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的變異:從《陰風陣陣》到《窒息》的電影改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窒息》(Suspiria)改編自1977年的義大利鉛黃電影(Giallo Film)《陰風陣陣》(Suspiria)。然而,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翻拍作品,倒不如說是對原版電影的重新詮釋。無論是在影像風格或是在電影內容的改編上,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都顯示出了相當的野心,意圖再創經典。主演之一的蒂妲.絲雲頓(Tilda Swinton)更多次強調,《窒息》並非是原版電影的「重制」(remake),而是「重新詮釋」(cover)。導演則表示,電影所展現的是一個私人的視角,是關乎個人如何去呈現自己的觀點。而在《窒息》中可見,導演尤重「歷史性」的陳述,尤其是如何完整的表述「女巫團在1977年時代脈絡下的發展」。

六、七〇年代義大利鉛黃電影

先前已提及,原版電影《陰風陣陣》與新版的《窒息》呈現不同的美學風格。1977年的《陰風陣陣》,由義大利導演達利歐・阿基多(Dario Argento)所執導。達利歐擅於拍攝恐怖類型電影,此類型屬六、七〇年代流行的鉛黃電影。「鉛黃」(Giallo)一詞指義大利四、五〇年代犯罪、懸疑小說的封面,而後被引申為驚悚、恐怖題材的作品。像是當時英國小說家阿加莎・克莉絲蒂(Dame 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偵探小說就是以黃色書皮在義大利發行。而鉛黃電影的特色在於變態的連續殺人犯對女性被害者的殘忍虐殺,其中也包含著男性對女性窺視的視角,從而滿足觀眾對性與暴力的想像。經典之作包含馬里奧・巴瓦(Mario Bava)的《知道太多的女孩》(1963)、《血與黑蕾絲》(1964),分別奠定了鉛黃電影類型的基礎。
1977年《陰風陣陣》電影海報
而後在1977年的《陰風陣陣》中,導演達利歐・阿基多將變態殺人犯的角色以「超自然力量」取代掉。在《陰風陣陣》的開場,立即演示了一場華麗的追殺秀,在樹林中因害怕而奔跑的女性受害者,即便後來被大樓的女主人所救,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對於此一電影的開場畫面,當年十四歲的盧卡・格達戈尼諾也感到相當的震撼,並從此開啟他以電影人為志業的夢想。在原版電影中,除了以繁複、多變的殺人手法為特點外,達利歐・阿基多在視覺上的營造更是相當豐富的。從那詭譎的霓虹燈光的變化,時而豔紅、時而青藍色的色彩,隨著情境的轉換而變異。另外還有那色調鮮豔的建物、具有巴洛克風格的裝潢、均衡節制的幾何圖形,將影片維持在一個恐怖而華麗的基調裡。
《陰風陣陣》劇照

《窒息》中的重新詮釋

在新版的《窒息》中,在畫面的呈現上就相當不同。導演捨棄了霓虹的燈光,選擇將畫面的彩度降低,呈現較為暗淡的色彩。有時又會刻意在晦暗的畫面中,放入一個特別鮮豔的色彩,凸顯畫面的重心。例如在芭蕾舞團的展演中,舞者們身穿豔紅色的舞衣立於舞台中央,而舞台的四周是沒有燈光的。另外,在最後一幕中,為顯現「女巫集會」的神異性,將「紅色」作為電影的主色調,表現出狂暴、激情、血腥的場面。
《窒息》劇照
在背景設定上,導演特別著重於立體化1977年的時代背景。當莎拉第一次和主角見面時,他講述著關於這個舞團的歷史。他說了白夫人是如何在戰爭時期艱難地營運著舞團,而那時後的右派只想讓女人回家生孩子。在他們談話的當下,窗外突然有爆炸聲響,莎拉又負責解釋了這場攻擊行動實為紅軍團(Rote Armee Fraktion)所為。於電影中,透過不同事件的發生,不斷去標示著故事的時代背景。這個背景並非是空洞的,而是透過當時發生的歷史事件拼湊而出。反觀於原版的《陰風陣陣》,當時1977年的時代背景是空洞的,也就是說即使將這個設定隨意更動,都不會對電影本身產生影響。當問及導演為什麼要在電影中特別標示出「1977」的年代時,他說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原版電影的上映日期,一方面則是他個人對歷史感的重視。
在電影的敘事上,內容更多是放在舞蹈的展演上。從舞團的日常排練到白夫人對主角「跳躍技巧」培訓,都一再顯示「舞蹈」是作為電影的重要媒介。相對於原版電影稀少的舞蹈場面,其重點則放置在主角如何解密的過程上,使得「芭蕾舞團」淪為非必要的設定。新版電影則顯示出對「舞蹈」元素的重視,在舞團展演的呈現,更是細膩的捕抓了舞者們的表情、動作和肢體的表現。舞團正式演出的電影片段跳脫於電影本身,更像是場真實的舞蹈演出。另外,片中透過主角在表演時肢體的伸展、跳躍等動作,同時也會造成他人肢體的扭曲、骨頭的破碎等結果,由此帶出舞團背後的「超自然」之力。

結語:延續抑或是變異?

