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觀看他人的痛苦-3:修辭化的同情心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缺乏一個單一的、強而有力的社會意識形態的情形下,人們對於塑造各種「我們」的概念─社會意識形態的建構物──的需求就應運而起,不減反增。
對比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吳爾芙、魯迅和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世界已然變得再複雜多了一些,分化出更多的差異性和相對性,包含人的物質生活方式、人的認知輕重緩急取向、感官習慣、價值定位、社會型態等皆是如此。像是吳爾芙可能就沒有想到,自己在描述那些戰爭照片刺痛人心時的觀看方式,作為支持反戰論據的一環,代表人類社會普遍擁有的共識和良知,這個立意良善的想法竟然會被同樣身為女性的桑塔格所加以質疑。
同情心如今已是一種可隨著文字和影像操縱的、可兜售的商品,或說是構成商品的重要元素、成分之一。整個社會充滿了數不清商品,瞄準的對象就是各種各樣藉由了感動、說故事所塑造的「我們」。桑塔格說得很直接尖銳:「戰爭受害者的照片本身已成為一組修辭。它們重申。它們簡化。它們煽動。它們製造了達成共識的幻覺。」
如同吳爾芙肯定紀實影像作為代表現實、現狀的證據的力量,許許多多的人也似乎是如此相信,假如每個人都見過那些真實地如親臨現場的照片,其視覺衝擊的猙獰慘烈就足以喚起人的同情心 ,使人打從心底憎惡這種泯滅人性的殘暴行為,並且因此達成一致的反戰共識立場。
或許,現實狀況確是如此沒錯。
試想如果1839年的歷史,攝影技術因為某種歷史原因未曾被發明,世上不存在有既客觀又恐怖的影像紀錄,當某處發生戰爭,而整場戰爭下來始終身處在兵兇戰危之外的另外一大群人,又如何可能可以在認知上以及情感上產生出相對應的同理心?單單是依賴圖畫、或更間接而薄弱文字的描述,如2018年2月21日大紀元新聞標題:「敘利亞政府持續轟炸 致200平民喪生」,是絕對無法達到此種宣傳效果以及說服力的。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攝影使得發生在遙遠異國的敘利亞戰況得以進入我們的生活,攫取我們的資源容量有限的認知運作,使它變得跟其他日常所見的人事物一樣,是真實存在的一部分──或說是變得更真實了,很多人都聽聞過戰爭的可怕,但這些人並非都看過它的實情實狀。
但是,讓我們來看這一張照片,它看起來是不是就像其它很多幾乎千篇一律的戰爭紀錄的其中一張呢?而這不也就意味著,有某種公式規範了影像的生產。
圖片來源:2018年2月21日大紀元新聞
一個敘利亞孩童跑過塌頹建築的前方,這完全就是典型專業災難攝影所慣用的構圖手法,攝影師將各自象徵不同意涵的主體與背景放置並列一起出現,藉此創造弦外之音的對比感,孩童天真無辜的弱小身影,對比世界充滿了巨大無邊且無可挽回的破壞。受害者的影像已經固化為一種預期可以快速製造同情心的公式化修辭;攝影師這樣拍、編輯這樣編選、而觀眾於是也這樣看,並產生預料之中的心理反應。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是掌握對方的感性腔調而誘騙之,或曰「二度剝削」,或如昆德拉說的「媚俗」。這部分更噁心。台灣人在這個「話語──亢奮──像傻B那樣被掏空」的經驗可謂既世故卻又悲傷地醃浸在其中。簡直像照著「性感帶興奮點圖說手冊」DIY手淫,機械性不帶感情地照著那手冊是簡化指示地搓弄,結果驚訝地屢試不爽每次對方皆乖乖地高潮。
我們的社會,已經失去了對這種「假的真情」之濫用的反制邏輯或道德潔癖,於是集體醚晃著一種喜劇感,一種嗒然、訕訕的說不出來的羞恥和虛無。「攏是假吔啦!」但一轉身,大街小巷各領域各處所皆是這樣等著從你柔情軟弱之孔竅伸進你腔體裡的一支髒手,它塗了潤滑油,弄得你欲仙欲死乖乖繳械……
