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吸引力 - 為什麼按鈕要這樣設計

點擊吸引力 - 為什麼按鈕要這樣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都知道,現代人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上網、滑手機,但當你仔細觀察之後,會發現在這樣的行為模式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視覺元件,它無所不在,卻極度容易被設計師與人們所忽略。

你猜出來了嗎?...它,就是「按鈕」!

其實「按鈕」在設計當中,擁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手機介面或網頁、EDM,甚至是ATM機台、電玩遊戲...等,任何跟操作流程、人機互動有關係的視覺畫面,都脫離不了按鈕的設計。

而一個好的「按鈕設計」,可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麼簡單,它其實是由美學、心理學、色彩學...等,非常多的相關知識所融合創造而成的,但除了一些平常人們會討論的排版、美感、字體...等設計話題之外,卻很少有設計師,願意認真專注在學習「按鈕設計」這件事情上!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告訴你,有關於「按鈕」的設計重點,讓你好好重新認識一下「按鈕」:

1. 尺寸

按鈕的尺寸越大,點擊的錯誤次數也就越低,所以適當的按鈕尺寸,能夠讓使用者在點擊按鈕時,操作更加的精確。如果是在使用滑鼠游標的情況下,按鈕尺寸就需要顯眼,並方便快速點擊,若在手機上,則要考量到手指頭點擊螢幕的寬度與高度,根據MIT觸控實驗室研究指出,手機按鈕的感應區至少要有10X10mm以上,才是最方便點擊的尺寸。

2. 顏色

按鈕的顏色要盡量使用搶眼的對比色,或是常用的警告色系,讓使用者可以更快的注意到它,不需要浪費時間去尋找。然而,顏色也會影響到人類想要點擊的心理,所以可以在相同的畫面中,換上不同顏色的按鈕來進行測試,找出目標客群最喜歡點擊的按鈕顏色。

這邊要特別注意,如果是不重要的按鈕,例如:「取消」,就會使用不顯眼的顏色,去減少使用者的點擊。

3. 位置

根據科學家研究統計,畫面下方的三個按鈕,左邊的點擊率最低,中間的比左邊高一些,而右邊的點擊率最高,所以要盡量將重要或必點的按鈕,放在畫面右下角的位置。

假設你需要放「確定」與「取消」的按鈕,「確定」比「取消」來得重要,所以應該要放在右邊位置並強調凸顯。

4. 文字

文字需在按鈕正中間,四邊要與按鈕邊界有一定留白的距離,產生視覺聚焦的效果,字距與字體大小需調整適當,讓使用者方便閱讀,字義則要清楚表達,不可以意思曖昧模糊。

5. 圓角

直角按鈕帶有嚴肅的感覺,圓角則會給使用者舒適的感覺,而且圓角可以讓視覺聚焦到按鈕的中央,也就是文字的位置,加強訊息的傳遞。

6. 風格

● 擬物化設計

因為大自然的光線,都是從天空上面照下來,所以人類在認知上,會覺得視覺畫面的光源,也應該是從上面照下來,因此在設計擬物化風格的立體按鈕時,顏色要從淡到深,並往下製作自然陰影。這種呈現方式,在視覺上會比扁平化設計更加顯眼,而且接近真實物品的設計風格,會增加人類點擊的慾望。

● 實感設計

為了使視覺畫面更簡潔,讓系統運作更省效能,所以現在有很多網站、系統的按鈕,都改成了扁平化的設計風格,但由於扁平化的設計風格會降低點擊的可視性,有時會讓使用者不易分辨按鈕是否可以點擊,於是將扁平化設計的按鈕加上自然陰影,強調物件層級前後的關係,進階成了實感設計的按鈕。

按鈕風格,主要考量的重點,是美學的一致性,整體畫面風格是否適合這種按鈕,並沒有一定選誰是最好的。

7. 狀態

讓按鈕在進行點擊、完成的動作時,產生不同的狀態,可以幫助使用者判斷點擊動作是否成功。

8. 手指

在網路廣告的按鈕右下角,加上一個手指圖案,感覺就像市場攤販喊著:「快來買喔~來看看喔!」,這種方式不只可以讓使用者知道這個按鈕可以點擊之外,更能加快使用者下決定的速度,並且引發人類模仿手指點擊的行為,進而使點擊率大幅提升。

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所以「按鈕」的每一個設計步驟、細節,都有知識理論所支撐!

