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專訪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劉醇遠:從客家認同到青年文創

更新於 2021/02/1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血、文化、刻板印象:我仍是個客家子弟

桃園藝文陣線負責人劉醇遠
「當所謂的文化或是族群一直把年輕人、或是把其他人排除在外的時候,那我到底是誰?」
身為客家人,也以客家族群及血統為傲的劉醇遠,在面對一連串守舊的刻板印象時顯得無奈。每逢談及客家文化,社會總是將那些世俗認知過度放大:客家人就是要刻苦耐勞、客家女孩要溫良恭儉、穿花布著藍衫,再跳支採茶舞。
「我是客家人啊,可是為什麼聽你們講完這些話我沒有開心的感覺,好像覺得我被限制、被壓抑了,所以我不符合你們的價值,不符合客家大佬的認知,我就不是客家人了嗎?」
28歲那年,劉醇遠創立桃園藝文陣線,致力推展桃園地區的文化創生。畢業於台大戲劇系、中央客家所的他,自嘲自己是客家邊緣人。許多人對於中壢的第一印象是全台最醜火車站,接下來便是客家重鎮。對於一個因政策而充滿工作機會的年輕城市而言,中壢除了客家族群,其實還有許多不同的面貌。

小城故事:中壢地區真正的城市輪廓

「對於現在的中壢人來說,我們要看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反而是中壢最寶貴的特色。」
劉醇遠直言,中壢不是只能打上客家人的標籤,包括中壢閩南人、城市原住民、新住民東南亞朋友,所有懷抱相同理想來到中壢的夥伴,在這個富有經濟可能的中壢,都要學著調適不同的生活習慣跟努力。
「講到包容誰不包容啦,可是這就是我看見的中壢。」劉醇遠笑著說。
假日時的中壢火車站
火車站周圍四處林立的東南亞商家
桃園藝文陣線的工作內容廣泛,從規劃藝術展覽空間、走讀活動、社區營造,到向青年學子宣傳桃園在地特色的重要性等等,有關文藝領域的推廣可說是無所不做。當問及劉醇遠該如何說服他人文創產業的價值時,他瀟灑地回了一句:
「第一個,我還活著;第二個,我沒餓死;第三個,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其實有越來越多經濟的可能性。」
中壢五號藝文倉庫外的佈置
該如何讓一個城市變得有魅力,文創這種實驗性的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看看日本,你不要說這是一個不能賺錢的行業,因為文化力累積,以傳世為核心目標,除了保存原有的生活景緻及歷史風貌外,現在它有賺不完的觀光財。」頓了一會,劉醇遠又道:「為什麼我要做這個?雖然賺得沒有你多,沒辦法像那些科技新貴每個月十萬二十萬,可是文化工程是很重要的,它可以釐清很多很多問題,也可以重新去形塑一個地方的價值,甚至改變一個在地人的思維,讓你知道自己從哪邊來,該往哪邊去。
你是哪裡人?要回答這個之前,我們需要對於這個國家跟社會有更多的認識,劉醇遠一再強調人文的重要:「文化可以讓我們建立起自己的主體性,可以讓你很清楚的知道,為什麼我和他們不一樣。」面臨族群認同,小至戰台灣南北,大至數十年之久的統獨議題,文化始終是一種美麗的矛盾,是包容,也是區隔。

