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是關於直視某些人的生活,不是解決某個「問題」而已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選舉結束之後,餘波開始盪漾。
投票表決理應是平息社會紛爭的最後手段,然而,這幾年來我自己的觀察是,選舉期間的投票越來越被當作是可以用來否定或羞辱自己不喜歡的他者族群的工具,這造成在選舉結束之後往往並非是衝突的落幕,反而是衝突的再加重、鴻溝的再加深。
好比評論這次地方選舉和公投結果的文章陸續出來了,其中不乏是一些對結果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隱約散發著號招集結戰鬥的語調,像是在戰役開打之前激勵士氣的精神喊話,回顧、重點整理敵我勢不二立的理由,把一場選舉變成了是事關「我們」的生死存亡、榮譽和價值的事情。
而與此相對的,則是在勝選的這一邊,處在勝利者的歡騰氛圍裡的人也是刻意誇示「我們」勝選了的志得意滿,忽略遭受挫敗一方的心情和處境。
導致民主選舉結果越來越沒有正當性和說服力的原因之一,與整個社會在訴諸投票之前就已經極度漠視實質內容的溝通和辯論有很大的關係,而這種習慣又是來自於多數人們平時就小心避免談論到涉及價值的與政治的問題。
整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長期缺少與不同意見和立場的人親自對話的經驗,對於不同族群的觀點又多半是來自於媒體的所謂的客觀報導,其結果便是人們幾乎都是以理智的、利益的──亦即是純知識的、資訊的──方式來理解問題和衝突的本質,看不見了我們真正相互面對的,其實都是一個個會呼吸,有生存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人。

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才帶有人性的印記

人並不是隻身單獨生存在世界上的。
一個人的周遭必然生活著許許多多與自己不盡相同的他人,鄰居、同事、親戚、同學、客戶、很熟的朋友、不太熟的朋友,由於每個人的身分背景和成長軌跡都各有差異,關涉的利益期待也不太一樣,這些都會形成各自抱持的觀點,以及令自己感到舒適的日常認知習慣。
當生活裡某一件事情突然被政治化地定義為問題時,每個人所思考的面向自然隨著各自生命經驗的差異而有所差別,因此,充分的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就在於這裡了,因為一個人無法經歷他人的生活,人的認知都是受限於自己經驗的產物。
雖然觀點、身分、立場、論述、人生故事等等這些資訊,媒體都有能力呈現出來,而且挖掘得可能比我們還多、還完整和專業,但是看一則報導與跟一個活生生的人談話是根本地兩種截然不同的經驗。
當人與人面對面認真交談時,你不只是會注意對方所說的內容,只評斷進入腦海的訊息的是非真假,你還會不經意發現一些額外的、無關主題的、屬於人性的瑣碎東西。
例如眼神、喝水的動作、口頭禪、當下的環境噪音、說錯話時的自我更正、即興發揮的無關緊要玩笑話、氣憤的表情、不認同時的音調差別,以及對方用以舉例的事情所勾起的共同記憶或私人回憶,還有在你們談話之間,如果你當時是一時落居下風、無法找到適切的言詞和理由即時反駁,它卻很可能會在你們已結束談話之後,默默繼續在你的腦海中發酵,反覆重演對話的思路,於是你找到了可以完美回擊的話語,而這個過程又調動起更多更廣泛的記憶資源。
這些都是屬於人性的印記。我們會感受到這些,正是因為我是人而對方也是人,它們都是一則則強調客觀公正的新聞報導難以涵蓋和引發的可感之物,無論是平面的文字或聲光效果俱全的影像都做不到。
新聞對一個人的影響漣漪不像是人與人的實際交談那樣,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新聞的每個畫面、每個聲音、字句的出現次序都是固定的,誰看都是一樣,它並不是在與我們相互交流,它只是單方面地在傳遞資訊給我們。
一則報導縱使製作得再細緻,包含了各種大小聲音、文字、畫面細節,它仍舊不是對話成員們依據自身所擁有的共同經驗,一起串起、推進每個對話的環節和內容,新聞缺乏了只有在對話的有機演化過程裡才會如滾雪球般牽引拉扯出的整體生命經驗,使對話被賦予某種來自於雙方生命經驗的整體意義。