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於2017年執導《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爆紅後,又隨即推出了這部風格迥異的恐怖片。然導演本人卻說,他對恐怖片的喜好一直都是很濃厚的,甚至認為自己實在太晚才出產這麼一部恐怖片。相對於原版電影中的懸疑、驚悚色彩,新版則偏向是一部心理恐怖片。其中大量的使用了蒙太奇(montage)的剪接技巧,來表述抽象的惡夢。另外,電影在畫面呈現、歷史感形塑、敘事內容上都有別於原始的版本。由此可見得,該片並非是《陰風陣陣》的延續體,而是其變異體。
avatar-img
84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彥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
《邊境奇譚》以魔幻寫實的方式,生產出猶如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角色。導演在談及人物設計時提到,大部分電影中的主角會以相貌出色的演員出演,而觀眾們則是接收著、歌頌著這種主流的審美。因此,《邊境奇譚》意圖導反為正,將看似醜陋、肥胖、非主流的角色浮上檯面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近期入圍第91屆奧斯卡外語片獎的南韓電影《燃燒烈愛》,帶著豐沛的存在主義,探索著自我和外在的關聯。該片以「困頓」作為電影的主色調,渲染其抑鬱、憂傷的氛圍。
美劇《希德勒姐妹幫》(Heathers)(2018)改編自1988年的校園經典邪典(cult)電影,旨在探討青少年的自我認知問題以及校園自殺問題。而青少年們要如何獲取人氣和權力也構成自我認知的一大關鍵。電影中以希德大姊作為校園權力掌握的中心點,先將其抬至后位,再以她的死亡促發校園權力結構上的變動。
《莎》劇的別出心裁在於,它取用了很大膽的題材,大膽的烘托了一個既黑暗又可愛的異世界,甚至是以「青少年校園劇」的方式加以呈現。在過去《莎賓娜的顫慄冒險》改編的電視劇或是動漫,大都捨棄了暗黑的元素,旨在還原一個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女巫。而Netflix推出的版本則保留了原版漫畫中血腥恐怖的色彩....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
《邊境奇譚》以魔幻寫實的方式,生產出猶如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角色。導演在談及人物設計時提到,大部分電影中的主角會以相貌出色的演員出演,而觀眾們則是接收著、歌頌著這種主流的審美。因此,《邊境奇譚》意圖導反為正,將看似醜陋、肥胖、非主流的角色浮上檯面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近期入圍第91屆奧斯卡外語片獎的南韓電影《燃燒烈愛》,帶著豐沛的存在主義,探索著自我和外在的關聯。該片以「困頓」作為電影的主色調,渲染其抑鬱、憂傷的氛圍。
美劇《希德勒姐妹幫》(Heathers)(2018)改編自1988年的校園經典邪典(cult)電影,旨在探討青少年的自我認知問題以及校園自殺問題。而青少年們要如何獲取人氣和權力也構成自我認知的一大關鍵。電影中以希德大姊作為校園權力掌握的中心點,先將其抬至后位,再以她的死亡促發校園權力結構上的變動。
《莎》劇的別出心裁在於,它取用了很大膽的題材,大膽的烘托了一個既黑暗又可愛的異世界,甚至是以「青少年校園劇」的方式加以呈現。在過去《莎賓娜的顫慄冒險》改編的電視劇或是動漫,大都捨棄了暗黑的元素,旨在還原一個充滿活力的青少年女巫。而Netflix推出的版本則保留了原版漫畫中血腥恐怖的色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年來,外燴服務逐漸成為各種聚會和活動中的熱門選擇,無論是正式的婚禮宴會,還是輕鬆的戶外聚會,外燴提供了更多的彈性與便利性。傳統的正式宴會外燴模式正在轉變,越來越多的外燴服務開始朝向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本篇文章將探討外燴服務從正式宴會到休閒聚會的風格變化,以及如何根據不同活動選擇合適的外燴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Film Noir迷狂喜!!暫定今年最佳恐怖片,諸多人說像《沉默的羔羊》,但它的氣質其實更像《X物語》+《七宗罪》+《黃道帶》的混合,有《X物語》毫無直接證據的作案玄學,有《七宗罪》的宗教隱喻+年代氛圍,有《黃道帶》的符號解密+橫跨多年的追緝,低期待下迎來今年最驚喜的恐怖電影。
Thumbnail