就要你的特別:走一條文化創生的路

至於中壢店家的文化創生,劉醇遠提及,其實仍要考慮到現實面的生活需求,因此,單位在協助商家創新前也會充分溝通,討論出最合適的方法。並不是一味地翻新、換上新裝潢跟文青字體,打上百年老店的招牌後就是所謂的文化創新。
「文化最忌諱的就是複製。」劉醇遠表情嚴肅,指出現代人崇尚單一美學價值的通病會抹煞掉在地特色。「如果大家真的都覺得文青風格系統家具的那種美學『哇!好棒喔!』,那每個地方、每條老街都長一樣就好啦。」
台灣的人文思想莫約在八零後開始萌芽,隨著社會的富足、政治型態安定,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在地文化的重要性,然而經歷過國民黨執政時期與二二八事件後的台灣,造成父輩與返鄉青年的斷層,對文化的復甦造成非常大的傷害,一層鴻溝橫亙在世代之間,使得人文產業要傳承下去又增添一道障礙。
「我爸爸媽媽的那一代好像沒有被教要怎麼生活,就是讀書、然後發大財。舊的東西就換掉,或是說:『那個很髒欸你幹嘛!不要碰!』」
有可能是高中就讀文組的關係,但更多時候是自然而然的。問他為何這一輩如此懷舊,劉醇遠想了一會兒。「我個人蠻喜歡歷史鐘擺效應這種說法,這個答案蠻好的、也蠻美的。當都市過於飽和的時候,的確就會有一個心靈的需求跟寄託。人本來就是需要故事跟情感的阿!」
藝文倉庫內的小擺設充滿懷舊的味道
「當歷史的鐘擺盪到極端,好像就會有個聲音告訴我們:這不應該是這樣,兩端的辯證過後,自己的信仰和真理就會出現。」他不隱瞞從事這個行業的辛苦,因為市場機制的關係,藝文產業可以說是邊緣中的邊緣人。經營藝文空間的收入微薄,僅是杯水車薪,因此如何行銷人文價值顯得尤其重要。除了定時舉辦講座、展覽,若能向政府申請補助、或與插畫家合作的商品營收,甚至向大眾募款維護古建築,只要有一絲機會的地方,他們都會不遺餘力地去爭取。
「文化消費需要另一種不同的價值去和社會溝通,舉例來說,你覺得創意重不重要?你覺得支持手工編織技藝的傳承重不重要?」現代人消費講求快速便利,最重要的是便宜。但鮮少人會發現,當購買文化產業的商品時,同時也是在協助歷史的傳承,或是帶動社會的創新。
「台灣或許還沒有真正走到那一步。」劉醇遠搖頭。
等到台灣這塊土地要積極重視集體意識的價值,有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也說不定。工廠林立、高樓如春筍般四起,破壞環境的同時,台灣人也將自己的土地認同磨損殆盡。但是慢慢的走、慢慢的累積,從第一、第二波青年返鄉到近年來的學運,環境運動帶來的力量,除了需要時間熟成,還需要有更多人投入。

播下人文種子:好的故事,該讓誰們聽見

有沒有想過進入校園募集志工?劉醇遠保持一種正面態度,說有機會的話絕對會嘗試,但目前沒辦法主動拉線。「成立桃園藝文陣線的五年來,我們也接收過許多不同的意見,很多人都會告訴你應該要幹嘛,應該要先去推哪一邊之類的。」從前劉醇遠會因為這些事情感到焦慮,好像什麼都很重要,不知道到底該先完成哪一塊。後來發現最好的做法,是起碼要先做好自己。行銷、營運、辦活動、行政處理,諸如此類的繁瑣其實已經占去桃園藝文陣線大部分的時間。
「把一個必要的程序做出成績,我們也才能有模式和機制去和你們分享。」他坦言,若是有老師想要邀請陣線的夥伴去學校分享,他們都非常樂意。舉中大壢中的例子來說,是有一群地理科老師親身參與陣線舉辦的活動,潛水觀察一陣子後,才決定將團隊帶入課堂。
「讓自己在做的事情被別人看見,形成善的循環,這樣更有趣、也更自然,老師和同學們的每一次的回饋都會讓我很感動。」
然而,學子們對在地認同卻有不一樣的想法,不少子弟一樣會追求外面的世界,想盡辦法逃家越遠越好。對於認同感的強弱異同,劉醇遠說,在地的概念對每個人來說,每個階段都不一樣,雖然在地認同一定是從「家」出發,但是比起「家」,被一個群體「接納」的感覺更重要。
「我不覺得每個人都要去處理『在地』這件事情,但是人一輩子都應該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認同會流動,亦是一種選擇,但劉醇遠接觸在地創生的濫觴很簡單,就是想知道父母、祖父母的故事:「做這些事,至少我會懂得感激,知道自己是承接了哪些人的努力,才有現在的我們。」

