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刊紙本6月號旅行專題邀稿,以及出刊預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紙本系刊即將在這2個月連續出刊,第5期於下禮拜26日發刊(請各位有空就去問問主編文書組組長出刊了沒),主題是交換生的心得分享。第6期則在4月8日出刊,主題是大三社區老人日照暨長青活動中心設計。第6期的預購單在此,對這個題目有興趣的大家請踴躍填表多買些來送親戚朋友樓上樓下唄。之後更會有大二大三的圖書館設計PK戰,精彩精彩,刺激刺激,欲知戰況如何,請期待大二大三協力也竭力製作的第7期系刊。
接著會是108年版的〈新生手冊〉,刊名已經編輯會議決議為 Quemoy& Architecture: for freshers (2019: 8)。今年嘗試了新的編輯組織,以工作性質分組,而不再是過往的以內容分組。內容與呈現上應該會有更好的整合,請各位期待,並請學長姐定時餵食辛苦的一年級們。也要跟總編、執編說聲辛苦了。
至於同樣屬於金大建築系刊的108級畢業專刊(預計是第10期)會是什麼樣貌呢?請先在3月24日正圖時到場支持(幫了好幾個晚上槍)的學長姐們吧。可以先看看學姊象董精彩的經驗分享
到這邊是未來幾期的系刊預告

這裡開始是系刊邀稿
有沒有注意到好像少了第9期?別急別急,第9期(預計,畢竟最近系刊可是熱鬧滾滾)是暑假專題:
暑假就是要旅行啊。不管多近不管多短,旅行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地。
建築人的旅遊該看什麼呢?可否在米其林餐廳的擺盤中看到空間?可否在凝固的建築中看到舞動的樂音?可否在瑜伽教室般的高鐵廁所裡感受到300km/h移動中的人體尺度精奧?可否在踩著老迪爵移動至巷口小七買泡麵跟米酒的旅程中發現日常中的非日常?可否在圖書館中跨越時空甚至宇宙間的藩籬?可否在每口小吃中找到旅行的意義?
即將在6月出刊的暑假專題,正在邀稿中。之前是否有過一場刻骨銘心的私奔到月球呢?之前是不是去了哪裡比起東方快車謀殺案毫不遜色?不論是真切地踏在異邦土地上的旅行、存在遨遊於烏托邦中的想像力,或是微觀每一天的華麗冒險,請踴躍投稿。一經入選定會奉上稿酬讓大家可以繼續看繼續寫喔。
請在自己的vocus方格子帳號書寫後投稿。投稿的方式,
  • 如果已經是線上系刊的專題作者的話(看這頁最下面的專題作者介紹),請按「準備發佈」,然後在「出版專題」分頁中選擇Q&A金大建築系刊。
  • 如果還沒的話,直接發佈。系學會(就是這個帳號)已經追蹤絕大多數的系上同學了,一發現有新文章便會馬上將你加入專題作者。到時在「編輯文章」的「準備更新」裡,一樣會發現「出版專題」。
也可以寫好稿子後,將檔案寄到系學會的gmail帳號、facebook的archi archi帳號或其他線上聯絡方式。系學會會以這個帳號幫你發佈到Q&A金大建築系刊,請說明希望以什麼名稱(是筆名還是本名)發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來到最終張-卡拉ok車,整系列取材自童年回憶,那些在街上看到的遊行唱跳、供桌上的文昌金、溢出金爐燃燒不完全金紙的刺鼻灰煙、廟中虔誠跪在神明前低語的擲杯求籤,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我透過這次的海報製作尋找自己,提出對社會現象和習俗觀察和批判、回顧讀書時期的疑惑提出見解、追溯童年那些被忽略卻依然存在的
「Arum Manis」(ㄚㄖㄨ ㄇㄚㄋㄧs)看起來相似夾心餅乾,吃起來脆脆甜甜的。中間夾的是棉花糖,但它和棉花糖不一樣,他比較有纖維感,一絲一絲的,作法像是中國的「龍鬚糖」,不過同學說吃起來不太一樣,可能是印尼的糖和台灣的糖不一樣的關係吧! 內餡的做法很簡單,把白糖、麵粉、食用色素和水,先是一起
暑假專題徵稿主題是「建人就是腳勤的旅遊的概念」。建築人的旅遊該看什麼呢?可否在米其林餐廳的擺盤中看到空間的部分的概念的區塊?可否在凝固的空間中看到舞動的樂音?可否在瑜伽教室般的高鐵廁所裡感受到300km/h移動中的人體尺度精奧?可否在踩著老迪奧移動至巷口小七買泡麵跟米酒的旅程中發現日常中的非日常?
