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大廈:被遺忘的明星地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尖沙咀香檳大廈,近十多年來成了尋芳性地,連日本網站也有推介。在滿臉風霜的容貌下,香檳大廈其實有不平凡的過去。這大廈,曾幾何時是九龍區最高的華廈,是名建築師甘洺的作品,是首批分層出售的物業,是電影公司的辦公室,是不少明星出入的地方,也是不少電影的取景地。一幢舊廈,滿載著經歷和光與影的故事,也承載這座城市的變遷。

 

一、香檳與霍英東

 

要追溯香檳的開始,可從大廈頂樓香檳大廈四個大字下的「立信置業有限公司建於一九五七年」看到端倪,立信置業的老闆就是昔日叱咤港中政商界的霍英東。

 

研究香港地產發展史,霍英東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五十年代初,霍氏積極發展地產,並開創一系列售樓方式,當中最重要的是容許買家在大廈未落成前預購,這就是所謂「買樓花」,與之相關的新制度還有分期付款和分層(「切餅」式)出售,要知道此前的人買樓是一整幢買和一次性付款,霍氏的方式將地產買賣由上而下,令一般市民也有能力參與,影響非常深遠。

 

香檳大廈是最早分層出售的大廈,原址地皮屬大地主何東所有,霍英東於1954年以113萬港元購入。根據當年的報章資料,大廈樓高十層,二樓是香檳大酒樓及夜總會,三樓以上均作公寓,地下為商場。大廈每層分八宅,每宅約一千五百尺,訂價由三萬七千至五萬港元不等,可分期付款,期限可分15個月或兩年。地下舖位售價由一萬一千七百六十六港元起,可分24個月付款,如一次過付款,更有九折優待。現在回看最初的樓價,雖整體物價升值甚多,但仍覺得匪夷所思。

 

raw-image
香檳大廈售樓報導(來源:香港工商日報,1955年8月9日)

 

二、香檳與甘洺

 

香檳大廈的建築設計,是出自著名建築師甘洺(依力甘洛/Eric Cumine)之手。甘洺是中英混血兒,於倫敦建築學院畢業,1949年從上海遷居香港創辦甘銘建築師樓。甘洺的設計以大膽破格著稱,作品包括北角邨、蘇屋邨、富麗華酒店、舊啟德機場客運大樓、舊葡京、廣華醫院、贊育醫院、明德醫院、海港城等。但對於影迷而言,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必定是位於清水灣的邵氏片場,當中經常被用作醫院場景的行政大樓便是出自他手,大樓設計別具風格,特別是那不規則的窗框和夢幻色彩的字體設計,令該建築成了片場的象徵,也側面反映了這個昔日東方荷里活的夢幻光景。

 

raw-image
香檳大廈建築師甘洺的得意作品——邵氏片場行政大樓

 

三、星光匯聚

 

講開電影,早年的香檳大廈與電影界也有密切的關係。五十年代初,由於內地政局不穩,當時不少內地明星和電影人移居香港,他們當時多聚居尖沙咀。那時香檳大廈周邊相當熱鬧,毗鄰的樂宮戲院大廈(即現在的The Mira Hong Kong)是電影人的聚腳地,當年與邵氏分庭抗禮的電懋公司,其辦公室就在樂宮樓上,而大廈內的樂宮樓酒家也因利成便,成了昔日影人會面、採訪和慶功的地方,據聞當年電懋公司發了薪水,大夥兒就喜歡到樂宮樓喝茶。由於香檳大廈位於樂宮旁,所以有不少影人出入和居住,也有電影公司開設在這裡,已故粵劇名伶新馬師曾也在這裡開酒樓,星光匯聚。除了多明星出入外,早年的香檳大廈也有不少名醫和律師在內開業,那時大廈可以說是尖沙咀的地標,屬於相當高級的大廈。

 

raw-image
昔日的香檳大廈有不少影人出入,星光熠熠。

 

四、攝影器材集散地

 

六十年代後期,香檳大廈逐漸成為攝影器材的銷售熱點,熱愛攝影的「發哥」周潤發也是常客。在眾多相機舖中,最為人熟悉的必定是在香檳扎根四十多年的陳烘相機,其大名經常在香港影視作品的鳴謝名單中出現。老闆陳烘是香港古董相機會會長,由對相機一無所知只為謀生的學徒到今天成為業界的老行尊,當中的奮鬥經歷也是不少上一代香港人的奮鬥寫照。

