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細節——文章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句話叫「魔鬼都在細節裡」,多數用來提醒人要留意章則等文件中的詳情,尤其是一些分點及註腳等地方。我認為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到寫文章裡去。同樣的一個故事,只要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不論在情節發展,還是角色性格轉向,甚至結局都會變得南轅北轍。這在推理故事中尤為明顯。假如結構和佈局相當於人體的支架和骨骼,細節則好比小關節。無論你在結構和佈局上做得如何精彩,一旦忽略細節,隨時令整篇文章大打折扣。試舉一個例子:

強風把街上的廢紙、樹葉、雜物等颳得漫天飛舞,像龍捲風一般;雨傾盆而下,就像一個大花灑在天空上開著似的。樹木也被吹得彎了腰,向「山竹」躹躬。

這幾句是節錄自一位小六學生寫的文章,他想描寫颱風「山竹」的威力足以令人震懾不已。當中以「漫天飛舞」形容被強風颳起的物件不足描繪山竹有震懾人心的力量,反而把畫面變得很浪漫。作者可以更具體、細緻地描寫強風怎樣「苦待」街上物件來表達它的威力:

「山竹」肆無忌憚把街上的紙皮、樹葉、垃圾擄掠到半空,要不是垃圾桶死命抓著地,也難倖免於難,可是它也被這個強悍的巨風吹得到處亂撞亂碰,滑行過數個街口;伴隨「山竹」而來的毫雨傾盆而下,如一條巨大的瀑布橫亙在半空之中,似要把陸地淹沒一樣。一排一排的樹木,都被吹得折了腰,不得不向這個百年一遇的風大爺俯首稱臣,甚至腰枝壯碩的百年老樹,亦難免被攔腰截斷的悲慘命運呢。

以上除了用一些修辭技巧(如:擬人法)等令整個畫面更加突出外,更重要的是把一些細節勾勒出來,例如巨風如何颳起雜物(用了擬人法「擄掠」來表示它的動作是具侵略性的;垃圾桶「抓著地」、「滑行數個街口」都把風的威力具象化);描寫雨的威勢,亦由「大花灑」改為「巨大的瀑布」,「開著似的」則改為「橫亙在半空之中,似要把陸地淹沒一樣。」在讀者的眼中,前者只像洗澡一般,後者則猶置身在尼加拉瓜大瀑前一樣,效果截然不同;樹木「彎腰」只是被風吹歪了,「折腰」則表示被風吹斷了,兩種情況有很大的差別;「躹躬」一詞搔不著癢處,「俯首稱臣」則使讀者想像到古代的臣子向皇帝五體投地。最後寫百年老樹都慘遭攔腰吹斷,形象具體,令讀者真正感受「山竹」的威力。

這個例子說明寫文章要著力在細節上,不求多寫,但求寫得精確獨到。要避免寫一些空泛的內容,或者用一些概括的四字詞、成語等形容細節。以下是另外一個例子:

我覺得老師真的很勇敢,從他的表情,我知道他還是有點害怕的,但他雖然怕老鼠,卻為了不影響我們學習,而挺起胸膛,勇敢地驅趕老鼠,真的令人敬佩。

作者沒有描寫老師的表情,令讀者無法想像他是有多害怕的。從文字創作的角度,要令讀者有想像的空間,不代表完全沒有描寫,相反,我們愈懂得描寫,愈能幫助讀者開拓想像空間。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位教詩詞的教授,教導我們一首好詩,是要像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中的一句「猶抱琵琶半遮面」,所謂美人,不遮則毫無神祕感,全遮更難以吸引人,唯有「半遮」才吸引人,使人在想像中神遊太虛,投入在閱讀之中。

今年DSE中文閱讀理解卷出了魯迅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當中描寫奴才的部分相當細緻:

他悲哀地說,眼淚聯成一線,就從眼角上直流下來。

如果只寫「他流著淚悲哀地說」,從內容上看,其實也是可以的,卻無法把奴才的可憐形象呈現出來,那種哭法,是屬於軟弱無能者的,亦表現出奴才在壓迫下的無奈。

「人來呀!强盗在毁咱們的屋子了!快來呀!遲一點可要打出窟窿來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團團地打滾。

