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與寫作(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閱讀與寫作(一)〉中,我鼓勵青年人學習廣泛閱讀和反饋閱讀,或多或少是因應時下少年的閱讀習慣而說的。會閱讀的少年人大多像跟看電視差不多:容易被潮流影響閱讀某類書籍;會以純接收的態度來閱讀。美國著名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2004)曾說過電視是一個「傻瓜盒子」(idiot box),只會讓人看得傻傻痴痴,無法獨立思考問題、分析現象。假如用看電視的習性來閱讀,極有可能只會訓練出一批又一批書呆子(bookish fellow)。

坊間的閱讀模式汗牛充棟,而無論是哪一種閱讀模式,重點都在於閱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正如美國哲學家莫蒂默·傑爾姆·阿德勒所說:「閱讀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師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頁22。)阿德勒還說:「書跟自然或世界一樣,當你提出問題時,只有等你自己做了思考與分析之後,才會在書本上找到答案。」 (同上)

根據阿德勒的分類,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以及主題閱讀。一般而言,孩子從幼年到少年時期,都處於基礎閱讀的層次(當然有例外),即懂得所閱讀的句子或段落的意義,但未能以檢視閱讀來抓著書本的主題重點,以及能概括整本書的內容和要旨。你大可做一個簡單的測試:給一個小學生一本小書,可以是小說或非小說,讓他讀後告訴那本書到底在說甚麼。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小學生會把書重頭到尾講一遍給你聽,或索性告訴你:「不知道。」我認為處於基礎閱讀的孩子,最合適閱讀的書籍必然是小說。小說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蘊藏著一個獨特的世界,任何人走進那個世界,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領悟,無需把它勉強分析,也可以享受其中。我第一本閱讀的小說是《水滸傳》,初讀當然對當中的歷史背景、事件的意義等都一知半解,然而無礙我進入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故事之中,亦無阻我瞭解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每個好漢的獨特而有趣的故事。

阿德勒所說的「基礎閱讀」分為四個階段:預備階段解讀階段建立辭彙和擴大視野階段,以及精練與增進階段。小說在這個階段裡,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讓孩子一邊吸收辭彙與文法,一邊拓寬心靈的視野,最重要的,是孩子在享受閱讀故事的樂趣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語文知識。

我認為寫作和閱讀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因此,孩子一直到高中時期,大可享受基礎閱讀,而且可多閱讀好的小說作品。學校圖書館的藏書必然要把好的小說作品收納其中,並且在學校裡積極推行閱讀小說的運動。讓孩子自由挑選作品閱讀、發問問題、交流感受和觀點、對作品進行改編或續寫,日子有功,孩子便會不自覺地進行基礎寫作了。

我的一位大學老師陳家春先生在他的著作《文學精義》裡說:「創作過程分為素材累積醞釀構思藝術表達三個階段。 」(頁123)素材累積除了可透過生活,也可透過閱讀來進行。累積不一定要多,只要累積得合宜,便會找到合適的寫作素材,重點在於孩子要慢慢學習把閱讀的東西跟自己的生活連貫在一起。例如我請學生透過閱讀阿濃的一篇作品,想想對他們的生活有甚麼啟發,結果有不少的文章都讓我有所驚喜,也藉著文章瞭解現今少年人的想法。

陳家春老師所說的第三個階段——藝術表達——是一個複雜而深奧的過程,初學者不能一下子就能掌握得好,這是沒有關係的。藝術往往要窮畢生的精力去鑽研,不能操之過急,沒有天書可以訓練一位年幼的孩子瞬間成為大文豪。因此,寫作之於孩子,是一個把閱讀到和吸收到的東西藉文字作出反饋運動,在表達手法上或會十分稚嫩,但在點子和設計上則可能會初露鋒芒也說不定呢。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文字看似無所不在,但真正要和「心」產生連結,必須要有幾個要素才能達到。比如說:集中的注意力、理解作者的表達進而思考、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寧靜的心境等等
Thumbnail
文字看似無所不在,但真正要和「心」產生連結,必須要有幾個要素才能達到。比如說:集中的注意力、理解作者的表達進而思考、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寧靜的心境等等
Thumbnail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我不會說自己是個飽讀詩書的人,因為確實不是,但如果這輩子可以完成一個夢想,看完全世界從古至今的書無非是不二之選。
Thumbnail
寫作與讀書關係非常大。善於寫作的人首先善於讀書,熱愛讀書。而不善於寫作的人,基本上對書沒有多少興趣。 讀書的最佳年齡是兒童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如果熱愛閱讀,就可以保持一輩子。青少年時期不愛讀書,以後能夠愛上讀書的可能性不大。 每個年齡段都有最適合的事情,錯過了就難以彌補。年輕時沒有把最優秀思想裝
Thumbnail
寫作與讀書關係非常大。善於寫作的人首先善於讀書,熱愛讀書。而不善於寫作的人,基本上對書沒有多少興趣。 讀書的最佳年齡是兒童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如果熱愛閱讀,就可以保持一輩子。青少年時期不愛讀書,以後能夠愛上讀書的可能性不大。 每個年齡段都有最適合的事情,錯過了就難以彌補。年輕時沒有把最優秀思想裝
Thumbnail
人喜歡聽故事是一種天性,孩子想聽故事的欲望,往往比成人還要大。故事是他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自己,以及世界和自己的關係的一道重要橋樑,因此,讀故事本身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苦差,前提是那故事是要由他自己挑選的,還有一個條件:他要有理解和詮釋故事的自由。
Thumbnail
人喜歡聽故事是一種天性,孩子想聽故事的欲望,往往比成人還要大。故事是他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自己,以及世界和自己的關係的一道重要橋樑,因此,讀故事本身對他們而言,絕對不是苦差,前提是那故事是要由他自己挑選的,還有一個條件:他要有理解和詮釋故事的自由。
Thumbnail
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後的輸出,由於孩子們的見識和經驗未必那麼廣泛,所以在一開始,仍然需要大量的素材來幫助他們寫作,這時候正向的鼓勵、反饋和協助是有助於幫助他們學習的;盡量讓他們的寫作和生活是連結再一起的,這樣他們會更有感、擁有更多素材才做自由發揮。
Thumbnail
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後的輸出,由於孩子們的見識和經驗未必那麼廣泛,所以在一開始,仍然需要大量的素材來幫助他們寫作,這時候正向的鼓勵、反饋和協助是有助於幫助他們學習的;盡量讓他們的寫作和生活是連結再一起的,這樣他們會更有感、擁有更多素材才做自由發揮。
Thumbnail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Thumbnail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