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時,台南已經沉睡過去,店舖關門,食肆早已打烊。但東門圓環外仍然好熱鬧,廚房鍋爐冒起的蒸氣,食客聊天的聲音,陪隨機車車頭光束快速劃過,映照着曾經繁華的,與及今天仍然發亮的。
台南的圓環(迴旋處)特別多,分佈在舊台南市中心不同角落。圓環讓馬路呈放射狀展開,不同圓環彼此有路聯繫,例如湯德章圓環與火車站前圖環是相通、小西門圓環又與西門圓環與及東門圓環相通,東門圓環又與火車站前圓環及東門城圓環相連…天爸是認路高手,但來到這個八陣圖古城,也花好大力氣才認清每一條路的紋路與脈絡。
為甚麼台南會有那麼多圓環?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解釋:
朋友A:古時為了讓馬車不用90度角轉彎,所以設計了圓環
朋友B:故意這樣設計,打仗時才能讓敵軍迷路
朋友C:日本新進城市規劃師引入歐洲流行的圓環,增加馬路的效能
據知台南的圓環是日本時期產物,讓師承歐洲的日本城市規劃師,來到古城台南重新設計城市動線,城門城牆逐一折毁後,換來馬路及廣大的空地,最終成為今天的台南。例如小西門圓環,原本就是小西門舊址附近;西門圓環,即以前大西門附近。但是東門圓環與其他圓環不同的地方,是這個圓環附近並沒有被拆毁的城門城樓,日本人在此規劃圓環的原因,其實是以前圓環旁有一個「東門町驛」,即「東門車站」。在火車站外設立圓環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一如今天火車站外的圓環,方便人流聚散。
東門車站的位置,應該是在新樓醫院前,是縱貫線與台糖關廟線終點站的匯合處。有人流的地方就有美食,現時圓環中心的公園,以往是繁華的點心城,三百攤百貨小吃,養活數百家庭。可惜隨着台灣人口增長,圓環交通不勝負荷,只好拆點心城,攤販四散…形成至今圓環四周的美食小吃食肆。
東門車站停用後,圓環旁邊的復興公有市場發揮了引入人流的作用。復興市場是台南早期的黃昏市場(黃昏才營業的街市)。以前大家下班時,就會湧到這個黃昏市場買菜購物。可惜榮景不再⋯⋯
東門圓環維持以往夜市與黃昏市場的習慣,夜幕低垂之際,東門圓環方開始熱鬧,雖然不如夜市,但⋯⋯
天爸以往經過東門圓環⋯⋯
雖然⋯⋯
註:因為付費文章比例增加,所以不會每一篇都貼到《
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如果你想更直接與天爸天媽交流,或者知道每一篇的題目,歡迎按讚及追蹤《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粉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