文化與行銷:藝術談政治究竟是不是罪過

那麼,到底什麼是文化呢?看著倡議環保的團體把瀕臨絕種的台灣動物畫成插畫、反覆將Logo印在環保袋上,這樣就是文化了嗎?一連串商業模式底下的掙扎,劉醇遠也曾經為此困惑,稱之為一種潔癖。環保團體帶頭製造更多垃圾,但大家都想要活下來。
「大家的協會都在做很好的事情,卻也需要不斷地籌資,一旦少了一個人在團隊裡做事,對後續運動的推廣又更困難。」面對衝突的疑問與憤怒,我們更應該要思考如何達成行銷與目的之間的平衡。
「但只有一直思考而不做改變的話,那不會有任何幫助的。」劉醇遠以德國發明的樹葉餐盤為例,指出未來的路漫長,但很廣。只要有想法、有人願意合作,要找到改變世界的方法不無可能。
除了樹葉餐盤,劉醇遠也拿銷售戲劇門票對比藝文人士的行銷處境。「只有兩千個粉絲,但是有四千張票要賣,那你怎麼辦?」他最近回台大戲劇系協助宣傳新劇《莎士比亞打麻將》,嘗試進行時事行銷、運用話題跟風。因為戲中涉有政治,因此他們嘗試以台大戲劇系學生的角度,在粉絲專頁聊聊政治談話。
譬如最近火紅的中天新聞,或是把歐陽妮妮、娜娜變成行銷素材。這些宣傳手法確實引起非常大的風波,但成功之餘也引來不少質疑。
「大家都會有一種潔癖,會說:『你行銷可以啊,但是好好講戲行不行?』」劉醇遠皺眉,不解為何世人總是覺得藝術與政治非得一邊一國,既然有用、幽默,而且無傷大雅,那台大戲劇聊政治為什麼不可以?
「很多的文化業者都在做很好的事情,卻認為行銷只是一種媒體跟民粹的操弄。那些藝術工作者將自己放在一個很清高的角度,結果就是大眾不買單,反而讓他們繼續討論一些無用又垃圾的新聞內容。那為什麼不反過來利用這一塊,讓大家看見更多更好的內容、促進更好的消費呢?」
台大戲劇系20週年新劇《莎士比亞打麻將》劇照,將在今年05/31~06/02於臺北市藝文推廣城市舞台上演。
關於上述,許許多多的問號彌足珍貴,這些深入思考過後的結果,和劉醇遠就讀的客家人文學系也有一點關係。
「老實說我不是為了做地方創生而去唸客家研究所,但是經歷過在龍潭客家文化館工作的那些時間,我發現有些事情不去唸書真的不行。」劉醇遠說,進修前他其實不太懂老師們口中社區營造的概念、或是文化如何傳承、創意等等。抄在本子上的筆記似懂非懂,直到釐清那些問號以後,他才不再迷惘自己的選擇。

捱係客家人:母語之於文化傳承

你有沒有想過客家文化節五年、十年以後會是什麼樣子?萬一有一天我們的下一代不再講客家話了,難道客家文化的傳承只能靠一個系所繼續下去了嗎?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提問,甚至能變成一個論文題。
「可是客家話是身為一個客家人必要的因素嗎?語言是嗎?」劉醇遠反問,從小我們就被社會教育傳承母語就是傳承文化,這種說法不能算錯,但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會讓客家文化被框架困住,年輕人走不出新的可能。
「你在學母語的時候開心嗎?」劉醇遠在投射這個問號的時候眼神銳利。語言是一種工具,標示自己和另一群人不一樣的地方,因為語言產生連結或認同,很好,但是傳習文化的重點並不是會講母語就OK。普羅大眾要產生文化認同的步驟是這樣的:「第一個,你要有愛;第二個,你要覺得它有趣。」而文化工作者除了有愛之外,最大的工程是要將那些失落的記憶轉譯,讓一般人也能體認到文化價值。
「至於要怎麼做又是一個設計。」有苗栗的客家人開設YouTube頻道宣揚客語;也有些音樂人使用客語創作流行歌,這些行銷策略跟模式都很不錯。除了讓年輕人有接觸客語的管道,也許還能激起他們學習客語的慾望。
「但是絕對不是只有客語,因為生活中根本就用不到。」
讓劉醇遠拾回母語的契機是祖母,當時,祖母和其他人是用客語溝通,唯有面對劉醇遠時是講國語。這讓他開始覺得自己必須學習客家話,雖然一開始講得極爛,奶奶還會因為聽不懂而用國語回話,然而劉醇遠還是會強迫自己盡量用客家話和祖母溝通,直到現在仍是如此。
「這是我對自己的客家實踐和客家認同,但是要怎麼讓客家文化變成像日韓之類的文化工業,這個還是需要思考。」劉醇遠之前的研究題目是媒體與文化工業,他曾經想試著分析現代的客家歌曲在傳遞什麼新的核心價值,又是否能被大眾接受跟認識?然而在盤點那些符號過後,他卻感到失望。
「民謠風的曲風、裡面都在講捱个阿婆、河水漣漣、我的阿公種田。」清一色的農村意象,和上一代關於「客家」的既定印象有很大的關聯,有些老人家會覺得年輕人在做的東西不算是客家文化,那些限制其實反而成為傳播客家文化的絆腳石。
「我有朋友在客家電視台上班,曾經想要開設一個客家性的談話節目,結果被阻止了。他們說節目裡講客語的時間未達一定的比例就不是客家節目,但是參加節目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客家新生代,這樣為什麼不能算是客家節目?」劉醇遠的語氣漸重,說到上頭客家大佬對文化傳承其實該負很大的責任,文化要交替下去並不該越走越窄,若是繼續執意地承認單一價值,上位者實是在斬斷自己的後代。
不過至於客語到底會不會絕種,他倒是不大擔心,畢竟還是有學校的教學,而當這一代有了文化意識以後,也會把自己族群文化教育給孩子們。「要是妳現在十七歲,起碼傳承了十七年以後還沒斷根阿!」他笑著回答那些疑慮和憂心。
「因為你的血緣或認同,你成為了一半以上的客家人,那樣就很棒了。但不管是不是客家,只要是值得推薦的文化都值得我們去投資、去傳承,現實考量則是要讓年輕人有錢賺。」相較有血緣做連結,非客家人而學習客語的例子鮮少,去年入圍金鐘獎的彭若萱就是一個例外。曾前往倫敦和丹麥進修的她,還是因為《台北歌手》的通告開始學習客語,兜了半個世界,她的客語現也說得十分流利。
由客家電台製作的文學戲劇《台北歌手》

