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體質良好,後天營養卻失調的新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趁著連假,特地去新竹旅行,試圖挑戰這個長久以來,被人認定不好玩的城市。
四天的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一開始排行程時還不太有信心,想著:「排不出來的話,大不了就上台北找朋友吧。」
所幸,旅程最後成功地排出來了,而且讓我有些意外。
意外,來自新竹先天的深度。作為北台灣最早開發的政商中心,新竹的舊城區有著質量不輸給台南的古建築,如新竹州廳、一信合作社、新竹市役所、迎曦門、新竹州圖書館、鄭氏家廟……等,都有著值得細究的歷史深度與美學,尤其是位在消防博物館對面的一信合作社,若非外牆上還裝著煞風景的台式美學招牌,可說是市內最美的存在,完全不輸台南的林百貨。
且新竹的族群組成相當豐富,一開始是閩人在沿海築巢,後來第二波大量遷入的客家人帶起內陸拓墾潮。而在日治時期過後,因地利之便,國軍的空軍與其眷族從新竹機場不斷移入,凝聚成第三波的眷村族群。最特別的是光復後的發展期,新竹因擁有天然資源優勢,被定位成高科技城並設立了全台第一的科學園區,因此又吸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工作者,為人口組成帶來第四波變化,至今仍源源不絕。
所以新竹的文化是極其多元的,除了傳統信仰深厚的都城隍廟,以及北埔、新埔、竹東的客家大鎮,還曾擁有高達50座的眷村群(可惜如今已被全數拆除),以及近代在竹北、關埔興起的高科技聚落,如此豐富的組合與新舊交織,怎麼想都該是個特色叢生的城市。
但諷刺的是,絆住新竹後天蛻變的癥結,也導因於天然資源的優勢。
大量的矽砂,是新竹在日治時期開發出的第一個寶藏,日本人因此將新竹視為發展玻璃產業的最佳地點。後來又因發現了天然氣,接續設立了「聯合工業研究所」,是當時台灣第一座高科技研究機構。而這個機構在國民政府接管後改制為「工研院」,成為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種子,也是新竹科學園區之母。因此可說新竹在準備全面發展的起頭,便與精密技術/高科技產業密不可分,而且是一起跑頭也不回地向前。
但上述的產業,最為人知的就是高負擔的工時。這次在旅程中,特地安排了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騎進竹科園區裡晃了一圈(迷路了好幾次),園區中密密麻麻的科技廠總部大樓不消說,私心覺得最可怕的,是裡頭為數不少的的宿舍、充足的生活機能,以及供員工子女就讀的學校,這意味著這些新竹的主力工作者可以,甚至需要活在園區裡的。
但一個城市的主要人口,會左右城市內的生活習慣與消費型態。就像老人多的城鎮,店鋪大多早歇,被工作佔滿人生的人們,讓新竹成為一個連當地人都覺得無聊的城市,因為當多數人都忙著討生活,缺乏休閒的時間與餘裕時,城市的休閒供給將一直停在滿足基本需求的階段,因為不論是地方商家或政府,都少了帶給人們更多娛樂選項的動力。
所以雖然綜觀台灣,至今人口數仍在成長且新陳代謝的城市,大概就屬新竹、台中與台北,但新竹的老城區卻與人口外移的城市有著相同的景象,更新牛步而清冷,而竹科則像是個與新竹無關的租界,這是新竹這座城市最弔詭的現象。
不過之所以說牛步而非停滯,是因為從一些小變化,還是能看到官方與民間這幾年做的一些努力。
比如相較四年前在台北工作時偷閒出遊留下的印象,市區的眷村博物館玻璃博物館內部的展覽內容已比當時更加豐富,而新竹縣縣史館的常設展也設計得相當具歷史脈絡且生動,至於過去常被嫌棄徒具虛名的北埔老街,在姜阿新洋樓與金廣福公館重新整理開放後,已成為見證客家人開拓史最具視覺效果的亮點古蹟。尤其是姜阿新洋樓,外觀風格古樸,內裡裝潢卻精緻典雅,且牆壁上還有不少華美的浮雕細節,那是新竹記憶中曾經的輝煌,只是塵封已久,久到大家都忘了。
我會期待新竹能在未來透過不斷更新,產生持續性的吸引力,甚至塑造出獨特個性,擺脫只能提供一次性體驗的瓶頸,成為一個不僅讓本地人想留下,也吸引旅人一訪再訪的城市。過去它只是因為忽視了自己最寶貴的遺產,讓大家難以看見它的美,但它不是,也不該是個會被貼上「無聊」標籤的城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馬祖,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雖然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因「藍眼淚」的奇景而知曉馬祖,但這個離島的情緒與深度,我認為或許反而該放下對「藍眼淚」的第一印象,才能真正細細品味。
