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篇為參與2021年10月15日,由逢甲大學庶民研究中心與臺中社會創新基地共同協辦的第二屆地方創生論壇演講之側寫紀錄。
苗栗的臨海小鎮苑裡,是一個經過產業凋零、人口外移的農村,那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曾經在都會區謀職的青年願意返鄉並且深耕呢?
2013年時,外國集團要在苑裡設置十四座大型風機,但這樣的大型發展並沒有和在地做一個良好的溝通,於是在地居民籌組了「苑裡反瘋車自救會」,透過抗爭表達訴求與不滿。而育育當時僅是帶著「好奇」的心態重回土生土長的家鄉,想一探究竟,立意良善的綠色能源怎會招致眾多農民、漁民的反對。
抗爭結束後,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去反思,社會運動不應該只是「反對」,而應該是「返回」家鄉、鄉土。多了一個「辶」部的「反」,正是走走停停後,想要努力留住的溫度與文化。於是,育育協同其他青年、在地居民,在2014年一起成立了「苑裡掀海風」,希望能延續對公共議題的討論。
取名為「掀海風」,是希望化被動為主動,透過年輕人主動的力量,掀起一陣返鄉的風潮、掀起社會對於地方文化重視的風潮。起初,掀海風團隊為了搞清楚「苑裡人對於苑裡的願景到底是什麼」這件事,展開了一系列田野調查。對於從小在苑裡長大的育育來說,老街是走了千百回的地方,她告訴自己必須脫掉有色眼鏡、放下既有框架,並且重新去感受在地的風土民情,才能發現那些習以為常的小事,其實有歲月細膩雕刻的痕跡。
透過田野調查的紀錄,掀海風團隊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苑裡的友善種植,與深具歷史意義的藺草編織,於是有了地方性刊物《掀海風》的出版,育育說道:「刊物不只是紀錄地方美好的事物,我們也在過程中發現地方的問題與困難。結合我們的理念,解決在地人的問題,讓串連刊物的受訪者成為可以一起幫忙社區的人,從刊物採訪跳出來成為社區行動的一份子。」
擁著社運的能動性與批判性,發行集結田野調查成果的《掀海風》刊物並未讓育育與團隊們停下腳步思考:「該如何進一步在地方扎根?」在這樣的反思與動機之下,2018年,作為「第三空間」的獨立書店「掀冊店」誕生了,掀海風團隊也就此展開了鄰里共好的扎根之路。
什麼是「第三空間」?書店作為第三空間,成為社區社會連帶的一部分,它繼承了「大樹下」與「廟埕」的公共性,同時拓展了學校之外的教育空間。在日常生活中串聯不同的行動主體,藉由讓彼此不認識的人們,因共同對於閱讀、新知、認識朋友的需求,而齊聚一堂。
掀海風團隊透過「掀冊店」的場域實踐與串接,將苑裡教芋部1.0的理念茁壯成「苑裡教芋部2.0」。除了執行各種文化轉譯活動找回地方自信、編織社區網絡之外,還舉辦五感體驗,邀請農夫當講師、舉辦苑裡海風夏季學校,廣邀各地大專院校學生前來交流。最重要的是電商平台「苑裡海風味」的整合,在網頁上頭可以可以看到海味好食、藺編好物、掀冊好書。從文化、創生、友善農業到教育,苑裡教芋部的核心價值是:「每個人都是行動者,都可以創造共好的網絡與價值,是『農民+消費者+青年+在地高中生+社區居民』的共好循環。」
「苑裡是沖積扇平原、地力肥沃,地景和苗栗其他丘陵地不一樣,這件事很重要是因為,苗栗有七成人口從事農業……。藺草從日治時期到戰後都成為苗栗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育育在論壇演講之初,透過清晰的人文地理脈絡,讓我們可以快速認識苑裡這座保存著臺灣傳統地方特色的小鎮,演講最後她說:「在農鄉村落中,我們有一項城市所沒有的優勢——我們的綿密社區人際網絡,是讓我們真的有機會能做到傾全村之力,提供一位孩子自由發展、大膽想像的成長空間」。
地方文化沒有沒落,只是被忘記了,地方創生的本意並非搞一堆活動讓地方「往生」,而是牽起那雙走得比較慢的手,共同編織在地記憶,如同育育與掀海風夥伴們透過掀冊店搭載的共學平台一樣,緩慢而穩健的傳承文化。
劉育育 / 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
- 1986出生長大於苑裡
- 2005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參與樂生療養院反迫遷運動。
- 2008—2015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 專員、主任秘書
- 2013苑裡反瘋車
- 2014—至今苑裡掀海風
- 2017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所
- 2018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