 

raw-image
六十年代後期,香檳大廈逐漸變成攝影器材的銷售點。

 

五、香檳名物-蕃茄麵、芝士麵和吉祥物「小白」

 

香檳大廈也是好食之徒喜歡流連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兩家著名食店,分別是馳名蕃茄麵的「星座冰室」和芝士麵的「新記」。

 

位於香檳大廈地庫的星座冰室於1966年創立,據說是由數位粵語片明星開設,早年有不少明星光顧,其後經過轉手,現在的掌駝人是年過七十的林老先生。要論冰室的招牌菜,無可否認一定是蕃茄麵。冰室能夠以一碗平常不過的蕃茄麵打響名堂,原因是店主堅持以新鮮蕃茄做湯底,不加任何味精,再以繁複的工序完成,所以每一碗蕃茄麵背後都隱藏着一份對食物品質的執着,無怪乎店舖經常門庭若巿。冰室也是電影《旺角黑夜》(導演:爾冬陞)與《摯愛》(導演:馬偉豪)的拍攝地。在《旺角黑夜》中,殺手來福(吳彥祖飾)帶着妓女丹丹(張柏芝飾)逃避警察追捕,來到星座冰室稍作休息;在《摯愛》中,永豐(張國強飾)帶着女兒小悠(張清宇飾)到星座冰室找尋離他們而去的妻子/母親。

 

raw-image
香檳名物——星座冰室蕃茄麵。

 

至於新記,以其老闆姜偉忠師傅自創的芝士麵(芝士撈丁)打響名堂,店舖起初位於加連威老道,其後遷入香檳大廈,迅即成為香檳的明星食堂。除飲食業外,醉心舞獅的姜師傅與兩名弟弟也接手了父親留下來的武館,三兄弟人稱「三姜」,對發揚舞獅運動不遺餘力。姜師傅也與電影有不解緣,曾演出多部電影,最近客串杜汶澤執導的《空手道》,片中他演回自己,飾演新記的芝士撈丁師傅,不過片中的新記其實另有其店。

 

raw-image
香檳名物——新記芝士麵。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香檳大廈的吉祥物,人稱「小白」的白色肥貓,牠是香檳大廈的巡邏隊長,在大廈任職多年,是地位崇高的元老輩,每間店舖都要給牠面子。

 

raw-image
香檳吉祥物「小白」。

 

六、爛鬼東血戰撳釘華

 

要選香檳大廈最經典的電影場景,我會選《野獸刑警》片末爛鬼東(黃秋生飾)血戰撳釘華(譚耀文飾)一段。《野獸刑警》在回歸翌年公映,是陳嘉上和林超賢共同執導的作品,此片在警匪片的格局下別樹一幟,黑白二道沒有二元對立的分界線,對人性的刻劃細緻入微,電影於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電影評論學會大奬皆大豐收。片末爛鬼東在香檳大廈地庫血戰撳釘華,那接近瘋狂和豁出去的大廝殺,令人看得心驚肉顫。現在重看,加上社會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沉重的大事小事,這一段在官能刺激之下,彷彿多了一層難以言喻的悲涼。

 

raw-image
《野獸刑警》中爛鬼東血戰撳釘華的場景。

 

七、沒落的華廈

 

八十年代後,隨著區內有不少更新穎更高級的樓宇落成,香檳大廈的華貴之氣也逐漸褪色。名醫和律師樓陸續遷出,品流也愈來愈複雜。九十年代中後期,大廈部分單位更被「劏」成若干房間經營「一樓一」(賣淫生意),再加上賣淫網站的興起和推波助瀾,間接令香檳大廈成了尋芳性地,最高峯時超過八成以上的單位都是一樓一,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紅花豪傑前來洗樓,當中包括數年前某政黨總幹事也曾疑似「斷正」被傳媒拍到照片,但他聲稱只是做「訪談」而已。近年,大地產商開始陸續收購單位,「一樓一」已大為萎縮,現時大部分單位已空置並鎖上鐵鏈,從其破落凋零的現況,很難想像昔日華貴光輝的歲月,香檳大廈,滿載著我城不一樣的面貌與變遷。

 

raw-image
香檳大廈現時大部分單位已空置並鎖上鐵鏈,現況凋零

 


