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週記】《四月物語》、《失路人》、《貓的報恩》(2024.05.18-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觀影週記】系列文顧名思義,主要是會紀錄筆者在每週所觀影並有感而發的電影,以簡短文字的形式書寫心得,其中新舊片都會有。而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著名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經典浪漫電影《四月物語》、由真實命案為故事藍本並橫跨港台攝製的《失路人》,以及吉卜力工作室的經典奇幻動畫電影《貓的報恩》。



raw-image

《四月物語》(April Story,1998)

這根本是暗戀主題兼純愛浪漫類型電影的極致啊!《四月物語》全片長僅有 67 分鐘,劇情也只聚焦於一名來自北海道的鄉村女孩前往大城市東京的大學唸書的各種瑣碎的純樸日常,以及遇到新鮮的人事物,但是本片卻恰巧證明了即便是再簡單普通不過的故事也能拍的非常好看又充滿韻味,只要你懂得好好地說故事,懂得去捕捉賞心悅目又令人觸動的鏡頭。

除此之外,我從來沒想過竟有如此輕盈卻又有力的劇情轉折。特別是看到電影的最後才驚覺發現,原來片中前段的大部分時間,看似節奏緩慢鬆散而悠閒愜意的大學生活情節,實則都有所其呼應與連貫性,也都在為第三幕重頭戲而鋪墊,為最後的情感爆發所醞釀。尤其再配上一氣呵成的結局,進而成功牽動觀眾跟隨著女主的情緒波動泛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漣漪,讓人看得不由自主地感到讚嘆,完全是教科書等級的作品。

總之大推!對我而言,在觀畢《四月物語》當下的最大感受是——實在相見恨晚,原諒我這麼遲才看到它,也彷彿找到了一部最能夠代表我人生的電影,況且它的歲數居然還跟我一樣大,我相信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觀看管道:KKTV


raw-image

《失路人》(Someone Who Was Lost,2020)

若是光看劇照或海報的話,還一度以為《失路人》會像是《戲夢巴黎》等片般敘述三角戀關係中情愛糾葛的作品。雖說類似兩男一女的主角組合通常多少都有被影響到,甚至直接作為參考的對象,但《失路人》的正片內容卻完全是兩回事。由來自澳門的導演張志威與台灣導演林芷芸共同執導的首部長片《失路人》實際上改編自真人真事,是一門發生於 2016 年在香港荃灣灰窰角街工廈的水泥藏屍案,由於嫌犯們在事發後潛逃到台灣避難而曾轟動港台兩地一時。

同時滿有意思的是,《失路人》並不似過去香港真實奇案片般賣弄色情及血漿為主,而是藉此來譬喻該時代的青年對於人生未來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迷茫感。上一輩大人們建構的社會制度及價值觀所帶來的種種壓力與不公,在如此環境底下成長的年輕一代因心智未成熟而惹是生非,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巧妙地對應了主角群開非法賭場的背景設定和劇情轉折——彷彿人的每一次抉擇都是一場賭注。但平心而論,這部片在劇本的執行力實在是不太理想,其中最令人非解的便是不時刻意塞入充滿戲劇性又可有可無的動作戲碼,以至於不論是作品試圖探討議題的文本深度,抑或是製造緊張刺激的娛樂效果都未能發揮到淋漓盡致,結果電影到頭來陷入兩邊不討好的窘境。

只不過,話雖如此,但無可否認本片在技術層面上的表現仍有不少的可取之處,例如片中既有不少夜景的拍攝,透過技法純熟的光影構圖再搭上綠色調濾鏡的運用,以及利用各種室內場景所營造出封閉狹窄的空間感,在能看出來創作團隊有其巧思的同時,也成功充分展現電影該有的美學質感,以新導演作品來說是較為驚喜的地方,也是《失路人》片中為數不多的亮點。電影的最後更以香港經典搖滾樂團 Beyond 的《誰伴我闖蕩》一曲來收尾,以表達青年主角群仍在人生方向迷失的意境,也算是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

當然亦不能不提飾演被害者弟弟的實力演員朱柏康,儘管他的戲份並不多,但每一次出場卻是令人印象深刻。由於該角色天生口吃而不善於言語表達的人設,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僅靠眼神與肢體表演方式來詮釋,可謂異常出色且渾身是戲,堪稱是全片演員中的 MVP。

觀看管道:KKTV


raw-image

《貓的報恩》(The Cat Returns,2002)

老實說,身為貓奴一名,《貓的報恩》大概是少數讓我無法完全心動的作品。而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正是來自於它的畫風。縱使本片繪本十足的線條筆觸所勾勒出的場景畫面屬實令人賞心悅目,但貓咪與人物的畫風卻始終對不上我個人的口味。

而且不知是何謂緣故,它也跟我們過去所熟悉的吉卜力畫風都相差甚遠,也許是為了有意做出區分(根據官方的說法,《貓的報恩》正是《心之谷》女主月島雫後來所創作出小說故事,所以理應兩者在不同的世界觀),又或者是挑戰新的嘗試(類似於後來展現精湛水墨風技法的《輝耀姬物語》)。但不可否認的是,《貓的報恩》在極其緊湊流暢的劇情發展之下,確實讓人看的很是過癮。又或者,像是片中既荒誕卻搞笑效果十足,又兼具天馬行空且豐富想像力之橋段,都足以引人捧腹大笑而樂開懷。

