。」 影片完整的敘述了小綠蠵龜從卵破殼而出然後在大海裏成長,遨遊數千公里,長大之後再返回原來誕生的海灘產卵的歷程。 我們的心一直隨著這隻小龜而緊張,而雀躍:「龜寶寶要向上挖三天才能破土而出,體型很小,沒有防禦能力,有的只是求生的意志。海洋只離牠40公尺遠,但對牠這小不點來說,這沙灘卻像是一場超越障礙賽。還好牠們並不孤單,因為每年春天,美國佛羅里達州沿岸會誕生近兩百萬隻的綠蠵龜,而牠們只有一個念頭:快逃,因為陸地不是牠們的家。」 從佛羅里達州到牠們的目的地非洲亞速爾群島,距離好幾千公里,牠們游得又非常緩慢,所以這是一趟非常漫長又危險的旅程。等到長大後,牠們又千里迢迢不顧險阻的回到牠們誕生的同一個海灘同一個地點產卵。牠們為什麼要這麼執著,沒人知道,科學家們至今也無法解釋海龜這種回老家的本事是怎麼來的,有人說,牠身體裏有可以感應地球磁場的神秘器官,像是羅盤,更像是超科技的衛星導航裝置。 也有人猜測,是不是小海龜在孵化出生的那一剎那,就把牠周遭環境的各種細節,像當地海水的特殊味道,海灘沙石等等氛圍全部載入牠的記憶庫,等到長大成熟後,再根據這原始記憶檔案的引導,在茫茫大海洋中,靠著一雙前腳緩慢游動,橫越大半個地球返回老家,產卵繁洐後代。 海龜與陸龜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長有硬殼的爬蟲類,總共有二百多種,可是因為海龜在全世界到處跑,所以不像陸地上的動物,容易因為地理環境的阻隔產生許多特有的種類,因此全世界的海龜只有七種,其中曾經出現在台灣的就有五種之多呢! 綠蠵龜的腿長得很扁平,像魚的鰭一樣,游動時前腳好像是翅膀般地擺動,襯著蔚藍的海洋,綠蠵龜就像在藍藍的天空中飛翔一般。 A寶一邊翻查著漢聲目擊者叢書尋找綠蠵龜的資料,一邊問:「綠蠵龜看起來跟其他烏龜顏色很像,也沒有特別綠啊?」 我笑著說:「殼雖然不太綠,但是龜殼內的脂肪的確是墨綠色的,因為牠主要吃海草與海藻,所以脂肪含有比較多的葉綠素。」 B寶回想起:「我們去年到澎湖玩時,看到一張海報介紹綠蠵龜棲地保護區,除了澎湖,台灣還有那個地方可以看到海龜產卵?」 我感歎著:「以前在台灣各地沿岸都有海龜上岸產卵的紀錄,在爸爸年輕時,台灣本島東部海岸大都可以發現許多海龜,可惜到了這幾年台灣本島已經完全看不到海龜上岸的足跡,只剩下一些離島還有數量並不多的海龜上岸產卵,比如澎湖的望安島劃設了二十多公頃的沙灘為保護區,屏東小琉球也有一小塊綠蠵龜保護區,而且從每年五月到十月的晚上,實施夜間管制,遊客或民眾都不准進入沙灘與潮間帶。 A寶有點擔心的問:「海龜會不會絕種?」 我回答:「的確,在華盛頓公約中綠蠵龜被列為最危險的瀕臨絕種的生物,雖然全世界總數量大約還有二十萬隻左右,但是除了極少數地方因為保育工作執行的成效良好,小海龜誕生的數量還算穩定,其他大部份地區的海龜族群都在急劇減少中。」 AB寶異口同聲的問:「為什麼呢?」 我舉例:「以台灣來說,主要是漁民在海岸邊設置定置網,使得海龜無法上岸,而且海龜在產卵之前會在附近的海域交配,這時候很容易被捕捉,而且即使順利上岸產卵,也有很多人會挖掘龜卵以及捕捉正在產卵的海龜呢!」 B寶非常生氣:「怎麼可以這樣?沒有人去制止嗎?」 A寶也想到:「有人說海龜會哭,是不是為了牠們的命運在哭啊?」 我回答:「現在大家具有生態保育的觀念,大概不會去挖海龜蛋,但是若是有很多年都沒有海龜從台灣海灘誕生,那麼就不會有海龜會回到台灣來產卵啊!海龜的確會哭,那是因為牠們在吃海澡時也吞下許多海水,於是從眼睛旁的腺體為了將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 綠蠵龜的長征可以說是大自然裏最神秘的現象之一,也歷經了最恒久的時代考驗,牠們的祖先曾經目睹陸地誕生,還在損石撞擊和冰河融化中生還,牠們甚至比牠們的老伙伴恐龍還長壽,想到這些,不禁對牠們肅然起敬。不過,也真盼望牠們千萬不要在我們這個貪婪的時代裏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