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貼:再看WWDC20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I片來源:WWDC 2017 Apple Special Event,Apple軟體工程部門資深副總Craig Federighi介紹Siri目前支援的語系列表,仍然是筆者自以為的一大亮點(笑)

圖I片來源:WWDC 2017 Apple Special Event,Apple軟體工程部門資深副總Craig Federighi介紹Siri目前支援的語系列表,仍然是筆者自以為的一大亮點(笑)

以下轉貼去年6月自己的臉書網誌:

著實很久沒有看到,如此充實滿是好料的Apple Special Event了。除了重複邊看直播邊對著螢幕舉手歡呼這種旁人只能搖頭嘆息的行為之外,兩個小時完事後放心去睡好睡滿,期待看到隔天各種評論的我,現在居然得開始自稱筆者認真寫文,果然還是一整個太天真了呀。

遲了整整兩天,偷看過幾位前輩先進的精彩分析也和友人討論過後竟還膽敢下筆(汗),希望能盡量跳離技術層面,提供稍微不同的觀點以節省大家時間,畢竟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股神巴菲特都加碼衝了)在傾全力展示其開發成果後,也已貼心整理好各項大家需要知道的事,應該是這樣吧。

蘋果之「現代啟示錄」

作為開場序幕的短片,除了說明不要亂拔電源插頭否則會見識到現代地獄(誤)之外,也自嘲和明示了人無時不刻受到資訊科技的制約。多年前一句「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始終不退流行,即使發明此口號的那間公司已被賣了又賣,終成另類經典

低頭即與世界連線,使人與人之間不可思議地親近卻又疏離。資訊焦慮稍被緩解的同時,真實生活則不斷被蠶食進逼,該退讓到何時?哪裡?用,還是被用?相當值得討論但非本文重點(喂喂),有機會另專文作進一步探討。

掌握作業系統軟硬整合為王

帥氣的Apple Software Engineering Vice President Craig Federighi在這次WWDC keynote有很大的發揮,整場快要一半時間給他講到飽了。這次一開頭就定調”perfecting it”。硬體更新不論,tvOS,iOS,macOS,watchOS皆有major版本更新,各種developer kit陸續丟出,相信會有更多使用者的痛點會以app,或甚至整合至作業系統的形式被解決,更完善使用者體驗。而老生常談的作業系統和硬體完美整合帶來使用流暢和系統相對穩定仍是長期優勢。

重度運算導向需求終於等到改版

這個市場佔收益比重不高但絕不可忽視。針對專業應用的回應上,出現了終於改版的iMac和預計年底登場的iMac Pro,黑金塔(Hacintosh,在非蘋果硬體上跑macOS)的需求應該又會少掉一些,再來是空氣砲Mac Pro的升級,Mac Mini就先不要想太多了。

High Sierra(筆者還是較喜歡OSX貓科動物的命名方式)開始支援VR/AR作為開發平台,ILM(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展示星際大戰搭配htc Vive的demo相當驚豔。

重新定義電腦,與銀髮族群的對應

iOS11+iPad Pro重新定義所謂電腦的企圖心昭然若揭。

等同大家好朋友「檔案總管」的Files App終於出現(很有當年iOS 3.0發表支援Copy&Paste,台下一片瘋狂鼓掌的感覺),直覺的多工畫面改版搭配用以解放雙手的Siri和AppleWatch,能做更多以前必須在電腦上才能做的事。「變形平板」的概念各家廠商以不同形式實作,譯成筆記型電腦的Laptop如今也毋須一定得放在大腿上使用才行。App Store的改版和Apple Pay支援person to person則讓敗家變得更容易手滑(p2p Apple Pay對金流的impact其實相當值得探討)。

keynote中介紹了一位目前為止最年長的app開發者,82歲的若宮正子女士, 「如果你有創造力及一顆不安於現狀的心,你就能創造科技產品。」。年齡從來不是最大的問題,只要有適當的協助。身為有一點點資深的蘋果愛用者,筆者父母各有一台iPhone和iPad,搭配付費iCloud(蘋果稅之一),他們就當這是現代的電腦,支援多種輸入方式,稍微練習便可上手了。