關於戰爭,我們自以為共同擁有的一種人道主義共識其實是相當簡陋而且空泛的。那名被攝影師視作修辭語彙而捕捉下身影的男童叫什麽名字?或是那一位倒下的西班牙共和軍士兵叫什麽名字呢?所有來自新聞媒體的、人類在其中呈現出忍受極大傷害與苦難的影像,其具體受害者姓名、地點、日期、原因是什麽?我們不知道,我們不記得,左耳進右耳出,因為我們不在乎。「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亡只是統計數據。」
令我們的良知似乎還有餘裕轉圜、被這些有關傷害的影像包圍的同時,還可以繼續我們的每日生活,就是我們隨時都可以供應出來的同情心,以及告訴我們自己「那絕對是不對」的初級正義感。但大致上也就僅此而已。
畢竟,戰火離我們的日常現實太過遙遠,而這永遠顯得太龐大、太複雜的世界也超出了我們可以負擔得起的有限認知能力。

萬般皆商品

在攝影鏡頭下,在大眾傳播媒體的操作中,任何的對象、任何的內容都會容易地淪為一種被「戰不關己」的他人所窺看、宣傳、獲得利益的商品。
在《生活》雜誌那個令人感到不舒服地怪異事例裡,或許雜誌廣告部門的用意只是單純地意圖把一則男性相關的廣告,放置在另一則可能較吸引眾多男性讀者的新聞報導旁邊而已。這種做法相當符合行銷的法則。
在行銷人員的眼中,他們實際上很可能沒有想那麼多,一則新聞與一則廣告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生產來供應市場的商品,無心並置的結果就意外地變成了一種藐視和冷酷無情;一個國家的痛苦或是一條人命難道可以與任何愉悅的事物,等同分量地一起出現?
把拍攝戰爭或死亡、暴力的照片視為一種商品,雖然這聽起來明顯牴觸了我們的道德直覺,但是卻是一項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對於生產方的媒體而言,還是對於接受方的大眾而言,都是如此。
馬克思認為,商品之所以成為商品,正是由於商品本身被賦予了某種微妙的地位,使產品變成商品,並且脫離人與人之間所建立起來的社會關係脈絡,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構建了一種純粹的物與物的關係。
因為商品的非理性的特性,由人組成的社會關係於是轉變為物與物的關係,物就主導著人們如何去認知、理解現實情境以及和他人的關係。
產品原是由人所製造出來,目的是供給他人使用的東西,因此人需要的是他人,在意的是身為人的彼此,此種社會關係的基礎是建立在人與人的關係之上。物化社會的認知視野水平裡卻只有追蹤各項商品之間,其公平和等價地交換過來、交換過去的軌跡圖。
而身在其中,進行銷售、生產、製造、設計這些商品的人,便被這種複雜的物品交換關係的網絡所掩蓋,消失不見了──儘管每個人必然都有自己的名字,具體無二地地身處某種人際關係中,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有其各自獨特擁有的快樂、煩惱、回憶、需要,或是正在承受的、程度大小不等的苦難。
人與人關係的消失當然並非意謂在這個由商品交換體系構建的社會中,人們相互不往來、不進行溝通與合作,事實上正好相反,我們經常性地要與大量「熟悉的陌生人」接觸、協作,甚至也會同桌共進晚餐。不過,這種人們之間的密集接觸的根本基礎仍然是沿著商品交換的軌跡建立起來的,我們先看到的仍舊是商品,再來才是它背後的人。
換句話說,一個是人如何看待另一個人,先取決的是他們是如何看待各自所擁有的商品的供需結構和交換的盤算。
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我們所注視的、交談的對象,其實似乎是某種有形的或無形的商品代理人或代言人,我們生活在分工和交換規模越是錯綜冗雜的體系裡(例如全球化的貿易分工),人的形象就會後退得越遠,越脫離具體的實情實事,作為主體的人反而必須先附屬於作為客體的商品,才能夠進入到這個最至關重要的交換連續關係鏈裡面,也只有必須進入到這個場域裡面,所謂的價值或是意義才有可能被獲得、被承認。
人的臉就變成了商品的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1會員
52內容數