時代省思:孩子,請別再畏畏縮縮

然而談起新生代,劉醇遠也說起他的擔憂:「現在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說起來很老套,但每個世代都有自己要去面對的課題,你們有很好的工具,不要把自己鎖死。」
手機或網路時常淪為現代人的藍光牢籠,不少人在過度依賴網路後對人群產生害怕,當要顧忌的事情越來越多,也會讓人越來越縮。對於社群媒體的應用,劉醇遠這麼說:「先把情緒性的東西收起來,永遠往好的地方看。」
「我今年的hashtag就是『相信我們可以。』不要覺得不可能,當你真心誠意想要一件東西,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放眼跨界和雜學的未來,多用工具去溝通、行銷、說故事。身為文化工作者的劉醇遠,以斜槓青年之姿跨足多項藝文產業,將文化工作者比喻成守護者,他以自己的經驗鼓勵年輕學子勇敢去做、和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學習,最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avatar-img
    3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每每搭火車下新竹,都會想「怎麼火車站這麼多外勞?」不管是桃園的、中壢的,抑或是新竹的火車站,站前總會聚集一群外勞。車廂內,也時有外勞坐著看手機,我偶爾幾次瞄到螢幕,看到的都大多是其他外勞的直播。 「外勞好愛直播」、「他們身上的香水味好重」等印象,就此烙在我的腦海裡。雖然我沒有那個意思,
    Thumbnail
    人生第一次完整走一次艋舺風俗業路線,以前都只是逛夜市經過某個點順便提一下而已,而且這天本來只是一個私人行程,要帶一起做地方創生的夥伴們來萬華「見見市面」。 在這前一週的某天,我應該是那天酒喝多了、不知道哪條神經接錯,竟然問了大名鼎鼎的工頭堅和萬華地區文化推廣專家《沐育文化》凱文,要不要一起來玩⋯
    Thumbnail
    為了工作讀的一本書,想說也該認識認識這個負責的業務,於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增加了原先對桃園貧乏的認識,也看見這個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不少的城市,多元文化並存且歷史文物頗豐的一面,不再印象停留在慈湖和豆乾,其他一無所悉的小白狀態。 地方學儼然成為顯學的當代,可惜的是遲遲沒有發展出好的模式來推廣。
    Thumbnail
    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所擁有的客家文化,多在火旁龍節、桐花季等節日才比較有機會讓他人一窺究竟,否則就是必須前往客家鄉鎮去體驗客家文化。其實,客委會分別在苗栗銅鑼和屏東內埔一北一南的地方,分別設立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國家級客家文化建設,園區不但免費,內容也相當有料。
    Thumbnail
    2024.05.13 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政府籌備多時「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今(13)日上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典禮現場嘉賓雲集,新竹縣長楊文科、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等人,與立委林思銘及徐欣瑩辦公室主任、竹東鎮長郭遠彰及新竹縣多位議員、竹東鎮民代表、里長等民代一同虔誠祝禱工程順利圓滿完成,不僅未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阿杰是眷村的小孩,從小吃著各種來自湖南、貴州、四川各種地方菜,以及去了桃園市區後的飲食生活。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老闆娘曹巧苓,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除了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裝潢,還分享了他們的招牌美食和小吃。還有文章主角自己最推的美食。文章中融入情感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Thumbnail
    在《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的【串客派對|地方創生特區】後生共下飛,在 富富.小山岡 的攤位巧遇主辦單位桃客青(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的承辦窗口,我們聊著展區陳列的資訊,他說:「富岡,位於桃園最南端的客庄小鎮,境內有許多口陂塘水圳,和豐富的水文化與自然生態。想帶著大家,重拾早期親水的客庄回憶...」