在我眼中,基隆就像爽朗親切的漁家兒女,妝容雖不若台北繁華精緻,但自然不造作,有著人見人愛的本錢,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家似乎已經好多年沒正眼看它,久到連它都忘記怎麼看自己……
初上台北的前一兩年,總覺得這個城市見不著根,侯孝賢在《青梅竹馬》中紀錄的老台北模樣,似乎已在時光中不著痕跡。但後來去了台北發源地之一的大稻埕,偶遇迪化街上的永樂市場後,才有感到:「啊~這或許就是老台北的味道。」
旅途中有些不起眼的角落,存在於景點與景點間的空間,我習慣稱之為「無處」。因為並非目光焦點,常被人們在移動過程中忽略,但若細心凝視,往往能看見比觀光勝地更在地的光景。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都喜歡先去當地的地方博物館走一遭。說團體旅遊,導遊是帶領體驗的靈魂,那麼地方博物館絕對是能帶領人們深入地方,體會最道地風情的稱職嚮導。
蘭嶼的山很耀眼,海很猖狂,沒有分好天氣或壞天氣,只有晴天跟不是晴天。每次前往最近的亭子,「欸咻!」一聲坐下後,身邊的世界便瞬間悄然,倦了直接在亭中暫歇打盹,醒了便看著外頭海天。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真正的放空,是可以連自己都忘記的。
馬祖,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雖然這幾年越來越多人因「藍眼淚」的奇景而知曉馬祖,但這個離島的情緒與深度,我認為或許反而該放下對「藍眼淚」的第一印象,才能真正細細品味。
在我眼中,基隆就像爽朗親切的漁家兒女,妝容雖不若台北繁華精緻,但自然不造作,有著人見人愛的本錢,但不知道為什麼,大家似乎已經好多年沒正眼看它,久到連它都忘記怎麼看自己……
初上台北的前一兩年,總覺得這個城市見不著根,侯孝賢在《青梅竹馬》中紀錄的老台北模樣,似乎已在時光中不著痕跡。但後來去了台北發源地之一的大稻埕,偶遇迪化街上的永樂市場後,才有感到:「啊~這或許就是老台北的味道。」
旅途中有些不起眼的角落,存在於景點與景點間的空間,我習慣稱之為「無處」。因為並非目光焦點,常被人們在移動過程中忽略,但若細心凝視,往往能看見比觀光勝地更在地的光景。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都喜歡先去當地的地方博物館走一遭。說團體旅遊,導遊是帶領體驗的靈魂,那麼地方博物館絕對是能帶領人們深入地方,體會最道地風情的稱職嚮導。
蘭嶼的山很耀眼,海很猖狂,沒有分好天氣或壞天氣,只有晴天跟不是晴天。每次前往最近的亭子,「欸咻!」一聲坐下後,身邊的世界便瞬間悄然,倦了直接在亭中暫歇打盹,醒了便看著外頭海天。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真正的放空,是可以連自己都忘記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縣市幾乎都有該縣市美術館存在。每個縣市美術館成立背景都不同,有的縣市新興建成立、有的縣市則是從日治時期遺留老舊建築物改建而來。新竹市美術館就屬於後者。 新竹市美術館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開放時間: AM09:00-PM17:00 ​電話: 03 
Thumbnail
很早之前就聽說竹北有一個新瓦屋園區,但是一直沒去看,聽說那裡有書店,有餐廳,有農田,甚至還有電影院?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不僅引起我強大的好奇心,終於在今年年初,跟一家人來到了新瓦屋走走,才發現這竹北大廈中的瑰寶地,原來這麼多元有趣。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竹山竹青庭位於南投竹山,以文化藝術融入在地菜餚打造地方創生場域,從產地到餐桌呈現出在地風味的家鄉私房菜料理,提供多款風味美食及綠意飲品,並展示著土地孕育了一方風味料理的深度意義。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意外造訪新竹的旅程,包括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昆蟲館、鐵道藝術村、將軍村、東門市場、城隍廟夜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等景點。作者分享了在景點中的所見所聞,提出了這次旅程的感想。
Thumbnail
新竹老城區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地方,在這幾條老街裡,有幾間老屋新裝的商店悄悄開幕,除了工藝店和咖啡廳,甚至還有百貨公司?!今天,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新竹小旅行,一起在這個熟悉的老城裡,裝入新的回憶吧!
