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城市故事 Tales of the City (2019)|未竟的平權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本劇改編自 Armistead Maupin 的同名系列小說,該小說曾被改編成三季電視劇,這次 Netflix 版的劇情時間序在 2001 年的第三季之後,為實質上的續集。本季劇情描述離開舊金山超過 20 年的 Mary Ann,回到家鄉參加「巴貝瑞巷 28 號」房東 Anna 的 90 歲生日派對,因此和前夫、女兒、故友重逢,也認識其他新房客。在這充滿 LGBTQ 文化的城市裡,巴貝瑞巷 28 號的住戶們將迎來各自的人生挑戰。

我還沒看舊版,不過這季單獨看完全沒有障礙,而且我覺得很享受。舊金山是著名的 LGBTQ 友善城市,有豐富的多元性別文化,每年也都會舉辦驕傲大遊行(Sense8 第一季 Nomi 線的劇情有演到)。本劇中除了把舊金山拍得很美、意圖使人旅遊之外,也呈現出形形色色的人們在這座城市共存共榮的景致。這就是理解和包容所能展現的力量,我們所愛的性別和對自己身體的想法或許各有差異,但所謂的「日常」,其實也沒那麼不同。

raw-image

而舊金山並非一直如此,本劇第八集透過 Anna 的過去經歷訴說時代變遷。60 年代搬到舊金山的 Anna,以其跨性別身分見證了「康普頓餐廳暴動」,該事件是真實發生在 1966 年 8 月,因警察取締餐廳內的跨性別人士所引發的衝突。此事件標誌了舊金山的跨性別平權運動之起點,是紐約石牆暴動前的重要 LGBTQ 相關事件之一。

raw-image

在本劇中,跨性別者的處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上述 Anna 的經歷,Jake 的劇情線也對此有所著墨,包含他和原生家庭之間的摩擦、在酒吧感受到男同志對跨性別的不友善等等。而 Ben 和 Michael 前往 Harrison 家作客那段(見以下推特),更是把男同志對跨性別的歧視,赤裸裸地呈現出來;那種「你不懂我們經歷過什麼,所以不要糾正我用人妖(tranny)這個詞」的言論,不但跟某些長輩「用自己吃苦的經驗去教訓晚輩」是一樣的自我中心,也反映部分男同志在 LGBT 社群中的優越思想。


raw-image

另一方面,個人經歷雖不能合理化歧視言論,但對於走過 80 年代美國愛滋病患死亡率攀升期的人,他們經歷的傷痛也是千真萬確的。在劇中,Michael 是 HIV 陽性、在規律服藥下病毒已測不到,而 Ben 開始服用 PrEP(暴露前預防性投藥)。在這些前提下,醫學研究的結論都是沒有傳染力(即使無套也是),但 Michael 仍然為了是否可以無套性愛而猶豫不決。這不是外人一句「別無套就好」那麼簡單的。

raw-image

劇中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有非常多元的呈現。在性別方面,有男同志伴侶、女同志伴侶,也有不想被性別框架的酷兒伴侶;在人數方面,有單一伴侶制,也有多重伴侶關係;在家庭方面,有基於血緣組成的,也有像「巴貝瑞巷 28 號」這樣無關血緣、卻比親人還親的家庭。最後這點,讓我想到同樣描述 LGBTQ 的美劇 Pose。所謂的血緣,未必能帶來正面的牽絆;愛,才是成為家人的必要條件。

raw-image

本劇的大事件在後段順利獲得解決,劇情也為 LGBTQ 的處境下了正面積極的註腳:面對不公不義之事,我們必須挺身對抗。性少數的平權運動走過數十載,近年來固然有所斬獲,但依然有很多令人難過的事情發生。如果你因為自己或他人的遭遇而感到灰心,不妨來看看這部劇;它可以讓你重新思考性別議題的許多面向,也能給你更多繼續迎戰困境的正面力量。推薦給大家!

raw-image

補充1:Anna、Mary Ann、DeDe、Brian 都由舊系列演員回歸飾演。

補充2:舊版的三季影集,已在今天(6/28)於 Netflix 上架,這個日子也正是近代 LGBTQ 平權運動的指標性事件「石牆暴動」的五十週年。

補充3:本季每集(除了第八集以外)正片之後都有一面彩虹旗,採用最原始的八色設計,因為舊金山就是彩虹旗(作為 LGBTQ 的象徵)第一次出現的地方。而第八集後面是一面淺藍/粉紅/白/粉紅/淺藍的旗子,這是「跨性別旗」,呼應該集劇情。

補充4:以下推特影片是幾位本季要角,讀出原著中 Michael 寫給母親的出櫃信,中文字幕版可至「Netflix 網頁版/本劇頁面/預告及更多資訊」觀看。而舊版影集有演出寫信當下(下方 YouTube 影片),等我確認在哪一集之後會再補充。

