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女孩和她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耳機裡播著老爵士樂,圖書館同一個角落,固定的位置,窗外四季也不記得流轉了幾輪,她的食指撐頂起鼻樑上滑落的眼鏡,從書中的故事回到現實,臆測著自己的故事。
她相信每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本故事書,儘管大部份的章節都是無趣的舖陳,她更相信用些方式能把故事轉承到更符合自己的期待。
努力不讓別人失望,並非如此,那樣的話感覺太世儈也太沉重,每一個故事的主角都應是獨一無二的,儘管其他人不這樣認為,她深信會有喜愛她故事的懂她的讀者,默默守護著,她無從得知那些人是誰,她不去想像未來,因為未來是現在的延伸,抓住現在才能更讓她心安。
或許這是個安定與不安定交疊的時空,也許女孩曾經出現了又憑空消散了,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確信,她會出現抬起頭看我,月牙眼眸裡螢螢閃爍。

avatar-img
3會員
15內容數
關於某些平凡生活經歷,記憶中的小事,或者只是某大叔無聊的自言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imen Z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那差一點讓我成為哲學家的妻子,晚上整理起舊硬碟裡的照片,不時驚呼幼兒時的兒子多萌多可愛,時而不免唏噓,其實大兒子已經確診為亞斯伯格症患者,妻子每星期帶著醫院工作兩頭跑,憤慨失望沒少過,卻還是要面對去接受。她突然間發瘋似的狂叫著我,手指著螢幕上ㄧ個風度翩翩少年郎,而我見她已經笑癱在桌上不停顫抖著,呿
我那差一點讓我成為哲學家的妻子,晚上整理起舊硬碟裡的照片,不時驚呼幼兒時的兒子多萌多可愛,時而不免唏噓,其實大兒子已經確診為亞斯伯格症患者,妻子每星期帶著醫院工作兩頭跑,憤慨失望沒少過,卻還是要面對去接受。她突然間發瘋似的狂叫著我,手指著螢幕上ㄧ個風度翩翩少年郎,而我見她已經笑癱在桌上不停顫抖著,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艾莉絲坐在她的書房裡,手捧著一本古老的書籍。書中講述了一個神秘的時間裂縫,能夠讓人穿越不同的時空。艾莉絲一直對這些神秘的故事充滿好奇,她相信這些不僅僅是傳說。 正當她專心研讀時,突然間書中的文字開始發光,散發出一股奇特的能量。艾莉絲被吸引了過去,一眨眼間,她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完全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我的眼前是一扇窗 從那看到我的世界 而世界從窗外看見我 我一直相信著,世界是如此看我 但 窗旁佈滿細微織線 飄散屢屢 浮現在雙眼 你的身影打開了房門 擲地有聲 你的聲音在另一頭 只有淺緩和模糊 隨著風呼嘯而過 無論北上南下 筆直匯聚在散亂不定的閃光中 路上的我 等候著 看見房裡微弱的夜燈
Thumbnail
【電梯裡的女孩】   我只能說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回憶,是誰的回憶?只能說這不是我的故事:不是我要說的,也不能我說,信者恆信不信者不信,我將用我的角度書寫,將我代入主角:那時的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那天提早下班回到家裡,下午黃昏時分,進到公寓大樓時,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警衛室,
Thumbnail
  《晨曦的前奏曲- 不羈遊俠與失墜的禍星皇女 -》,未來我們就簡稱為《前奏曲》吧,是我暌違九年,再次撰寫的架空奇幻。這套故事的世界觀設定非常詳細,而且最古老的設定甚至源於我小學與國中時期,是很珍貴的一套作品。(但這套作品也是我始終不願意寫架空奇幻的一個原因,有空再詳細說明)   與我過去所有
老舊顯示器上的圖像閃爍,邊緣柔和,色調溫暖。細節難以辨識,但透過眼鏡的輪廓和嘴唇的形狀,感受到一種熟悉。在這數碼印象中,我發現了珍。珍的一生散落著千千萬萬故事的光輝,她的眼睛是沉默故事的圖書館。在當地圖書館,她是文學世界的守護者,她的手指掠過書脊,宛如鋼琴家在象牙鍵上