特別鳴謝Mr. Alfred HO、Mr. Sam NG、Ms. Shirley WU、劉國偉先生和曾肇弘先生,為本人提供不少素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冠豪的沙龍
16會員
14內容數
<p>我是電影朝聖的主持人王冠豪,我期待也樂意從不同平台擔任一名電影朝聖嚮導,透過文字和影像作為電影場景的切入點,為大家介紹一座城市被隱藏的秘密圖像。</p>
王冠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10/23
若要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選一些最具時代性的作品,《甜蜜蜜》無疑是當中的必然之選。電影的故事設定於八九十年代,歌舞昇平但充滿暗湧。二十多年之後,香港在金堆玉砌下呈現頹像,已難見電影純樸積極的小軍和拼搏的李翹。今天重新走一轉《甜蜜蜜》的場景,特別是主要取景地尖沙咀,當中的變化令人感觸。
Thumbnail
2018/10/23
若要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選一些最具時代性的作品,《甜蜜蜜》無疑是當中的必然之選。電影的故事設定於八九十年代,歌舞昇平但充滿暗湧。二十多年之後,香港在金堆玉砌下呈現頹像,已難見電影純樸積極的小軍和拼搏的李翹。今天重新走一轉《甜蜜蜜》的場景,特別是主要取景地尖沙咀,當中的變化令人感觸。
Thumbnail
2018/09/16
數年前,《國家地理頻道》一輯電視節目選出亞洲十大恐怖地點,位於元朗屏山的達德學校榜上有名。達德學校其實也是香港著名的靈探地,其破落的建築,雜草叢生的環境,瀰漫一片寒慄的感覺。近年,達德學校也挺受電影劇組歡迎⋯⋯
Thumbnail
2018/09/16
數年前,《國家地理頻道》一輯電視節目選出亞洲十大恐怖地點,位於元朗屏山的達德學校榜上有名。達德學校其實也是香港著名的靈探地,其破落的建築,雜草叢生的環境,瀰漫一片寒慄的感覺。近年,達德學校也挺受電影劇組歡迎⋯⋯
Thumbnail
2018/09/01
牛津道,環境寧靜,周邊格局懷舊雅緻,沒有金玉堆砌的浮誇,那沉實中見品味的氛圍,是影視作品和廣告的絕佳取景地。街道南端是一條學校村,我的中學階段就在這裡度過,所以牛津道對我來說並不只電影的回憶。
Thumbnail
2018/09/01
牛津道,環境寧靜,周邊格局懷舊雅緻,沒有金玉堆砌的浮誇,那沉實中見品味的氛圍,是影視作品和廣告的絕佳取景地。街道南端是一條學校村,我的中學階段就在這裡度過,所以牛津道對我來說並不只電影的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香港必拍打卡景點「怪獸大廈」,也被稱為「怡昌大廈」,他得特色在於建築獨特的外觀和密集的結構,成為極具特色的拍照場景! 怪獸大廈是由鰂魚涌五座舊樓所組成,包括福昌樓、益昌樓、益發樓、海山樓和海景樓,怪獸大廈有約二千多戶居民,一樓是店面,他會這麼有名也是因為他曾經出現在變形金剛第四集的場景。 現在就
Thumbnail
香港必拍打卡景點「怪獸大廈」,也被稱為「怡昌大廈」,他得特色在於建築獨特的外觀和密集的結構,成為極具特色的拍照場景! 怪獸大廈是由鰂魚涌五座舊樓所組成,包括福昌樓、益昌樓、益發樓、海山樓和海景樓,怪獸大廈有約二千多戶居民,一樓是店面,他會這麼有名也是因為他曾經出現在變形金剛第四集的場景。 現在就
Thumbnail
闊別二十多年再次踏入汐止拱北殿,抓住這星期台北最後的陽光,週末透早就請小黃哥哥載我上拱北殿。 途經汐止的伯爵山莊,這曾經是瓊瑤劇「庭院深深」裡豪宅的取景點,當年劉雪華跟秦漢在這裡愛來愛去,這兒也曾經是十分著名著名的豪宅區。汐止本來是非常美的,在沒有這麼多房子以前。在這裡的好山好水被大家注意到之後,
Thumbnail
闊別二十多年再次踏入汐止拱北殿,抓住這星期台北最後的陽光,週末透早就請小黃哥哥載我上拱北殿。 途經汐止的伯爵山莊,這曾經是瓊瑤劇「庭院深深」裡豪宅的取景點,當年劉雪華跟秦漢在這裡愛來愛去,這兒也曾經是十分著名著名的豪宅區。汐止本來是非常美的,在沒有這麼多房子以前。在這裡的好山好水被大家注意到之後,
