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他人的痛苦-1:一個正在倒下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重新讀起蘇珊.桑塔格的《旁觀他人之痛苦》。

《旁觀他人之痛苦》指出了紀實攝影這個媒介,事實上是提供了無數讓人去旁觀他人痛苦的機會,例如從攝影發明後不久的美國內戰開始,經過二次的世界大戰、越戰、伊拉克戰爭等等,揭露戰況大場面和受害者的照片總會吸引人們的目光,而且還是挑攝影師拍得比較好、感覺起來比較「好看」的那幾幅照片來看。

攝影本身的特殊性就在於它能創造某種專屬於觀看用的「現實」。

我們這個已經長久習慣觀看戰爭、謀殺、災禍、特殊疾病等等與不幸相關的文字、影像的現代文明,如今似乎變本加厲了,人們現在嗜癮的是──如果我的描述不會太過脫離事實的話──喜歡看著自己、也歡迎讓旁人看著自己,對他人施加痛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在社群網路上以言語和情緒所施加的欺凌。

這種暴力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觀看的成分,它為整個社會提供的是一個超大型的實時實境秀,承諾觀眾所看到的所有情感和反應都是真實的第一手呈現,牽涉的範圍又幾乎沒有邊界;像是關於網路集體公審這個問題,我認為如果抽除掉其中的「看」和「被看」的關係,也就是除去其中娛樂性的觀看情境,所謂的集體、人群根本就不會出現,人們已經失去圍攏聚集在一起要熱熱鬧鬧一番的理由。

這些現象讓人很容易就獲得「因為人性就是如此」這一種過於簡單的結論、答案,過於簡單並不表示它因此是不正確,但是就是太過於簡單,太過簡單地就停止了繼續認識、繼續反思、挖掘旁觀者的多樣面貌和處境。

這旁觀他人的痛苦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事情、行為?

一個正在倒下的人

必須仍得先從關於戰爭的影像說起。

戰爭不是只充滿死屍和恐怖感而已,戰爭也充滿了想像。

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有一張幾乎眾人皆知的照片:〈倒下的士兵〉。這張照片廣泛流傳開來的契機是在1937年7月──西班牙內戰期間──被刊登在美國大受歡迎的雜誌《生活》上。編輯們的挑選眼光很準確,以將近右頁整版的篇幅來強調這張照片的無與倫比。

raw-image

相機捕捉到士兵中彈的瞬間,這是一個戲劇性高潮的頂點,在中彈和倒地不起之間的時間差可能不會超過一秒鐘。看到這張照片,我們不禁會問出諸如此類的問題:「這個瞬間的他,死了嗎?」「此刻他有什麽感覺?這個大腦在死前的最後畫面是什麽?」「這個士兵在參戰之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他曾經對他的妻子、情人、母親說過什麽話?有沒有什麽『故事』?」

如果看到初次看到這張照片的人是這個士兵的親友,比方說是妻子,她的腦海裡會出現我們這些想像嗎?肯定不是。她在當下反應很可能就只是:「天啊,他死了。」

我們和這個失去丈夫的女人還有一個差別,我們這些讀者──特別是男性讀者──還可能會花比較多的時間,看一看出現在這篇雜誌報導左邊的全版商業廣告,販賣的是一款男性專用的潤髮霜,品牌名稱就叫「Vitalis」(拉丁文,意味「生命和活力」)。

廣告畫面是一個男人穿著白色晚禮服的大幅肖像,他的頭髮分線整齊、俐落,他很可能是正要前往或是已經加入了某個體面的社交場合,如電影《阿飛正傳》最後於片尾出現,那個攬鏡梳頭準備出門的梁朝偉。

raw-image

為了加強塑造廣告主角的形象,令讀者更能夠產生具體投射想像的連結,畫面的側邊還有另一張他正在打網球的照片,暗示滿滿的活力以及多采多姿且有條不紊的生活風格,正是男人魅力的來源,而這種魅力反過來也是原因,也是廣告承諾給消費者的東西,它將改變你的生活,促使你的生活裡所期待的事情發生。或許,一位瀟灑迷人、有說不完的刺激冒險故事的戰地攝影師的髮型也該是如此。

當這則精心設計的廣告正在發揮它的漣漪作用的同時,那個我假設出來的不幸的女人只是重複想著,他死了…他死了…。對她而言,卡帕拍攝的〈倒下的士兵〉很單調,毫無想像、毫無故事。

羅蘭‧巴特回憶起有一次下課後,某個人上前用輕蔑的口吻抱怨他的課程把死亡講得很「單調乏味」,但事實上,單調乏味才正是巴特認為死亡的真正核心恐怖之處,「對於我最愛的人之死,沒有什麽可說的,關於她的相片,沒什麽可談的,我只能注視著相片而無法深入或轉化它。」

