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拜訪點子家時,他正在沈思。他不是在沉思或是讀書,不然就是整理家裡、修剪花木。他是我見過最有點子的人。所以我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一連拜訪他好幾次。每一次都聽得入迷。他總是說著故事,然後自然而然地得到什麼偉大的道理。每次聽完我內心都會驚嘆『喔~真的是這樣耶!』我想這就是點子家總是有些點子的原因吧!
點子家說,『所有點子都來自於大量的觀察,包含閱讀,再加上反省。』
我緊接著問,『很多人都是如此啊!那到底關鍵是什麼?』
點子家不假思索的說『關鍵是誠實的態度,以及童貞的心。』
『喔~真的是這樣耶!』
回想讀博士班的日子,好的idea的確來自於此。如果說大學畢業之前的教育,是爸爸扶著腳踏車,你使命的踩腳踏板。那麼研究所應該就是,好心的爸爸假裝扶著你的腳踏車,實際上卻是放開手的。而博士班就是無情的老爸,把腳踏車丟給你,跟你說,『就騎這個去看看世界吧!』你必須學會騎腳踏車以外,你還要知道你要去哪裡看世界。所以說,為什麼觀察跟閱讀呢?因為你還沒真的看過世界,卻要決定要去哪裡看世界。這種充滿矛盾而且尷尬的處境。要馬就是跟世界約好兩個月後出發,不然就是腳踏車擺到一旁,跟自己老爸斷絕父子關係。
這兩種結果都好,最尷尬的情況是,既不知道往哪裡走,還緊黏著死不認人的老爸。你誰都不是。
感覺對了就要出發。千萬不要什麼都確定之後才要動手做。如果你什麼都明白了,你還需要看世界嗎?或許這是需要勇氣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有一個童真的好奇心,或許害怕就不曾浮現。也就說不上需不需要勇氣了。如果真的要提到『勇氣』,我們必須要有面對真實的勇氣。也就是誠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是因為誠實得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在小時候我們總是能問一大堆問題。
這些理論上的事情,我們該如何真的做到呢?
1.請你多多讀期刊文章以及論文,多多參加會議,多多討論,多多益善。這是你的第一步。你常常會遇到你怎樣讀也會讀不懂的paper,或是聽也聽不懂的演講。這時候請你跟你與會的朋友或是做類似領域的朋友多聊聊。你可以問很多很笨的問題。像是,這個XXX的定義是什麼。不過請你注意,千萬不要,毫無準備或是思考就去問別人。你一定要先自己意圖搞清楚。如果你真的有一個你自己的結論,也請你跟別人討論。藉由別人的回應可以確認自己對於這件事情的了解是否正確,甚至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或深或淺,當你涉獵夠多的領域之後,你就會有一個你自己的世界地圖。你自然而然知道哪裡可以去闖看看。
我必須要再補充一點:參與會議、讀paper可以幫助你了解研究社群裡的主流討論是如何進行的。我們可以藉此找到一個人群的走向。你可以稍微脫隊一點,或許你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2.請你持續地問自己問題。或許是大問題,或是小問題。並記錄下來。當你了解學界主流討論的走向之後,幫助你自己把這些問題們串起來。找出自己最想問的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可能只有你自己在意,所以請你以自嗨的精神狀態,投入回答這個問題。你一定會擔心你自己自嗨的問題其實是笨問題。我必須回答你,這就是為什麼你要閱讀跟觀察。
3.一旦你有這個大方向之後,請你擴大這個問題的細節。從一句話的主詞或動詞下手。給出更多的形容詞、副詞、補敘子句,都可以幫助你掌握這整個故事。
最後要提醒你,不要擔心分享你的想法。因為就算有一個有跟你一樣的想法,你們也不見得有一樣的結論。所以一定要用生命權利去保護這個想法,讓他長大成館長一樣的壯漢。而要有一顆開放的心,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你這一輩子不會只有一個good idea而已』!祝你好運,感覺對了就趕快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