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美升息逐漸加速,仍適合買特別股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威廉史考特之美股投資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威廉史考特之美股論壇的沙龍
37會員
13內容數
我是威廉史考特,目前任職金融機構交易員,本身對投資抱有極大的熱忱,且投資美股超過10年,觀察近年亞洲地區盛行投資美國股市,投資人雖對投資美國興致很高,但對如何獲得美國當地的資訊卻相對陌生,,目前身處交易第一線,希望透過市場的資訊分享,讓投資朋友快速掌握美國的股市資訊
威廉史考特之美股論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29
電子簽章本身並非什麼新的技術,這幾年美國500大企業也都有在使用,且有在使用的相關技術公司也不在少數,到底為何Docusign能夠脫穎而出,是這篇文章想探討重點之一。
DocuSign已貴為電子簽名市場的巨擘。公司將本來手動且涉及紙張的流程全自動化,同時管理業務交易記錄流程多個方面。2020財年第

2020/05/29
電子簽章本身並非什麼新的技術,這幾年美國500大企業也都有在使用,且有在使用的相關技術公司也不在少數,到底為何Docusign能夠脫穎而出,是這篇文章想探討重點之一。
DocuSign已貴為電子簽名市場的巨擘。公司將本來手動且涉及紙張的流程全自動化,同時管理業務交易記錄流程多個方面。2020財年第

2020/05/16
美國股市名嘴、財經媒體CNBC節目主持人克雷默(Jim Cramer)建議投資人,不要再守著指數型基金,應該考慮在投資組合中增加兩個籃子類型的股票,包括在疫情中受惠的概念股。
CNBC網站報導,克雷默表示,在這個動盪的市場環境中,指數型投資要審慎小心。他說:「現在不要再守著指數型基金了。」
舉例
2020/05/16
美國股市名嘴、財經媒體CNBC節目主持人克雷默(Jim Cramer)建議投資人,不要再守著指數型基金,應該考慮在投資組合中增加兩個籃子類型的股票,包括在疫情中受惠的概念股。
CNBC網站報導,克雷默表示,在這個動盪的市場環境中,指數型投資要審慎小心。他說:「現在不要再守著指數型基金了。」
舉例
2019/08/24
7月31日,美國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集團(Carlyle)在公佈二季報的同時,宣佈將從公開交易的合夥制企業轉為公司制架構。
回顧這兩年,美國不少私募股權界的大佬紛紛將公司架構自合夥制轉向公司制,此前KKR和黑石已對外宣佈放棄合夥制,一場席捲美國PE行業的改制潮已經成型。
為何要轉型? 相信

2019/08/24
7月31日,美國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集團(Carlyle)在公佈二季報的同時,宣佈將從公開交易的合夥制企業轉為公司制架構。
回顧這兩年,美國不少私募股權界的大佬紛紛將公司架構自合夥制轉向公司制,此前KKR和黑石已對外宣佈放棄合夥制,一場席捲美國PE行業的改制潮已經成型。
為何要轉型? 相信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近期債券市場可很熱門,個各投信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債券型ETF
但你知道為什麼要投資債券嗎?
以下是整理我對債券市場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1.升息進入尾聲,美債價格目前相對低點。
2.美債跟基準利率成反向關係,所以未來降息美債價格就有機會回升。
3.目前利率大概有4-5%,然後債券價格低

近期債券市場可很熱門,個各投信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債券型ETF
但你知道為什麼要投資債券嗎?
以下是整理我對債券市場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1.升息進入尾聲,美債價格目前相對低點。
2.美債跟基準利率成反向關係,所以未來降息美債價格就有機會回升。
3.目前利率大概有4-5%,然後債券價格低

以為可以上天堂,結果通通住套房
2022年美國強力升息,短時間、速度快加上幅度超高的升息讓市場所有人措手不及,主因在於美國FED對於利率政策的架構已經改變,以往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方式轉為依據經濟情況而有所調整(詳見:柏南克談聯準會:二十一世紀貨幣政策),對市場當然造成很大的衝擊,股債大跌後,通膨逐漸

以為可以上天堂,結果通通住套房
2022年美國強力升息,短時間、速度快加上幅度超高的升息讓市場所有人措手不及,主因在於美國FED對於利率政策的架構已經改變,以往看到黑影就開槍的方式轉為依據經濟情況而有所調整(詳見:柏南克談聯準會:二十一世紀貨幣政策),對市場當然造成很大的衝擊,股債大跌後,通膨逐漸

關於惠譽調降美國信評,
從AAA調降至AA+
今天如期反映在債券價格上,
個人認為這只是短期利空事件,
讀者可以思考是不是逢低入市的好機會。
從今年初開始,
就陸續將儲蓄險的資金陸續轉換至債券上,
主要的原因是債券配息跟儲蓄險一樣穩定,
再者等降息後,
會有一波價格反彈。

