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閱讀與寫作(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位住在貧民窟的朋友,分別是 A君、B君和C君,他們都希望脫貧。一天巧遇一位神仙,神仙說相逢便是有緣人,答應替他們每人實現一個願望。
A君搶先說想擁有千萬家財,B君緊接表示希望擁有多種技能。神仙輕揮仙棒,各從其願。A君頃刻成為首富,享盡榮華,可惜只懂揮霍而不事生產,一載不過已宣佈破產;B君變成多方專才,最初的確能大展拳腳,而且生意不俗,但不擅管理,單靠一人之力,虛耗過度,積勞成疾。
那麼C君又如何呢?他不求富貴,也不求技能,只求智慧。他得到智慧後,能博覽群書,熟諳人情世故,讓他成為一個知人善任,洞察關鍵的領袖。他很重用A君和B君,既訓練A君有一技之長,也協助B君運用自己的能力,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這故事既可以是「知識改變命運」的闡釋,而很多知識,都是從閱讀而來的。閱讀是汲取智慧的途徑。C君求的智慧,並非是天賦異稟,或是神祕力量,卻是從閱讀累積得來的。只要是活人就能閱讀,這裡所講的閱讀,不囿於文字,還可以是世界現象、人情世故。在上古時代的一首歌或是一篇故事,都是先由一少撮人開始,另一些人唱和,這樣輾轉傳誦,慢慢就成了集體作品,它們很多一開始也並非以文字流傳於世,而是口耳相傳,在在都表現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文精神,當中往往蘊藏許多睿智。據聞魯迅的祖母蔣老太太不識字,卻是魯迅其中一位不可或缺的啟蒙老師。蔣老太太肚子裡裝了說不完的故事,時常跟孩子分享。魯迅長大後寫的一篇散文《論雷峰塔的倒掉》,就是受蔣老太太講給他聽的,是受到白蛇與許仙的故事所啟發的。農民觀天色而辨時節,醫師閱人面而知所疾,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閱讀是人生每一天都幹著的事情,俯拾皆閱讀,捧著書來讀只是其中一種形式而已。
金庸先生曾說過,閱讀於他而言,就如呼吸,是自然不過的事,並沒有甚麼心得可言。既如此,就犯不著長篇大論解釋兩者的關係,那我們還要討論些什麼呢?
人人都在呼吸,卻未必就懂呼吸;人人都在閱讀,但未必都會閱讀。不閱讀的人最多害己,不會閱讀而讀許多的人,不僅害己,而且一開口就害人,因為他一就是不思考,亂用別人的話而扣別人帽子;一就是思考錯了,錯用別人的話而誤導別人,包括我在內,也曾不止一次犯下這些過錯,然而因噎廢食並非上策,唯有不斷學習謹慎閱讀。所謂「謹慎」,就是訓練獨立思考。若在閱讀(及寫作)中,只顧鸚鵡學舌,步人後塵,這就表示你只懂跟大隊走向平滑俗濫的路,過的就是平滑俗濫的人生。閱讀要做到韓愈寫古文的精神「惟陳言之務去」,即不肯用俗濫的語言,也就是不肯懷俗濫的思想。推而及之,不肯懷俗濫的思想,那就不肯讀俗濫的書、讀庸俗的人、讀陳腐的事物了。
話總得說回來。何謂「俗」與「濫」,標準莫衷一是,誰有資格評斷甚麼是「俗」呢?再說,許多通俗文學、流行文學,其素質未必低,重點始終要歸回到內容上去。一般而言,跟紅頂白、嘩眾取寵、浮誇膚淺的內容,都可謂之「俗」,這跟八卦雜誌無異,為了銷量,就投大眾所好,那期潮流興甚麼,就寫甚麼,總之要「吸睛」。這種「俗」是催生「濫」的元兇,既然「俗」能吸引讀者,就會海量地寫「俗」,「濫」的風氣便如毒草叢生,難以停止。
這樣看來,是不是飽讀古書古文就行了?也未必是。在20年代的中國,《京報副刊》開出一個「青年必讀書」的題目,徵求文化名人為青年人列出必讀書目。當時正值復古逆流泛濫之風,一班學者盲目吹捧讀古書而開出一堆古書書單,魯迅獨排眾議對青少年說:「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麼大不了的事。」他所說的「行」,就是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真正懂閱讀能使人由愚莽變為有智慧,由隨俗變為獨立特行,以此推之,能使人建立獨立思考的閱讀,才能建構有意義的人生。
與其鼓勵青年人多讀書,不如推動「廣泛閱讀」。「多」讀不等如「廣」讀,前者只集中在數量,後者卻在種類。許多青年人愛讀一種書,就會讀很多本同類的書,這樣日子久了,會容易使自己變得「俗」和「濫」。舉回上面的例子,青年人只一窩蜂讀古書,思想容易流於偏頗和陳腐,縱然古書蘊藏大學問,但只讀古而不讀今,思維會漸漸變得狹隘,倒過來說,只讀今而不讀古,也有同樣的問題。其次是推動「反饋閱讀」。莘莘學子既不能只囫圇吞棗般背書,也不能在缺乏足夠的閱讀基礎下產生高層次思維,就拿之前提及的魯迅的散文《論雷峰塔的倒掉》為例,青年人不能僅靠背誦領會文章的深義,而對雷峰的事蹟、白蛇傳的故事沒有足夠的認識,也不能明白文章到底在說其麼。反饋閱讀的重點在於讀者對作品的回應,是讓讀者一步一步地認識作品,愈是有深度的作品,讀者的反饋就愈多愈深,甚至可以到達評論的層次,例如一眾「紅學家」(研究《紅樓夢》的學者)本身也是這本小說的忠實讀者,其中許多都是為人熟悉的作家和學人,例如:王國維、胡適、俞平伯、周汝昌、張愛玲、王蒙、白先勇、劉再復、余英時、唐德剛、楊憲益、高陽等等。