當然,你不需要掏心掏肺地向對方全盤說出來,自己心裡明白心中有什麽被觸發、被打開了就已經足夠。

人不是「問題」

人們已經習慣在缺乏實際的交流的情況下,不加思索又理所當然地把自己所身處其中的社會──同時也是由眾多他人所組成的社會,視為是由各種資訊和抽象概念組成的混合物,特別是對於那些不熟悉的群體的認知更是如此。
就如上述所提到,我們如今面臨的政治困境是,以多數決的投票方式雖然必定可以在最後決定一個該如何執行的依據,但這個結果經常並不意味人與人之間的爭執和衝突就此平息,因為「人的存在」從整個思考的視野中退居到次要的地位了,人們過度地把消彌對立和緊張的過程,簡化為是去解決一些概念性的「問題A」、「問題B」、「問題C」…。
當我們思考一個議題時,它可以從學術理論、從歷史事實、從科學數據,很理智地被理解、被分析,形成關乎個人的或整個社會、國家、世界的利弊得失大小輕重所在,但是這些終究只是資料和概念,一個人在這個推論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忽略自己正在面對不僅是關於如何合理地解決問題,在這些爭執不下的衝突背後,實際上是有一群活生生的人,他們每天都以另一種不同於自己的生存脈絡就真真實實地生活在自己的周遭。
這些你不熟悉的群體,你可能匆匆看過他們其中一些人,知悉他們的臉和名字、做過買賣交易,也許從來你未曾接觸過他們本人,但可能接觸過他們的親戚、友人、同事、戀人、子女、父母、網友──既便再怎麼毫無瓜葛,一個人總是以一個人的需求和尊嚴那樣地活著,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
因此,假如我們在面對政治議題,或是投下自己的一票時,視野是被理論、資料、評論、是非對錯、利弊得失或習俗所完全主導,我們就很可能會看不見自己的選擇事實上是關於某個人,我的決定將會影響這個人的生活,他的一段時日、一部份日常,甚至是他的全部和一生。
我這麼說並非是主張人應該秉持「利他」大於「利己」的道德觀,或是人面對政治議題時不必理性地思考,我的想法是,至少,我們總該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投票時所決定的是關於什麼,我們不是在決定一些事情、解決一些問題,我們是在決定著哪些人該以怎樣的方式面對自己、面對世界的每一天而活著,我們是在直視他們的生活。
一個自由、民主、平等的社會所追求的真正重要的價值,應該是不斷思考大家如何繼續共同生活下去,長期的溝通和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工作,而這工作同時也是最耗時、最容易讓人有挫敗感,雙方不斷會遭遇迷惑和不適,結果難以控制,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麽人們總是想要避開這裡,偏好待在由較為整齊方整好掌控的數據、概念、理論、片面的新聞報導所組成的世界。
至於面對兩難的議題時,帶著愧疚之心做出最後的投票或許會是一個好的態度;而在選舉結束之後,那種行銷式的、大規模慶祝某個人當選,或是歡慶某個議題的公投結果沒有通過的示威炫耀性言詞,在我看來都帶著一絲沉浸在戰爭勝利後的瘋狂感。民主選舉不應該有勝利者和輸家之分,「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這句來自《論語》的話很適合在選舉過後被拿出來看一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1會員
    52內容數
    我認為建立在書寫和閱讀的生活實踐,其實很接近無政府主義式的自由,是在文學中尋找批判和希望的火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頭頂到月亮的距離不再是先前那麼近了,那巨盤似的月亮顯得小了,而且越來越小,好像是我們的目光把它盯得越來越遠。──卡爾維諾/《月亮的距離》。這是一個美麗而且悲傷的故事,讀到結尾,我們彷彿會在自己的腦海裡聽見宇宙誕生的第一聲嘆息,飄盪在無空氣、無摩擦力,永遠是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裡。
