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記得是打從何時開始養成薰香習慣的。只知道幾乎每晚,在還算清醒、還沒昏昏欲睡到完全躺平之前,我會替自己薰香,多數時候是香氣飄散最均勻的線香、少數時候也會點那種長得像蚊香一圈圈的盤香、偶爾也試試燃燒時間最短但香氣擴散最明顯的錐香。我慣常點的香只來自兩個地方--日本與西藏;過去曾試過印度的香,但始終不怎麼習慣、總覺氣味有點偏甜或艷,日本老牌製香名店的香,種類多、造型美、命名與典故也很別致有趣、香氣多半走穩靜優雅規矩的路線。西藏的藏香有著妙不可說的複雜草藥或木質氣味、乍聞覺得有些怪、但聞久了呼吸道居然益發舒暢(因為真的是用多種草藥捻製、或許草藥們的效力發揮了),我沒信仰藏傳佛教、藏香純粹被我拿來靜心與醒鼻、在房裡練習瑜珈和冥想靜坐時也會點藏香、順便轉換空間氛圍,持續點了三年多、呼吸道過敏宿疾在這期間居然默默得到改善,不知是否是藏香的功勞...


創業於1705年的日本香老舖松榮堂位在京都的本店,我一次也沒踏進過;但卻買過好幾回松榮堂的香,購買地點都很妙。比如這盒一直捨不得點完的「四方之水」購自根津美術館的商店;有著濃烈高雅白檀香氣的「芳輪 白川」竟是在京都下鴨神社某個星期天上午的假日市集攤位上買到的、白川點完了改嘗試「二条」、香的名字讓人直覺聯想到京都的二条城、但我買它的地點是東京某條商店街裡的家飾用品店。巧的是,我的松榮堂香多是渦型,最近一次才首度買了松榮堂的線香--在銀閣寺的紀念品小賣店瞥見名為「洗月」、五種香一組的綜合香款,是松榮堂以銀閣寺裡的名景「洗月池」為題謹製... (反正就是不曾在松榮堂店裡買過,但也可見松榮堂鋪貨銷售的據點還真是多又廣呀!)



不知不覺中,薰香是我生活日常的尋常、也是最輕巧好帶又充滿意義的旅行紀念物。研究它們來自的店舖、命名與成分;爬梳製香背後的故事與香舖歷史,也非常有趣。讀書寫字之際、靜坐冥想之中、進入夢鄉之前,只要是我一人獨自在房裡靜靜待著的時光,需要把心徹底從不安或躁動中脫逃、沉靜下來的時候,薰香就是最適切、也是唯一的法寶與陪伴。
【後記】「喜歡的時光·珍愛的事物」是接近年末的此刻,給自己出的一道系列性書寫題目。本來打算在新的一年開始再動筆;但想想,別躊躇了、既已想出來、不如說寫就寫。這種自以為在寫作上小小背水一戰的情緒,來自於近來內心無端冒出「是否該繼續不計成本、不顧結果寫下去並發表」的思考。一直以來,寫作於我,無疑是熱情不滅的興趣(否則也不會這麼自顧自地寫個沒完)、也許稱得上是專長;卻從不是一件能為自己帶來太多實質名利的事。若僅以「是否獲取實質名利」為指標去評量一個人長期專注作一件事、有無從中獲取成就感,那麼我絕對沒有因為寫作而「超標或達標」過。但、若不論實質名利、只問我在精神上的療癒感是否因為寫作而被滿足?我想這是肯定的。寫作過程是自我療癒與救贖的儀式、而成果也可能療癒與幫助他人。有人看完我的文字會向我反饋以幾句美言稱讚、或說讀完有所收獲、或表示有被我的文字安慰到,這些反饋自然是寫作帶來的無形成就感。然後,沒了、就是這樣了。
就這麼繼續寫嗎?支撐自己繼續寫的目的是啥、動力在哪?我惶惶自問、擔心停滯、總覺少了什麼。因此,給自己「出一道題目」的想法冒了出來;於是,決定從我看過或擁有、意義與喜愛非比尋常的「尋常事物與時間」,開始寫起... (預計寫個10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