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戲迷〉《遊戲邊緣》: 遊戲下搖曳噪動的陰影
付費限定

〈戲迷〉《遊戲邊緣》: 遊戲下搖曳噪動的陰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安特の隨筆雜想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安特の隨筆雜想
7會員
14內容數
劇場 設計 書 奶茶 歡迎來閒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特の隨筆雜想 的其他內容
因為風遲一首名為《故事》的詩,使得林海音請辭了聯合報的副刊主編,但她的貢獻卻從未停止…我很喜歡這部影片的名字《兩地》,它意味著北京與台灣的顛沛流亡;童年的英子與長大後千變莫化的世界;林海音先生的「雙鄉」身分還有生與死之間的距離。
  描述鄭愁予的詩,瘂弦說:「愁予的詩很特別,但你又說不出來是哪裡美,看完他的詩之後會覺得他好像寫到一些你心裡一直想要追尋的東西,但又說不上是什麼。」
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
因為風遲一首名為《故事》的詩,使得林海音請辭了聯合報的副刊主編,但她的貢獻卻從未停止…我很喜歡這部影片的名字《兩地》,它意味著北京與台灣的顛沛流亡;童年的英子與長大後千變莫化的世界;林海音先生的「雙鄉」身分還有生與死之間的距離。
  描述鄭愁予的詩,瘂弦說:「愁予的詩很特別,但你又說不出來是哪裡美,看完他的詩之後會覺得他好像寫到一些你心裡一直想要追尋的東西,但又說不上是什麼。」
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