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釀選劇|彼此苦旅,以抵群星──《3體》如何描繪人類的宇宙之愛?
付費限定

釀選劇|彼此苦旅,以抵群星──《3體》如何描繪人類的宇宙之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3體》劇照/Netflix

《3體》劇照/Netflix

「我們把這個訊息投放到宇宙……在銀河系的二千億顆星裡,一些……希望有很多……有住人的行星或者太空航海家的文明。要是其中一個文明捕獲航海家探測器並明白唱片裡收錄的內容,那麼這就是我們的訊息:我們嘗試在我們的時光裡活著,或許有天會在你們的時光裡活著。」

1977 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一張「航海家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s)隨兩艘太空船發射器一同發射至無垠的太空。在唱片上紀錄了關於人類文明的種種資訊,也附上卡特總統(Jimy Carter)和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Kurt Waldheim)的書面信息。這封訊息就如同在海洋中的漂流瓶,乘載著地球人類渴望被聽見的願望,如同在金唱片中隱藏的那段摩斯密碼:「彼此苦旅,以抵群星」(ad astra per aspera)。然而,當心中所願終得迴響之際,它所帶來的後果又將為何?

當人們急於向太空中發出訊號,以證明自己的存在時,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想像力已超出太陽系,向我們預言了「外星文明與地球文明碰撞後」將迎來的「三體時代」。他的鉅作《3體》(原著寫法為《三體》)如同一首氣勢滂薄的史詩,濃縮及紀錄了人類世(Anthropocene)可預示般的終結。劉慈欣在面對訪談時表示,他所面對的宇宙是如此深不可知,而所謂的未來就像是盛夏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當它到來時,我們甚至無暇打開手中的雨傘。

《3體》劇照/Netflix

《3體》劇照/Netflix

故事始於 1960 年代的中國,天文物理學家葉文潔意外聯繫上了恆星系統半人馬座 α 上的居民「三體人」。儘管收到三體人「不要回覆!」的警告,但在文革時期深受折磨的葉文潔,將自己對人類文明的失望、以及對外星文明的渴望付諸於一次自私的行動中,於是她發出電報,「到這裡來吧,我們的文明已無法自救,我將幫助你們獲得這個世界。」這封背叛全人類的訊息終將徹底顛覆地球人類的生活。

然而,比起列舉《3體》中人類創下的壯舉與三體人即將入侵地球的準備行動,我更想藉由本篇去闡述關於人類的終極探問──人類的存有論。關於我們從何而來,該往何去?以及在此一生中,我們究竟在追尋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0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混沌少年時》展現了戲劇的魅力來自紮實的劇本和演技,而非花俏的特效或爆破場面,全劇以凱蒂的死亡為出發,讓觀眾看見事件背後存在著的、比傑米殺人更為嚴重的問題。從現實生活的暴力到虛擬網絡的霸凌,我不禁想起近年幾部童話電影皆因女主角的膚色與言論和公眾預期不同,網路上便引發各種針對女性外貌的訕笑和攻擊言論。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混沌少年時》展現了戲劇的魅力來自紮實的劇本和演技,而非花俏的特效或爆破場面,全劇以凱蒂的死亡為出發,讓觀眾看見事件背後存在著的、比傑米殺人更為嚴重的問題。從現實生活的暴力到虛擬網絡的霸凌,我不禁想起近年幾部童話電影皆因女主角的膚色與言論和公眾預期不同,網路上便引發各種針對女性外貌的訕笑和攻擊言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