關於惠譽調降美國信評,
從AAA調降至AA+
今天如期反映在債券價格上,
個人認為這只是短期利空事件,
讀者可以思考是不是逢低入市的好機會。
從今年初開始,
就陸續將儲蓄險的資金陸續轉換至債券上,
主要的原因是債券配息跟儲蓄險一樣穩定,
再者等降息後,
會有一波價格反彈。

先說重點:「買美債是為了賺價差,故偏好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長債」。
台灣股票的配股配息除了要被扣健保補充保費,當所得稅率超過20%,遇到每年5月的繳稅時股利還要計入個人所得再被刮一層皮,雖可透過借券方式避稅降低稅負成本,但向你借券的相對方也不是傻子,個人經驗是會有一定比例在配息前幾天還券,導致無法有

先說重點:「買美債是為了賺價差,故偏好利率敏感度較高的長債」。
台灣股票的配股配息除了要被扣健保補充保費,當所得稅率超過20%,遇到每年5月的繳稅時股利還要計入個人所得再被刮一層皮,雖可透過借券方式避稅降低稅負成本,但向你借券的相對方也不是傻子,個人經驗是會有一定比例在配息前幾天還券,導致無法有

受去年FED瘋狂升息影響下
債券殖利率維持在金融海嘯以來的高檔
升息促使大批投資人拋售美國公債
公債票面價格下跌
讓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跳升
投資價值已浮現
從矽谷銀行倒閉後
今年停止升息的機會極大
也許年尾還會降息
債券風險也是有
如果聯準會一路鷹到底死不降息甚至續升息
如2021~2022年持有債

受去年FED瘋狂升息影響下
債券殖利率維持在金融海嘯以來的高檔
升息促使大批投資人拋售美國公債
公債票面價格下跌
讓10年期公債殖利率跳升
投資價值已浮現
從矽谷銀行倒閉後
今年停止升息的機會極大
也許年尾還會降息
債券風險也是有
如果聯準會一路鷹到底死不降息甚至續升息
如2021~2022年持有債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新聞媒體、自媒體及財經網紅,紛紛提出FED大幅升息,是購買債券的好時機,除了可以鎖定高配息殖利率外,未來降息還可以賺到價差。
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用這篇文章帶你了解什麼是債券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新聞媒體、自媒體及財經網紅,紛紛提出FED大幅升息,是購買債券的好時機,除了可以鎖定高配息殖利率外,未來降息還可以賺到價差。
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用這篇文章帶你了解什麼是債券

為高殖利率買債券ETF?近期大量資金流入各種類型的債券ETF。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11、12月將各升息3碼機率驟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多,很安全又有較高的配息,簡直是散戶的最愛。像是00697B(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4%多。再加上擔心聯準會持續升息,會引發全球經濟

為高殖利率買債券ETF?近期大量資金流入各種類型的債券ETF。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11、12月將各升息3碼機率驟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多,很安全又有較高的配息,簡直是散戶的最愛。像是00697B(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4%多。再加上擔心聯準會持續升息,會引發全球經濟

寫這篇文章要冒不小的風險,但我真認為未來幾個月是近5年裡買債券的好時機,下次你要等到高殖利率的債券可能是10年後。
自2000年網路泡沫以來,美國政府救經濟的手段主要就是降息,2000年聯準會降息13次,利率來到1%,在經濟與股市穩定後,在2004至2006年升息了17次,每次升息1碼,利率調高到5

寫這篇文章要冒不小的風險,但我真認為未來幾個月是近5年裡買債券的好時機,下次你要等到高殖利率的債券可能是10年後。
自2000年網路泡沫以來,美國政府救經濟的手段主要就是降息,2000年聯準會降息13次,利率來到1%,在經濟與股市穩定後,在2004至2006年升息了17次,每次升息1碼,利率調高到5
過去在資金寬鬆的環境下,市場投資人大行利差交易,也就是通過自已本身資金或是去貸款購買利率高的產品,去賺所謂的利差(Spread),這種方法在過去各國央行維持低利率環境,因此賺錢機會相當高,而特別股等於是這段期間的產物之一,許多公司透過發行特別股來籌措資金,進而避免帳上債務過高,
過去在資金寬鬆的環境下,市場投資人大行利差交易,也就是通過自已本身資金或是去貸款購買利率高的產品,去賺所謂的利差(Spread),這種方法在過去各國央行維持低利率環境,因此賺錢機會相當高,而特別股等於是這段期間的產物之一,許多公司透過發行特別股來籌措資金,進而避免帳上債務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