蘋果持續進行精品平價化

應該不少人會覺得這標題奇怪,蘋果訂價不是越賣越貴嗎?先不論所謂的「潮指數」,目前的智慧型手機整合了鬧鐘計算機錄音機翻譯機等多種設備之外,重複a拍照 — b修圖上濾鏡 — c社群分享的無盡華爾滋逐漸成熟,單眼相機銷量和售價直直滑落便是拜其便利性所賜。這樣具匯聚性質的裝置再搭配良好使用者體驗,單價並非是最重要的考量,視需求也有可能多機輪動。MacBook Pro Retina 2016所使用的螢幕開始支援DCI-P3色域,在色彩管理觀念逐漸成熟的情境下,輸出品質穩定的螢幕搭配對應的硬體同時可跑macOS和Windows,其實不能算是非常高價。新發表的智慧喇叭HomePad,其定位和巧妙的定價也值得持續觀察。

此時再讓我們加回潮值:在精品的領域中,一個名字即代表一切,品牌強烈的獨特性難以和其他競爭者直接進行比較,包括價格。當然3C是具備高度實用性和擴充可能的工具,而蘋果確實有足夠資格在其中稱為精品,雖不願意承認,確實有一定比例的人是因為那顆蘋果咬一口的logo而決定,也是一種品牌力的體現。

那麼,還是說回台灣

約莫兩年前和一群高強臉友們的意見激盪搭配了很討戰的標題,提到了研發資源投注在可跟對手拉開長期差距上這件事。時至今日,台廠同業的努力和成果,其實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世界是平的,即使不論蘋果,三星歷經Note7電池事件仍有相當的市占(危機處理得當即為轉機),OPPO華為在研發和行銷面的步步進逼,亦相當可怕。仍須仰賴主事者的戰略視野,以及由設計到維修,比客戶更重視每個細節的精準執行。

另有一塊靠蘋果賞飯吃的產業:二手買賣/維修/保護貼包膜/配件/代購/教學,此塊則以中小企業居多。蘋果商品的壽命其實相對來說長(雖然官方用各種方式希望你換新機)也相對保值,隔代換機升級搭配門號續約NP的現象其實相當常見,亦可購買二手。在蘋果官方專賣店近期將於台北101開幕的同時,各AAR的策略調整,非原廠維修的區隔,提供專業服務者和天才吧的差異化定位,也都需要因應官方不斷修正。

最後,又到了例行發揮銅鋰鋅的惡搞部份,以下為設計對白:

蘋果:再來還要重新定義什麼呢?

Google:閱。(挖鼻孔)

微軟:表面專業系列好棒棒,WINTEL王者再臨啦!

Amazon:先不說Alexa了,我們這次是tvOS和買東芝半導體的協力夥伴噢噢噢噢!

ASUS:不要再說子龍任務了,現在是現在拜託拜託拜託~

Sony:我們的CMOS即將一統江山,阿,你是問手機部門嗎?

OPPO:我們那眾星雲集更狂的發表會只要再等幾天,哼哼!

華為:滿身徠味的我們,才是蘋果真正的勁敵。

三星:Galaxy Note 7確定不會在台上市。(電話斷線)

小米:我們還是穩坐價格破壞者寶座,想怎樣?

Moto:I’m back!!! 最便宜哈蘇數位機背在這裡!

郭董:就是要霸氣,那個競標東芝半導體的錢趕快到位好嗎?

htc:呃,我們的東西真心不錯,希望大家幫忙好歹是國貨(咦?)

筆電慘業: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DELL:身為同樣兼具高度設計和穩定性的同業,該出個聲才是。

nVidia:說那麼多還不是要靠GPU?

台積電:我們或成最大贏家。

高通:這我一定吉!



