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
含有「現金流」共 35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金日子的沙龍
2025/10/22
我的轉折點:第一次領到ETF配息,打造被動收入與生活選擇權
本文分享作者第一次領到ETF(0056、00878)配息的心得,強調被動收入帶來的安全感,以及從新手到穩定投資者的心態轉變。作者提出建立制度化節奏、定期定額投入、利用配息再投入的「三層現金流策略」,將ETF比喻為「現金流生產機」,幫助讀者在市場波動中穩健累積資產,找回生活主動權。
#
高股息ETF
#
0056
#
00878
1
留言
付費限定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025/10/22
來囉~來囉~發錢囉,上車嗎?YMAX ETF:超高現金流的魔性遊戲小白研究 CALL 跟 PUT。期權ETF研究1
來囉~來囉~發錢囉,上車嗎?YMAX ETF:超高現金流的魔性遊戲小白研究 CALL 跟 PUT 前言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關於美股期權ETF的討論,有人還做了各種圖片與解說。我自己也試著轉換成卡通風格的圖,覺得蠻有意思。 平常在我們節目社群 6F(專門討論美股期權的版區)中,常常看到大大們在
#
期權ETF
#
YMAX
#
現金流
喜歡
留言
彤彤寶的投資筆記
2025/10/20
W42 (2025/10/12-2025/10/18)
W42 (2025/10/12-2025/10/18) ==================== 信貸重新申請準備 與信貸部門人員,討論完之後,本次能貸的額度應該就確定了 不過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申請信貸 所以我現在的目標就是思考如何讓自己可以提升"銀行可認列的收入" 讓2年後信貸時可
#
彤彤寶的投資筆記
#
資產配置
#
債券ETF
3
留言
彤彤寶的投資筆記
2025/10/20
W41 (2025/10/05-2025/10/11)
W41 (2025/10/05-2025/10/11) ==================== 信貸重新申請準備 我很重視現金流的健康程度 只有這樣,投資布局才可能長久,獲取長期報酬 去年11月申請的7年期信貸即將屆滿一年 未來鎖定的是10年期信貸,可以降低月支出,還可多貸出來
#
彤彤寶的投資筆記
#
資產配置
#
債券ETF
1
留言
孜孜老師的閱讀筆記
2025/10/20
D’Leon’s 擴張困境:營收成長下的財務警訊,自由現金流、EVA、MVA 深度解析CH3(含QUIZ)
本文以 D’Leon’s 的案例,探討為何營收成長不代表公司健康,並從自由現金流 (FCF)、經濟附加價值 (EVA)、市場附加價值 (MVA) 等指標,闡述如何真實反映經理人創造的價值,以及信用條件、稅務規劃等如何影響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與永續經營能力。
含 AI 應用內容
#
現金流
#
自由現金流
#
財務管理
1
留言
拾愛日常
2025/10/20
活著好貴!? 抗通膨必學,理財規劃師10招教你守住家庭現金流
日子過得辛苦不是你的錯!通膨高、房價高,只有收入不太高,財富差距愈來愈大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並非單一家庭的錯,若身為家長,請先放下自責,別為自己無法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感到內疚。
#
拾愛日常
#
人生職場打怪攻略
#
理財
5
留言
女兒教會我的事
2025/10/20
女兒教我理財.ep8高股息分手文
從網紅李勛的投資策略轉變出發,探討為何以累積資產為目的的投資者可能不適合高股息ETF。文章透過比較配息與不配息ETF在複利、稅務、手續費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現金流與安心感的考量,論證為何對於追求資產快速累積的投資者,應重新評估高股息ETF的角色。
#
市值型ETF
#
配息
#
高股息ETF
2
留言
(非官方) CLEC 投資理財頻道週報
2025/10/19
富有哲學:AI 時代的忙碌悖論與資產配置進化 - 2025 年 10 月 18 號 00536 週報
本週課程核心聚焦於 AI 時代下的「忙碌悖論」,確立投資QQQ才是實現「不工作權利」的終極智慧。老師系統化講解富有的七個層級,並針對準退休族群進化投資哲學,強調「先求穩再求火」的風險再平衡策略,淡化股票質押中配置槓桿基金的必要性。課程並深度釐清新投資者對風險(如長期虧損持續性)的錯誤認知,強調活著比
含 AI 應用內容
#
指數投資
#
財富自由
#
長期投資
5
留言
付費限定
The Bottom Line
2025/10/14
一定賺錢的海外投資 -- 新加坡篇
本文深入探討在新加坡開設熟食中心攤位作為一種「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解析其獨特的市場障礙、財務模型,以及實際執行時可能面臨的挑戰。對於尋求穩定被動收入的投資者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另類投資機會。
#
產業
#
長期投資
#
投資
4
留言
蕎巧的財商茶敘
2025/10/14
💧〈錢要會流,生活才會動〉
我曾經以為,有錢就是安全感。 帳戶的數字越高,我的焦慮卻沒有減少。 後來我才懂,錢不是要被存起來,而是要會流動。 當錢會流,你就能呼吸。 我讓錢分工——有的專門生活支出、有的定期投資、有的放在保險和備用金裡。 每一筆都有方向,每一分都在工作。 那不是浪費,而是讓資金形成循環的力量。
#
思維
#
理財
#
人生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