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誰先愛上他的》家庭主婦、藝術家、學生、和無條件基本收入

更新於 2019/06/03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乖,聽話喔。。。加油!」真喜歡邱澤吆喝這幾句話的佯裝瀟灑。
口碑極佳的《誰先愛上他的》果然是讓人有笑有淚的好看電影。這電影在十一月上映,真是好應景,因為這是個關於同志愛情與家庭包容的故事(是巧合還是故意要配合 11/24 呢——10, 11, 12 不同意;14, 15 同意)。
故事始於一個剛剛死去的宋正遠(陳如山 飾演),他身後的保險金,不是歸於太太與兒子,而是意外落入外人的口袋。這個外人不是別人,而是小三,喔,不,是小王。因此,基於不甘心,宋先生的太太與兒子,就來到小王阿傑(邱澤 飾演)的住家,太太劉三蓮(謝盈萱 飾演)執意想要搶回保險金,而中二兒子宋呈希(黃聖球 飾演),則是很想遠離愛管閒事、討人厭、又視錢如命的惱人媽媽。
故事就是由保險金所引起的衝突開始,但是,全劇的核心是愛——母親愛自己的兒子,小三與正宮都愛著宋正遠。只是,卡在母親與兒子以及小三與正宮之間的誤會,該如何解決呢。這幾位角色的關係,由癥結開始、由恨意出發,一路經歷許多曲折事件,直到由一則又一則的事件,漸漸揭發癥結的原貌,才逐漸真相大白。此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所有誤會與恨的癥結,都是,愛。
好帥,祝福邱澤獲獎金馬最佳男主角。
為了表現愛、獲得愛、或者逃避愛,母親、兒子、與小王之間,產生許多誤解與衝突。麻煩的是,當彼此從未明說隱藏的愛,而讓愛轉化為金錢的衡量,許多關於愛的詮釋,都變得異常醜陋難堪。這也是為何《誰先愛上他的》裡的隱晦之愛,總是沉默在荒謬刺耳又可笑的對話與怒罵——無論是小三阿傑與正宮三蓮之間,或是媽媽與兒子之間。假設重新翻譯這些隱藏在心底的愛,可能就會發現,那些針鋒相對的言語,其實都是為了掩蓋因愛而起的憂心、自責、與害怕。
媽媽三蓮與兒子的對話,最能顯現我們社會中常見的母子關係——表面上溝通不良、相互怨懟,內心卻又相互依賴與疼愛難捨。這兩人的對話,句句經典,大概是所有母子對話中的經典衝突大集結,相當幽默諷刺,讓人不禁呵呵大笑。這些對話,若非曾經聽過自己父母如此叨唸,就是曾經聽聞隔壁大嬸如此怒吼。
然而,即使可笑,卻也可悲。劉三蓮這位荒唐可笑的女丑角,呈現的剛好就是台灣婚後女性的普遍生活現場。
許多台灣女性在進入婚姻之後,被生活壓抑,被金錢追趕,被兒女嫌棄,卻又被家事纏身。這位媽媽,也曾經年輕夢幻、溫婉浪漫,不僅留著一頭垂放雙肩的秀麗長髮,也穿著一身潔白洋裝,羞澀地期待愛情。如今,她不僅失去曾經所愛的先生,還成為一位沿街叫囂又不在乎羞恥的大嬸,頭上還永遠挾著一把可笑的鯊魚夾(大嬸的標準配備),每天對著兒子表演可笑的家庭荒謬劇。
可是,媽媽何嘗想要如此。媽媽的窘態,與其說是天性,或是自願如此,不如說是環境(社會與家庭)塑造母親這翻可笑的模樣。看著劉三蓮這位媽媽的窘態,我在心中不斷追問:為何我們的社會總能把婚後的女性,催逼成這副可笑的模樣?
