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獵人曾殺千貓製皮草 自稱愛動物、有苦衷 反應兩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者 吳昱賢/報導

DPG 動物友善網曾報導,澳洲因為野貓的數量過於氾濫,導致許多動物瀕臨絕種,澳洲政府計劃在2020年以前撲殺200萬隻貓。澳洲媒體也發現,政府曾經表揚過一名撲殺貓的獵人,他在20年間殺了1500多隻野生貓,並把牠們製成皮草,這名獵人聲稱自己愛動物,是為了保護野生物種,才不得已殺掉貓,但他將貓製成皮草的行為,卻也引起許多澳洲民眾的反彈。

raw-image

根據澳洲媒體「每日郵報」報導,這名 67 歲的獵人名叫貝瑞(Barry Green), 住在南澳袋鼠島,過去 20 年至少獵殺了 1,500 隻野貓,貝瑞表示,貓在這個島上根本沒有天敵,已經過度繁殖並且嚴重危害其他物種的生存,他這麼做是為了保護其他物種,他都堅持以人道的方式殺貓,並且記錄每隻貓的品種、性別等資訊,甚至袋鼠島的自然資源管理委員曾經在2018年頒發了「傑出個人獎」,稱呼他為親力親為的環保主義者,更贊同他細緻的紀錄,幫助政府有效追蹤貓。

袋鼠島是澳洲的第三大島,現在島上沒有兔子、狐狸等貓的天敵,而從1844年有人引入貓以來,野生的貓種群已經增長到5000多隻,根據南澳大利亞環境部的數據,每隻野貓每年造成至少1400隻本地動物死亡,這也讓袋鼠島成為政府決定實施「滅貓計畫」的優先地點之一。袋鼠島的市長表示,貝瑞保護了許多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而目前政府正打算研擬最嚴格的法律來保護這些動物。

