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生有沒有可能是自然界的淘汰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與友輩聊及下一代,幾乎是人人搖頭,因為他們的思想、行為、價值觀好像都跟我們有著極大的差異,不婚不生,三不五時就換個工作,買豪車,三C一定要最新最貴的,養寵物,上健身房……,我忽的想到學生時代看過一篇"擁擠環境對老鼠的影響"相關的論文,但不確定實際名稱,因此在網路上打上"老鼠,擁擠”出來的有叫”老鼠烏托邦"的,有叫”25號宇宙”的,其實是同一個實驗。那是個什麼實驗呢?為什麼叫"老鼠烏托邦"呢?


假想情境

想像一下,把你丟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有廣闊的空間可供遊憩,有無垠的時間可供揮霍,請教一下:「這樣的烏托邦應該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對嗎?這個實驗主要的就是想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中,會對老鼠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老鼠烏托邦

原先的實驗是想把老鼠放在一個可以容納近四千隻老鼠的美好環境中:(空間夠,氣溫佳—人工恆溫—,吃的飽,喝得好),老鼠自然生產到接近這個數目時,會怎麼樣因應之後過度擁擠的環境?結果老鼠從原先的8隻急遽的快速繁殖到620隻時,牠們的繁殖速度竟然減緩了,行為也出現了變化。老鼠原本是單獨行動的—自己找食物,自己吃—,此時竟然害怕單獨行動,而一反常態的喜歡集體行動—一起找食物,一起吃—。實驗者的說法是豐衣足食久了,老鼠出現了<社交渴望症>。繁殖達到2200隻時,老鼠的數量開始下滑,出生的老鼠沒有死亡的老鼠多,而且一直未曾恢復成長,甚至到最後,牠們胡亂交配—性別,年齡等都無所謂—;卻不再生養—懷孕了也可以自體直接消化、吸收掉,以致胎兒竟然不見了;而且即使生出來了,也不照顧或教育,任其自生自滅,甚至被其他老鼠吞食—;直到整群老鼠全部滅絶。請記住一個事實:一直到滅絶,老鼠都處於不愁吃,不愁喝,空間寬敞,沒有任何威脅,也沒有任何壓力的環境中。可是:牠們卻不再生育,而且是自然而然的不再生育,為什麼?我想知道這實驗的人大概都想知道為什麼?)


老鼠變了

當老鼠數量到達2200隻時,不止牠們的行為改變了,牠們的心理好像也產生了嚴重的問題。我們根據<老高和小茉>的說法,依照權力有無(是否擁有交配、繁殖能力)及性別男女,把牠們分成四類,有權公鼠,有權母鼠,無權公鼠,無權母鼠。

  • 無權公鼠:數量最多,牠們沒有交配權力,牠們開始聚集到實驗場的中心地帶—實驗場中每群老鼠都有自己居住圈,中間則是共有的區域。平常少有老鼠會在那兒逼留,然而,此時卻出現無權公鼠大量到此聚集,牠們在那兒趴著不動,有空梳梳自己的毛,餓了到旁邊吃點東西,再回來趴著,或梳毛或發呆,彼此間互不來往,只有在被搔擾或碰觸到時,會立馬變臉猛烈攻擊觸犯者。觸犯者竟然也只是靜靜趴著任由攻擊…攻擊完後,該鼠又回到原處趴著發呆……被攻擊鼠遍體鱗傷後,也會找個地方趴著不動,但如被打擾到一樣會猛烈攻擊…因此該群老鼠到頭來分成了美麗鼠和醜陋鼠兩類。後者慢慢變得木訥,遲鈍……。
  • 無權母鼠:不具交配權力,沒有哺育功能,沒有生活動力,每天躲在自己窩裡,美美的打扮自己。不互動、不來往,也不會攻擊牠鼠。與美麗鼠一樣,自戀,對異性沒興趣,會排斥異性,攻擊接近的異性。
  • 有權公鼠:牠們是地盤的守護者,牠們有交配和繁殖的權力,可以挑選體壯健美的母鼠來交配,然而,慢慢的牠們也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和興趣,也沒有了地盤的意識,與無權公鼠類似,會找個地方趴下去,發呆,梳毛。
  • 有權母鼠:原先是在有權公鼠身邊,生育能力強,有哺育資格和能力的母鼠,因為有權公鼠不再守護地盤,結果牠們不得不承擔守護地盤之責,會強烈攻擊侵犯地盤或靠近巢穴的老鼠,而且攻擊力越來越猛,甚至會攻擊自己生的小鼠,慢慢的牠們的生理週期變了,不再能懷孕,不再能生育。即令懷孕也能自行消化掉胚胎。即令生了也不會去養育,而是任意遺棄。(換言之,小鼠因沒母照顧和教養,因而也像人類棄兒一樣,怪異,自卑……)

