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要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中選一些最具時代性的作品,陳可辛的《甜蜜蜜》無疑是當中的必然之選。電影的故事設定於中英聯合聲明後至回歸大限前的時期,歌舞昇平但充滿暗湧和不安。電影中,男女主角是從內地來港尋找機會的新移民黎小軍(黎明 飾)和李翹(張曼玉 飾),他(她)倆積極融入香港社會,說廣東話,學習本地人的生活方式,那個時候的香港是多元活潑並真正「和諧」,雖不安但卻有希望。二十多年之後,香港在金堆玉砌下呈現頹像,已難見電影純樸積極的小軍和拼搏的李翹。今天重新走一轉《甜蜜蜜》的場景,特別是主要取景地尖沙咀,當中的變化令人感觸。

廣東道
廣東道是電影中的八十年代,黎小軍與李翹初相識的年代。那一幕,小軍騎着單車載李翹回家在繁華的彌敦道走過,行到廣東道時,李翹禁不住哼著鄧麗君的《甜蜜蜜》,這一段,新移民、單車、鄧麗君,還有那些年的廣東道,那富時代意義的浪漫畫面,很飽滿的電影延伸。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廣東道雖然還是那條廣東道,但質地已不同了,是富裕了,還是貧窮了,其實大家已心裡有數。

棉登徑

棉登徑7號

麼地道30號
講到片中經常不經意(刻意)出現的老店,除了「Opportunity Furniture Store」外,還有位於麼地道30號的「Chow Bar Kee」,兩間老店都以英文為店名,反映當年尖沙咀那中西共融又富草根味道的獨特性格。Chow Bar Kee所處的街角在片中有一電話亭,那裡是小軍與小婷(楊恭如 飾)通電的私家位置。Chow Bar Kee當然已不復存在,所處的舊樓也已被拆卸,周邊更興建了標榜結合藝術、人文和自然元素的大型商場K11,過去電影場景的痕跡也已消失,原來位置更搖身一變成了門面華麗的錶行,近日經過,原來錶行也已結業,現在是一家日式拉麵店。

中間道
《甜蜜蜜》的故事背景橫跨八九十年代,若廣東道的場景代表八十年代,那麼中間道就是九十年代。片中的中間道,久別重逢的李翹與小軍在這裡遇見了鄧麗君,他們共同的甜蜜回憶,這一刻車廂播放著小鄧的《再見我的愛人》,那欲斷難斷的感情,在沉默之中百般回憶湧心頭。「Goodbye 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Goodbye my love,相見不知哪一天......」對照八十年代的那首「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的《甜蜜蜜》,很感傷。
早前在文化中心的隧道內遇見一位日本街頭歌手彈著結他唱著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甜蜜蜜》這部電影,還有廣東道與中間道兩個場景,心血來潮轉身到這兩個現已面目全非(模糊)的街道走走。那八十年代「甜蜜蜜」的廣東道,那九十年代「再見我的愛人」的中間道,那是多麼熟悉,但又一時想不起,啊~!原來在夢裡。

2018年的廣東道

2018年的棉登徑

2018年的麼地道

2018年的中間道
劇照:《甜蜜蜜》© 1996 Warner Bro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