raw-image

然而,貝瑞的這項工作卻也引起不小的爭議....閱讀全文,請點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PG動物友善網的沙龍
5會員
30內容數
2019/06/24
記者 吳昱賢/報導 英國推出的「刺蝟」標誌 圖片來源/英國交通部 大家對於路上的交通標誌熟悉嗎?減速、前有落石、禁止迴轉這些號誌相信一般人都不陌生,但你有看過這個「刺蝟」的標誌嗎?這是英國最新推出的道路標誌,事實上它要駕駛人注意的不僅是刺蝟,而是這條道路是動物遭到路殺的頻繁路段。 英國交通運輸部長在
Thumbnail
2019/06/24
記者 吳昱賢/報導 英國推出的「刺蝟」標誌 圖片來源/英國交通部 大家對於路上的交通標誌熟悉嗎?減速、前有落石、禁止迴轉這些號誌相信一般人都不陌生,但你有看過這個「刺蝟」的標誌嗎?這是英國最新推出的道路標誌,事實上它要駕駛人注意的不僅是刺蝟,而是這條道路是動物遭到路殺的頻繁路段。 英國交通運輸部長在
Thumbnail
2019/06/24
記者 吳昱賢/報導 一般人或許很難想像,但在加拿大曾經有人強迫動物與其發生性接觸,卻被法院視為合法,原因是現行法律有許多漏洞,當時判決一出,讓國際社會相當震驚。而在18日,加拿大正式通過新法,禁止一切以性為目的與動物接觸,並且進一步限制訓練動物打鬥、或以動物打鬥來營利,為動物的權利再次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2019/06/24
記者 吳昱賢/報導 一般人或許很難想像,但在加拿大曾經有人強迫動物與其發生性接觸,卻被法院視為合法,原因是現行法律有許多漏洞,當時判決一出,讓國際社會相當震驚。而在18日,加拿大正式通過新法,禁止一切以性為目的與動物接觸,並且進一步限制訓練動物打鬥、或以動物打鬥來營利,為動物的權利再次跨出一大步。
Thumbnail
2019/06/24
在惡作劇時若沒拿捏好尺度,很容易會引起對方的不適,對於動物來說也是如此。中東庫爾德動物保護組織(Kurdish America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的負責人布蘭德(Blend Brifkani)6月初在自己的 Instagram上傳了一段影片,片中正在為組織內的獅子
Thumbnail
2019/06/24
在惡作劇時若沒拿捏好尺度,很容易會引起對方的不適,對於動物來說也是如此。中東庫爾德動物保護組織(Kurdish America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的負責人布蘭德(Blend Brifkani)6月初在自己的 Instagram上傳了一段影片,片中正在為組織內的獅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有一則很神奇的新聞,澳洲南部有個農民,因為近幾個月常發現雞舍裡的雞不見,就設了陷阱捕捉,結果抓到一隻從來沒見過的哺乳動物,聯絡動物保育中心的人員處理,經鑑定後發現居然是已經滅絕一百多年以上的珍貴動物「斑尾袋鼬」。 根據文獻記載,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是在1880年代,從此就沒有任何目擊的記載,被判定
Thumbnail
最近有一則很神奇的新聞,澳洲南部有個農民,因為近幾個月常發現雞舍裡的雞不見,就設了陷阱捕捉,結果抓到一隻從來沒見過的哺乳動物,聯絡動物保育中心的人員處理,經鑑定後發現居然是已經滅絕一百多年以上的珍貴動物「斑尾袋鼬」。 根據文獻記載,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是在1880年代,從此就沒有任何目擊的記載,被判定
Thumbnail
前陣子,和黃仕傑與黃一峯兩位老師一起到剝皮寮看了挺挺動物應援團辦的【適得其所】巡迴展。 這個展覽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希望來看完的人們,都能在溫柔的解說員、可愛的美術與展場設計,以及長年以來的科學調查所累積來的真實數字之中,認識「讓每一個生命都回歸到最合適之處」的精神。
Thumbnail
前陣子,和黃仕傑與黃一峯兩位老師一起到剝皮寮看了挺挺動物應援團辦的【適得其所】巡迴展。 這個展覽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希望來看完的人們,都能在溫柔的解說員、可愛的美術與展場設計,以及長年以來的科學調查所累積來的真實數字之中,認識「讓每一個生命都回歸到最合適之處」的精神。
Thumbnail
新竹地區一名何姓男子,是山老鼠集團的首領,該集團多次組織成員在國有林地進行盜伐高價樹瘤的活動。他們曾經盜伐市價估計超過400萬元、約500公斤的珍貴樹木。此外還在山區槍殺台灣黑熊,並與同夥一起肢解和分食黑熊。因此,何男被法院拘留,直到去年獲得保釋後他就消失了,最後在山區被發現已經身染新冠肺炎死亡。
Thumbnail
新竹地區一名何姓男子,是山老鼠集團的首領,該集團多次組織成員在國有林地進行盜伐高價樹瘤的活動。他們曾經盜伐市價估計超過400萬元、約500公斤的珍貴樹木。此外還在山區槍殺台灣黑熊,並與同夥一起肢解和分食黑熊。因此,何男被法院拘留,直到去年獲得保釋後他就消失了,最後在山區被發現已經身染新冠肺炎死亡。
Thumbnail
這個月(2022年6月)開始,為了防範外來野生動物入侵,影響台灣的生態環境,規定了八千多種具有入侵風險的外來動物活體輸入,這八千多種裡,包括了近年來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綠鬣蜥、埃及聖䴉、海蟾蜍,以及卡通動畫中可愛的浣熊。 從放生護生到外來入侵種的危機 B寶聽到我誇張的形容,有點不解:「隱形炸彈?」
