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仰是台灣最主要的民間信仰神明之一,每年農曆三月痟媽祖總是吸引成千上萬的人潮,顯示媽祖信仰真是台灣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媽祖廟在全台各地皆有分布,建築樣式、藝術價值也各有千秋,其中隱身於台北市西門町的台北天后宮更是讓人眼睛一亮,因為廟裡不只祭祀媽祖,更有供奉一位日本和尚:弘法大師。

台北天后宮中的弘法大師像,弘法大師是誰呢?

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全位置圖。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On-chan

日治時期真言宗弘法寺的照片。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2月19日,第05版。
因為台北天后宮與位於原址的弘法寺與弘法大師的緣分,即便天后宮主祀媽祖,還是在一旁供奉弘法大師神像以及畫像,並在殿外水池也立了一尊弘法大師石像與石碑描述弘法大師事蹟,同時,該廟還有日本佛教在台重要古物「弘法大師行狀曼陀羅」繪卷。除了弘法大師像之外,旁邊還有幾尊日治時期的佛像留存,這些佛像可是有著特別的身世喔!

弘法大師行狀曼陀羅。 這是記錄弘法大師一生事蹟的繪卷,是重要的古物。
日治時期來到台北的真言宗,為了服務其在台的僧侶與信徒,也在台北複製了一個「台北新四國八十八靈場」。然而台北面積並不如四國,也沒有足夠的寺院,因此台北八十八所規模不大,各場所僅是一座船型石的佛像。八十八座石佛的擺放地點從台北市內的弘法寺開始、圓山、芝山巖、草山、竹子湖、直到北投,其範圍幾乎縱貫今日台北市的南北端。目前在台北天后宮內的日治時期佛像,便是「台北新四國八十八靈場」的佛像之一,而且由於台北天后宮原址的弘法寺是真言宗在台重要的據點,所以今日天后宮裡的佛像是編號第一順位的呢!

1925年設立台北新四國八十八所的新聞報導。〈臺北を中心とする 新靈場八十八ケ所 有志の發願で新設 十四日弘法寺にて開眼供養〉,《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4月13日,夕刊02版。

收藏於台北天后宮內的日治時期佛像。

上次介紹的芝山岩也是八十八所之一,然而今日只剩安放佛像的石亭存在,佛像已經不知所終。
雖然台北新四國八十八靈場是挪用真言宗的宗教活動,但是綜觀台北八十八所的原始所在地,可以發現除了真言宗之外,也有其他宗派的寺院,如第二號的天臺宗、第三號的稻荷神社、十一到十四號的臨濟寺,可見台北八十八所是結合不同宗派的力量創建的,可謂一種多元並緒的宗教活動。這種跨宗派的合作情形可能正反映了這些佛教徒初來台一方面勢力不足、另一方面人數也不足的狀況下,仍辛苦想完成、表達自己的信仰的那種精神。想到這點,就不得不佩服日治時期那些佛教僧侶的精神。

收藏於圓山臨濟護國禪寺的八十八所佛像之一。
然而時至今日,這八十八座佛像多數早已遺失,剩下的也大多不在原址。現存台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佛像共30多座,分別散佈在各處,較為集中的有圓山臨濟護國禪寺9座、大直正願禪寺10座。

位於大直雞南山的政院禪寺中收藏數尊台北八十八所佛像。
雖然「台北新四國八十八靈場」佛像大多早已不存,也不再有人依這個路線進行朝聖,但台北天后宮以及廟裡奉祀的弘法大師,都提醒著我們,台北市內有著這麼一段不同宗派的僧侶與佛教徒通力合作,為了服務信眾而努力的故事。在西門町逛街時,不要忘記去天后宮看看,看看媽祖、看看弘法大師,想想過去台北也有一段為了榮耀自己的信仰而創設的「朝聖道路」。若有心者,更可以嘗試依循「台北新四國八十八靈場」來台北的朝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