上述老鼠還有一點改變,到了發情期,牠們會任意求偶,不論性別,不管年齡,求偶不成,則會激烈攻擊,瘋狂嘶咬對方。

2200隻後,生育率急遽下降,現存鼠越來越老,死亡者日多,出生者不再,終至滅絶。


討論

我們的下一代,很多都抱持不婚不生的想法,有個問題很有意思:「不婚不生是個人自由,還是社會問題?」因為不婚、不生已經不是一時一地的現象,而是普遍發生在衣食無缺,民富國強的國家或地區。在看完"老鼠烏托邦"之後,我有個不寒而慄的想法:「不婚不生有沒有可能既不是個人自由,也不是社會問題,而是自然界的自然淘汰機制。」

 

備註

<老高和小茉>的影片有兩則留言是這樣寫的:

「自己一個人活得太舒服了,別說生孩子,就連談戀愛都覺得麻煩,其實並非不覺得寂寞,只是比起寂寞,更害怕他人的闖入破壞了目前的生活狀態。」by @marsgray4199

我一直以為為自己而打扮,不喜歡社交,有沒有異性都沒關係,理性大於感性,不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能享受孤獨,快樂是一個選擇。。。是成熟的表現。。。原來這是沉淪啊!!!」by  @remonces167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69會員
92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筆記 #人性 #反彈 #被迫感#推銷#時間壓力 #被動#限時優惠 #最後一件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筆記 #人性 #反彈 #被迫感#推銷#時間壓力 #被動#限時優惠 #最後一件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這個世界既競爭也合作聽起來是個合理的概念,但我相信90%的人根本過不了這種生活。 競爭的結果只有一個贏家,合作就是大家一起融洽的完成一件事。 這是99%台灣人對於競爭與合作的既定印象。
Thumbnail
這是很經典的老鼠實驗,也試著在連結著「是否有良好的社交關係」以及「藥物成癮」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與脈絡。這個實驗對我自己的影響滿大的,因為藥物成癮不僅只是「個人行為」的壞事,也可能是結構性上,大環境、群體讓個體容易成癮。不知道你會不會也有這種價值觀、想法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很經典的老鼠實驗,也試著在連結著「是否有良好的社交關係」以及「藥物成癮」兩者之間的相關性與脈絡。這個實驗對我自己的影響滿大的,因為藥物成癮不僅只是「個人行為」的壞事,也可能是結構性上,大環境、群體讓個體容易成癮。不知道你會不會也有這種價值觀、想法的轉變?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即使人生多浮濫、多奢華、多糟糕, 無論是哪一種面貌, 不能否認的是,人類天生的兩大致命武器, 「單調」跟「孤獨」。 沒有人能夠忍受無盡的孤獨跟乏味的單調, 我視作這是我們的原罪, 這是一切犯賤的起點。
Thumbnail
即使人生多浮濫、多奢華、多糟糕, 無論是哪一種面貌, 不能否認的是,人類天生的兩大致命武器, 「單調」跟「孤獨」。 沒有人能夠忍受無盡的孤獨跟乏味的單調, 我視作這是我們的原罪, 這是一切犯賤的起點。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Thumbnail
這個世界很現實,但請你繼續保持你的溫柔 有時候真的覺得人在動物界裡面真的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僅僅是因為我們比他們多了一個腦袋就有這麼大的差異,矛盾這個詞是不會套用在除了人以外的生物的,因為他們很單純,想要甚麼就會有相對應的行動,但人卻不一樣,常常口是心非,想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樣,今天早上我先陪我們的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編按︰本篇文章純熟鳩up。概念起源於2019年下旬,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類活動感覺就如《三體》故事描述和預言的一樣,恰巧作者因為身處的政治立場不得不以政治正確的態度表明自身立場。遂萌生起一個「不如老屈佢係背後中心思想指導者」之類的,後來因為覺得想法太荒謬,擱下數年。最近《三體》影集上映,恰巧想說,趁一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人將自己嵌入極度保護圈養的宅文化之中。盡量降低個人慾望,不再過分追求個人成就,僅求維持生活的最低標準即可,而導致不願意生養下一代、不願奮鬥事業的新族群,高喊著「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的口號,強調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在家躺平就好了。
Thumbnail
人將自己嵌入極度保護圈養的宅文化之中。盡量降低個人慾望,不再過分追求個人成就,僅求維持生活的最低標準即可,而導致不願意生養下一代、不願奮鬥事業的新族群,高喊著「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的口號,強調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在家躺平就好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