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大鼠-社會結構/社交行為(先看入門)#大鼠不適合獨養的原因

2019/04/0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Pet Rat寵物大鼠(花枝鼠、馴化大鼠、俗稱大白鼠)在歐美地區飼養已很有歷史,近年來在亞洲越來越受歡迎,飼養大鼠有養狗的好處,高智商、與主人互動良好,但又比狗狗更好照顧,可說是CP值非常高的寵物。
大鼠是群居性動物,在歐美地區,飼主大多是群養,他們會透過不同方式讓大鼠認識、合籠,比如在小空間加入新成員,實際上也是讓大鼠學習鼠群社交、社會結構,因為大鼠不太傾向在小空間或新環境打架。但飼主雖然知道「大鼠不適合獨養」,卻不一定知道背後原因(原文)
香港和台灣因環境與空間的限制,比較難一次養一大群,所以更需要了解「鼠群社交、社會結構」的相關知識。了解為何要這麼做、如何佈局、會對大鼠造成什麼影響,以此來幫助大鼠合籠、認識新朋友,讓大鼠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長。

本篇資訊僅適用寵物大鼠Pet Rat!其他鼠類請勿輕易嘗試


【目錄】

  • 常見單字介紹
  • 大鼠社會結構
  • 老人家與多比的故事
  • 領導鼠Alpha的特徵與條件
    老人家是如何幫助多比的?
    老人家如何成為Good Alpha?
  • 打架了!該分籠嗎?
    Owner飼主

【常見單字介紹】

  • Alpha 領導鼠
  • Poor Alpha 消極領導鼠
  • Beta 分兩種
    1幹部鼠/跟從者 會幫助Alpha管理鼠群
    2挑戰者、或挑戰失敗的敗北鼠
  • Zeta 邊緣鼠、不合群、反社會人格鼠
  • Gamma 平民鼠(為何不是Omega)
  • Corner 角、教導
  • Groom 理毛 示好行為(互相或是單方面)

【大鼠社會結構】

在自然環境中,大鼠們會組成複雜的社會結構,每一個體都身處於階級制度中,具有穩定社會階級的大鼠是幸福的,而若是社會結構遽變,例如有新成員的加入、發生疾病、生活環境的改變,或是由於賀爾蒙的突漲,導致某隻大鼠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等,都可能導致問題產生,充分瞭解每隻大鼠在群體中的地位,有助於瞭解他們的行為及互動。
有經驗的大鼠飼主應該知道,大鼠吵架、打架行為其實很常見,但打至重傷 甚至死亡的機率非常小。除非是兩隻水平相當的領導鼠(Alpha),但這種機率非常低,而且Good Alpha不會隨便使用暴力。大鼠的社會結構,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豐富成熟,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經典案例。

【老人家與多比的故事】

  • 「老人家」一隻經驗豐富的好領導鼠(Alpha)
  • 「多比」一隻不擅長與別人相處的反社會人格、邊緣鼠(Zeta)
  • 「食雞」一隻圍觀的平民鼠(Gamma)
多比跟食雞是新成員。第一次合籠的時候,老人家見到新成員並沒有攻擊、或是打架宣示主權,只有聞聞他們的味道;反觀多比,每次只要老人家一靠近就會大叫,甚至攻擊。由此可見,多比是不擅長與別隻老鼠相處的邊緣鼠(Zeta)。
此時老人家的領導能力(Alpha)就出來了,他知道多比融入不了鼠群,於是故意把他逼去牆角教導(Corner);教導期間,多比不斷大叫、攻擊老人家...這個情況持續了一個星期後,多比才沒有再繼續亂叫。
重點是,過程中就算老人家氣到露齒,也從來沒有還手、打過多比。
後來還有一次,主人幫大家洗澡又洗了籠子,氣味的改變讓多比非常不安,在一次衝突中咬裂了老人家的右耳,就算被咬裂了耳朵,老人家依然沒有還手。 主人把老人家抓出來消毒,安慰了一陣子才讓他回去。 回去之後,老人家一樣持續教導(Corner)多比。
老人家的右耳被咬裂
以前別的鼠一靠近多比就會攻擊和亂叫
到現在多比已經可以跟鼠群正常相處、一起睡覺了。
現在的多比和老人家感情很好
多比、老人家與食雞(裸鼠)

