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國長住之前、或說是開始在英國長住的前半段,我都以為英國的治安非常好,畢竟英國在大多數人的理解裡是個溫文儒雅的古國,每個人都穿著體面且溫和有禮,人與人之間會互相問候,遇到困難時旁人也會不吝伸出援手,這些特色就在收包裹上充分滿足了我的認知,那個還未到英國及初到英國的天真的我。
我第一次到英國旅行跟的是學校的遊學團,那是我懂事後的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沒有任何家人在身邊的旅行,在這個獨立自主很重要的環境裡我遇上的第一個問題是當全團所有人都上遊覽車了、當行李轉盤幾乎已經空了、當我已經等了一個小時了,我的行李還是沒有出來。感謝地勤人員熱心幫忙,沒花多少時間就找到我的行李在第一段轉機時就因為行李條脫落沒跟上,雖然順利找到位置也確認整個箱子安全無恙,送來英國還是要花上幾天的時間。而這件事也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創傷,從此在行李盤前等行李成為我人生壓力最大的一環,我不知道是不是行李又會遺失,還是被其他人拿錯了,是不是我的行李會永遠不見,要一直焦慮到真正將行李拿到手且確認一切無誤後才能放心下來。
航空公司要我留下寄送地址,我留的是寄宿家庭的地址,寄宿家庭媽媽很親切地安慰我、要我放心,雖然他們夫妻倆都是全職工作者,但如果貨運上門時他們不在,兩邊鄰居都會先替他收下,到時候再找他們領回就好,他們都是這樣互相幫忙的。
雖然比航空公司給的日期晚了兩天,我的行李最後還是順利送到了,也的確是從鄰居家領回的。
後來搬到英國,落腳的第一站還是寄宿家庭,有天我跟寄宿家庭媽媽報備要上網購物,他叮嚀我要在備註欄中特別寫上如果家中沒人、就把物品放在旁邊車庫門前。物品放在車庫門前、就這麼大剌剌的放在外面安全嗎?我想這裡是個純樸的鄉下小鎮左鄰右舍都互相熟識應該沒問題,寄宿家庭媽媽就曾跟我講過一個故事,他先前接待了一個來自阿拉伯石油國的學生,學業結束要離開的那天他剛好在工作,對方就把一條從倫敦哈洛德百貨購得、包裝精美的昂貴羊毛圍巾直接放在大門口,讓下班回家的寄宿家庭媽媽一頭霧水,一連打了好幾通電話詢問親朋好友有人來過嗎。如果來自哈洛德包裝精美的昂貴羊毛圍巾都可以無事待在門外,我從亞馬遜上買來的幾台模型車一定沒問題吧。
接著搬到倫敦,住在一棟由透天厝隔出的雅房裡,每一次郵差或貨運會把大家的包裹堆在門外,哪個住戶路過看到了、通常是住在一樓靠大門邊那對西班牙情侶,就順手將它們拿進門,堆放在專放待領信件的檯子上。在我住在那裡的一年多裡,所有包裹都紮紮實實的到我的手裡了,所以英國的治安真的不錯嘛,包裹丟門外都不會被偷。
並不是這樣,英國的治安一點都不好,隨著住在英國的時間增長、對這個國家的了解越來越多之後,包裹的安危也成了我下單後擔心的事。
在這個國家裡包裹憑空消失時有所聞,尤其是高價位的商品,許多爭執來自送貨方堅持已經送到還出示簽收單,但收貨方完全沒有收到且根本不認知上面的簽名;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客服會直接補送一份,但第二份還是沒有收到的情況也不少見,更多的是客服拒絕處理,消費者完全不知道自己買的東西到底去了哪裡。
送到鄰居家也不完全是個好點子,尤其現代大都市中人與人間的關係冷漠,常常根本不知道房子隔壁住了誰,網路上不少苦主分享都是包裹被通知送到隔壁後就再也沒有下文,所有能問到的鄰居一口同聲的表示沒收到。
我自己的例子,曾經有一次貨運通知我的包裹送至隔壁,我帶著忐忑且不抱什麼希望的心情往鄰居信箱丟了張紙條請他有空聯絡我,幾個小時候打電話給我的是位親切的太太,她好心的把包裹給我,也出示了個她的包裹被送到我們家了的通知給我看,但我從來沒見過她的包裹也開了門讓她進來看,從她對貨運不滿的神情,我想或許她的包裹也是凶多吉少了。
這就是我們的郵件日常,慢慢的我都相信,包裹能到手裡是幸運。
後來我搬到一個新建社區,社區內有郵件代收中心,以為這樣我的包裹就安全了,至少當我不在家時也不會被隨便丟在門外或是還要一個一個去找到底誰簽收了我的包裹,只要拿著通知簡訊在上班時間到辦公室領取就好,一切輕鬆安全可靠。
但事情永遠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就算我家大樓得持有磁扣需刷過兩層門才能進入,我得包裹還是被丟在門口了。
到底他是怎麼進來的?到底噩夢是不是仍然不願放過我?我只知道,與貨運間的抗戰還持續著,根本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