青年人透過「反饋閱讀」,也可以提升寫作興趣和能力。我曾以阿濃寫的〈白菊的故事〉(《日日是好日》,頁23-24)來跟中學生分享如何解讀看似簡單,其實具有一定深度的故事。重點在於他們有沒有從讀者的角度向作品發問問題。我們並非要學生背誦考試天書般,把文章主題、分段重點、描寫技巧等一一分拆成若干點強記,而是透過自己的觀察和發問,學習瞭解和欣賞作品的微妙之處。這個學習過程對寫作是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181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再給青年作者一點建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故事的緣與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細節——文章的關鍵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淺論阿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聯想力(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聯想力(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4)以上是閱讀篇,接下去我們要來談寫作。 如果是以台灣教育中提到的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等等來分,那麼筆者只能說,專業文學訓練請找專科,筆者雖略有涉獵但畢竟不是專家。這裡提的寫作方法,偏向怎樣鍛鍊自己能夠有組織地去寫一篇文章,字句優美與否不在此篇之內。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3-09-05
    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3)接下來,算是一般性的原文書解說,筆者遇到一些同學在問,原文書要怎麼讀啊?筆者知道很多朋友英文超棒的,閱讀毫無障礙,但大多數同學其實不行啦,筆者當年也是英文閱讀能力很差的,所以這邊基於一個過來人,給點可行的建議。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3-08-29
    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2)那麼,如果並非初學者,而是稍微有點概念,讀過一些戰史,只是理論類的可能比較少接觸呢?這種讀者就不需要什麼都畫圈圈筆記,這樣太亂了,筆者自己的做法是,去思考、比對這本書,到底他強調的重點是什麼,尤其是分類。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3-08-22
    養成獨一無二的自我:閱讀與寫作的方法(1)請讀者謹記,若想要寫出有理路的東西,必定要大量閱讀,閱讀還要寫作。若沒有經歷這個過程,最大的弊病是「將別人有理路的文章看成前後矛盾的廢文」。寫作能組織自己散亂的知識,不練習寫作長文,會習慣拆解他人長文,自以為可以各自擊破,成為詭辯家。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23-08-15
    分享閱讀|寫作也能是一種禪嗎?我從傳統射箭體會《箭藝與禪心》「哇!原來你會射箭,感覺好帥啊~那你會去參加射箭比賽嗎?」   我練習傳統射箭,比起準度或威力,我更喜歡練習過程的進步,以及從中體會人生的一些道理,那是一種「生活禪」的概念。   尤其在看完奧根•海瑞格的這本《箭藝與禪心》(原譯:《箭術與禪心》),真的愛不釋手。
    Thumbnail
    avatar
    肥龍的生活札記
    2023-07-21
    如何訓練小學生閱讀與寫作──我讀林怡辰《從讀到寫》 國小老師林怡辰老師寫的這本《從讀到寫》。怡辰老師文筆流暢、敘事生動、而且有豐富的閱讀推廣及寫作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引用理論,使得這本書並不難讀,裡面夾雜了大量的人生故事都很引人入勝,而且所開的分齡閱讀書單、所談的教學方法都很棒。
    Thumbnail
    avatar
    楊子霈
    2023-02-12
    不能停止閱讀與寫作的理由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群創能源要一直分享與環境相關,和太陽能沒有什麼相關的事情,不是應該將重心聚焦在自己的專業上嗎?藉由這次方格子的徵文活動,就來說一說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的理由吧!
    Thumbnail
    avatar
    群創能源
    2023-02-01
    【書評】如果一輩子只學一門課,那就應該是語文:吳軍《閱讀與寫作通識講義》語文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它對人學業和工作的影響上,更體現在對人生活所產生的決定性作用上。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2-10-18
    唐人的閱讀與寫作(二)杜甫的閱讀與寫作本篇討論杜甫的閱讀與寫作。 說明杜甫帶著詩人獨特的眼光,利用廣讀與精讀的閱讀策略,吸收前人的作品,並且透過「用典」與「摹擬」的寫作技巧來創作詩歌,形成自己的文學風格。
    avatar
    許利彰
    2022-07-31
    唐人的閱讀與寫作(一)唐人寫作的知識庫今天就先來聊一聊唐人創作的知識庫存。
    Thumbnail
    avatar
    許利彰
    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