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含有「UI」共 6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一直很怕失業,但我現在更怕了.... AI 浪潮席捲創意產業,設計師首當其衝。 當技能被機器取代,我們要靠什麼留在這場職場遊戲裡? 答案,一定不是那個唬爛的溫度,而是思維與洞察的熱度。
Thumbnail
用戶說「我覺得這設計還不錯」,那就真的代表他喜歡嗎? 在使用者訪談裡,提出對的問題是高手,但是能「聽懂」答案的人是大內高手。 很多時候,用戶說「我覺得還不錯」,其實心裡在想「怕失禮,我不想讓你太難過...」。 能讀懂這些言語背後的真正含意,才是一份真實有含金量的UR研究報告。 「UR
Thumbnail
現在的產品開發,往往只是延續上一代的改良 但當公司沒有 CX、UR 團隊時,設計師往往被迫兼做研究員 有了這套 VOC 收集分析軟體,終於能讓「數據」幫你挑出真正值得投資的方向
Thumbnail
無論是簡報還是面談,要讓現場的氣氛「氣血通順」,讓聽的人聽得開心、聽得合胃口、聽得心服口服, 這才是高手能掌控全場的關鍵。 而想要掌握現場氣氛,第一步是:學會觀察表情變化與行為暗示。 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會在對方臉上留下微妙的反應:皺眉、搓鼻、低頭、撇頭……
Thumbnail
當一個故事「聽起來很合理」,我們往往就停止求證。那位CEO曾告訴我:「老師多半是無法適應社會的人。」我認同、我轉述,直到我親身走進校園,發現那些老師是業界高手、創作者、設計冠軍。那一刻我才明白,觀點若不驗證,真相就永遠留在別人的嘴裡。
Thumbnail
最近在社群上看到有討論為什麼大阪萬博的網站設計這麼複雜難用,延伸出大家討論對於日本網站UI普遍都這麼複雜難用的設計,我覺得這是個滿有趣的議題, 許多初次接觸的非日本使用者會直覺地認為,這種設計風格是過時的、醜陋的,彷彿停留在2000年代初期的Web 1.0時代。
Thumbnail
在產品功能同質化的時代,唯有「情緒價值」能讓品牌被記住。從PM構思、UX設計到行銷推廣,每個階段都應圍繞情感體驗打造產品差異化。今天陪女兒寫作業的同時~~~有感而法順便寫下這套心法,分享給有需要與有興趣的各位,希望可以讓設計師們理解情緒價值是如何成為產品的POD(差異點)。
Thumbnail
iFixit 再次給 AirPods Pro 3「可維修性 0 分」,代表這款產品幾乎無法拆解維修。 對 Apple 而言,也許這不單單是設計上的取捨,而是一場精密的商業佈局嗎?? 以下內容純屬推理與預言請小心服用$$$ 我將用「微觀」與「宏觀」兩大面向來分析這幾回Appl的高招
Thumbnail
Netflix 的《許願吧,精靈》裡,編劇用了一連串人性的試煉與願望代價,揭露「願望並不單純」。在劇中,我們看到幾位配角在許願時犯下的典型錯誤,正好映射出在現實中,我們也常掉入的陷阱。今天我想用許願的願望清單來搭配AI,來說明如何用AI讓自己理智的許下願望。
Thumbnail
4/5許願吧,精靈
我們總以為,讓人開心的事才會留下印象。對~也不對! 心理學中的「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卻指出一個相反的現象就是「負面體驗」,卻也是我們大腦最優先記住的資訊之一。 試著回想:你是不是可以清楚記得五年前某個人對你說過或做到的機歪行為或是話語?但卻想不起上週某人誇獎你的話?這不是你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