只不過,儘管《貓的報恩》稱得上符合吉卜力那套不搞續集的原則,可是該片自我複製的痕跡卻是頗顯而易見。其實說它是貓咪精簡版的《千與千尋》,我想一點也不為過。也使得本該是特色而具有代表該工作室的印記,終究成為一把雙刃劍。

總之整體來說,《貓的報恩》不論是娛樂性或創意度,都仍不失為值得一看的輕鬆小品,但綜觀以上種種觀點,它在我個人心中的定位一直都不太高。

觀看管道:Netflix
avatar-img
38會員
90內容數
希望可以透過文字的方式把自己喜歡和好電影推薦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東-SALON- 的其他內容
《邪厄恩典》正如近幾年來喬登皮爾導演系列的《逃出絕命鎮》及《我們》、寫下香港影史恐怖片新篇章的《七月返歸》等片般,都是以恐怖驚悚類型結合社會批判諷刺的作品。或許是不甘於成為純粹追求感官刺激、驚嚇觀眾的典型恐怖片,因此有著企圖深掘人們恐懼根源的野心。
0/5邪厄恩典
已故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的長片處女作《藍色恐懼》以 4K 數位修復版的姿態重返台灣院線,於是事隔四年後的我又有機會在大銀幕重溫一遍。
0/5藍色恐懼
2024 第 26 屆台北電影獎方才公佈完整入圍名單!前陣子在中國掀起話題、叫好又叫座的《周處除三害》一舉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 13 項提名最多,成為現階段的大贏家。蕭雅全導演《老狐狸》以 10 項提名居次,魏德聖導演《BIG》為 8 項提名排第三。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號稱是 A24 目前為止製作成本預算最貴的戰爭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台港男神雙雙主演的浪漫公路電影《我在這裡等你》,以及筆者有幸搶先欣賞的美國兒童奇幻電影《幻幻之交》。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改編自日本同名經典漫畫的 Netflix 電影《城市獵人》,以及入圍今年金穗獎的劇情片《道安講習》、《斥子》。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改編自台灣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的日本翻拍版《快一秒的他》。
《邪厄恩典》正如近幾年來喬登皮爾導演系列的《逃出絕命鎮》及《我們》、寫下香港影史恐怖片新篇章的《七月返歸》等片般,都是以恐怖驚悚類型結合社會批判諷刺的作品。或許是不甘於成為純粹追求感官刺激、驚嚇觀眾的典型恐怖片,因此有著企圖深掘人們恐懼根源的野心。
0/5邪厄恩典
已故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的長片處女作《藍色恐懼》以 4K 數位修復版的姿態重返台灣院線,於是事隔四年後的我又有機會在大銀幕重溫一遍。
0/5藍色恐懼
2024 第 26 屆台北電影獎方才公佈完整入圍名單!前陣子在中國掀起話題、叫好又叫座的《周處除三害》一舉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 13 項提名最多,成為現階段的大贏家。蕭雅全導演《老狐狸》以 10 項提名居次,魏德聖導演《BIG》為 8 項提名排第三。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號稱是 A24 目前為止製作成本預算最貴的戰爭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台港男神雙雙主演的浪漫公路電影《我在這裡等你》,以及筆者有幸搶先欣賞的美國兒童奇幻電影《幻幻之交》。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改編自日本同名經典漫畫的 Netflix 電影《城市獵人》,以及入圍今年金穗獎的劇情片《道安講習》、《斥子》。
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改編自台灣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的日本翻拍版《快一秒的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川村元氣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日本純愛電影《四月,她將到來。》以唯美畫面拍出正統愛情故事之外,在現代人情感的精神層面也多有著墨,意想不到地相當感人。 劇情設定外景到冰島的黑沙灘、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以及布拉格老城裡的天文鐘拍攝。可以的話,真的很推薦進戲院看大螢幕,光是這三個地方的美景就很值回票價了!
Thumbnail
歡迎來到2024年6月8日的每日電影小知識《怪物》是2023年由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的日本劇情片,由影后安藤櫻、永山瑛太、以及兩位童星黑川想矢及柊木陽太主演。電影描述在現代日本社會的重重框架下,身為人母、人師、以及身為與眾不同的孩子們艱難自處的故事,本片為76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川村元氣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日本純愛電影《四月,她將到來。》以唯美畫面拍出正統愛情故事之外,在現代人情感的精神層面也多有著墨,意想不到地相當感人。 劇情設定外景到冰島的黑沙灘、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以及布拉格老城裡的天文鐘拍攝。可以的話,真的很推薦進戲院看大螢幕,光是這三個地方的美景就很值回票價了!
Thumbnail
歡迎來到2024年6月8日的每日電影小知識《怪物》是2023年由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的日本劇情片,由影后安藤櫻、永山瑛太、以及兩位童星黑川想矢及柊木陽太主演。電影描述在現代日本社會的重重框架下,身為人母、人師、以及身為與眾不同的孩子們艱難自處的故事,本片為76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Thumbnail
二月影展餘韻未消,四部觀眾票選前20名的佳作終於登上院線!其中,《再見機器人》以其動人人性勾勒,成為最受期待之作;《火上鍋》為味蕾帶來饗宴;艾瑪史東主演的《可憐的東西》融合哲學、女性覺醒,讓人愛不釋手;而《去唱卡拉OK吧》則以幽默笑聲與淚水勾勒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