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結合各種童話與現實的絢麗複合體—《燃燒的女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有的故事都是謊言,因為故事有開頭、中間和結尾,在敘事的弧線下,結尾跟開頭是相配且唯一的伴侶 —— 對嘛,那就對了,我們闔上書本時這麼想。對嘛,就是這樣。對嘛,結局必然如此。對。

但人生並不像那樣——沒有因果敘事,沒有預兆,沒有敘事腔調或細緻微調過的隱喻警告我們有事要發生。

raw-image

童話故事是我們最初認識世界的媒介,在情節構成趣味性的同時,也嘗試讓我們了解世界運行的規則,或者說服我們接受一些道德觀念。同時,就如同近代研究嘗試從民俗故事中,解讀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一般,故事本身儘管大多是虛構,卻也暗藏了部分的真實,或許正是這種雙重性,讓它們顯得虛實難辨且因此更加迷人。

雜揉各種童話故事 卻又呈現完全不同的成果

不同於過往的故事,在奇幻曲折的情節中,依稀可見歷史的痕跡,《燃燒的女子》可說是將「睡美人」、「白雪公主」、「小紅帽」、「賣火柴的小女孩」、「愛麗絲夢遊仙境」等耳熟能詳童話解構後,融入近代的歷史事件,構成看似相像,骨子卻完全不同的起承轉合。

「受到殘暴的紅心皇后監禁」、「能夠操控人的樂器」、「受到荊棘包覆的城市」、「以火柴為生計的女孩們」、「唯有親吻才能夠給予救贖」,讀者看似能在其中,找到熟悉的小徑,卻又會不知不覺迷失其中,一轉身便看到前所未見的風景。

不那麼可愛、溫暖 卻讓人回味無窮的童話

「她的民俗與童話專業知識具有存在感,但她的學術資歷從未重得壓倒敘事」奇幻小說家珍・尤倫(Jane Yolen)的評價非常貼切。在小說有趣的結構之下,是重要基礎卻從不反客為主的,是作者維若妮卡.夏奈思(Veronica Schanoes)深厚的知識,在其中也不難看出她具有的猶太文化背景。

由於不總是有「幸福快樂的結局」,以13篇故事(包含同名篇章)構成的《燃燒的女子》,或許可稱為「異色童話」,比起作為兒童的床邊故事,充斥黑色幽默,甚至論及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宗教信仰、移民與同志議題的它們,大概更適合成年人獨自咀嚼、深思。儘管它們並不太讓人感到舒服、溫暖、可愛,卻絕對具有故事所具備的意義與特質。


(本文與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Qe29VO)