Thumbnail
這本書,我有份幫忙寫了一個故事,不記名,看誰猜中。 「香港老美」專頁版主從美學角度出發,為香港人記錄了一批危在旦夕的特式霓虹燈、招牌、老店及歷史建築,更從多份存封百年的歷史檔案,重新整合歌手張敬軒租住中的百年大宅Alberose一段從未曝光、發掘過程峰迴路轉的秘史。 「香港老美」系列,走到第3集,這
Thumbnail
這本書,我有份幫忙寫了一個故事,不記名,看誰猜中。 「香港老美」專頁版主從美學角度出發,為香港人記錄了一批危在旦夕的特式霓虹燈、招牌、老店及歷史建築,更從多份存封百年的歷史檔案,重新整合歌手張敬軒租住中的百年大宅Alberose一段從未曝光、發掘過程峰迴路轉的秘史。 「香港老美」系列,走到第3集,這
Thumbnail
靈魂及肉身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回來了,抽個空來學習一下慢步觀察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從黃大仙出發,這個地方是以黃大仙祠命名的,一出地鐵站無論那個出口都能看得到這座祠。黃大仙祠是由嗇色園(宗教慈善團體)管轄,於1921年開始動工興建。內裡建築金碧輝煌,很有中國特式,在某些特別的節慶(如:中秋節)甚至會舉行
Thumbnail
靈魂及肉身終於從忙碌的工作中回來了,抽個空來學習一下慢步觀察這個熟悉的城市。 先從黃大仙出發,這個地方是以黃大仙祠命名的,一出地鐵站無論那個出口都能看得到這座祠。黃大仙祠是由嗇色園(宗教慈善團體)管轄,於1921年開始動工興建。內裡建築金碧輝煌,很有中國特式,在某些特別的節慶(如:中秋節)甚至會舉行
Thumbnail
無意間發現的巧合-都在1994那年... 民國80年代的台北街頭,時間來說遠不遠, 體育老師的飛行外套又流行回來,紫藤廬也還在 甚至朱家蒨(吳倩蓮飾)的墊肩套裝也是。 圓山大飯店榮景不再, 我們的身邊也越少遇見那鄉音很重的外省杯杯…
Thumbnail
無意間發現的巧合-都在1994那年... 民國80年代的台北街頭,時間來說遠不遠, 體育老師的飛行外套又流行回來,紫藤廬也還在 甚至朱家蒨(吳倩蓮飾)的墊肩套裝也是。 圓山大飯店榮景不再, 我們的身邊也越少遇見那鄉音很重的外省杯杯…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位於傳統大街(中山路)後面的舊巷底,外型為一幢華麗壯觀的三層紅磚洋樓,混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與日本明治維新末期風格,屋頂仿效法式風格圍繞精緻鐵欄杆,搭配中央山牆浮雕上繁複華麗的草花,兩側各為一座對稱八角圓頂衙樓
Thumbnail
鹿港民俗文物館位於傳統大街(中山路)後面的舊巷底,外型為一幢華麗壯觀的三層紅磚洋樓,混合了文藝復興時期與日本明治維新末期風格,屋頂仿效法式風格圍繞精緻鐵欄杆,搭配中央山牆浮雕上繁複華麗的草花,兩側各為一座對稱八角圓頂衙樓
Thumbnail
文華綢莊創立於1940年,是新街歷史最悠久的布莊。這家店是不住在檳島的我爸年輕時就熟知的店,他以前還曾有同學在這裡打工。
Thumbnail
文華綢莊創立於1940年,是新街歷史最悠久的布莊。這家店是不住在檳島的我爸年輕時就熟知的店,他以前還曾有同學在這裡打工。
Thumbnail
《香港老美》預購連結:https://bit.ly/3gNPFpH 在香港土生土長,也未必認識到香港。香港雖說是個多元文化之地,但集百家之大成,延伸一套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 時代進步,環境不停地轉變,我們由纜車發展到電車,然後出現巴士和海底隧道,到今日屯馬線開通了,
Thumbnail
《香港老美》預購連結:https://bit.ly/3gNPFpH 在香港土生土長,也未必認識到香港。香港雖說是個多元文化之地,但集百家之大成,延伸一套自己的文化,也有一套自己的美學。 時代進步,環境不停地轉變,我們由纜車發展到電車,然後出現巴士和海底隧道,到今日屯馬線開通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