我認為建立在書寫和閱讀的生活實踐,其實很接近無政府主義式的自由,是在文學中尋找批判和希望的火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們在周末假日,相約來到某藝術展覽場或畫廊,帶著既是體驗親近藝術的心態,也有見證歷史的動機和好奇心,漫步欣賞這些由得獎無數的著名攝影師所拍攝的藝術作品,其中包含了戰士、國家、屍塊、殘肢、家破人亡等等主題。而在展出這些作品的場地附近,通常也會聚集不少餐廳、咖啡館……
我們這些已經長久習慣觀看戰爭、謀殺、災禍、特殊疾病等等與不幸相關的文字、影像的文明,如今似乎變本加厲了,人們現在嗜癮的是──如果我的描述不會太過脫離事實的話──喜歡看著自己、也歡迎讓旁人看著自己,對他人施加痛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社群網路上以言語和情緒所施加的欺凌。
人的生命確實伴隨著限制,但是只要有人不停止去尋找它的意義,探求以某種形式突破這種限制的可能性,研究它,進而延遲它保持在一種尚是模糊的狀態下,盡力以各種方式(如文學、哲學、宗教、神話)把它放進那一個屬於應然的世界裡,所謂的希望就會是存在的。
我們開始放下自恃年輕時的驕傲自尊,開始關心這個身體、愛護它、測量它,花錢買各式它可能需要的補給營養品,不時猜測它生理上的陰晴圓缺現象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在年齡相近的親友聚會席間,談論分享自己的照護心得和就醫情報……
一切事物都朝著未來狂奔而去,不再回頭,帶著自己的全部,用盡、燃燒與曝獻自身之一切;面向另一頭的人則看見:「未來,一直來一直來」……,未來它暴烈地向我們撲來,一切存在沒有緩轉躲避的餘地,必也要用盡自身的全部接受它、擁抱它。
不論科技與政治如何地加速變動,各種危機爆發、充斥於世界,時代的趨勢也顯示越來越少人願意認真而耐心地閱讀,在1985年完成這些手稿時的卡爾維諾仍衷心相信,「有些東西是唯獨文學才能提供給我們的」,文學是人類極其珍貴且獨一無二的財富,它仍舊值得繼續陪伴人類一起進入下一個一千年後的未來。
人們在周末假日,相約來到某藝術展覽場或畫廊,帶著既是體驗親近藝術的心態,也有見證歷史的動機和好奇心,漫步欣賞這些由得獎無數的著名攝影師所拍攝的藝術作品,其中包含了戰士、國家、屍塊、殘肢、家破人亡等等主題。而在展出這些作品的場地附近,通常也會聚集不少餐廳、咖啡館……
我們這些已經長久習慣觀看戰爭、謀殺、災禍、特殊疾病等等與不幸相關的文字、影像的文明,如今似乎變本加厲了,人們現在嗜癮的是──如果我的描述不會太過脫離事實的話──喜歡看著自己、也歡迎讓旁人看著自己,對他人施加痛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社群網路上以言語和情緒所施加的欺凌。
人的生命確實伴隨著限制,但是只要有人不停止去尋找它的意義,探求以某種形式突破這種限制的可能性,研究它,進而延遲它保持在一種尚是模糊的狀態下,盡力以各種方式(如文學、哲學、宗教、神話)把它放進那一個屬於應然的世界裡,所謂的希望就會是存在的。
我們開始放下自恃年輕時的驕傲自尊,開始關心這個身體、愛護它、測量它,花錢買各式它可能需要的補給營養品,不時猜測它生理上的陰晴圓缺現象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在年齡相近的親友聚會席間,談論分享自己的照護心得和就醫情報……
一切事物都朝著未來狂奔而去,不再回頭,帶著自己的全部,用盡、燃燒與曝獻自身之一切;面向另一頭的人則看見:「未來,一直來一直來」……,未來它暴烈地向我們撲來,一切存在沒有緩轉躲避的餘地,必也要用盡自身的全部接受它、擁抱它。
不論科技與政治如何地加速變動,各種危機爆發、充斥於世界,時代的趨勢也顯示越來越少人願意認真而耐心地閱讀,在1985年完成這些手稿時的卡爾維諾仍衷心相信,「有些東西是唯獨文學才能提供給我們的」,文學是人類極其珍貴且獨一無二的財富,它仍舊值得繼續陪伴人類一起進入下一個一千年後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一般人的國際觀常陷入「擬人化」的謬誤,把自身在法治社會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觀與認知,簡化套用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如同人與人之間一樣,遵循著普世一致的規範與道理,以至於當現實與認知失衡時,便哭爹喊娘對著空氣呼喊著不公不義,甚至做出義和團式的自殺決策。