企劃(Program)最終要能夠傳達一種態度
書展海報又回到帶著揶揄與批判意味,我回溯自身經歷,曾迷茫於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試?究竟能從這個升學體制裡得到什麼?經歷了國中升學、高中學測,每個人汲汲營營的往同個方向走,為什麼呢?在那究竟可以得到
來到了電影之夜和交換生講座,這次想談的就沒那麼嚴肅和帶著強烈的批判,而是用比較詼諧幽默的方式傳達。 電影之夜海報想傳達的是無論是神是鬼都是有慾望的更別說是人了,別把人神聖化了,同時也呼應電影是人類慾望
來到最終張-卡拉ok車,整系列取材自童年回憶,那些在街上看到的遊行唱跳、供桌上的文昌金、溢出金爐燃燒不完全金紙的刺鼻灰煙、廟中虔誠跪在神明前低語的擲杯求籤,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我透過這次的海報製作尋找自己,提出對社會現象和習俗觀察和批判、回顧讀書時期的疑惑提出見解、追溯童年那些被忽略卻依然存在的
「Arum Manis」(ㄚㄖㄨ ㄇㄚㄋㄧs)看起來相似夾心餅乾,吃起來脆脆甜甜的。中間夾的是棉花糖,但它和棉花糖不一樣,他比較有纖維感,一絲一絲的,作法像是中國的「龍鬚糖」,不過同學說吃起來不太一樣,可能是印尼的糖和台灣的糖不一樣的關係吧! 內餡的做法很簡單,把白糖、麵粉、食用色素和水,先是一起
暑假專題徵稿主題是「建人就是腳勤的旅遊的概念」。建築人的旅遊該看什麼呢?可否在米其林餐廳的擺盤中看到空間的部分的概念的區塊?可否在凝固的空間中看到舞動的樂音?可否在瑜伽教室般的高鐵廁所裡感受到300km/h移動中的人體尺度精奧?可否在踩著老迪奧移動至巷口小七買泡麵跟米酒的旅程中發現日常中的非日常?
企劃(Program)最終要能夠傳達一種態度
書展海報又回到帶著揶揄與批判意味,我回溯自身經歷,曾迷茫於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考試?究竟能從這個升學體制裡得到什麼?經歷了國中升學、高中學測,每個人汲汲營營的往同個方向走,為什麼呢?在那究竟可以得到
來到了電影之夜和交換生講座,這次想談的就沒那麼嚴肅和帶著強烈的批判,而是用比較詼諧幽默的方式傳達。 電影之夜海報想傳達的是無論是神是鬼都是有慾望的更別說是人了,別把人神聖化了,同時也呼應電影是人類慾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年暑假,家族旅行去了大阪、金澤、東京...,今年暑假,本來預計來趟遠行。沒料著升國一的行程各種未定(學校發給的行程表,只有暫定七月下旬、八月下旬這類模糊字眼) 於是,見機行事的我們,在七月初拍板,今年繼續去日韓,而韓國到日本,搭船。 準備時間短,就不安排太多行程折磨自己了,用大括號的方式
Thumbnail
從報名今年的聯合文學營,到期待的前幾天,時間都拉得很長,一切都感覺很久了。 必須說幾個前提,報名之前猶豫了有一個月吧。價格負擔對於學生實在不小,不禁讓我自問,我有想要去達成什麼樣的理想嗎? 那我說服自己的方式,就是想要開闊自己對於文學的眼界,以及找到能夠一同討論文學的朋友。 而報名之後,一再的確認資
Thumbnail
剛過驚螫這個節氣,2023年第一個春雷初響,似乎在提醒青創們,這個禮拜是活動前的最後一周,大家開始像小蜜蜂一樣嗡嗡嗡地開始做入厝趴前的最後衝刺,每一位青創都非常期待與行善住戶見面,這是行善社宅第一場大型活動「行善方舟。啟航」。
Thumbnail