    金庸與韋小寶之間有一種矛盾。韋小寶讓金庸攀登至武俠小說的巔峰,同時也讓金庸就此停筆,無以為繼。書寫者和自己作品的關係總是很微妙,千絲萬縷夾纏不清,尤其是書寫小說,作者要寫好一個人物,就必須要把自己的身體和意識都借給這個虛擬出來的人使用,代替他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人。
    成長在鮮少發生戰亂的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反而吸收了大量描摹戰爭的概念創作物,而這些人對戰爭的認知,顯然就比那些半生時間都陷於顛沛流離的受難者還擁有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旁觀者總是透過已經被整理過的、條理分明的「人工產品」來認識某場戰爭,不慌不忙地吸收著資訊。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人們在周末假日,相約來到某藝術展覽場或畫廊,帶著既是體驗親近藝術的心態,也有見證歷史的動機和好奇心,漫步欣賞這些由得獎無數的著名攝影師所拍攝的藝術作品,其中包含了戰士、國家、屍塊、殘肢、家破人亡等等主題。而在展出這些作品的場地附近,通常也會聚集不少餐廳、咖啡館……
    我們這些已經長久習慣觀看戰爭、謀殺、災禍、特殊疾病等等與不幸相關的文字、影像的文明,如今似乎變本加厲了,人們現在嗜癮的是──如果我的描述不會太過脫離事實的話──喜歡看著自己、也歡迎讓旁人看著自己,對他人施加痛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社群網路上以言語和情緒所施加的欺凌。
    我頭頂到月亮的距離不再是先前那麼近了,那巨盤似的月亮顯得小了,而且越來越小,好像是我們的目光把它盯得越來越遠。──卡爾維諾/《月亮的距離》。這是一個美麗而且悲傷的故事,讀到結尾,我們彷彿會在自己的腦海裡聽見宇宙誕生的第一聲嘆息,飄盪在無空氣、無摩擦力,永遠是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裡。
    金庸與韋小寶之間有一種矛盾。韋小寶讓金庸攀登至武俠小說的巔峰,同時也讓金庸就此停筆,無以為繼。書寫者和自己作品的關係總是很微妙,千絲萬縷夾纏不清,尤其是書寫小說,作者要寫好一個人物,就必須要把自己的身體和意識都借給這個虛擬出來的人使用,代替他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人。
    成長在鮮少發生戰亂的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反而吸收了大量描摹戰爭的概念創作物,而這些人對戰爭的認知,顯然就比那些半生時間都陷於顛沛流離的受難者還擁有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旁觀者總是透過已經被整理過的、條理分明的「人工產品」來認識某場戰爭,不慌不忙地吸收著資訊。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人們在周末假日,相約來到某藝術展覽場或畫廊,帶著既是體驗親近藝術的心態,也有見證歷史的動機和好奇心,漫步欣賞這些由得獎無數的著名攝影師所拍攝的藝術作品,其中包含了戰士、國家、屍塊、殘肢、家破人亡等等主題。而在展出這些作品的場地附近,通常也會聚集不少餐廳、咖啡館……
    我們這些已經長久習慣觀看戰爭、謀殺、災禍、特殊疾病等等與不幸相關的文字、影像的文明,如今似乎變本加厲了,人們現在嗜癮的是──如果我的描述不會太過脫離事實的話──喜歡看著自己、也歡迎讓旁人看著自己,對他人施加痛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社群網路上以言語和情緒所施加的欺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當vita activa成為中世紀對於亞里斯多德政治生命bios politikos的標準翻譯時(Arendt, 1998: 12),它也開始漸漸脫離了其原始含有政治參與的意義。actio在拉丁文中多為指涉訴訟,政治參與活動成為了法院官司,代表的是黑格爾意義上的不同倫理實體因對抗而毀滅,一個普遍性的
