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晚上在還劍湖散步時拍到,在路邊幫人量身高體重的機器,連這都可以是一門生意了,越南還有什麼不能做的呢?
先講結論,在台灣不管是做哪一門行業都已經發展成熟,但在越南生活一段時間,走在路上隨便逛逛,都讓我覺得處處是商機。
還記得剛到越南時,台灣正在流行藍芽無線麥克風,有位16歲少年賺千萬上了新聞,那時我就心想,這產品拿到越南賣一定會大流行,越南人超愛唱歌的。
但自己當時分身乏術,無法顧及其他,後來回台兩個星期再回越南時,發現越南已經開始流行起來,只是使用方式不太一樣,台灣是買回家自己歡唱,但越南人是到公園裡,一群人圍在一起唱,不同團之間還會互相尬歌,一定要比大聲。
針對商機部分,因為個人才疏學淺,我不列出具體的品項,但以下是我在這邊的一些心得建議,完全是個人不科學的社會觀察:
一、不用是獨一無二的商品,只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優化就好
剛到越南時被帶去一間寵物咖啡廳,本來我對咖啡廳的想像應該是有很優美的裝潢,跟悅耳的音樂,但這間寵物咖啡就就像民宅一樣,五層樓,每一層樓就是地板,大家坐在地上配上小矮桌,然後放幾隻貓狗在旁邊讓大家把玩。
整間房子充滿寵物尿騷味,這樣子簡陋的經營方式,每杯拿鐵咖啡賣到台幣110元,竟然還能供不應求,我去的是平日晚上,幾乎每層樓都坐滿人。
所以就算是同樣的產品或商店,台灣人最強的就是執行力,跟在現有的基礎上優化,我們不需要做橫空出世的商品,也不需要是什麼嶄新的商業模式,只要在服務上比越南本地商家再好那麼一點點,其實就夠了。
二、親自來生活一陣子,才知道越南市場缺什麼
提到越南,大家想到應該是天氣很熱,但其實只有南越四季都是夏天,以我所在的北越來說,有春夏春冬之分,也是有寒流。
但很多人可能覺得,越南冬天這麼短,以台灣熱賣的發熱衣來說,應該在這做不起來。
但真的在這裡生活後才發現,越南人對冷的感受與我們不同。我們可能20度算涼爽,12度以下才是寒流需要穿大衣。
但這邊只要風一大點,天氣涼點,很多人就把家裡的羽絨外套都拿出來穿,台灣人覺得還好,只要穿個罩衫的氣候,這邊都已經把自己包得緊緊的。
很多人還會拜託在台灣工作或唸書的朋友,去UNIQLO買發熱衣回來穿。(越南還沒有UNIQLO,但有ZARA跟H&M了)
這些在地化的觀察,一定是要來生活過才知道,只是看看報表的統計數字,坦白說沒太大意義。如果你只是看到平均溫度,就以為這做不起來,那就失去一個機會。
我遇過一個人來找我,希望我提供他過去十年越南的經濟成長率,我問他要做什麼問,他說他要確認越南經濟能持續成長才要進來這市場,我問他賣什麼的,他說他還是上班族,還沒有想到賣什麼,預計三年後離職創業,但應該會來賣手機殼。
但如果只是來賣手機殼,問經濟成長率跟你的生意一點關聯都沒有,拋開無意義的表面數字,也不要有鍵盤東協專家的心態,請直接來走一圈就知道。
三、定價高是個偽命題,看你如何做市場推廣
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我的產品對越南人來說會不會太貴?」我的官方回答都是:「越南有錢人比你想像得多很多,越南消費者也都很願意花錢,但你要怎麼包裝你的商品?」
有來過越南的人一定都去逛過韓國人的LOTTE百貨跟日本人的AEON MALL,韓日兩國用打群體戰的方式,透過高級百貨把自家品牌帶進越南,拉高質感,但台灣商品通常都是單打獨鬥、自力更生。
除了少數伴手禮外等,我可以說絕大多數台灣品牌在越南的知名度都是零,就算你進來越南市場,只是弄個官網或開個LAZADA賣場,以為上架就能賣出去,那也太小看越南市場。
他們接觸到的不只是歐美日韓品牌,還有許多在台灣沒見過的東南亞公司,尤其是泰國品牌在這邊都是非常暢銷。
對於你的產品,你要賣多高價都可以,越南人絕對買得起,尤其在大城市,你只看官方的平均薪資數據一定不準,因為很多人是賺了錢沒繳稅也沒申報,很多健身房月費都收得比台灣還貴,百貨公司美食街吃一吃跟信義區其實差沒多少,這點已經不用我再重複,有來過越南工作或生活的人都能理解。
簡單說,越南市場好做,充滿機會,但也不會是你拿台灣的庫存或滯銷品,弄個網站也不做任何推廣就會賣,如何優化你的服務,提高你的品牌形象,以及切入一個對的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分享,可能因為個人的生活圈會有一些無法顧及的領域,也歡迎大家補充。
想知道自己的產品在越南是否適合販售,可以先傳訊過來,給我們專案經理看看,都是在地越南人喔,會有一些建議,有需要的也可以另外幫你舉辦市調會跟體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