Thumbnail
一個孝順的女孩 她離開當時認為最愛的男孩 嫁給了互對門當是幸福還是遺憾 聽了這首歌曲 想起以往一位朋友 各方面優秀的女孩 她的一切都是順從父母安排 除了她熱愛的烏克麗麗 她是利用瑣碎時間兼差當起樂器老師 只為了想完成自己夢想 此時她遇見她認為當時的最愛 談了場不能說的戀
Thumbnail
在繁忙都市的郊外,有一座僅為少數人所知的古老圖書館。那高聳、長滿常春藤的牆壁,承載著遠古時代的秘密。在這圖書館的神聖大廳中,有個名叫珍的女孩,在遺忘傳說的細語頁間找到了慰藉。珍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的眼神中閃耀著好奇,似乎比透過彩繪玻璃窗灑入的金色陽光還要明亮。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艾莉絲坐在她的書房裡,手捧著一本古老的書籍。書中講述了一個神秘的時間裂縫,能夠讓人穿越不同的時空。艾莉絲一直對這些神秘的故事充滿好奇,她相信這些不僅僅是傳說。 正當她專心研讀時,突然間書中的文字開始發光,散發出一股奇特的能量。艾莉絲被吸引了過去,一眨眼間,她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完全
Thumbnail
「找到了呦」 少女抱起一本積塵的書本,隨手輕輕拍開書上的灰塵,走向幼鳥面前,緩緩坐在窗邊。 「這就是她寫的故事,她不太常寫。」
Thumbnail
《她說》打造了一個極其私人的自我對話空間,17歲的她和37歲的她,以書本作為媒介,走入彼此的內心。彷彿是現代版本的《一千零一夜》,女人娓娓道來的每個故事,都是每個創作者筆下的烏托邦,這裡裝滿女孩對未來的嚮往,也藏有女人對過去的釋懷。在這個維度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只剩下書本及耐人尋味
Thumbnail
我的眼前是一扇窗 從那看到我的世界 而世界從窗外看見我 我一直相信著,世界是如此看我 但 窗旁佈滿細微織線 飄散屢屢 浮現在雙眼 你的身影打開了房門 擲地有聲 你的聲音在另一頭 只有淺緩和模糊 隨著風呼嘯而過 無論北上南下 筆直匯聚在散亂不定的閃光中 路上的我 等候著 看見房裡微弱的夜燈
Thumbnail
【電梯裡的女孩】   我只能說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回憶,是誰的回憶?只能說這不是我的故事:不是我要說的,也不能我說,信者恆信不信者不信,我將用我的角度書寫,將我代入主角:那時的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那天提早下班回到家裡,下午黃昏時分,進到公寓大樓時,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警衛室,
Thumbnail
  《晨曦的前奏曲- 不羈遊俠與失墜的禍星皇女 -》,未來我們就簡稱為《前奏曲》吧,是我暌違九年,再次撰寫的架空奇幻。這套故事的世界觀設定非常詳細,而且最古老的設定甚至源於我小學與國中時期,是很珍貴的一套作品。(但這套作品也是我始終不願意寫架空奇幻的一個原因,有空再詳細說明)   與我過去所有
老舊顯示器上的圖像閃爍,邊緣柔和,色調溫暖。細節難以辨識,但透過眼鏡的輪廓和嘴唇的形狀,感受到一種熟悉。在這數碼印象中,我發現了珍。珍的一生散落著千千萬萬故事的光輝,她的眼睛是沉默故事的圖書館。在當地圖書館,她是文學世界的守護者,她的手指掠過書脊,宛如鋼琴家在象牙鍵上
Thumbnail
一個孝順的女孩 她離開當時認為最愛的男孩 嫁給了互對門當是幸福還是遺憾 聽了這首歌曲 想起以往一位朋友 各方面優秀的女孩 她的一切都是順從父母安排 除了她熱愛的烏克麗麗 她是利用瑣碎時間兼差當起樂器老師 只為了想完成自己夢想 此時她遇見她認為當時的最愛 談了場不能說的戀
Thumbnail
在繁忙都市的郊外,有一座僅為少數人所知的古老圖書館。那高聳、長滿常春藤的牆壁,承載著遠古時代的秘密。在這圖書館的神聖大廳中,有個名叫珍的女孩,在遺忘傳說的細語頁間找到了慰藉。珍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的眼神中閃耀著好奇,似乎比透過彩繪玻璃窗灑入的金色陽光還要明亮。
Thumbnail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