    Thumbnail
    說真的我不是一個會害怕丟臉的人,但是我在我的學生生涯裡,卻常常為了不被嘲笑,而行事風格老是保持著戰戰兢兢的樣子,而即使如此人們也不會覺得我很聰明,甚至我在生活中發生一些極少數的偶然出糗都可以讓很多人每天都拿出來一直講,然後就把我當笨蛋,我講什麼都故意不理我,或者不想跟我處在同一個空間,好像我是
    Thumbnail
    世界上有三種人,絕對會嘔心瀝血的教你,而且是煞費苦心、責無旁貸的那種用心。有他們的出現,「也許」人生就能少走很多錯誤路線。「也許吧」
    Thumbnail
    “我家孩子沒問題,不需要感統訓練。”    “感統訓練都是騙人的,不就是體育運動嘛,換個說法就來騙人!”    ……     對陌生而熟悉的“感統訓練”,寶爸寶媽總是在不經意間掉進坑裏,對感統訓練的錯誤認識導致不開展或者無法正確開展感統訓練,容易延誤訓練的黃金時期。接下來,我們就來說壹說那些寶媽經常
    Thumbnail
    剛落幕的【最__的一年】展覽共有8間房間,推開7間房間,你會與7位主角相遇。這7位朋友他們努力實踐許諾自己的目標,並從中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從欣賞他們的故事中可一窺實踐理想時所會碰到的各種心境與狀態,從恐懼與迷惘至想像與探索,接著付諸行動並應對出乎意料的變化。
    Thumbnail
    毫無跡象的校園是滿載不理性的辱罵、不合理的強制、不平等的壓迫,會「毫無跡象」是因為校園早已習慣形成階級以及上對下的壓迫,並且習慣「學生不會抗爭」這點。但學生自己的生命真的毫無爆炸跡象嗎?所謂「熱血」的青春是否因為青年選擇爆炸,然後被炸傷?聽自學生陳玲說吧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當vita activa成為中世紀對於亞里斯多德政治生命bios politikos的標準翻譯時(Arendt, 1998: 12),它也開始漸漸脫離了其原始含有政治參與的意義。actio在拉丁文中多為指涉訴訟,政治參與活動成為了法院官司,代表的是黑格爾意義上的不同倫理實體因對抗而毀滅,一個普遍性的
    Thumbnail
    說真的我不是一個會害怕丟臉的人,但是我在我的學生生涯裡,卻常常為了不被嘲笑,而行事風格老是保持著戰戰兢兢的樣子,而即使如此人們也不會覺得我很聰明,甚至我在生活中發生一些極少數的偶然出糗都可以讓很多人每天都拿出來一直講,然後就把我當笨蛋,我講什麼都故意不理我,或者不想跟我處在同一個空間,好像我是
    Thumbnail
    世界上有三種人,絕對會嘔心瀝血的教你,而且是煞費苦心、責無旁貸的那種用心。有他們的出現,「也許」人生就能少走很多錯誤路線。「也許吧」
    Thumbnail
    “我家孩子沒問題,不需要感統訓練。”    “感統訓練都是騙人的,不就是體育運動嘛,換個說法就來騙人!”    ……     對陌生而熟悉的“感統訓練”,寶爸寶媽總是在不經意間掉進坑裏,對感統訓練的錯誤認識導致不開展或者無法正確開展感統訓練,容易延誤訓練的黃金時期。接下來,我們就來說壹說那些寶媽經常
    Thumbnail
    剛落幕的【最__的一年】展覽共有8間房間,推開7間房間,你會與7位主角相遇。這7位朋友他們努力實踐許諾自己的目標,並從中更深刻地認識了自己。從欣賞他們的故事中可一窺實踐理想時所會碰到的各種心境與狀態,從恐懼與迷惘至想像與探索,接著付諸行動並應對出乎意料的變化。
    Thumbnail
    毫無跡象的校園是滿載不理性的辱罵、不合理的強制、不平等的壓迫,會「毫無跡象」是因為校園早已習慣形成階級以及上對下的壓迫,並且習慣「學生不會抗爭」這點。但學生自己的生命真的毫無爆炸跡象嗎?所謂「熱血」的青春是否因為青年選擇爆炸,然後被炸傷?聽自學生陳玲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