沉浸在全是滿溢著傷痛中的人不可能客觀地去想或去大談死亡,因為那無非是一種反諷,大談著沒什麽好談的東西。

──續《觀看他人的痛苦-2:觀看與被觀看的可疑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恩的沙龍
71會員
52內容數
我認為建立在書寫和閱讀的生活實踐,其實很接近無政府主義式的自由,是在文學中尋找批判和希望的火光。
伊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6
男人若是讀起經過芭芭拉‧沃克改寫的《醜女與野獸(Feminist Fairy Tale)》,我們會從字裡行間不斷感到某種不適,類似像坐在一張水平有些歪斜的椅子上閱讀,男人不知道為什麽,卻暗暗地說不上來總有哪邊不對勁。
Thumbnail
2019/09/26
男人若是讀起經過芭芭拉‧沃克改寫的《醜女與野獸(Feminist Fairy Tale)》,我們會從字裡行間不斷感到某種不適,類似像坐在一張水平有些歪斜的椅子上閱讀,男人不知道為什麽,卻暗暗地說不上來總有哪邊不對勁。
Thumbnail
2019/09/15
在城市裡,我們雖然抬起頭仍看得見月亮,它還是懸掛在被高高低低的大樓遮擋、切割的夜空,但四處架設的都市人工照明光線讓我們已不明白月光是為何物了。
Thumbnail
2019/09/15
在城市裡,我們雖然抬起頭仍看得見月亮,它還是懸掛在被高高低低的大樓遮擋、切割的夜空,但四處架設的都市人工照明光線讓我們已不明白月光是為何物了。
Thumbnail
2019/09/05
女詩人雖然不斷言明,說:「我不是你的」,我就是我,但到了最後,黑暗終歸戰勝了光明,愛情戰勝了理智──我,終於迷失了,甘願臣服在巨大的力量之下,哪怕這股力量可能帶來徹底毀滅的結局。
Thumbnail
2019/09/05
女詩人雖然不斷言明,說:「我不是你的」,我就是我,但到了最後,黑暗終歸戰勝了光明,愛情戰勝了理智──我,終於迷失了,甘願臣服在巨大的力量之下,哪怕這股力量可能帶來徹底毀滅的結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旁觀他人之痛苦》既承襲桑塔格極其入微的觀察,以及信手拈來評述經典照片的健筆,本書進一步深入考究戰爭與受苦的影像,並對這些影像所內含或引發的社會意義與影響,提出了與《論攝影》若干相異的觀點。
Thumbnail
繼《論攝影》出版二十六年後,桑塔格再一次對攝影倫理、媒體、社會現實的複雜性,銳利出擊。《旁觀他人之痛苦》既承襲桑塔格極其入微的觀察,以及信手拈來評述經典照片的健筆,本書進一步深入考究戰爭與受苦的影像,並對這些影像所內含或引發的社會意義與影響,提出了與《論攝影》若干相異的觀點。
Thumbnail
從1942年回溯,會場展出每年的代表性得獎作品。明明該是道時光迴廊,我看見更多的卻是跨時代的普同,人們眼裡的情緒,鏡頭下的事件,近百年竟如一日。
Thumbnail
從1942年回溯,會場展出每年的代表性得獎作品。明明該是道時光迴廊,我看見更多的卻是跨時代的普同,人們眼裡的情緒,鏡頭下的事件,近百年竟如一日。
Thumbnail
為甚麼從鏡頭看世界,我們反而傾向「袖手旁觀」、對別人的遭遇無動於衷?難道我們不能旁觀他人的痛苦嗎?那麼如何觀看才算是有道德?桑塔格藉著《旁觀他人之痛苦》,針對觀看別人的痛苦作出反思。
Thumbnail
為甚麼從鏡頭看世界,我們反而傾向「袖手旁觀」、對別人的遭遇無動於衷?難道我們不能旁觀他人的痛苦嗎?那麼如何觀看才算是有道德?桑塔格藉著《旁觀他人之痛苦》,針對觀看別人的痛苦作出反思。
Thumbnail
攝影作品
Thumbnail
攝影作品
Thumbnail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的兩部短片 — 《一盡到底》和《晚安,噓》,皆以死亡為母題,和一鏡到底鏡頭形式來體現「死」之於生者,對於前者而言是極端化的情緒利器;對後者來說,則是潛藏在環境裡的迴鳴。
Thumbnail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的兩部短片 — 《一盡到底》和《晚安,噓》,皆以死亡為母題,和一鏡到底鏡頭形式來體現「死」之於生者,對於前者而言是極端化的情緒利器;對後者來說,則是潛藏在環境裡的迴鳴。
Thumbnail
這一篇,彙整了本次戰爭主題策展創作者的心得與感受,沒有特定的主題,只有我們一路走來的感觸,歡迎大家分享討論,謝謝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建議、支持與鼓勵,全部都是我們的養份,幫助我們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這一篇,彙整了本次戰爭主題策展創作者的心得與感受,沒有特定的主題,只有我們一路走來的感觸,歡迎大家分享討論,謝謝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建議、支持與鼓勵,全部都是我們的養份,幫助我們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成長在鮮少發生戰亂的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反而吸收了大量描摹戰爭的概念創作物,而這些人對戰爭的認知,顯然就比那些半生時間都陷於顛沛流離的受難者還擁有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旁觀者總是透過已經被整理過的、條理分明的「人工產品」來認識某場戰爭,不慌不忙地吸收著資訊。
Thumbnail
成長在鮮少發生戰亂的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反而吸收了大量描摹戰爭的概念創作物,而這些人對戰爭的認知,顯然就比那些半生時間都陷於顛沛流離的受難者還擁有更豐富多元的層次,因為,旁觀者總是透過已經被整理過的、條理分明的「人工產品」來認識某場戰爭,不慌不忙地吸收著資訊。
Thumbnail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Thumbnail
所謂人的感動,似乎成為了某種可以預料的、可觸發調控其大小、時機、起伏轉向的事情。駱以軍的一段文字把這樣的「工作」看得頗為下流和身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