「為了家庭,母親理當犧牲」是個極大的道德枷鎖,以倫理的高帽,牢牢綑綁許多婚後的女性,讓「母親」的犧牲,不只是應該,還是不可埋怨的必然,而且,幾乎沒有其他機動的選項。或者,假若母親想要選擇其他替代角色,就得忍受「不夠盡責」的內心自責。也或者,母親膽敢過多怨言,還會被兒子反嗆:我又沒有要你犧牲。(乾~聽到宋呈希這樣回應,還真想衝上去扒他的頭:拜託,生個叉燒都還比生個你還值得!)
於是,來自上一代的「犧牲理論」,夾殺於下一代的「不領情態度」,逼得母親只剩走投無路的繼續犧牲與繼續被嫌棄。更悲哀的是,這類活在「為家庭犧牲理論」下的母親,因為已經奉獻自己全部人生於家庭,關於未來的一切,若不是得依賴先生(與她結婚的男人),不然就是只能渺茫地希冀那位曾經讓她耗費所有心力,努力一手栽培的有成兒子,期待他願意照顧晚年的老媽媽(媽媽說為了你好的同時,有時候是隱藏的為了自己好)。
這也是為何在我們的社會,正宮很怕小三和小王,因為在犧牲自我數十年之後,關於個人的成本已經消耗到所剩無幾,老年時,若還想繼續安穩生存,同一個家庭中的男人,肯定比較可靠。
於是,這場藏在「爭奪保險金」戲碼的背後,根本就是台灣媽媽的生存之戰。與其說是正宮三蓮太愛先生(其實我不相信),不如說是正宮非得依賴先生不可。這也是為何劉三蓮在兒子眼中,會是個是如錢命的可笑女人,因為婚後的女人,如果把自己犧牲於家庭,肯定同時也會失去在社會生存的實力。於是,很現實的是,如果還想過好日子,若不是得依賴努力賺錢的男人,就是得依賴他的遺產。這也是為何她會怨恨死去的先生,竟然無視她們母子,而把保險受益人更改為小王。
至於小王阿傑,也有身為同性戀藝術家在這個社會上生活的艱辛難處。同性戀身分難以受到認同之外,藝術家的工作也是收入稀薄到難以生存。只是,他能夠向世界昭告他對宋正遠的愛,就是重新上映宋的一部戲——《愉快假期》。
阿傑其實是位癡情漢/癡情妹,在宋的有生之年,他等待宋的回頭,也陪伴宋度過癌末治療;在宋離開人世之後,阿傑無法向母親出櫃,唯一能完成的,就是將宋的遺作,再度搬上舞台。於是阿傑掏空家產、掏心掏肺,以導演愛劇的方式,無視孑然一身的後果,執意以藝術表現對宋的不移之愛。
為了這場戲,他冒險向地下錢莊借錢,導致在戲劇上場前夕,意外被打斷小腿。但是愛的力量太強大,即使斷了條腿,阿傑還是堅持上場,因為這是宋的百日,「阿傑導演宋的戲劇」,不就是兩人結合的最佳禮物嗎。真感人。於是,阿傑也感動了在場的劉三蓮,自此不再計較保險金。小王與正宮,就此和解,因為,兩人都深愛同一人。
只是,當我在看這部電影時,心中不斷閃過一個念頭,直覺這場悲劇(雖然《誰先愛上他的》是以喜劇呈現,但卻是社會小民的悲劇)的主角三人,其實可以不用如此辛苦又卑微的自責與互控。
假設,我們的社會已經普遍實施「無條件基本收入」,沒有工作或薪水稀少的母親,以及正在開發新劇的藝術家,其實都能安穩又有尊嚴地生活著,小孩也能無後顧之憂地依照自己的興趣學習,甚至連宋呈希想要出國讀書,也無須倚賴父親那比為數不大的保險金。
母親是種非常辛苦的工作,但是我們的社會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母親就是理當犧牲——「母親的『無償』是正常」。但是母親在生命最精華的時段,幾乎都拿來照顧兒女與家庭,其實就是變相的在付出(工作),於是,正常來說,當然也該有份基本收入,那是每位都母親應得的收入,也是母親為整個社會付出的個人成本。如此,所有的母親就無須擔憂在兒女成人獨立在外之後,自己的未來人生與生存方式。
如果每位母親在育兒與照顧家庭的同時,都有社會給予的基本收入,就無須依賴先生的退休金,也不會妄想兒女的薪水,而能在基本收入的支持之下,重新開啟人生,投注新的心力於可能的興趣或新的職業。如此,不只是保障母親,給予母親獨立的自由,也是維持家庭和樂的方式。
