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寫作】淺談短篇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好吧!最近開始覺得,開啟「談寫作系列」是自己幫自己挖了一個洞跳,而且那個洞很像是無底洞,你可能不太相信,我常常覺得寫完一篇的時候,會有種「這應該就是最後一篇吧」的那種感覺,事實是,如你所見,沒有要說大道理,可是聽起來很像:「人的潛力是無窮的」。

要來談關於短篇小說的寫作方式,說是「淺談」,因為少有實際的經驗,我確實知道方式,也懂技巧,但我比較常寫的是長篇小說,長篇小說本身就是極硬派,如果練得起來,幾乎所有的寫作技巧都隱藏在裡面了。

會知道許多創作的概念,來自中文系各種教授的不合理荼毒,當初我沒有任何文字藝術技巧分析基礎,嗯,也就是高中生剛畢業的年紀而已,就直接被迫讀了一堆看不懂的書,那種東西,網路上找不到資源,只能去圖書館硬找(是硬找哦,就算真的跑圖書館也不一定找得到,就算找得到,你也不一定看得懂),然後,它們是你的期中期末考試,和期中期末報告。
分享這段青澀的求學故事,只是想表示關於短篇小說,我有過課堂上的寫作實務經驗,也經歷過藝術性短篇小說的分析功課。

先說要認清的重要關鍵,短篇小說一點也不適合初學者,短篇小說需要的技巧是中高階,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好像比較會寫短篇,就以為是事實,就算你身邊的好朋友都這麼認為,也不一定是,人的社交都是「物以類聚」,如果你的品味不高,可能朋友的品味也很有限,還有,在你的「天眼」還沒開啟之前,你的「自以為」都不算數。

關於「天眼」的概念文章:【談寫作】創作者的第三眼

再澄清另一個觀念,文學界中,寫長篇和短篇容易被分成兩個流派,也就是,寫長篇的不一定擅長寫短篇,寫短篇的不一定擅長寫長篇,並沒有什麼「短篇都寫不好了怎麼寫長篇」的詭異空穴來風。

接下來,我們可以直接進入主題:


濃縮的文字

短篇小說,看似字數比較短,卻不代表內容品質與高度能偷工減料,也就是,你得呈現出和「長篇」小說同樣的效果,很驚人吧?
長篇小說的字數多,寫作彈性比較大,短篇小說當然就沒那麼有彈性,所以,不要相信那種「短篇小說適合初學者練習」這種鬼話,那是「請鬼拿藥單」。

用相對短的文字量,來呈現應該有的故事情節、人物刻劃和小說氛圍,就算我不再特別強調,應該也知道難度在哪裡,你說,那想寫小說的人怎麼辦?長篇太長,短篇又不適合,我的回答是,孩子,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想專攻短篇小說,還是得從長篇寫起,因為長篇可以充份訓練到情節的合理轉折,人物性格的細緻處,文字能力的掌控點。

如果你堅持從寫短篇開始,也無妨,就像玩塔羅牌,你可以跳過基礎牌卡,先玩高階牌卡,只是較不容易掌握而且吃力。尷尬的是,寫出來的短篇,看起來,常常會是沒收尾好的斷頭長篇小說。

選定故事核心

既然文字數量少,就代表能詳細描寫的地方不會很多,於是,一開始要很確定寫作方向,假設長篇小說可以設定「純情愛情」,那短篇小說就得限縮為「純情愛情的悸動」,只能寫寫心動的核心畫面,用攝影的說法,就是「聚焦」,你得讓讀者對這樣的畫面印象深刻,讓讀者很清楚知道,你是在描述愛情故事中的某個關鍵「點」,如此能產生「字數少,效果高」的作用,收尾的時候,才不會顯得過於突兀。

明顯的高潮起伏

我的寫作核心為,如何讓短篇小說產生和長篇小說有同樣的效果,那就是把「起承轉合」這件事作得明顯一些,如何作到這些?即把「起承轉合」間的空白處縮短。

我自己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小說類型都適合用短篇來發揮,用白話的說法,即偏「重鹹」的小說會比較適合,因為這種性質的小說,本身夠刺激,如果文字節奏掌握得宜,「重口味」的故事情節,寫成短篇所造成的心理效應,並不輸長篇大論,也許,這就是言情小說界的「口袋書」也很流行的原因吧!



raw-image


★ 延伸閱讀:


🎧 想聽我「說」故事?也是有的:

Apple:https://reurl.cc/zlaXVe
SoundOn:https://reurl.cc/EXvWQv
Spotify:https://reurl.cc/QWomNZ
KKBOX:https://reurl.cc/WqoyW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若是,說書齋
26.6K會員
666內容數
小說家、說書百集Podcaster,著有小說創作教學、經典說書等單元。 這裡是為說書而建的瓜棚架下,棚子與故事都得慢慢來,聽得開心,按下「贊助」支持我將故事說下去。我唯一經營中的部落格。 作品集:《此物不相思》《月光下的三個杯子》《心溜軌跡》《耶加雪夫的思念》《痴魅一夏》《暗戀術語》等愛情故事。
亦若是,說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3/09/29
小說創作,常常是假的,由創作者「掰」出來,又要寫得讓讀者覺得,好像真有一回事,真實感的呈現手法之一,為場景佈置,或稱寫景。
Thumbnail
2023/09/29
小說創作,常常是假的,由創作者「掰」出來,又要寫得讓讀者覺得,好像真有一回事,真實感的呈現手法之一,為場景佈置,或稱寫景。
Thumbnail
2023/07/28
有人稱這種功力叫「千里伏線」,偏讀者觀點,就小說創作者的寫作狀況,伏筆確實有可能在初期已設定(一線到底針法),但是,有時不是。
Thumbnail
2023/07/28
有人稱這種功力叫「千里伏線」,偏讀者觀點,就小說創作者的寫作狀況,伏筆確實有可能在初期已設定(一線到底針法),但是,有時不是。
Thumbnail
2023/05/04
要說聊天機器人,對小說創作者有什麼可行的貢獻,那就是它很會亂聊天,很會亂提供資訊。對寫小說的人而言,有時資訊精準與否,不一定是重點,重點在「靈感激發」。
Thumbnail
2023/05/04
要說聊天機器人,對小說創作者有什麼可行的貢獻,那就是它很會亂聊天,很會亂提供資訊。對寫小說的人而言,有時資訊精準與否,不一定是重點,重點在「靈感激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本,不特別強調令人想翻白眼的小說公式,或許有些篇章有這種感覺,但至少沒有自大的小說家愛為自己造神,因為集合眾多作家的實際經驗和敏銳觀察。
Thumbnail
這本,不特別強調令人想翻白眼的小說公式,或許有些篇章有這種感覺,但至少沒有自大的小說家愛為自己造神,因為集合眾多作家的實際經驗和敏銳觀察。
Thumbnail
閱讀前提要:我非專業,只是將這幾年的經驗分享給也想寫故事、小說的大家。前兩篇分享我的「故事」人生,接下來幾篇會分享我的經驗。也同樣是放在粉專的不專業懶人包寫成文章。(但文章會寫得更細,另,技巧類不再這次文章的範圍內) 在一開始或許有很多人會問要怎麼寫故事,以下就用不專業懶人包簡單解說
Thumbnail
閱讀前提要:我非專業,只是將這幾年的經驗分享給也想寫故事、小說的大家。前兩篇分享我的「故事」人生,接下來幾篇會分享我的經驗。也同樣是放在粉專的不專業懶人包寫成文章。(但文章會寫得更細,另,技巧類不再這次文章的範圍內) 在一開始或許有很多人會問要怎麼寫故事,以下就用不專業懶人包簡單解說
Thumbnail
短篇小說,情節緊湊,文字簡潔精煉,雖然篇幅短小,但常常寓意深刻,讓人回味。 相較於長篇小說,日常通過短篇小說的寫作訓練,可以更快速全面地提高我們對於小說故事的寫作能力。 作家茅盾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複雜得多的社會現象。」
Thumbnail
短篇小說,情節緊湊,文字簡潔精煉,雖然篇幅短小,但常常寓意深刻,讓人回味。 相較於長篇小說,日常通過短篇小說的寫作訓練,可以更快速全面地提高我們對於小說故事的寫作能力。 作家茅盾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段,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複雜得多的社會現象。」
Thumbnail
這個爭論在原創小說界已經被討論了很多次,有些人認為新手該從長篇開始寫,有些人則認為短篇比較適合新手,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因此我暫且不談理論,來聊聊自己與身邊人的經驗與個人見解。 先來簡單粗暴定義長篇和短篇的字數,以飯圈文手常用的Instagram為例,一篇貼文上限是2200個字元,如果超過的話就要放
Thumbnail
這個爭論在原創小說界已經被討論了很多次,有些人認為新手該從長篇開始寫,有些人則認為短篇比較適合新手,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因此我暫且不談理論,來聊聊自己與身邊人的經驗與個人見解。 先來簡單粗暴定義長篇和短篇的字數,以飯圈文手常用的Instagram為例,一篇貼文上限是2200個字元,如果超過的話就要放
Thumbnail
新手應該由長篇小說家開始當起,這是一個激進的建議。聽到這個建議的人一定是自然而然地立即提出可能的反駁,我們來看看最容易想得到的幾個問題。寫長篇小說不是比寫短篇故事更難嗎?
Thumbnail
新手應該由長篇小說家開始當起,這是一個激進的建議。聽到這個建議的人一定是自然而然地立即提出可能的反駁,我們來看看最容易想得到的幾個問題。寫長篇小說不是比寫短篇故事更難嗎?
Thumbnail
除了生於文字世代的讀者,其實還有單純在找故事的人。其中一種是為了找出適合放大、宜於改編,但還不是劇本的故事。這是小說的機會,小說作者的機會。 Podcast 能聊的時間有限,而且娛樂重擊的採訪角度接近為影劇產業找本子。這裡為了寫小說的人來講講,落筆的時刻,為了容易影劇化,能採用的思維和手法。
Thumbnail
除了生於文字世代的讀者,其實還有單純在找故事的人。其中一種是為了找出適合放大、宜於改編,但還不是劇本的故事。這是小說的機會,小說作者的機會。 Podcast 能聊的時間有限,而且娛樂重擊的採訪角度接近為影劇產業找本子。這裡為了寫小說的人來講講,落筆的時刻,為了容易影劇化,能採用的思維和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