現在你可以知道,一個設計優良的「按鈕」,不僅可以使介面風格提升,讓使用者行為更流暢,更能大幅增加廣告、EDM的點擊率,因此設計出一個棒又有效的「按鈕」,絕對是大家必須認真看待的一門重要學問與技巧。

avatar-img
CJC 設計實驗室的沙龍
91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顏色」是設計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不管是品牌、廣告、包裝、商品、網頁、簡報...等,只要跟設計有關的事物,都會有色彩搭配的需求產生,所以「配色」這門學問,是設計師必備的專業知識之一。
創意就是需要你不斷天馬行空,去思考出更好的解決辦法,而產生創意最好的時機,也就是遇到問題的時候,所以要從大腦的思考模式開始訓練,當你遇到了某個困難的問題,就要用逆向的方式去思考,想成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遇到困難就放棄。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先生曾說過:「創意就是把不同東西結合在一起,將腦中不同想法、概念結合,就是最好的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創意思考的本質,就是產生聯想,如果想要產生高度創意的思考能力,打破撞牆期,就要從訓練大腦的「聯想力」開始!
有很多的初學者,或是剛入行的年輕設計師,總是喜歡一直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上,加入過多剛學會但沒有必要出現的視覺特效,使消費者眼花撩亂、無所適從,甚至還模糊了想傳達的訊息焦點,讓整個畫面的感覺,像是你看了一部特效很厲害,但其實根本沒有劇情內容的電影一樣,空洞而乏味。
我們習慣使用電腦軟體裡的「對齊工具」,去做內容文字、圖案的對齊動作,因為這樣最簡單、快速、方便。但你有發現嗎?其實很多時候,就算用了電腦的對齊工具,看起來好像還是會偏了一點,視覺上依然無法真正的對齊,這種特別的現象,就稱之為「視錯覺」。
「每次遇到排版設計的時候,總是會感到手足無措,尤其是內容資料、文案或素材的數量較多時,更是容易傷透腦筋,花再多時間都做不好。」如果你有這種煩惱,表示你只是憑感覺在排版,這樣的方式不僅容易讓人視覺麻木、疲勞,更無法客觀的分辨出好壞,甚至會讓大腦靈感枯竭,做不出其他的版面變化。
「顏色」是設計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不管是品牌、廣告、包裝、商品、網頁、簡報...等,只要跟設計有關的事物,都會有色彩搭配的需求產生,所以「配色」這門學問,是設計師必備的專業知識之一。
創意就是需要你不斷天馬行空,去思考出更好的解決辦法,而產生創意最好的時機,也就是遇到問題的時候,所以要從大腦的思考模式開始訓練,當你遇到了某個困難的問題,就要用逆向的方式去思考,想成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遇到困難就放棄。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先生曾說過:「創意就是把不同東西結合在一起,將腦中不同想法、概念結合,就是最好的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創意思考的本質,就是產生聯想,如果想要產生高度創意的思考能力,打破撞牆期,就要從訓練大腦的「聯想力」開始!
有很多的初學者,或是剛入行的年輕設計師,總是喜歡一直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上,加入過多剛學會但沒有必要出現的視覺特效,使消費者眼花撩亂、無所適從,甚至還模糊了想傳達的訊息焦點,讓整個畫面的感覺,像是你看了一部特效很厲害,但其實根本沒有劇情內容的電影一樣,空洞而乏味。
我們習慣使用電腦軟體裡的「對齊工具」,去做內容文字、圖案的對齊動作,因為這樣最簡單、快速、方便。但你有發現嗎?其實很多時候,就算用了電腦的對齊工具,看起來好像還是會偏了一點,視覺上依然無法真正的對齊,這種特別的現象,就稱之為「視錯覺」。
「每次遇到排版設計的時候,總是會感到手足無措,尤其是內容資料、文案或素材的數量較多時,更是容易傷透腦筋,花再多時間都做不好。」如果你有這種煩惱,表示你只是憑感覺在排版,這樣的方式不僅容易讓人視覺麻木、疲勞,更無法客觀的分辨出好壞,甚至會讓大腦靈感枯竭,做不出其他的版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