至於藝術家在創作期間,看似無所事事,樣似東晃西耗,而且毫無收入,那些不了解藝術家創作實貌的外人,可能會對那些正在苦思創作的藝術家,嗤之以鼻。
只是,假設這位藝術家,或許真有創作出傑出之作的能力與機會呢(例如梵谷)。或者,即使無法創造出能夠流傳萬世之作,每位藝術家在創作期間,也是正在為整個社會付出心力,正在為這個世界創造一種無可預期的可能性。於是,為這些正在努力卻尚未產出的藝術家(戲劇、文學、發明、科學等等),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肯定是必然且應該,而且也是默默為社會埋下希望的種子好方法。
關於無條件基本收入,我最推薦的是這本書:《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從基本收入出發,反思個人工作與生活的意義,以及如何讓社會邁向擁有實質正義、自由與安全感的未來》。曾經,在歷史上,人類努力改善階級問題、改善種族問題;現在,我們也正在為性別問題努力中,但是,真正的平等,是必須等到「完全沒有貧窮」的那一日。
關於貧窮,南非前總統曼德拉 (Nelson Mandela)在 2005 年的約翰尼斯堡演如此演說:
解決貧困不是慈善事業,而是正義之舉。它是對基本人權的保護、對有尊嚴良好生活的保護。只要貧窮還存在,就沒有真正的自由。
下面視頻,是囧星人介紹《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 如果想快速認識「無條件基本收入」,這個視頻可以當成是個起始,「不勞而獲也是一種基本人權」:
最後,假設真的有無條件基本收入,怎會有《誰先愛上他的》這樣的有趣電影呢。
這部電影,顯然就是我們現在這樣的社會,才會有的產物。這是社會分配尚不平均、婦女尚未受到照顧、文藝工作者仍被忽略的世界。編劇呂蒔媛呈現的故事,就是我們社會的現實,而這部電影也是這種時代的座標,提供給未來已經普遍都有無條件基本收入人類,回頭看到我們的電影時,都能明白這種社會的窘狀與荒謬。
關於「無條件基本收入」,也可參考這篇文章,無條件基本收入是「權利」,而不是「恩惠」,那是在兩年半前,第一次接觸到貧窮議題與無條件基本收入時的簡單介紹文。當時,台灣還沒有類似中文書,不過,才兩年半功夫,現在關於這個議題,已經有好幾本中文書了,列出以下幾本:
希望在未來,《誰先愛上他的》故事中的悲情母親與狼狽藝術家,會漸漸絕跡,生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有尊嚴地,過著自己喜愛的生活,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情,完全無須為生存擔憂,而過著委屈、自責、乞求、卑微的生活。
好美,恭喜謝盈萱獲得金馬最佳女主角獎。
avatar-img
2.1K會員
235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米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肉搜索》(Searching, 2018)是個很奇妙的電影,整個故事都是透過手機與電腦等等螢幕媒介,來觀看外在世界,如此,外在世界彷彿都被濾鏡濾過一樣,早已與真實的世界(父親所處的現實),有段距離,或者背道而馳。
〈全網公敵〉中的蜜蜂機器人,原本也是因為地球的蜜蜂短缺,便改以機器蜂代理傳送花粉。不過,這群原本只是單純為了「蜜蜂功能」所製造的機器蜂,卻在有心人的操控與更改程式之後,轉變成致命的殺人武器。如果恰巧遇到帶有正義理想的天才駭客,人類真得承擔得起這些體積小、穿梭易、又可以四處亂飛的Robo-Bee嗎?
