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社會真實的現況是收入有限、慾望無限,即使賺的錢扣除必需花費之後,能剩餘的不多,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用自己的未來退休生活來換取、滿足目前的物質慾望,捨去了每個月的小額投資,換來的只是會隨時間損壞的電子產品,這樣的賭注所帶來的影響或許現在沒有感覺到,但到了四十、五十歲,相信就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上一篇文章中,有做了一個投票統計,會有這個想法,其實主要還是因為覺得自己未來在自我實現這塊要開始有新的動作,也就是希望可以透過一些免費課程來提升一般人的財商,在這個退休金有限有年代,下流老人與富足的退休生活很多時候就在年輕時的一念之間,只是比較可惜的是經過一週僅有一個投票記錄,暫時就先不做任何處理,未來將再視情況來做調整,目前就持續專注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大家。 今天要談的主題是「基金」,這個令我又愛又恨的投資工具,大概近20年前,鎬瑋的第一筆投資就是選擇基金,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是股票,當時覺得自己是奈米戶,小額投資的首選似乎就是基金,而且我永遠記得第一檔的名稱是「景順電訊」(現在併入景順科技),因為當時網路正興起,電訊類股相當火紅,不投資還說不過去呢。 事後回過頭來想,雖然打工辛苦存的錢虧掉了六成,但也幸好有這次的虧損經驗,才開始認真學習投資、學習網路,若當時是以賺錢收場,那麼或許現在還是短線上起起伏伏,無法讓資產做最有效的累積,更不可能提早離開職場,開始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 接下來就用三種大家常見的「基金」來進行優缺點說明: 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相較於股市是一般人更為容易接觸到的投資工具,不管是從新聞(基金平台)、銀行甚至是保險,都有銷售的通路,一般人若沒有自己做功課,很容易就被吸引進入投資,而一般的貫用手法就是拿過去的績效來證明這是一支會幫你賺錢的基金,甚至用錯誤的複利來美化本身的績效,但事實上是超過九成的股票型基金績效是無法打敗大盤指數。 優點:若以投資人的觀點來說...「沒有」,因為不僅申購的手續費高昂,還要內扣不少費用,這些費用加一加,一年至少2%~4%跑不掉,基金還沒有開始為你賺錢就先要一筆不小的成本,所以論優點的話,應該是對基金公司來說這是個優點,因為穩賺不賠,虧損的風險是由投資人自行承擔,基金經理人選股錯誤,一樣有薪水、一樣有獎金可以分紅。 缺點:當然就是費用成本,在這種微利時代,一年有穩定6%~8%的報酬率就很不錯,在本金敢勇於投入的情況下,時間一拉長,要累積出豐厚的退休金自然可期,相對的,若高昂持有的成本,明顯的把平均年化報酬拉下來,先不論淨值績效好不好,光長期持有的成長就相當可觀,另外一點就是鎬瑋一直在強調的,本金敢不敢放大的問題,對於一般小額投資產,現金資產可能只有一、二百或千萬以下,資金有限,這時候若投資這種需要有正確選股才能取得正報酬的工具,自然不敢重壓,大部份可能僅拿出二、三成的資金來做投資。 債券型基金 這種產品主要以持有債券為主,跟股票最大的不同就是債券有固定的利息收益,所以這種商品理論上比較適合有需要長期現金流的人,以一對已退休的夫妻來說,若累積的退休金為2000萬,將資金投入在年化報酬5%的債券組合上,那麼一年現金流約100萬,因為退休後沒有工作收入,勞退僅可以支付最低生活需求的開銷,這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有任何傷病或是要出國旅行、實現一些夢想的話,就需要有其它現金流收入來支付,投資股票的話風險較高,而且一年只有一次配息。 優點:手續費較一般股票型基金低許多,基金平台申購的話大約是0.3%~0.4%,淨值波動程度也小於股票,而且月配息讓每個月都有現金入帳,以上述例子來說,若勞退金不足支應生活的話,每個月缺口還需3萬元,那麼一年配的100萬,就可以補足這36萬元,剩餘的64萬可以拿來當成旅行基金或是再投入債券基金,以利滾利,讓退休金資產越滾越大。 缺點: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合理的市場利潤是需要返還的,簡單說,目前市場上高收益債平均殖利率是5%~6%,在相同幣值計價的狀況下,若有超過6%太多即屬不合理,像是近年有一些號稱固定收益、平衡型的債基,用8%、9%的殖利率來吸引投資人,為了要補不足的報酬,通常這種債基都會加碼利用一些選擇權的操作來換取高額的利潤,短期或許看不出問題,但要維持長期都保有這種獲利,實在很困難。 