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辨認市場噪音的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多數投資人不會很徹底的研究企業營運狀況,或是想研究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能力,即使努力研究僅能局限於少數標的,因為即使天賦異稟也難以同時記住30家或更多企業的營運狀況與各個財報細節,但是人總會貪心,特別是進到股市,原始動機不就是為了獲利?希望花最少的時間精力而能夠獲利,這個動機及貪念,造就了市場上的許多噪音,五花八門的產業趨勢,各種前景看好的必買股票,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投資人眼前,或更糟的是過度樂觀,過份誇大前景,讓大戶趁機大賣股票的新聞,都是造成投資風險的重要來源。


提到投資的風險,多半著重於股票價格與基本面的層面,但其實對於一般投資人,缺乏研究能力或缺乏時間的投資人,市場上的噪音就是最大的風險來源,標準的關鍵詞句是:傳聞...預期...,早上在報紙出現新聞,下午企業在證交所公告澄清傳聞,或說純屬媒體臆測,無中生有的傳聞,會造股價的明顯波動,因為貪念而聽信明牌,或相信各式樂觀的想像,都可能造成嚴重虧損;例如近期緯創、聯發科都曾出現較顯著的新聞訊息,而造成明顯漲跌交錯的波動。


要避開市場噪音的風險,一個方法是摀住耳朵,但這很難做到,新聞訊息還是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只是需要把新聞所挾帶的無用資訊與情緒性字詞去除,避免因為股價漲跌就看好或看壞,而必須用企業真實的營運數字與籌碼動向來檢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6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俊忠的沙龍
132會員
1.6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王俊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投資必須思考未來前景,要想多遠的未來呢?是在既有的知識、經驗之下可以想得到的未來,例如可以猜想到關稅實施之前,會有商家囤貨,於是關稅實施之後可以看到出口、企業營收下滑,景氣數據轉弱,這就是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未來,股市也反映了這樣的事實
Thumbnail
2025/04/30
投資必須思考未來前景,要想多遠的未來呢?是在既有的知識、經驗之下可以想得到的未來,例如可以猜想到關稅實施之前,會有商家囤貨,於是關稅實施之後可以看到出口、企業營收下滑,景氣數據轉弱,這就是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未來,股市也反映了這樣的事實
Thumbnail
2025/04/29
理論是見到股價逆轉就趕快退場並不會造成虧損,實際是多數人會對於情勢的變化視而不見,原本以為可以從短線價差獲利,後來變成不賣就不虧損,被迫成為長期投資,這是缺乏對於機會與風險的合理選擇與取捨。
Thumbnail
2025/04/29
理論是見到股價逆轉就趕快退場並不會造成虧損,實際是多數人會對於情勢的變化視而不見,原本以為可以從短線價差獲利,後來變成不賣就不虧損,被迫成為長期投資,這是缺乏對於機會與風險的合理選擇與取捨。
Thumbnail
2025/04/28
景氣循環是來自於資源配置失當,自由貿易時期可以藉由價格機制調整供需,不過在貿易戰的環境下供需雙方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供需失衡,價格機制也無法平衡供需差距,悲觀的角度可以說美中兩大經濟體正在戳破過去以來的繁榮泡沫,進行資源重新配置。
Thumbnail
2025/04/28