剛才魯迅描寫奴才的「哭」,對象是虛偽的聰明人,這次的「哭」,對象是有勇無謀強出頭的傻子,奴才眼看傻子為了給他的屋子開一道窗而強行拆掉牆,又氣又急,於是便哭起來,而且是在地上邊打滾邊哭嚷。如果魯迅只寫奴才「大哭」、「氣憤地哭」,也不能把奴才的個性表現出來。「在地上團團打滾」,不僅讓讀者如親睹奴才的哭鬧相,而且使讀者明白奴才的問題所在:既想別人幫助他逃出困境,又甘於屈從強權之下。我們需留意,魯迅並沒有用上泛泛的四字詞如「氣急敗壞」、「哭喪著臉」,而是用上一句簡而精的白描「在地上團團打滾」,而力度卻遠勝四字詞和成語。不少孩子寫的文章裡,都用上許多從課堂上學來的成語,那些成語固然十分有用,但不能濫用,更不能亂用,而且多用了,反而令文章變得空泛,把故事變得陳腐乏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卡努颱風掃過北台灣之後,帶來了外圍環流,又加上西南氣流的影響,連續快二個禮拜,陰鬱的天空不停流淚,而且還把這滋養大地的淚水大範圍地滴落在南台灣;但有時候,哭得太歇斯底里,都成災了,就想打電話給老天爺,煩請祂好好安慰一下那位哭泣的神明,看有哪位小可愛願意貼心遞上衛生紙,陪伴在祂身旁,靜聽祂的心事。
Thumbnail
卡努颱風掃過北台灣之後,帶來了外圍環流,又加上西南氣流的影響,連續快二個禮拜,陰鬱的天空不停流淚,而且還把這滋養大地的淚水大範圍地滴落在南台灣;但有時候,哭得太歇斯底里,都成災了,就想打電話給老天爺,煩請祂好好安慰一下那位哭泣的神明,看有哪位小可愛願意貼心遞上衛生紙,陪伴在祂身旁,靜聽祂的心事。
Thumbnail
筆尖之下的單元,是閱讀及推薦已出版的書籍,旨在研讀和探討書中的寫作技巧。本次介紹的是《作文七巧》一書的觀念、應用與心得集結。本篇文章著重於練習抒情文的重要性和寫作方式。
Thumbnail
筆尖之下的單元,是閱讀及推薦已出版的書籍,旨在研讀和探討書中的寫作技巧。本次介紹的是《作文七巧》一書的觀念、應用與心得集結。本篇文章著重於練習抒情文的重要性和寫作方式。
Thumbnail
白話文是最好的寫作教學素材   高中選文有一課常常讓老師以及學生相當頭痛,如果要進行票選,我想陳列〈玉山去來〉必定榜上有名,常被暱稱玉山「去了」(意指沒希望)。   文言文光處理意思,就夠折磨人了,遑論寫作技巧。因此,白話文很適合作為作文教學的素材。讓學生思考為何作家會這麼寫? 努力型作家的訣竅
Thumbnail
白話文是最好的寫作教學素材   高中選文有一課常常讓老師以及學生相當頭痛,如果要進行票選,我想陳列〈玉山去來〉必定榜上有名,常被暱稱玉山「去了」(意指沒希望)。   文言文光處理意思,就夠折磨人了,遑論寫作技巧。因此,白話文很適合作為作文教學的素材。讓學生思考為何作家會這麼寫? 努力型作家的訣竅
Thumbnail
  有一次我問學生,作家分成哪兩種? 「男的跟女的。」相當男校式的回答。 「不對,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活的跟死的!」隨後全班哄堂大笑。   很有笑點,但卻不是我要的答案。   我說分成「天才型」跟「努力型」。   簡言之,天才型作家我們學不來,但努力型作家卻值得我們仿效的。
Thumbnail
  有一次我問學生,作家分成哪兩種? 「男的跟女的。」相當男校式的回答。 「不對,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活的跟死的!」隨後全班哄堂大笑。   很有笑點,但卻不是我要的答案。   我說分成「天才型」跟「努力型」。   簡言之,天才型作家我們學不來,但努力型作家卻值得我們仿效的。
Thumbnail
看完這系列的中.文學篇,最後一篇就要來談如何以藝術欣賞的眼光來看詞啦!接下來會以聲音、關鍵詞、以及五官感受等方式,來聊聊詞裡的文字是如何鋪排,進而引起情緒感受的。不要有負擔地繼續往下讀吧!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受的! 〈鷓鴣天〉蘇軾                                     
Thumbnail
看完這系列的中.文學篇,最後一篇就要來談如何以藝術欣賞的眼光來看詞啦!接下來會以聲音、關鍵詞、以及五官感受等方式,來聊聊詞裡的文字是如何鋪排,進而引起情緒感受的。不要有負擔地繼續往下讀吧!會有意想不到的感受的! 〈鷓鴣天〉蘇軾                                     
Thumbnail
  新詩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不知道要從何讀起。這裡筆者以余光中〈山雨〉為例,說明我自己是如何賞析一首詩的,或許可作為學生閱讀、教師教學新詩時的參考。不過,「詩無達詁」,詩作並沒有一定的解法與賞析的步驟,端賴讀者自己的想像力與對意境的體會,千萬別囿於這些技法,否則就膠柱鼓瑟了。 一、余光中〈山雨〉 霧
Thumbnail
  新詩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不知道要從何讀起。這裡筆者以余光中〈山雨〉為例,說明我自己是如何賞析一首詩的,或許可作為學生閱讀、教師教學新詩時的參考。不過,「詩無達詁」,詩作並沒有一定的解法與賞析的步驟,端賴讀者自己的想像力與對意境的體會,千萬別囿於這些技法,否則就膠柱鼓瑟了。 一、余光中〈山雨〉 霧
Thumbnail
                      Una自學這一年,我身任文史學科的老師,特別重視作文的練習。每一位作家的文章,都是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提煉出來的「小題大作」,方能感人肺腑,引起共鳴。   期望孩子寫出好文章,還是得先培養閱讀的興趣、觀察人情事故的能力,並多參考作家們小題大作的技巧。   
Thumbnail
                      Una自學這一年,我身任文史學科的老師,特別重視作文的練習。每一位作家的文章,都是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提煉出來的「小題大作」,方能感人肺腑,引起共鳴。   期望孩子寫出好文章,還是得先培養閱讀的興趣、觀察人情事故的能力,並多參考作家們小題大作的技巧。   
Thumbnail
//我們愈懂得描寫,愈能幫助讀者開拓想像空間。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位教詩詞的教授,教導我們一首好詩,是要像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中的一句「猶抱琵琶半遮面」,所謂美人,不遮則毫無神祕感,全遮更難以吸引人,唯有「半遮」才吸引人,使人在想像中神遊太虛,投入在閱讀之中。//~<細節——文章的關鍵>
Thumbnail
//我們愈懂得描寫,愈能幫助讀者開拓想像空間。讀大學的時候,有一位教詩詞的教授,教導我們一首好詩,是要像白居易的詩《琵琶行》中的一句「猶抱琵琶半遮面」,所謂美人,不遮則毫無神祕感,全遮更難以吸引人,唯有「半遮」才吸引人,使人在想像中神遊太虛,投入在閱讀之中。//~<細節——文章的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