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篇為參與2021年10月15日,由逢甲大學庶民研究中心與臺中社會創新基地共同協辦的第二屆地方創生論壇演講之側寫紀錄。
不管是被稱之為「成功」的案例,又或是因為「推送」功能而點閱的文章,那些看似完整的、創新的組織團體,其實在最初也都是從微小的行動開始,也就是帶著「關懷的心」。
譬如鹿港囝仔一開始的「保鹿運動」,發起人張敬業先生只是想藉由行動喚醒大家對環境的重視,他說:「彎下腰的風景,看見了地方青年透過社會,重新與家鄉的發展脈絡有所連結」。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張敬業(圖片來源:張敬業先生個人臉書。貼文日期:2019年09月14日)
張敬業先生在大學期間到義大利參與樂團的音樂祭演出後,才第一次感受到,原來透過節慶可以讓安靜的小鎮熱鬧、喧囂起來;原來,透過藝術管理,可以將想像中的生活,透過策劃串連起來。
你知道嗎?鹿港其實不缺工作機會。過去繁盛的小鎮有著豐富的地方產業型態,如酪農業、加工製造業,除了河港貿易之外,還有金紙店、神像彩繪等傳統工藝,而在近半世紀以來,則開始朝向觀光化、觀光工廠的運營模式發展。產業把人留下來了,而留下來的人們自然繼承了這樣的文化,產業環境創造了把人留在地方的機會。
那所以,鹿港缺的到底是什麼?
鹿港今秋藝術節旗幟(圖片來源:今秋藝術節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日期:2019年07月02日)
勇於反思、檢討的團隊都是強大與可期的。
張敬業先生說道:「第一年的今秋藝術節是『勉強』辦起來的」。隨後他們去思考,「燈會」雖然帶來了人潮、錢朝,卻也同時帶來了垃圾潮,於是他們透過舉辦在地的文化活動——今秋藝術節——把所見問題包裝進藝術節裡創新再現,如今街區變美術館、廢墟變展場,更透過導覽把人帶進街區,連結起「人與空間」的關係。
藝術節內容包括表演藝術、街區策展、社區影展及社區參與行動等,有各式地方人生活經驗累積而來的藝文元素,也逐漸地讓今秋藝術節成為不只是藝文活動的集合,更是連結地方社群關係的重要活動。
意識到鹿港人經常跑到台中這個都會區消費,張敬業先生說,不管是傳承亦或創業,鹿港的店家提供的不僅僅是就業機會,更是創造一個空間,讓人「願意去消費」,這樣不就可以把錢留在地方了嗎?
於是,除了籌辦藝術節之外,鹿港囝仔團隊也陸續陪伴許多返鄉青年,共築在地的永續生活。如:白天是展場,晚上化身精釀啤酒吧的「勝豐吧」;推廣食材地產地銷,並實踐減塑生活的「禾伙食堂」;利用服裝剪裁後的剩餘布料做小袋子、飲料杯的「參先生」;提供伴手禮代訂服務、鹿港夜間漫遊體驗的「東皋歇暝」民宿,以及結合品茶與陶藝工藝的「力野茶陶所」,或是直接找來糕餅業第四代老闆,教大家做鳳眼糕的體驗式下午茶。
張敬業先生及其團隊想傳遞一個核心價值即是:「空間是消費,也是體驗」。因為生活就是價值觀最好的實踐。於是乎,食、衣、住、行、育、樂的方方面面,都整合成了我們所見到的樣子。為店家帶來經濟收益,同時也為旅客帶來不同的旅遊體驗。
最後,張敬業先生為我們、為論壇帶來極具意義的地方創生省思:「旅遊的一條龍,除了自己的組織之外,也要外溢到其他店家,整合各種體驗,秉持『讓一個人願意來一百萬次,而非一百萬人都只來一次』的信念。返鄉,不是要很紅之後回來才有影響力,而是帶著外部的資源網絡,返鄉產生連結。透過今秋論壇,盤點、反思可以連結哪些資源,導入政府、企業、地方資源,創造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最後共創地方永續。」
Rutger Bregman在《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裡提及:「與其納悶著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在這項或那項工作當中賺錢糊口,不如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要怎麼謀生。」呼應到張敬業先生一直以來秉持的信念:「很多人因為工作而到城市去生活,而我們是為了留在鹿港生活,而選擇了現在的工作。」
或許搭著「地方創生」的熱潮,我們該向下探尋的是生活的模樣,去思索那些曾經待過的小鎮、小鄉村裡的回憶,而非把「現代化」當成一種迷信。如同前仆後繼跑到大都會區消費與生活的情形,回頭看看自己的家鄉,或許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最好的模樣,就在那裡。
後記
在做地方創生時,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先從盤點地方DNA開始」透過執行保鹿運動期間串連起的人與事,都是地方最寶貴的資產。如洪震宇在《風土經濟學》一書裡提及的概念:時間所累積的生活文化,以及空間形塑的地方風土,正是每個鄉鎮發展最重要的元素,循著這個脈絡去發展地方產業,才能帶動地方創生的長期目標。
因為有人才有文化,有文化傳承,「地方」才能「創」造「生」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