輿論的殺傷力就像癌症,一開始毫無察覺,等到慢慢擴散到身體各處,才發現已經無藥可醫。每個人多少都會被閒言閒語,而身旁的人總是告訴我們不要在意,但是誰又能不在乎呢?在這陌生的世界,人們只忠於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的感受,擅自認為自己的話語不會帶給別人任何傷害,於是輿論成為了壓垮人們的稻草。它是如此的不經
即使現實生活人際關係遇到重重困難與挑戰,人與人之間還是有滿滿的視聽感,對方鮮活無比的憤怒,悲傷,委屈,痛恨表情,身材樣貌,慣常使用的語詞,講話神態,行為動作,衣著,透明公開的聯絡方式,將人的互動連結成為真實可感的情緒張力。即使與對方拼搏或爭戰,完全沒有消失或斷線的可能性。 只有一種可能,人與人之間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如此值得感傷、悲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隨著故事深入而漸漸對角色產生理解、認同、憐憫、友誼……人類情感的投注,使得我們不再用單一眼光看待角色,而是以更真誠的心境去面對他們,也進而從局外人(創作者)成為了最熟悉角色的至交。 只是這也是痛苦的開端。對角色投注的感情越深,我們越是會可憐角色的處境;尤其當我們為了故事,不得不讓他去體驗、採取一些
  一種相對惹人厭但常見的例子是「我以前那麼辛苦,你們不能這麼輕鬆」。譬如許多人對兵役時長的討論、對學生上下學時間的討論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在進行。另一種表現則是拒絕社會進步,譬如拒絕去承認某些行為具有性騷擾的意涵,否則就必須要去將過去的自己理解為是一個長期進行性騷擾的「壞人」。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一般人的國際觀常陷入「擬人化」的謬誤,把自身在法治社會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觀與認知,簡化套用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認為國與國之間的往來,如同人與人之間一樣,遵循著普世一致的規範與道理,以至於當現實與認知失衡時,便哭爹喊娘對著空氣呼喊著不公不義,甚至做出義和團式的自殺決策。
輿論的殺傷力就像癌症,一開始毫無察覺,等到慢慢擴散到身體各處,才發現已經無藥可醫。每個人多少都會被閒言閒語,而身旁的人總是告訴我們不要在意,但是誰又能不在乎呢?在這陌生的世界,人們只忠於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他人的感受,擅自認為自己的話語不會帶給別人任何傷害,於是輿論成為了壓垮人們的稻草。它是如此的不經
即使現實生活人際關係遇到重重困難與挑戰,人與人之間還是有滿滿的視聽感,對方鮮活無比的憤怒,悲傷,委屈,痛恨表情,身材樣貌,慣常使用的語詞,講話神態,行為動作,衣著,透明公開的聯絡方式,將人的互動連結成為真實可感的情緒張力。即使與對方拼搏或爭戰,完全沒有消失或斷線的可能性。 只有一種可能,人與人之間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如此值得感傷、悲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隨著故事深入而漸漸對角色產生理解、認同、憐憫、友誼……人類情感的投注,使得我們不再用單一眼光看待角色,而是以更真誠的心境去面對他們,也進而從局外人(創作者)成為了最熟悉角色的至交。 只是這也是痛苦的開端。對角色投注的感情越深,我們越是會可憐角色的處境;尤其當我們為了故事,不得不讓他去體驗、採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