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走出挪威的森林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挪威的森林》電影片花。是渡邊跟直子重分之處。

我必須說,我發現自己並沒有以前那麼喜歡村上春樹了。不過,喜歡村上春樹的那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似乎還在我身體裡。所以偶爾,無論身在何處,都還是會想起他書中的某一些段落。我的書櫃幾乎有所有他的書。而小說,一本也沒有缺席。我喜歡的書會買兩本。所以我也有兩本《挪威的森林》。其中一本還夾著自己,去看《挪威的森林》在台北的首映場電影片。但如今我到底哪一本夾著那張電影片,早已分出清了。

就像故事開始時,渡邊的記憶模糊的那樣。




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我跟好友的對話總是繞著《挪威的森林》。他是,高一時讀的。我則是二十歲左右,也是大概故事主角們當時的年紀。我們好長一段時間討論,『為什麼直子會情緒崩潰?』當時的我們把所有答案推向了成長的劇痛。恰好也對應到我們身上殘存的叛逆,以至於對世界、社會的巨大仇視。也因此,當時的自己對直子投下了深刻的情感。於是,好長一段時間『哀傷』是一種具象的美。

隨著年紀增長,才意識到『其實那個看似任性的小綠,可能才是渡邊內心深處真正的支持。』所以,渡邊才會跟鈴子姊坦白。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渡邊在寫給鈴子姐的信裡如此的忐忑不安。也開始了解,為什麼這些忐忑不安在見到直子時,卻一點也不是問題。

『與其說是約定,不如說是得不到的自我束縛。』所以渡邊並沒有真的可以放下一切去擁有小綠。或許有,但小綠也深刻感覺到渡邊內心深處的這個慾望。他想要得到小綠,來證明點什麼。證明點什麼卻不清楚。而感覺上,小綠是最清楚到底渡邊想要追求什麼的人。證明自己是大人?證明自己與好友得以並駕齊驅?證明那一晚他並沒有做錯?追求一個在最美好一刻卻斷了線的感情?...或許沒有人可以回答得了什麼...

看似任性,內心卻十分成熟的小綠。如果沒有跟當時的男友分手,下場可能也跟初美姐一樣吧!另個在故事裡,緊緊抓著渡邊不要往下掉的,我想是鈴子。鈴子大概是故事裡,知道渡邊最多事情的人吧!如果說渡邊有戀姐情節,我其實毫不懷疑。因為雖然故事中,渡邊看來是個負責的人。但其實除了對了直子或是向小綠道歉以外,不曾是主動的。這種消極感,也與近年來的『厭世感』不謀而合。想當然的,這幾年似乎姊弟戀也是一種檯桌上令人稱羨的選擇。

然而挪威的森林裡,最後渡邊依舊回到這兩名代表著現實的人物。即使渡邊對自己的身處毫無所知。

這個故事與我之間的距離感,就像是渡邊在一開始不斷的回想著那口井。我不曾再回去讀那本書,就像是渡邊不曾再回到那片草地。細節早己消逝,但印象卻初期深刻。常常在某個空間、某個氣味,讓自己回到某個空間、某個時期,同樣都是二十出頭歲。我記得村上說,他想要寫一本單純的愛情小說,才寫出《挪威的森林》。但,這本愛情小說也莫名的像是故事裡所有角色人生的精華片段。出奇的也帶走了將近十條人命(如果連直子的姊姊之類的也算的話)。帶來的是一個故事,帶不走的是微弱生命對巨大世界的無力感。那個無力感儘管不成熟,但也迷人。像是二、三十歲後,看高中大學的小情小愛一般。