一年多之後再看,智慧型手機的版圖變化是否更加有趣呢?至少可以確定的是,蘋果重新定義了價格。

下回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周的沙龍
6會員
3內容數
Make a difference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每年的 Apple 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都是科技界矚目的盛事,蘋果公司利用這個平台與全球開發者分享最新的軟硬件技術。今年的 WWDC 2024 以「Action packed 猛料全加載」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新功能和升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重點亮點吧!
Thumbnail
每年的 Apple 全球開發者大會 (WWDC)都是科技界矚目的盛事,蘋果公司利用這個平台與全球開發者分享最新的軟硬件技術。今年的 WWDC 2024 以「Action packed 猛料全加載」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興奮的新功能和升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重點亮點吧!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蘋果WWDC大會前夕,iPhone 15台鏈如何準備?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一個熱愛科技的部落客。蘋果在6月6日舉行的WWDC大會,以及iPhone 15台鏈的最新消息。 WWDC是蘋果每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通常會發表一些新的作業系統、軟體和硬體產品。 今年的WWDC據說有很多重磅的新品,例如Vis
Thumbnail
蘋果WWDC大會前夕,iPhone 15台鏈如何準備?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一個熱愛科技的部落客。蘋果在6月6日舉行的WWDC大會,以及iPhone 15台鏈的最新消息。 WWDC是蘋果每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通常會發表一些新的作業系統、軟體和硬體產品。 今年的WWDC據說有很多重磅的新品,例如Vis
Thumbnail
以蘋果開發者大會為例,其重點在技術層面,每年蘋果 OS 的重大更新都會在此時發布。有別於其他給技術人員參與的年會,蘋果不會等到功能完整時才發布新技術,像是今(2022)年就有推出全新的車用系統 Apple CarPlay 和 Apple Pay 的 Pay Later(先買後付)等功能。
Thumbnail
以蘋果開發者大會為例,其重點在技術層面,每年蘋果 OS 的重大更新都會在此時發布。有別於其他給技術人員參與的年會,蘋果不會等到功能完整時才發布新技術,像是今(2022)年就有推出全新的車用系統 Apple CarPlay 和 Apple Pay 的 Pay Later(先買後付)等功能。
Thumbnail
Smartphone就是這樣進入了成熟期,不禁要問,如果沒有新作為,Apple能靠iPhone做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多久?Apple這幾年積極發展services(如遊戲、流媒體播放等等),甚至研發汽車(或者只是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服務),都是因為iPhone買的再好,它的高溢價遲早要消退。
Thumbnail
Smartphone就是這樣進入了成熟期,不禁要問,如果沒有新作為,Apple能靠iPhone做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多久?Apple這幾年積極發展services(如遊戲、流媒體播放等等),甚至研發汽車(或者只是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服務),都是因為iPhone買的再好,它的高溢價遲早要消退。
Thumbnail
蘋果發表會被全球媒體忽略的關鍵細節! >從數位門縫裡的大偷窺,蘋果已開始從量變到質變了,你注意到了沒? >蘋果也終於要臣服在數位匯流的論述下,開始拆除壁壘,因為它不開放,別人也開始挖它的牆角,準備入侵它的iPhone聖地了! >「同播共享」、自動翻譯、3D地圖、內容服務大躍進….,還有甚麼?
Thumbnail
蘋果發表會被全球媒體忽略的關鍵細節! >從數位門縫裡的大偷窺,蘋果已開始從量變到質變了,你注意到了沒? >蘋果也終於要臣服在數位匯流的論述下,開始拆除壁壘,因為它不開放,別人也開始挖它的牆角,準備入侵它的iPhone聖地了! >「同播共享」、自動翻譯、3D地圖、內容服務大躍進….,還有甚麼?
Thumbnail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蘋果這次的發表會其實非常厲害,我認為基本上就是三個字來代表 - 「發大財」。在這三個策略如果能夠順利執行的情況下,蘋果即使未來手機市場成長有限,但還是具備非常強大的營收上升動能。雖然被很多人批評創新力道不夠,但這真的是問題嗎?也或許蘋果還有其他的問題?
Thumbnail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蘋果這次的發表會其實非常厲害,我認為基本上就是三個字來代表 - 「發大財」。在這三個策略如果能夠順利執行的情況下,蘋果即使未來手機市場成長有限,但還是具備非常強大的營收上升動能。雖然被很多人批評創新力道不夠,但這真的是問題嗎?也或許蘋果還有其他的問題?
Thumbnail
每當新品發表會結束,我們屢次不斷的聽到:「Apple 失去創新了!」這樣的言論,但事實真的有這麼簡單嗎?也許當你真正放下對「科技」的既定印象,重新理解「科技」的深意及未來可能,你才能真正看懂 Apple 正在實施的創新:Apple 生態圈+。
Thumbnail
每當新品發表會結束,我們屢次不斷的聽到:「Apple 失去創新了!」這樣的言論,但事實真的有這麼簡單嗎?也許當你真正放下對「科技」的既定印象,重新理解「科技」的深意及未來可能,你才能真正看懂 Apple 正在實施的創新:Apple 生態圈+。
Thumbnail
標題的年份真的沒打錯(汗) 文章重發OP的同時,藉此重新探討蘋果的產品策略:軟硬體重度整合/銀髮族對應/精品平價化,並一瞥台灣接下來的機會和命運,以及最後的銅鋰鋅惡搞。 持續為下一篇累積能量。
Thumbnail
標題的年份真的沒打錯(汗) 文章重發OP的同時,藉此重新探討蘋果的產品策略:軟硬體重度整合/銀髮族對應/精品平價化,並一瞥台灣接下來的機會和命運,以及最後的銅鋰鋅惡搞。 持續為下一篇累積能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