以鎬瑋自己例子來說,目前在債基上也有一部份比例,所產生出來的現金流可以支付房貸及一些生活開銷,對於很多人來說,房貸都會想要早點還清,但這是以前高利率房貸的時代,現在房貸才1.5%上下,自己配置的債基組合約6.5%,因此,把房貸的債務變成好債,把原本可以還清的低利債務拿來投資債基,中間還有5%左右的利差,目前債基扣除已配息(不含息)的部份不算,帳上仍維持正報酬,主因還是因為這些債券基金配息的來源是來自債券的利息所得而非本金。 在各基金公司中都可以查到「配息組成表」,如下圖,表中可以看到可分配淨利佔了配息比例及本金佔了配息比例,以永遠領不完的觀念來看的話,當然是用本身債券孳息佔配息的比例越高越好,若有用到本金來配息的話,長期淨值一定無法維持,就會變成跟股票除權息一樣,拿本金退還給自己,即所謂的用本金配息。 [caption id="attachment_51416"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 配息組成表 - Photo Source:貝萊德投顧[/caption] 指數型基金 如果要看一個人投資厲不厲害,就把他近幾年的績效跟主要的指數比一比就會知道,以S&P 500指數來看,近一年的報酬為21.56%、對應的指數基金(Index Fund)其中一支為美股代號「VOO」,其一年報酬率為21.52%,追蹤的誤差僅0.04%,如果投資人過去一年的績效沒有21.5%或是過去五年累計沒有90%的話,那麼極度建議放棄主動式的操作,因為時間寶貴,越早開始執行這種指數投資,資產累積會更有效率。 [caption id="attachment_51413"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4"] S&P 500 指數近一年報酬率 - Photo Source:Google Finance[/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1414"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4"] VOO 近一年報酬率 - Photo Source:Google Finance[/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5141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4"] VOO 近五年報酬率 - Photo Source:Google Finance[/caption] 優點:只需每季或年投入資金,省下看盤時間,可以把時間拿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只要人類未來是朝進步的正向發展,那麼指數也會持續攀升,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看美股會到十萬點甚至百萬點的可能,另外這種安穩的投資方式,可以有效的放大本金,扣除一些急用金之外,可以全數投入這種指數型基金,發揮資產最大的效益。 缺點:主要缺點就是「無聊、無趣」,對於喜歡研究個股、享受買賣的快感的人來說,投資這種商品就是乏味,另外一點,這種指數基金大多為季配息,不像債基一樣,每個月有靈活的現金流可以運用,而且年配息大概只有1%左右,所以現金流相對有限,如果是退休族,每個月需要補足現金流的話,建議就不要配置太多比例在上頭。 除了股票型基金之外,債券型基金跟指數型基金可以由個人來分配比例,如果是一個年輕人,有工作收入,不用額外的現金流的話,建議就是將可投資金額的100%全數投入指數型基金,不用在意目前的位置是否太高,因為回檔的機會不明確,不如早早投入開始享受資產成長的果實。 若有需要現金流的人,可以依照資金的缺口來規劃債基投入的比例,剩餘的部份就是全數投入指數型基金,還有另一種鎬瑋自己身旁朋友的狀況,就是過去在股市受重傷因而不敢投資的人,即使是指數型基金的好處這麼多,但還是不敢投入,換個商品,每個月都可以領到一些現金的債券基金就變成是重新開始認識投資的好方式,一步一步往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方向前進。 封面圖片來源:Clem Onojeghuo from pexe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