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蝸居漂流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北蝸居漂流記

突然回憶湧現,想記錄一下關於北漂時,成為「台北的房客」的那段時光......

時間軸從2001年拉至2013年的蝸居年代,從千禧年跨越至台北捷運線開始佈建到像網似的支線。

回憶裡的漂移十二年,我搬了七次家,前三年跟著姑姑住在充滿老舊、陰暗,繡蝕的郵箱佈滿灰塵和蛛絲的板橋老公寓,迴廊樓梯間像是漫走在冰冷而孤獨的回音宿舍。有一種老台北移居的歲月滄桑,都封藏在這國泰街市場裡的老建築了。

後來搬離板橋後,我正式租屋生涯,潮濕的景美租處,只有塌塌米的小雅房,和伴隨著一整排的書牆,接著是永和連續四年沒有電梯的老公寓頂樓加蓋雅房,下班時,總會經過稠密彎曲的巷弄和擁塞的住宅區。每天固定循環式地上上下下,爬著五層樓的樓梯......

後來,離開台北的最後一年,我終於只要到二樓,就能抵達租的雅房,和女房東、室友一起合住在永安市場附近的一層樓,女房東超好,且常常吃到她媽媽的手作料理,還幫我們手洗衣物,像家人般被照顧著的溫馨感動。

還記得,每一次搬家,姑姑總是來幫我打包、整理、清潔舊住處,直到我最後決定返回嘉義時,她輕聲地對我說了一句:「返去南部嘛是好啦!抵北部啊無賺到錢,身體擱不好......」

但屬於台北房客的記憶,仍然擁有被創造的無限,那許多經歷的,終究帶回來,成為我的能量和養份,持續堆疊起來,成為我專屬的回憶匣,原來,我是這樣觀看回憶的視角啊!偶爾想起臺北漂流時,會如此驚嘆著......。



avatar-img
3會員
30內容數
以詩文和繪畫,書寫繪日常,在我們擁有的小小休憩的亭子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從臺中搬到臺北的過程,搬入了一個緊湊的雅房生活,儘管生活拮据,卻充滿了對成長和人生的反思。作者分享了在新環境中的生活點滴,包括如何適應居住環境、與朋友之間的互動以及面對工作的挑戰。文章展示了年輕人在追夢過程中的掙扎與成就,描繪了那段安穩的日子及未來對自己的期許。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大齡南友】~搬家   2014年八月就已退休的我,2015、2016兩年間,就已開啟了租住套房的經驗:大直美麗華附近、西門町成都路錢櫃樓上、長沙街、寧夏夜巿附近、汐止站附近、汐科站附近、⋯⋯。   2017、2018這兩年,更是各有七個月的時間,「呆」在中國多個城巿旅遊、學習:上海、南京、淄博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自畢業後,在北部前前後後加起來工作近10年,曾住過內湖、竹科新手村金山街、永春、南港、明德、板橋新埔、忠孝新生,然後再到現在的府中,像遊牧民族一般,逐工作而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從桃園遷居到嘉義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學校宿舍和牛津菁英館的居住環境,以及搬遷到媽媽的老房子的過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從臺中搬到臺北的過程,搬入了一個緊湊的雅房生活,儘管生活拮据,卻充滿了對成長和人生的反思。作者分享了在新環境中的生活點滴,包括如何適應居住環境、與朋友之間的互動以及面對工作的挑戰。文章展示了年輕人在追夢過程中的掙扎與成就,描繪了那段安穩的日子及未來對自己的期許。
Thumbnail
「可以的話這房子就租給我吧。」 江文彬看著這間公寓頂樓的增建套房對一位老太太說。老太太是房東,住在別處,這天中午江文彬與房東太太相約來看房子。樓下公寓四樓的單位戶與頂樓增建全部都被老太太分別出租。頂樓的增建被分成兩間套房,上到頂樓出了公共樓梯間後是一個公用的前陽台,上方違規增建的鐵皮屋頂延伸涵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大齡南友】~搬家   2014年八月就已退休的我,2015、2016兩年間,就已開啟了租住套房的經驗:大直美麗華附近、西門町成都路錢櫃樓上、長沙街、寧夏夜巿附近、汐止站附近、汐科站附近、⋯⋯。   2017、2018這兩年,更是各有七個月的時間,「呆」在中國多個城巿旅遊、學習:上海、南京、淄博
剛畢業時,我在台北找了一間租屋,房東很年輕,育有兩個幼子,家裡坪數大概有八十多坪,他在裡面隔了幾個雅房,讓我們這些房客跟他共同使用衛浴廚房,非常有雅量,對於剛畢業來到台北這個陌生城市的我,很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的租屋處。這對房東夫妻為人好客,家中經常有友人來造訪,我觀察了他們總是非常大方的擺桌宴客相當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自畢業後,在北部前前後後加起來工作近10年,曾住過內湖、竹科新手村金山街、永春、南港、明德、板橋新埔、忠孝新生,然後再到現在的府中,像遊牧民族一般,逐工作而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從桃園遷居到嘉義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學校宿舍和牛津菁英館的居住環境,以及搬遷到媽媽的老房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