《包子》就是把「母親如太陽」的精神,透過「包子」這樣食物,溫馨地體現於螢幕上。在華人的家庭裡,無論彼此曾有多少誤會、哪些疏離,最後,都能夠透過一起參與美食(無論是製作或是圍桌),而再度撮合和挽回。食物是我們連結情感和解決分歧的方式,雖然相當「口腔期」,但卻是種溫暖且單純的儀式,尤其是在家人之間。
「寧可被誤會,也要保有姓名的清白」,這樣的氣節,說明「名字」代表的意義。「名字」意味著一個人的忠節義氣與精神靈魂,名字就如同性命一般的重要;失去一個人的名字,宛若失去個人的人格,甚至失去存在的意義。
《宿怨》Hereditary 是 2018 由 Ari Aster 編劇與導演的超自然恐怖驚悚電影,這詭異的故事原型,就藏在 Peter 上課時,老師提到的索福克勒斯 (Sophocles)的悲劇中,也就是大力士海克力斯(Hercules)的死於非命。人如俎上肉,這才是看完這部電影最恐怖的結論。
在《犬之島》中,所謂的人狗之戰,象徵的就是「異己的衝突」。狗,就是語言不同、宗教不同、或是意識形態不同的其他族群。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黑人、穆斯林、越南人、外省人等等,套入「狗」這個空格。而自認為正義的那方,也就是擁有權力的那一方,就是「人」。
《人肉搜索》(Searching, 2018)是個很奇妙的電影,整個故事都是透過手機與電腦等等螢幕媒介,來觀看外在世界,如此,外在世界彷彿都被濾鏡濾過一樣,早已與真實的世界(父親所處的現實),有段距離,或者背道而馳。
〈全網公敵〉中的蜜蜂機器人,原本也是因為地球的蜜蜂短缺,便改以機器蜂代理傳送花粉。不過,這群原本只是單純為了「蜜蜂功能」所製造的機器蜂,卻在有心人的操控與更改程式之後,轉變成致命的殺人武器。如果恰巧遇到帶有正義理想的天才駭客,人類真得承擔得起這些體積小、穿梭易、又可以四處亂飛的Robo-Bee嗎?
《包子》就是把「母親如太陽」的精神,透過「包子」這樣食物,溫馨地體現於螢幕上。在華人的家庭裡,無論彼此曾有多少誤會、哪些疏離,最後,都能夠透過一起參與美食(無論是製作或是圍桌),而再度撮合和挽回。食物是我們連結情感和解決分歧的方式,雖然相當「口腔期」,但卻是種溫暖且單純的儀式,尤其是在家人之間。
「寧可被誤會,也要保有姓名的清白」,這樣的氣節,說明「名字」代表的意義。「名字」意味著一個人的忠節義氣與精神靈魂,名字就如同性命一般的重要;失去一個人的名字,宛若失去個人的人格,甚至失去存在的意義。
《宿怨》Hereditary 是 2018 由 Ari Aster 編劇與導演的超自然恐怖驚悚電影,這詭異的故事原型,就藏在 Peter 上課時,老師提到的索福克勒斯 (Sophocles)的悲劇中,也就是大力士海克力斯(Hercules)的死於非命。人如俎上肉,這才是看完這部電影最恐怖的結論。
在《犬之島》中,所謂的人狗之戰,象徵的就是「異己的衝突」。狗,就是語言不同、宗教不同、或是意識形態不同的其他族群。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把黑人、穆斯林、越南人、外省人等等,套入「狗」這個空格。而自認為正義的那方,也就是擁有權力的那一方,就是「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談到「刻板印象」卻很難舉例的時候,我會請同學閉上雙眼,講出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事物。請你閉上雙眼,當我提示「家庭」,你眼前的風景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平時很少在短期二刷一部電影,正因第一次所帶來的感受總是最為深刻與震懾,值得歷經時間的沈澱下細細咀嚼、反覆省思,但《親愛的房客》累積至今卻讓我完成三刷,觀影中依然在同一幕熱淚盈眶、在同個場景會心一笑。
Thumbnail