【領導鼠Alpha的特徵與條件】

Alpha平時的表現都與普通鼠無異,低調、大方、合群。一隻好領導鼠(Good Alpha)最重要的不是武力優勢,而是領導鼠群的能力。Alpha還是會打架而且不會落敗,但是不會隨意使用武力,大部分事情都會用爭論解決
以老人家為例,多比一開始就表現出不合群的特徵(Zeta)。老人家作為年長鼠知道什麼是鼠社會的社交能力,並且有自信"靠爭論解決"而不是用武力逼對方服從,因此把多比趕去角落教導(Corner),此例子突顯了Alpha大方的性格,以及使用武力以外的能力(爭論)。
老人家平時表現與其他鼠無異,會互相理毛(Groom)、相處融洽,不會主動起爭執,被多比挑戰的時候也沒有打輸。以此可見老人家是一隻好領導鼠(Good Alpha)。而這次合籠,老人家幫助多比重新融入鼠群,阻止了多比獨養的危機。

【老人家是如何幫助多比的?】

每次多比攻擊老人家,老人家頭頂的毛都會被扯掉,但老人家始終沒有還手,因為他有個概念是「如果我打了他,他會永遠失去社交能力」。 老人家沒有使用武力欺壓多比,而是耐著性子教他如何融入鼠群,這就是好領導鼠(Alpha)的功能,如果是消極領導鼠(Poor Alpha)就不一定能做到。

【老人家如何成為Good Alpha?】

老人家其實是老了之後穩定許多,以前也常和同胎兄弟小打架。食雞做不了Alpha是因為沒有老人家的豐富經驗,知道如何教導多比、以及領導鼠群。
鼠群就是讓他們學習的地方,Good Alpha也能教導其他鼠如何管理鼠群,成為新的Good Alpha(不過因為個體差異,不一定適用每隻鼠)

【打架了!該分籠嗎?】

本篇僅適用大鼠,不適用其他鼠類
上面看完有關「鼠群結構」的範例了。
若是飼主看到大鼠打架行為(或疑似打架行為)就立刻分籠獨養,這是錯誤觀念、以及惡性循環!應該去好好的觀察、了解鼠打架的原因。
說到「疑似打架行為」,Grooming是鼠的社交行為,感情好的鼠會互相Grooming,當你看到兩隻鼠,一隻好像在咬對方的毛,另一隻不動就是Grooming,其實是在幫他理毛。像是老人家平時不會打人、不會壓制人,可是會「強制Groom」,多比就常常被老人家壓在地上Groom到叫,若是類似這種情況,飼主誤會在打架而分籠就太冤枉了。
強行抽出Gamma跟Zeta並不是好方法,極大可能會出現消極領導鼠(Poor Alpha)不但沒辦法好好領導鼠群,還可能衍生出更多問題。
大鼠是群居性動物,需要同伴。若只是因為有打架行為(有可能是Alpha、Beta或Zeta)就分籠獨養,而不去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這種作法只有讓主人方便,因為分開就不會打架、主人也不必處理這些事(類似就像嫌狗吵就割聲帶、嫌貓頑皮就關小籠飼養一樣)但這樣大鼠很可憐,被剝奪學習的機會,一輩子孤老終生,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Owner飼主】

以上講的飼這種情況,有個說法是「Owner 傾向」,以 Owner 角度出發,I own a rat as a pet,不是以大鼠的福利為前題,而是以飼主方便管理為前題,以支配者角度出發,獨養的大鼠不會開心,甚至會產生問題;例如領域性變強,其實「咬人」是保護領域的其中一種行為,大鼠咬人要從各個角度去理解,簡單來說,若是:
  • 咬人=錯
  • 打架=錯
但是「咬人行為」是環境造成的,環境是主人促成的,那「咬人=主人的錯」
鼠群中,一定會有管理階層,不會只有平民(Gamma),若是只把打架的鼠分籠也是沒有用的。例如把三隻平民鼠(Gamma)放在一起,因群體架構功能需要,其中一隻會成為Alpha。所以合籠過程中出現打架行為是正常的,但飼主可以去觀察,這次的打架行為是必要還是非必要的,再判斷要怎麼去調整、幫助大鼠。
Alpha/Beta 亦需要同伴,Zeta也需要被教導才能融入群體,而不是簡單移除、分籠獨養,獨養容易產生問題,人類和大鼠互動是進行「人類社會化」而不是「鼠群社交」,獨養會導致大鼠失去與鼠之間的社交能力、領域性變強、對其他鼠侵略性增強,這也就是為什麼獨養一段時間後會難以合籠。

再次提醒:
本篇資訊僅適用大鼠!其他鼠類請勿輕易嘗試

本篇是以較簡單好懂的方式概略介紹,更詳細及專業知識請參考NFRS英國鼠協相關研究。
喜歡本篇介紹的相關知識,可以接著看這篇大鼠社會結構/社交行為(原文翻譯)

【特別感謝】

【資料來源】
海豬Seapig
海豬Seapig
Hi大家好 我是海豬 也是大小白社團/群組管理員 蒐集整理資訊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幫助!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xtZpWziaz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apig52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