《挪威的森林》其實是本沒有寫完整的小說。所有讀者都拿出自己的生命在拼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稞生 的沙龍
9會員
74內容數
把大象放進冰箱的步驟有三個。成為懶人的步驟永遠都沒有
李稞生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31
由於大型語言模型的流行,「zero shot」這個詞彙時常出現在開發人員之中。或許不久也會在投資方、消費者眼前。
Thumbnail
2024/03/31
由於大型語言模型的流行,「zero shot」這個詞彙時常出現在開發人員之中。或許不久也會在投資方、消費者眼前。
Thumbnail
2024/03/08
那些無法被聽見的吶喊,全部被寫進標點符號了。 然後被十五秒的影片蓋上,遺落在某個網路空間了 那些無法被聽見的吶喊,從前被忽略, 接著被借力使力,現在仍舊沈默著 腦海中只剩下咆哮、怒吼以及每十五秒一個的笑點, 看似娛樂性十足,一切輕描淡寫 那些吶喊,沒有被聽見了 從來沒有被遺忘過,只是不
Thumbnail
2024/03/08
那些無法被聽見的吶喊,全部被寫進標點符號了。 然後被十五秒的影片蓋上,遺落在某個網路空間了 那些無法被聽見的吶喊,從前被忽略, 接著被借力使力,現在仍舊沈默著 腦海中只剩下咆哮、怒吼以及每十五秒一個的笑點, 看似娛樂性十足,一切輕描淡寫 那些吶喊,沒有被聽見了 從來沒有被遺忘過,只是不
Thumbnail
2023/10/28
Edge AI從現在大家對AI的理解來看,實在很廢。只是預測或是簡單的系統控制。但重點這些簡單的預測跟控制其實讓我們生活便利很多。像是電器感知空間的舒適度進而調整空調模式,甚至開關空調。生活中我們充斥著大大小小這類的判斷。我們花在判斷的時間越多。我們可以做選擇的時間越少。反之亦然。一旦將簡單的選擇外
Thumbnail
2023/10/28
Edge AI從現在大家對AI的理解來看,實在很廢。只是預測或是簡單的系統控制。但重點這些簡單的預測跟控制其實讓我們生活便利很多。像是電器感知空間的舒適度進而調整空調模式,甚至開關空調。生活中我們充斥著大大小小這類的判斷。我們花在判斷的時間越多。我們可以做選擇的時間越少。反之亦然。一旦將簡單的選擇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閱讀時間:十天(11/29-12/8) 將每日工作處理至尾聲,拾理好晚餐用的碟盤,我通常於澡後開啟夜讀行程,此時往往身心舒暢,髮絲與肌膚仍存著沐浴後的餘溫與清香,振奮我的精神。白日費神的事務,有時會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住眼皮,但再怎麼樣我也得讀上一兩頁,這是我同自己的約定──將閱讀融入每日生活中。
Thumbnail
閱讀時間:十天(11/29-12/8) 將每日工作處理至尾聲,拾理好晚餐用的碟盤,我通常於澡後開啟夜讀行程,此時往往身心舒暢,髮絲與肌膚仍存著沐浴後的餘溫與清香,振奮我的精神。白日費神的事務,有時會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住眼皮,但再怎麼樣我也得讀上一兩頁,這是我同自己的約定──將閱讀融入每日生活中。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我想和十多歲的我這麼說。持續呼喚著綠。因為你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就像你以為不會結束的悲傷終會結束,而當你發現且願意承認所有的鐵齒都只是鐵齒的時候,那將會是你最好的時候。森林仍在那裡,茂密而蓊鬱,或許還有點起霧。你可以隨時走進去,但也可以隨時走出來。
Thumbnail
春上春樹的作品,中篇作品之一,裡頭混入了春上春樹本人的一些大學生活時代所發生的故事,因此在於本作品上對於主角渡邊君的大學描寫上多出了幾分真實感與細膩細節,和人與人之間的宿舍日談。還提到當時的校園運動事件與罷課頻繁發生(設定與一九六零年後期),本作融入了現實主義的味道,以及悲涼的感傷、淒婉、憂鬱、嫻靜
Thumbnail
春上春樹的作品,中篇作品之一,裡頭混入了春上春樹本人的一些大學生活時代所發生的故事,因此在於本作品上對於主角渡邊君的大學描寫上多出了幾分真實感與細膩細節,和人與人之間的宿舍日談。還提到當時的校園運動事件與罷課頻繁發生(設定與一九六零年後期),本作融入了現實主義的味道,以及悲涼的感傷、淒婉、憂鬱、嫻靜
Thumbnail
之前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 這本書主角被理解為劈腿渣男 說真的她講述的都是事實 所以我也沒啥好反駁的 但我轉念想了想 為什麼要特別寫劈腿的環節呢? 作者想透過劈腿來告訴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之前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 這本書主角被理解為劈腿渣男 說真的她講述的都是事實 所以我也沒啥好反駁的 但我轉念想了想 為什麼要特別寫劈腿的環節呢? 作者想透過劈腿來告訴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整體言,與村上春樹其他充滿奇思妙想,可能有些晦澀的作品相較,《挪威的森林》應是容易看懂的戀愛小說。其中,關於兩位女主角「直子」與「綠」的人物塑造,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整體言,與村上春樹其他充滿奇思妙想,可能有些晦澀的作品相較,《挪威的森林》應是容易看懂的戀愛小說。其中,關於兩位女主角「直子」與「綠」的人物塑造,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看了某大學系主任朱家雯女士,講解的日本文學影片,對於挪威的森林這本跨世紀暢銷書,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挪威的森林的主角渡邊,在那個全世界鬧學潮,唸毛語錄,對父母師長叛逆,對政府國家反感的禧皮時代。主角渡邊,是一個對政治沒興趣,對毛語錄和反政府運動嘲諷的時代邊緣人。 渡邊不斷地和年輕女子,大學生們一夜
Thumbnail
看了某大學系主任朱家雯女士,講解的日本文學影片,對於挪威的森林這本跨世紀暢銷書,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挪威的森林的主角渡邊,在那個全世界鬧學潮,唸毛語錄,對父母師長叛逆,對政府國家反感的禧皮時代。主角渡邊,是一個對政治沒興趣,對毛語錄和反政府運動嘲諷的時代邊緣人。 渡邊不斷地和年輕女子,大學生們一夜
Thumbnail
⠀⠀⠀⠀⠀⠀⠀⠀⠀⠀⠀⠀ 「那段在不知所措中穿梭的日子,並沒有帶來什麼變得更好的啟示。我依然徬徨,依然迷惘,依然為了追尋短暫的美好而虛度人生。」 ⠀⠀⠀⠀⠀⠀⠀⠀⠀⠀⠀⠀
Thumbnail
⠀⠀⠀⠀⠀⠀⠀⠀⠀⠀⠀⠀ 「那段在不知所措中穿梭的日子,並沒有帶來什麼變得更好的啟示。我依然徬徨,依然迷惘,依然為了追尋短暫的美好而虛度人生。」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