內容總結
燃燒的女子
4
/5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4/5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不同的物種對應著四種個性,他們各有差異,卻也因此能夠互相補足。並且,不論自我投射的對象是哪個,《男孩,鼴鼠,狐狸與馬》必定都能夠帶來一些收穫與啟發。
4/5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儘管它們更像是「現象」,並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些「小事」仍具有各自獨特的意義,藉由更貼近常民的生活,它們提供另一個更有趣的歷史入口,在召喚記憶的同時,也自然而然成為一種另類的歷史教育。 當談到「歷史」,大部分的情境下,大
就結論來說,《第一人稱單數》是一部「複合式」的作品(如書腰的介紹),其中包含了奇幻、寫實、音樂,甚至是詩的元素,不變的則是以第一人稱為視角的敘事。儘管很難說它有什麼核心概念,但在那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之下,卻有著某種魔力,讓它們就像人生中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隱隱卻深刻地影響著讀者。
5/5第一人稱單數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5/5尋找動物烏托邦:跨越國界的動保前線紀實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3/5大東亞戰爭肯定論
儘管相對於攝影作品的震撼感,他在文字的運用上並沒有那麼熟練,卻依舊能夠讓讀者藉由故事,了解那段長久被忽視、缺漏的重要台灣經濟發展史。
4/5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不同的物種對應著四種個性,他們各有差異,卻也因此能夠互相補足。並且,不論自我投射的對象是哪個,《男孩,鼴鼠,狐狸與馬》必定都能夠帶來一些收穫與啟發。
4/5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儘管它們更像是「現象」,並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些「小事」仍具有各自獨特的意義,藉由更貼近常民的生活,它們提供另一個更有趣的歷史入口,在召喚記憶的同時,也自然而然成為一種另類的歷史教育。 當談到「歷史」,大部分的情境下,大
就結論來說,《第一人稱單數》是一部「複合式」的作品(如書腰的介紹),其中包含了奇幻、寫實、音樂,甚至是詩的元素,不變的則是以第一人稱為視角的敘事。儘管很難說它有什麼核心概念,但在那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之下,卻有著某種魔力,讓它們就像人生中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隱隱卻深刻地影響著讀者。
5/5第一人稱單數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5/5尋找動物烏托邦:跨越國界的動保前線紀實
把時間軸拉長到幕府末年,西力東漸、殖民地林立逐漸的19世紀,日本作家林房雄旁徵博引,完成了《大東亞戰爭肯定論》這部大逆風的著作,不只企圖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見不一樣的東亞近代史,也要證明「大東亞戰爭」,除了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也是值得讓日本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3/5大東亞戰爭肯定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為一個生命體,植物其實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Thumbnail
要說喜歡嘛,其實也沒有到推薦序中作家張亦絢那樣的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在語言跟文化的隔閡之下,他者的身份經常讓我對於其描述的情節感到疏離;但另一方面作者沐雨確實在這八篇故事當中,創造了不同於台灣社會的風景,以及一種異鄉人的心境。
Thumbnail
其實和所有人一樣,每位視障者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不需要弱者或強者的標籤,理解與尊重才能開啟眼明人對視障者的正確評價。
Thumbnail
整本作品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是關於調味料、米、糖、茶等,在飲食基礎上的知識介紹,後半段則藉由類似冷知識的方式,呈現包含副標上的「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等相對有趣的內容。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誤讀童話》 ✍️作者:宋文里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4/26 📝閱讀記錄: 這本書同樣是看了IG大神的書評分享而選讀的,結果驚為天人🤣,因為很顛覆「童話」,擴大整個頭腦的想像,這是給成人看的童話故事,也是讓我們擴充閱讀想像的好書。
Thumbnail
在今年春天的高溫下,作者漫步於公園的木蔭道,充滿對過去記憶的漫想。文章訴說了在充滿謊言的世界中,人們如何學會說謊,以及謊言背後的情感。文章中穿插了對謊言、死亡以及人類本性的思考。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回憶起與一位女孩的往事,在最後一段描寫了自己倒在櫻花樹下的場景。
Thumbnail
《獵女犯》是由已故台籍日本兵、笠詩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千武,親身經歷戰爭後,所寫下的故事,也因為他曾共享了那段少有人能訴說的生命記憶,讓這本戰爭文學在台灣眾多相關著作當中,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作為一個生命體,植物其實也有著和外界互動、溝通的機制,只是那並不是人類所熟悉,或者可以說是我們經常忽略那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Thumbnail
要說喜歡嘛,其實也沒有到推薦序中作家張亦絢那樣的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在語言跟文化的隔閡之下,他者的身份經常讓我對於其描述的情節感到疏離;但另一方面作者沐雨確實在這八篇故事當中,創造了不同於台灣社會的風景,以及一種異鄉人的心境。
Thumbnail
其實和所有人一樣,每位視障者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不需要弱者或強者的標籤,理解與尊重才能開啟眼明人對視障者的正確評價。
Thumbnail
整本作品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是關於調味料、米、糖、茶等,在飲食基礎上的知識介紹,後半段則藉由類似冷知識的方式,呈現包含副標上的「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等相對有趣的內容。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多數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都透過「故事」來建構對世界的瞭解和屬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不僅能讓人記憶長久,並能使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有所改變。本書作者從自身經驗及眾多的案例,介紹該如何從零開始創造滿足聽眾需求的故事,同時激發聽眾的行動。
Thumbnail
《誤讀童話》 ✍️作者:宋文里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4/26 📝閱讀記錄: 這本書同樣是看了IG大神的書評分享而選讀的,結果驚為天人🤣,因為很顛覆「童話」,擴大整個頭腦的想像,這是給成人看的童話故事,也是讓我們擴充閱讀想像的好書。
Thumbnail
在今年春天的高溫下,作者漫步於公園的木蔭道,充滿對過去記憶的漫想。文章訴說了在充滿謊言的世界中,人們如何學會說謊,以及謊言背後的情感。文章中穿插了對謊言、死亡以及人類本性的思考。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回憶起與一位女孩的往事,在最後一段描寫了自己倒在櫻花樹下的場景。
Thumbnail
《獵女犯》是由已故台籍日本兵、笠詩社創始人之一的陳千武,親身經歷戰爭後,所寫下的故事,也因為他曾共享了那段少有人能訴說的生命記憶,讓這本戰爭文學在台灣眾多相關著作當中,顯得格外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