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2018年上映的美國定格動畫,由魏斯·安德森執導。上映前,相信大家期待值已經爆棚了。
《犬之島》劇情大要,是在講述距今20年後的日本群島,犬隻數量暴增,加上犬流感大肆蔓延,親貓派的巨崎市市長頒布了行政法令,要求所有狗狗流放到名為「犬之島」的垃圾島上,作為隔離的處置。但市長的養子-小林,這一位勇敢的男孩獨自駕駛螺旋槳飛機,飛到了犬之島,堅定地去尋找曾擔任他貼身保鑣的狗狗「斑點」。在尋找「斑點」的旅途中,男孩結識了一群犬友,得到犬友們的鼎力協助,展開即將改變城市命運的政治革命。
魏斯·安德森自從拍了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同時兼具票票房《天才一族》之後,便打開了知名度,連番上陣的傑作《超級狐狸先生》、《月昇冒險王國》、以及在台灣擁有超高人氣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後,那特立置中的美學風格,讓每一部電影都有作者他自己的身分放在裡面,讓人看完電影,忘不掉這種會黏在腦海的形式構圖。
不意外。《犬之島》成為2018年金馬奇幻影展的開幕片,也榮獲第68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剛巧也是柏林影展的開幕片,可見國際都非常肯定這位才華洋溢的年輕導演(49歲)。
只有魏斯安德森可以超越魏斯安德森的電影美學,幫忙大家整理出《犬之島》出現的三個招牌特色:
第一:大量出現置中平衡的十字透視構圖
魏斯的置中並不是單調的把人與物放在鏡頭中央,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底層和最表層的交疊、還有限定在影框中所設計的幾何結構,都是魏斯羅織的素材,一切是經過精心設計與思考的變化,差異與重複不會讓人厭煩,而是讓人好奇下一幕又會有怎樣的圖片再出現?出現之後仍然會嘖嘖稱奇,而且耐人尋味。這是魏斯作為藝術家的天賦,很難去模仿炮製。
第二:影像調色盤
魏斯常透過飽和的色彩,讓我們像是在翻閱童話繪本,進入異世界的奇幻狂想。
不同過去單純的細膩浪漫,在《犬之島》中出現比以往安德森作品更多的符號象徵,例如像是強烈鮮豔紅色的市政大廳,明顯讓我們視覺上感受到國家機器掌控權力的威嚴;《犬之島》這次也融會日本風情進去,鑲嵌很多美麗的日式風格,是受到於浮世繪的啟發,一一浮現在充滿手作質感的定格動畫中。
三:獨具編導特色的冷調喜劇。
其實這是我最喜歡魏斯電影的部分,透過人物反應所製造出來的幽默,其實是魏斯去推動電影時間的節奏,如同音樂的旋律,在這裡你看不到誇張表演技法(金凱瑞),《犬之島》不會讓人捧腹大笑,相反的也就不必擔心會出現尷尬到死的冷場,是個耐看耐聽耐享受的心靈饗宴。同時在這裡我也推薦同樣是冷調喜劇高手的史蒂芬索德柏作品,《瞞天過海》、《羅根好好運》都是他的傑作。我超級哈這味的,但我也很愛周星馳就是了......
有人認為《犬之島》暗藏玄機,很腹黑的塞入許多政治批判,也有人認為就是單純的找狗狗公路之旅,很可愛糾咪。我是屬於前者,《犬之島》點出了世襲制度理所當然的荒謬,也透過流浪犬或家寵,隱喻從眾本質上對於政治必定的依賴以及順從,更算是政治不正確的置入了一位西洋女學生-Tracy,就她那一位角色是最有獨立思考與勇敢挑戰的決心,不同於其餘的東洋人。
我會建議大家要仔細觀察整部電影最後那一場市政廳的高潮戲,尤其是市長面對聲勢受到嚴峻挑戰時的變臉臉譜,和他腦海裡一閃即逝的跳接畫面。如果沒有仔細想想這段安排的深意,很容易會覺得結局一些事件發生的很快很莫名其妙。
平心而論,《犬之島》後半收尾的速度相比在前面垃圾島上人狗結伴的旅程,實在是過快失去平衡了,給人有種眼花撩亂、草草收尾的感覺,腦海會產生「蛤就這樣?」或「喔好可惜,故事收的好糟糕」類似感嘆。我認為看了第二次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因為心裡有預期可以掌握結尾的節奏,更細心的去分析它的文本,但是以初次看完《犬之島》的心得來說難免有些扣分了,因此我給了三顆星沒有更高。
推薦《犬之島》,給一群對微小細節會大呼小叫的好奇寶寶
我最喜歡電影裡的對話是--
部屬:「該如何制訂刑罰呢?」市長:「沒錯,我的答案是死刑。」
部屬:「這個有點誇張了吧?」市長:「或許吧,反正不能少於30天的社會服務令。」
這段對話是典型的魏斯冷調幽默,完全體現了《犬之島》所要表達的荒謬人治色彩。希望大家可以在《犬之島》裡面享受愉快,它的配樂也堪稱一絕!
下段有雷討論
巨崎市市長讓我聯想到,咱們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同樣做出決定解嚴的政治決定,而貓咪倒是很巧妙地在影片開頭和最後的高潮戲才出現,令人玩味。 甚至我認為《犬之島》是藉由愛狗、愛貓兩派從古至今的爭鬥,就是為了謀取資本利益上的權力鬥爭史,可以從影片歡喜大結局的出現,竟然是先主打狗狗經濟商品的復甦廣告收益,真的很微言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