經典驚悚片的續集, 可惜的是沒有好好延續前作塑造的壓迫感, 以及有點浪費演員的才能。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歡迎來到2024年7月10日電影小知識。 2018年的《窒息》(Suspiria)是1977年《坐立不安》(Suspiria)的精神重拍版本,本片由達科塔強生、克蘿伊葛蕾絲摩蕾茲、米亞高斯及蒂妲史雲頓主演。 達科塔強生為了拍攝本片,練習了2年的芭蕾課程來準備劇中的角色,並且因為劇
Thumbnail
曾於數年前學生時代,曾藉著盜版網站觀賞多次,私以為即電影的本來面貌,近日前往新莊影視廳中心,觀賞波隆納電影資料館修復送回的4k國際剪輯版,才發現當年所觀版本非屬同作,亦非網傳的義大利版、導演剪輯版,甚至遠優於前述版本,然而,由於片源失佚、無可考究,因此下列簡述印象版與國際剪輯版的差異,
Thumbnail
前MotoGP霸主 Fabio Quartararo 聊出腳過彎,Yamaha的復甦,M1哪邊需要改善、他是如何保持笑容,以及為何他認為Marc Marquez是MotoGP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車手。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在《向下管理高爾夫》的課程中,會進行一個「Oh,My God!」遊戲。遊戲是將每組學員區分為組織的三個階層,分別由學員推舉一人扮演總經理,再由總經理指派一人擔任經理,其餘三位扮演部屬的角色;其中總經理會拿到一份「任務說明書」,經理和部屬分別會拿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崗位)說明書
Thumbnail
從七零橫跨到八零年代,儘管葛蕾絲·瓊斯(Grace Jones)在商業方面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1981年發行的《 Nightclubbing 》才是她腦中藝術才華、前衛情懷和流派融合的傑出證明,大膽結合了新浪潮、雷鬼、放克、後龐克和電子音樂等元素,帶來了誘人而大氣度聽覺體驗。
Thumbnail
近年來,外燴服務逐漸成為各種聚會和活動中的熱門選擇,無論是正式的婚禮宴會,還是輕鬆的戶外聚會,外燴提供了更多的彈性與便利性。傳統的正式宴會外燴模式正在轉變,越來越多的外燴服務開始朝向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本篇文章將探討外燴服務從正式宴會到休閒聚會的風格變化,以及如何根據不同活動選擇合適的外燴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Film Noir迷狂喜!!暫定今年最佳恐怖片,諸多人說像《沉默的羔羊》,但它的氣質其實更像《X物語》+《七宗罪》+《黃道帶》的混合,有《X物語》毫無直接證據的作案玄學,有《七宗罪》的宗教隱喻+年代氛圍,有《黃道帶》的符號解密+橫跨多年的追緝,低期待下迎來今年最驚喜的恐怖電影。
Thumbnail
經典驚悚片的續集, 可惜的是沒有好好延續前作塑造的壓迫感, 以及有點浪費演員的才能。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歡迎來到2024年7月10日電影小知識。 2018年的《窒息》(Suspiria)是1977年《坐立不安》(Suspiria)的精神重拍版本,本片由達科塔強生、克蘿伊葛蕾絲摩蕾茲、米亞高斯及蒂妲史雲頓主演。 達科塔強生為了拍攝本片,練習了2年的芭蕾課程來準備劇中的角色,並且因為劇
Thumbnail
曾於數年前學生時代,曾藉著盜版網站觀賞多次,私以為即電影的本來面貌,近日前往新莊影視廳中心,觀賞波隆納電影資料館修復送回的4k國際剪輯版,才發現當年所觀版本非屬同作,亦非網傳的義大利版、導演剪輯版,甚至遠優於前述版本,然而,由於片源失佚、無可考究,因此下列簡述印象版與國際剪輯版的差異,
Thumbnail
前MotoGP霸主 Fabio Quartararo 聊出腳過彎,Yamaha的復甦,M1哪邊需要改善、他是如何保持笑容,以及為何他認為Marc Marquez是MotoGP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車手。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在《向下管理高爾夫》的課程中,會進行一個「Oh,My God!」遊戲。遊戲是將每組學員區分為組織的三個階層,分別由學員推舉一人扮演總經理,再由總經理指派一人擔任經理,其餘三位扮演部屬的角色;其中總經理會拿到一份「任務說明書」,經理和部屬分別會拿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崗位)說明書
Thumbnail
從七零橫跨到八零年代,儘管葛蕾絲·瓊斯(Grace Jones)在商業方面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1981年發行的《 Nightclubbing 》才是她腦中藝術才華、前衛情懷和流派融合的傑出證明,大膽結合了新浪潮、雷鬼、放克、後龐克和電子音樂等元素,帶來了誘人而大氣度聽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