Thumbnail
新竹舊城區充滿懷舊氛圍,既有傳統美食,也有特色風景。走在新竹舊城區,有一種輕鬆的生活感,比起台北街道,這裡多了幾分寧靜,卻又不失便利性。我和莉莉安偶爾會來這裡走走,尋找沒吃過的美食、尚未看過的風景,也順道去新竹城隍廟參拜,感謝城隍爺平日的庇佑。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新竹古名又稱「竹塹」,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美麗故鄉,大片的翠綠山林包覆整座城市,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特殊地形讓城市有著風城的名諱,更造就了不少在地文化與美食。來到新竹一定要住點特別的新竹民宿,體驗在地好風光,不論是新竹市的熱鬧城隍廟、五峰鄉的雪霸與觀霧森遊區的美景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眼台灣各縣市幾乎都有該縣市美術館存在。每個縣市美術館成立背景都不同,有的縣市新興建成立、有的縣市則是從日治時期遺留老舊建築物改建而來。新竹市美術館就屬於後者。 新竹市美術館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開放時間: AM09:00-PM17:00 ​電話: 03 
Thumbnail
很早之前就聽說竹北有一個新瓦屋園區,但是一直沒去看,聽說那裡有書店,有餐廳,有農田,甚至還有電影院?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不僅引起我強大的好奇心,終於在今年年初,跟一家人來到了新瓦屋走走,才發現這竹北大廈中的瑰寶地,原來這麼多元有趣。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竹山竹青庭位於南投竹山,以文化藝術融入在地菜餚打造地方創生場域,從產地到餐桌呈現出在地風味的家鄉私房菜料理,提供多款風味美食及綠意飲品,並展示著土地孕育了一方風味料理的深度意義。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意外造訪新竹的旅程,包括公園、玻璃工藝博物館、昆蟲館、鐵道藝術村、將軍村、東門市場、城隍廟夜市、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等景點。作者分享了在景點中的所見所聞,提出了這次旅程的感想。
Thumbnail
新竹老城區是全台古蹟最多的地方,在這幾條老街裡,有幾間老屋新裝的商店悄悄開幕,除了工藝店和咖啡廳,甚至還有百貨公司?!今天,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新竹小旅行,一起在這個熟悉的老城裡,裝入新的回憶吧!
Thumbnail
新竹舊城區充滿懷舊氛圍,既有傳統美食,也有特色風景。走在新竹舊城區,有一種輕鬆的生活感,比起台北街道,這裡多了幾分寧靜,卻又不失便利性。我和莉莉安偶爾會來這裡走走,尋找沒吃過的美食、尚未看過的風景,也順道去新竹城隍廟參拜,感謝城隍爺平日的庇佑。
Thumbnail
旅行,要跟著多數人去的熱門景點,還是走不一樣的路線,找到自己的獨特? 新竹不只有科技冷漠,還有海風撩人,文風鼎盛的竹塹城,除了有二所指標型的國立大學及新竹科學園區,除了貢丸跟米粉,走在 城隍廟 周邊的 舊城區,街道上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角落值得尋訪,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老城的老宅裡看書。
Thumbnail
從學生時代開始到出社會工作,一直都待在大新竹這一個區域,雖然身為北漂的遊子,新竹儼然成為我第二個家鄉,在這邊生活的時間早就超過我的家鄉「彰化」,所以我的口袋名單中也累積不少新竹的私房在地美食,今天我想以新竹火車站為起點,帶大家以走路可以到的距離漫步舊城區,追尋一下我回憶中的新竹舊城區美食。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新竹古名又稱「竹塹」,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美麗故鄉,大片的翠綠山林包覆整座城市,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特殊地形讓城市有著風城的名諱,更造就了不少在地文化與美食。來到新竹一定要住點特別的新竹民宿,體驗在地好風光,不論是新竹市的熱鬧城隍廟、五峰鄉的雪霸與觀霧森遊區的美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