景氣循環是來自於資源配置失當,自由貿易時期可以藉由價格機制調整供需,不過在貿易戰的環境下供需雙方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供需失衡,價格機制也無法平衡供需差距,悲觀的角度可以說美中兩大經濟體正在戳破過去以來的繁榮泡沫,進行資源重新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如果不是主動搜尋,而是被動接收資訊,只會看到被篩選過的資訊,呈現的是股市裡的局部現象而不是完整的市場狀況,而這樣的資訊情報不完整足以造成判斷偏差的風險。新聞像是股市裡的煙霧彈,干擾投資人的視野。
Thumbnail
如果不是主動搜尋,而是被動接收資訊,只會看到被篩選過的資訊,呈現的是股市裡的局部現象而不是完整的市場狀況,而這樣的資訊情報不完整足以造成判斷偏差的風險。新聞像是股市裡的煙霧彈,干擾投資人的視野。
Thumbnail
一般投資人會因為看了許多產業前景樂觀的報導,覺得是長期趨勢而值得投資,這是忽略了股票市場所造成的風險,即使產業前景樂觀,市場的風險也足以使投資成效大受影響。
Thumbnail
一般投資人會因為看了許多產業前景樂觀的報導,覺得是長期趨勢而值得投資,這是忽略了股票市場所造成的風險,即使產業前景樂觀,市場的風險也足以使投資成效大受影響。
Thumbnail
在市場熱絡時,較多股民抱持樂觀態度,熱門的股票會有特別多正面新聞,即使有實質利空仍會被忽略,這是符合客戶(閱讀者)期待的新聞,不一定是客觀事實的新聞。
Thumbnail
在市場熱絡時,較多股民抱持樂觀態度,熱門的股票會有特別多正面新聞,即使有實質利空仍會被忽略,這是符合客戶(閱讀者)期待的新聞,不一定是客觀事實的新聞。
Thumbnail
股價大漲或大跌確實可能隱含著未來前景變化的徵兆,一般人常以技術分析的觀點看待股價,把長紅突破或長黑破底都視為重要的訊號,但實際有時候只是不具意義的短線波動,只是一種雜訊,是市場的噪音。
Thumbnail
股價大漲或大跌確實可能隱含著未來前景變化的徵兆,一般人常以技術分析的觀點看待股價,把長紅突破或長黑破底都視為重要的訊號,但實際有時候只是不具意義的短線波動,只是一種雜訊,是市場的噪音。
Thumbnail
先前的股價如何表現與現在無關,不該成為判斷的因素,只是這樣想比較符合投資人對股價的期待,於是價格噪音蓋過了價值訊號。
Thumbnail
先前的股價如何表現與現在無關,不該成為判斷的因素,只是這樣想比較符合投資人對股價的期待,於是價格噪音蓋過了價值訊號。
Thumbnail
有些看似與股市有關的事情,在中長期投資角度可能無關緊要,實際是其他人的行為,影響投資人的情緒,而不是新聞事件本身,其他人的反覆無常,影響了投資人的理性判斷
Thumbnail
有些看似與股市有關的事情,在中長期投資角度可能無關緊要,實際是其他人的行為,影響投資人的情緒,而不是新聞事件本身,其他人的反覆無常,影響了投資人的理性判斷
Thumbnail
投資人為什麼沒發現情勢改變?或是對於偏高的價格沒有警戒?除了被市場養成慣性之外,太多噪音干擾是另一個因素,不論股價是漲是跌,市場總能編出各種理由,以符合投資人期待的觀點角度
Thumbnail
投資人為什麼沒發現情勢改變?或是對於偏高的價格沒有警戒?除了被市場養成慣性之外,太多噪音干擾是另一個因素,不論股價是漲是跌,市場總能編出各種理由,以符合投資人期待的觀點角度
Thumbnail
更多的資訊卻可能同時有著更多雜訊或噪音,如果更多資訊並非用在知識邏輯,反而只是引起更多直覺反應,資訊就會變成危害投資的來源。
Thumbnail
更多的資訊卻可能同時有著更多雜訊或噪音,如果更多資訊並非用在知識邏輯,反而只是引起更多直覺反應,資訊就會變成危害投資的來源。
Thumbnail
如果固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了作用。
Thumbnail
如果固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了作用。
Thumbnail
標準的關鍵詞句是:傳聞...預期...,早上在報紙出現新聞,下午企業在證交所公告澄清傳聞,或說純屬媒體臆測,無中生有的傳聞,會造股價的明顯波動。辨認市場噪音的風險,也是學習投資過程需要累積的經驗。
Thumbnail
標準的關鍵詞句是:傳聞...預期...,早上在報紙出現新聞,下午企業在證交所公告澄清傳聞,或說純屬媒體臆測,無中生有的傳聞,會造股價的明顯波動。辨認市場噪音的風險,也是學習投資過程需要累積的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