Thumbnail
這個月(2022年6月)開始,為了防範外來野生動物入侵,影響台灣的生態環境,規定了八千多種具有入侵風險的外來動物活體輸入,這八千多種裡,包括了近年來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綠鬣蜥、埃及聖䴉、海蟾蜍,以及卡通動畫中可愛的浣熊。 從放生護生到外來入侵種的危機 B寶聽到我誇張的形容,有點不解:「隱形炸彈?」
Thumbnail
他有許多憂慮:物種失去棲地、消失、氣候變遷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學校的學習呆板、不具啟發性、搬家、適應環境、現代性對於生活的衝擊......當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為氣候變遷而請命之時,他們有許多是親眼看見生活裡他們所珍愛的動物、生命逐一消逝,生活的環境變得更糟、更難以忍受
Thumbnail
他有許多憂慮:物種失去棲地、消失、氣候變遷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學校的學習呆板、不具啟發性、搬家、適應環境、現代性對於生活的衝擊......當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為氣候變遷而請命之時,他們有許多是親眼看見生活裡他們所珍愛的動物、生命逐一消逝,生活的環境變得更糟、更難以忍受
Thumbnail
在作者 (上田莉棋) 前往的三個非洲國家,多數人都還是維持農牧業作為生存的依據,縱使有柵欄做為區隔,野生動物的本能依舊可輕易破壞,進行掠食或取得水源,對當地農民產生極大困擾。 書中的觀點提到,動物保育與農民取得利益同等重要,文中提到為了防止大象前來破壞,開始採用辣椒水或蜜蜂等方式,以不傷害動物的驅離
Thumbnail
在作者 (上田莉棋) 前往的三個非洲國家,多數人都還是維持農牧業作為生存的依據,縱使有柵欄做為區隔,野生動物的本能依舊可輕易破壞,進行掠食或取得水源,對當地農民產生極大困擾。 書中的觀點提到,動物保育與農民取得利益同等重要,文中提到為了防止大象前來破壞,開始採用辣椒水或蜜蜂等方式,以不傷害動物的驅離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撲殺走私貓 vs. 冒疫病風險救貓,怎麼選?面對「道德困境」的思辨。 1. 美國海豹部隊的真實事件; 2. 公共辯論不是雙方各自拋擲意識形態,但是該如何起步? 3. 面對困難的道德問題,展開道德省思; 4. 道德省思需要對話,才能超越個人偏見。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撲殺走私貓 vs. 冒疫病風險救貓,怎麼選?面對「道德困境」的思辨。 1. 美國海豹部隊的真實事件; 2. 公共辯論不是雙方各自拋擲意識形態,但是該如何起步? 3. 面對困難的道德問題,展開道德省思; 4. 道德省思需要對話,才能超越個人偏見。
Thumbnail
談肉食造成的傷害第十七集— 2020-11-13 用語:English ,Chinese(正體中文) 摘要 肉類並非是人類從無助的動物身上獲得的唯一剝削性產品。人們食用和穿戴的動物產品,還有很多,如蜂蜜、燕窩、熊膽、皮革和各種皮草。可悲的是,人類幾乎一直在剝削所有種類的動物。清海無上師在多次講經中譴
Thumbnail
談肉食造成的傷害第十七集— 2020-11-13 用語:English ,Chinese(正體中文) 摘要 肉類並非是人類從無助的動物身上獲得的唯一剝削性產品。人們食用和穿戴的動物產品,還有很多,如蜂蜜、燕窩、熊膽、皮革和各種皮草。可悲的是,人類幾乎一直在剝削所有種類的動物。清海無上師在多次講經中譴
Thumbnail
這一篇,是我改寫我在2003年經濟日報寫的一篇專欄,我談的是「誘因」,我舉《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海豹獵人之死」,談談經濟學所見的觀點,其實是看透行為本身後的動機與誘因。而未曾接受專業經濟學訓練的一般人,根本不會明白經濟學,或者,對經濟學產生諸多的不解。
Thumbnail
這一篇,是我改寫我在2003年經濟日報寫的一篇專欄,我談的是「誘因」,我舉《讀者文摘》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海豹獵人之死」,談談經濟學所見的觀點,其實是看透行為本身後的動機與誘因。而未曾接受專業經濟學訓練的一般人,根本不會明白經濟學,或者,對經濟學產生諸多的不解。
Thumbnail
記者 吳昱賢/報導 DPG 動物友善網曾報導,澳洲因為野貓的數量過於氾濫,導致許多動物瀕臨絕種,澳洲政府計劃在2020年以前撲殺200萬隻貓。澳洲媒體也發現,政府曾經表揚過一名撲殺貓的獵人,他在20年間殺了1500多隻野生貓,並把牠們製成皮草,這名獵人聲稱自己愛動物,是為了保護野生物種,才不得已殺掉
Thumbnail
記者 吳昱賢/報導 DPG 動物友善網曾報導,澳洲因為野貓的數量過於氾濫,導致許多動物瀕臨絕種,澳洲政府計劃在2020年以前撲殺200萬隻貓。澳洲媒體也發現,政府曾經表揚過一名撲殺貓的獵人,他在20年間殺了1500多隻野生貓,並把牠們製成皮草,這名獵人聲稱自己愛動物,是為了保護野生物種,才不得已殺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