    Thumbnail
    我是客家人,應知客家事!在2023年歲末,隨著社區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赴廈門參觀客家土樓,瞭解客家先民如何以智慧來解決生存的問題,對我來說,尤其意義重大!客家土樓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防禦外敵要求而建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之所以稱為土樓是因為以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大學時期,我每每搭火車下新竹,都會想「怎麼火車站這麼多外勞?」不管是桃園的、中壢的,抑或是新竹的火車站,站前總會聚集一群外勞。車廂內,也時有外勞坐著看手機,我偶爾幾次瞄到螢幕,看到的都大多是其他外勞的直播。 「外勞好愛直播」、「他們身上的香水味好重」等印象,就此烙在我的腦海裡。雖然我沒有那個意思,
    Thumbnail
    人生第一次完整走一次艋舺風俗業路線,以前都只是逛夜市經過某個點順便提一下而已,而且這天本來只是一個私人行程,要帶一起做地方創生的夥伴們來萬華「見見市面」。 在這前一週的某天,我應該是那天酒喝多了、不知道哪條神經接錯,竟然問了大名鼎鼎的工頭堅和萬華地區文化推廣專家《沐育文化》凱文,要不要一起來玩⋯
    Thumbnail
    為了工作讀的一本書,想說也該認識認識這個負責的業務,於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來,增加了原先對桃園貧乏的認識,也看見這個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都不少的城市,多元文化並存且歷史文物頗豐的一面,不再印象停留在慈湖和豆乾,其他一無所悉的小白狀態。 地方學儼然成為顯學的當代,可惜的是遲遲沒有發展出好的模式來推廣。
    Thumbnail
    身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所擁有的客家文化,多在火旁龍節、桐花季等節日才比較有機會讓他人一窺究竟,否則就是必須前往客家鄉鎮去體驗客家文化。其實,客委會分別在苗栗銅鑼和屏東內埔一北一南的地方,分別設立了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等國家級客家文化建設,園區不但免費,內容也相當有料。
    Thumbnail
    2024.05.13 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政府籌備多時「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今(13)日上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典禮現場嘉賓雲集,新竹縣長楊文科、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等人,與立委林思銘及徐欣瑩辦公室主任、竹東鎮長郭遠彰及新竹縣多位議員、竹東鎮民代表、里長等民代一同虔誠祝禱工程順利圓滿完成,不僅未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阿杰是眷村的小孩,從小吃著各種來自湖南、貴州、四川各種地方菜,以及去了桃園市區後的飲食生活。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老闆娘曹巧苓,分享了她的情感故事。除了介紹了陸軍小館的裝潢,還分享了他們的招牌美食和小吃。還有文章主角自己最推的美食。文章中融入情感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Thumbnail
    在《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的【串客派對|地方創生特區】後生共下飛,在 富富.小山岡 的攤位巧遇主辦單位桃客青(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的承辦窗口,我們聊著展區陳列的資訊,他說:「富岡,位於桃園最南端的客庄小鎮,境內有許多口陂塘水圳,和豐富的水文化與自然生態。想帶著大家,重拾早期親水的客庄回憶...」
    Thumbnail
    我是客家人,應知客家事!在2023年歲末,隨著社區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赴廈門參觀客家土樓,瞭解客家先民如何以智慧來解決生存的問題,對我來說,尤其意義重大!客家土樓是一種依山就勢,就地取材,適應聚族而居生活和防禦外敵要求而建的大型樓房,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之所以稱為土樓是因為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