7月書宅 – 小六  沒想到一年又過去了 我竟就這樣寫每月書宅寫到邁入第六年了 (建築系都畢業了 ㄎ) 這次打開新檔案時 自己有被這時間小小驚訝到 沒想到走著走著 竟也走了這麼遠 雖然當初也沒預想要到怎樣 但總是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這學期為高三文史法政班的國文加深加廣課,設計了「地誌文學」這樣的主題。十八歲的學生即將上大學、出門遠行,而因為排名較前、資源較豐的大學多半在北部,所以我們高雄的優秀子弟往往北漂,在北部讀完書,不少人也就留在北部找工作、定居生活,很少回鄉了!所以想要藉由這個單元教學,讓她們更理解高雄家鄉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六年了。在這六年之間,雖然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但我們似乎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們心中的「設計人生」到底是什麼?學生們都帶著哪些疑問來到課堂中?又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我們又調整了什麼,有哪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3年暑假,家族旅行去了大阪、金澤、東京...,今年暑假,本來預計來趟遠行。沒料著升國一的行程各種未定(學校發給的行程表,只有暫定七月下旬、八月下旬這類模糊字眼) 於是,見機行事的我們,在七月初拍板,今年繼續去日韓,而韓國到日本,搭船。 準備時間短,就不安排太多行程折磨自己了,用大括號的方式
Thumbnail
從報名今年的聯合文學營,到期待的前幾天,時間都拉得很長,一切都感覺很久了。 必須說幾個前提,報名之前猶豫了有一個月吧。價格負擔對於學生實在不小,不禁讓我自問,我有想要去達成什麼樣的理想嗎? 那我說服自己的方式,就是想要開闊自己對於文學的眼界,以及找到能夠一同討論文學的朋友。 而報名之後,一再的確認資
Thumbnail
剛過驚螫這個節氣,2023年第一個春雷初響,似乎在提醒青創們,這個禮拜是活動前的最後一周,大家開始像小蜜蜂一樣嗡嗡嗡地開始做入厝趴前的最後衝刺,每一位青創都非常期待與行善住戶見面,這是行善社宅第一場大型活動「行善方舟。啟航」。
Thumbnail
7月書宅 – 小六  沒想到一年又過去了 我竟就這樣寫每月書宅寫到邁入第六年了 (建築系都畢業了 ㄎ) 這次打開新檔案時 自己有被這時間小小驚訝到 沒想到走著走著 竟也走了這麼遠 雖然當初也沒預想要到怎樣 但總是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這學期為高三文史法政班的國文加深加廣課,設計了「地誌文學」這樣的主題。十八歲的學生即將上大學、出門遠行,而因為排名較前、資源較豐的大學多半在北部,所以我們高雄的優秀子弟往往北漂,在北部讀完書,不少人也就留在北部找工作、定居生活,很少回鄉了!所以想要藉由這個單元教學,讓她們更理解高雄家鄉
Thumbnail
「設計你的人生」這門課在台大已經即將開設滿六年了。在這六年之間,雖然我們經常藉著課程以及體驗的形式,帶著同學們了解設計人生到底在做些什麼。但我們似乎很少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分享,我們心中的「設計人生」到底是什麼?學生們都帶著哪些疑問來到課堂中?又隨著時代不斷的改變,我們又調整了什麼,有哪些新的想法?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