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avatar-img
9.3K會員
1.1K內容數
每月只要一盒番茄的價錢,參與番茄的日常創作考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番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是在日本打工度假認識的,回台灣已經一年了,偶爾還是會約出來小旅行,這周我們去陽明山看海芋,再上擎天崗。 人生第一次來到陽明山,看到了很多海芋,但是天氣好熱好熱,兩個三十歲女生就快要被太陽吞噬了......
連假的最後,我和國小同學約出來敘舊,兩人走在信義區香堤大道上,這一帶聚集了好多街頭藝人表演,從人像畫、摺氣球、輕黏土、吹糖、水晶球、溜溜球、平衡感特技等都有。我們在看平衡感特技時,看得冷汗直流......
你總是這樣看著我。
在李的鼓勵之下,整理好畏畏縮縮的心態,邁開沉重的步伐,搭車前往台北當代藝術館,一路上懶洋洋的,本來沒什麼特別的期望,沒想到這次的檔期超級吸引我,是史帝夫‧麥柯里的個展《晃│影》。
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人生。自從離開了醫院後,又再從家裡獨自搬到台北,租了一間小雅房,原本打算從這裡重新出發的,沒想到我的心把自己給封閉住了......
在一張畫紙上畫下很多張臉,配給每張臉不同的衣著打扮,構好圖後先上了頭髮顏色,接著便放在桌上停擺。老媽走進我的房內,看到這張畫忍不住驚呼:「哇!每張臉的表情都不一樣。」我湊過去看了看,我說我覺得都一樣......
我們是在日本打工度假認識的,回台灣已經一年了,偶爾還是會約出來小旅行,這周我們去陽明山看海芋,再上擎天崗。 人生第一次來到陽明山,看到了很多海芋,但是天氣好熱好熱,兩個三十歲女生就快要被太陽吞噬了......
連假的最後,我和國小同學約出來敘舊,兩人走在信義區香堤大道上,這一帶聚集了好多街頭藝人表演,從人像畫、摺氣球、輕黏土、吹糖、水晶球、溜溜球、平衡感特技等都有。我們在看平衡感特技時,看得冷汗直流......
你總是這樣看著我。
在李的鼓勵之下,整理好畏畏縮縮的心態,邁開沉重的步伐,搭車前往台北當代藝術館,一路上懶洋洋的,本來沒什麼特別的期望,沒想到這次的檔期超級吸引我,是史帝夫‧麥柯里的個展《晃│影》。
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人生。自從離開了醫院後,又再從家裡獨自搬到台北,租了一間小雅房,原本打算從這裡重新出發的,沒想到我的心把自己給封閉住了......
在一張畫紙上畫下很多張臉,配給每張臉不同的衣著打扮,構好圖後先上了頭髮顏色,接著便放在桌上停擺。老媽走進我的房內,看到這張畫忍不住驚呼:「哇!每張臉的表情都不一樣。」我湊過去看了看,我說我覺得都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多年前,帶孩子去台北玩時寫的,還是可以看看。) 住在台北的幾百萬居民,天天在台北生活,對台北或許已經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長期住在中部,一兩、年才上台北一次,上台北可是件大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假日遊走於台北街頭,東西南北四路各一方,人文水土不一樣。東區,貴族世家,膏梁紈袴,不苟言笑,白日衣繡,高門大戶,冷冷群山。西區,熙熙攘攘,五顏六色,大人小人,嘻笑怒罵,世間臉譜,一次數盡。南區,汗衫拖鞋,簡單灑脫,清茶大姐,隔壁觀音,生活自在,遊戲人間。北區,仕族名家,懷金垂紫,安安靜靜,靈靈寂寂,
Thumbnail
吃完早餐想著該幹點什麼,九點過後台北街頭咖啡廳正有序的歡送第一批上班族離開,看著一個個年輕的背影,有的匆忙,有的自若,爵士樂配著高跟鞋的噠噠聲各自跨上鐵騎奔赴四方。我戰戰兢兢也選擇了今天的黑水,明明到口非甘露,為何自甘啜苦楚。坐下來,窗外行人漸寂,剩下光影扶疏,喧嚷的台北街頭暫時冷靜下來,生活的步調
Thumbnail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否選擇台北作為落腳點?選擇台北與不選擇台北的人各有說法。選擇台北的認為香港人習慣大都會式生活,一切以方便為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工作種類還要夠多,台北自然是不二之選。不選台北的人,認為已經受夠香港的擠逼,如果仍選台北,那何不留在香港? 台北的方便不輸香港,然而論擠逼也不如香港。
又再度回到失眠的夜晚算了算,到台北生活的日子也要滿五年了。不長不短的時間內,換了幾份工作、幾個伴侶,以往對於道別這件事看得很豁達,覺得人生總會充滿各種過客,但自從意識到自己是個沒安全感的人之後,便開始追逐於情感與關係的陪伴。直到今天才發現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從有記憶以來,父母總會因為工作的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多年前,帶孩子去台北玩時寫的,還是可以看看。) 住在台北的幾百萬居民,天天在台北生活,對台北或許已經習以為常,沒什麼感覺。可是對我來說,長期住在中部,一兩、年才上台北一次,上台北可是件大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假日遊走於台北街頭,東西南北四路各一方,人文水土不一樣。東區,貴族世家,膏梁紈袴,不苟言笑,白日衣繡,高門大戶,冷冷群山。西區,熙熙攘攘,五顏六色,大人小人,嘻笑怒罵,世間臉譜,一次數盡。南區,汗衫拖鞋,簡單灑脫,清茶大姐,隔壁觀音,生活自在,遊戲人間。北區,仕族名家,懷金垂紫,安安靜靜,靈靈寂寂,
Thumbnail
吃完早餐想著該幹點什麼,九點過後台北街頭咖啡廳正有序的歡送第一批上班族離開,看著一個個年輕的背影,有的匆忙,有的自若,爵士樂配著高跟鞋的噠噠聲各自跨上鐵騎奔赴四方。我戰戰兢兢也選擇了今天的黑水,明明到口非甘露,為何自甘啜苦楚。坐下來,窗外行人漸寂,剩下光影扶疏,喧嚷的台北街頭暫時冷靜下來,生活的步調
Thumbnail
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應否選擇台北作為落腳點?選擇台北與不選擇台北的人各有說法。選擇台北的認為香港人習慣大都會式生活,一切以方便為主,衣食住行樣樣不缺,工作種類還要夠多,台北自然是不二之選。不選台北的人,認為已經受夠香港的擠逼,如果仍選台北,那何不留在香港? 台北的方便不輸香港,然而論擠逼也不如香港。
又再度回到失眠的夜晚算了算,到台北生活的日子也要滿五年了。不長不短的時間內,換了幾份工作、幾個伴侶,以往對於道別這件事看得很豁達,覺得人生總會充滿各種過客,但自從意識到自己是個沒安全感的人之後,便開始追逐於情感與關係的陪伴。直到今天才發現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原生家庭,從有記憶以來,父母總會因為工作的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Thumbnail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