以下情境不知道你是否遇過或聽周遭的人分享過: ◆擔心沒有母乳不夠,孩子會變笨 ◆嬰兒沒來由的大哭,你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忍不住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害怕自己孩子比同齡長得慢 ◆長輩總拿過去那套經驗,批評你帶孩子的方針 ◆和老公分享事情時,他顧左右而言他的打斷你
Thumbnail
總覺得做為異性戀跟這些議題沒有關係,但隨著年紀漸長,漸漸感覺到"漠視"同樣是種可怕的暴力,真實存在的人,就該是社群的一份子。
Thumbnail
當同志故事終於能走進探討「家庭」會遇到的問題,我想也是一個很大跨越;當我們從「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性別」「性向」是否真的有其必要的時候,接下來我們會更進一步去探討同婚伴侶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和家庭之間的磨合,當越來越多的同志故事往前邁出討論各式各種不同的議題,期待更多這樣的故事能夠如同彩虹一般絢爛!
Thumbnail
父親外遇、大姊不倫、二姊倒貼小白臉,再加上父親外遇生的孩子,這部電影有著非常豐富的灑狗血題材,但是枝裕和沒有這麼做;影片裡,只有樸質的日常,故事裡沒有細究外遇的是非對錯,只是單純的透過你我都有的一般生活,探討「家庭」這個主題。
Thumbnail
一個悲傷而殘酷的故事,在小川洋子筆下,卻用孩子的眼光鋪陳出一個純真的世界。 母親再如何不是,孩子們卻選擇全心全意相信他們賴以依靠的對象......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談到「刻板印象」卻很難舉例的時候,我會請同學閉上雙眼,講出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事物。請你閉上雙眼,當我提示「家庭」,你眼前的風景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平時很少在短期二刷一部電影,正因第一次所帶來的感受總是最為深刻與震懾,值得歷經時間的沈澱下細細咀嚼、反覆省思,但《親愛的房客》累積至今卻讓我完成三刷,觀影中依然在同一幕熱淚盈眶、在同個場景會心一笑。
Thumbnail
以下情境不知道你是否遇過或聽周遭的人分享過: ◆擔心沒有母乳不夠,孩子會變笨 ◆嬰兒沒來由的大哭,你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忍不住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害怕自己孩子比同齡長得慢 ◆長輩總拿過去那套經驗,批評你帶孩子的方針 ◆和老公分享事情時,他顧左右而言他的打斷你
Thumbnail
總覺得做為異性戀跟這些議題沒有關係,但隨著年紀漸長,漸漸感覺到"漠視"同樣是種可怕的暴力,真實存在的人,就該是社群的一份子。
Thumbnail
當同志故事終於能走進探討「家庭」會遇到的問題,我想也是一個很大跨越;當我們從「家」的角度出發去思考「性別」「性向」是否真的有其必要的時候,接下來我們會更進一步去探討同婚伴侶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和家庭之間的磨合,當越來越多的同志故事往前邁出討論各式各種不同的議題,期待更多這樣的故事能夠如同彩虹一般絢爛!
Thumbnail
父親外遇、大姊不倫、二姊倒貼小白臉,再加上父親外遇生的孩子,這部電影有著非常豐富的灑狗血題材,但是枝裕和沒有這麼做;影片裡,只有樸質的日常,故事裡沒有細究外遇的是非對錯,只是單純的透過你我都有的一般生活,探討「家庭」這個主題。
Thumbnail
一個悲傷而殘酷的故事,在小川洋子筆下,卻用孩子的眼光鋪陳出一個純真的世界。 母親再如何不是,孩子們卻選擇全心全意相信他們賴以依靠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