本篇劇照均來自 IMDb

歡迎追蹤粉專 影劇業餘觀察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文的觀影筆記的沙龍
59會員
132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2022/10/15
首季落幕,來講講身為非硬核魔戒迷所看到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2/10/15
首季落幕,來講講身為非硬核魔戒迷所看到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1/07/21
不是個完美的結尾,但也不算爛尾。能看到所有主要角色的故事都迎來一個相對美滿的句點,還是很令人欣慰。
Thumbnail
2021/07/21
不是個完美的結尾,但也不算爛尾。能看到所有主要角色的故事都迎來一個相對美滿的句點,還是很令人欣慰。
Thumbnail
2021/06/16
這部劇也是那種,一出現就注定成為年度好評美劇的作品。以下主要分享觀後感,不會講到案件細節。
Thumbnail
2021/06/16
這部劇也是那種,一出現就注定成為年度好評美劇的作品。以下主要分享觀後感,不會講到案件細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看了週五晚上位於倫敦南華克站(Southwark station)邊上的 Young Vic 劇院正在演出的 The Homecoming,品特(Pinter)於1964年寫作的劇本。這齣戲說得就是女性以「性」作為武器,進而掌握權力的故事。
Thumbnail
我看了週五晚上位於倫敦南華克站(Southwark station)邊上的 Young Vic 劇院正在演出的 The Homecoming,品特(Pinter)於1964年寫作的劇本。這齣戲說得就是女性以「性」作為武器,進而掌握權力的故事。
Thumbnail
《歡樂谷》(Pleasantville)為1998年上映的美國奇幻喜劇片,由Gary Ross執導,故事講述一對美國現代的青少年姊弟,因爭奪電視遙控器,並在神秘的維修工人造訪後,掉入黑白電視劇後展開的一連串破壞既有秩序的冒險旅程。該片甚至被著名影評人Roger Joseph Ebert評為「該年度最
Thumbnail
《歡樂谷》(Pleasantville)為1998年上映的美國奇幻喜劇片,由Gary Ross執導,故事講述一對美國現代的青少年姊弟,因爭奪電視遙控器,並在神秘的維修工人造訪後,掉入黑白電視劇後展開的一連串破壞既有秩序的冒險旅程。該片甚至被著名影評人Roger Joseph Ebert評為「該年度最
Thumbnail
衝著網路佳評和蟬連Netflix24天熱門電影排行榜冠軍的戰果,我看了《孟買女帝》。這部感動許多人的紅燈區勵志片,甚至有人為其抄錄名言,我卻看得空虛又莫名。《孟買女帝》美則美矣,可惜邏輯詭異讓人出戲,劇情翻轉無力太刻意。 例如 這些話真觸動你的心了嗎?
Thumbnail
衝著網路佳評和蟬連Netflix24天熱門電影排行榜冠軍的戰果,我看了《孟買女帝》。這部感動許多人的紅燈區勵志片,甚至有人為其抄錄名言,我卻看得空虛又莫名。《孟買女帝》美則美矣,可惜邏輯詭異讓人出戲,劇情翻轉無力太刻意。 例如 這些話真觸動你的心了嗎?
Thumbnail
用輕快的六零年代歌曲揭開序幕,讓我立刻愛上了這部電影,女主角艾莉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跳著舞,想像自己如奧黛莉赫本一般美麗,如同年輕的我們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崇拜著明星或偶像希望自己像他們一樣美麗有才華。 主角艾莉和世上所有的人都相同,有著夢想,她的夢想就是前往倫敦去學時裝設計,成為服裝設計師。
Thumbnail
用輕快的六零年代歌曲揭開序幕,讓我立刻愛上了這部電影,女主角艾莉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跳著舞,想像自己如奧黛莉赫本一般美麗,如同年輕的我們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崇拜著明星或偶像希望自己像他們一樣美麗有才華。 主角艾莉和世上所有的人都相同,有著夢想,她的夢想就是前往倫敦去學時裝設計,成為服裝設計師。
Thumbnail
重回閱讀習慣的懷抱之後,比起滑著永遠滑不完的臉書動態,內心充實了不少。近期借到兩本頁數比較多的的小說,花了不少時間把他們看完了。雖然厚,但真的是會讓人讀到忘記時間地精彩。以下介紹無雷,敬請放心閱讀~
Thumbnail
重回閱讀習慣的懷抱之後,比起滑著永遠滑不完的臉書動態,內心充實了不少。近期借到兩本頁數比較多的的小說,花了不少時間把他們看完了。雖然厚,但真的是會讓人讀到忘記時間地精彩。以下介紹無雷,敬請放心閱讀~
Thumbnail
珊蒂的故事幾乎與《台北發的早車》中的秀蘭如出一徹。當秀蘭來到台北後,在朋友的介紹下成為一名舞女,就此沈迷於聲色場所之中,秀蘭的夢想也隨著她來到這座城市後被摧毀了。無論是《迷離夜蘇活》或梁哲夫所執導的《台北發的早車》都將「都市的現代性」與罪惡的意象相構連,「鄉村」則是被賦予了純樸、為一處精神原鄉的想像
Thumbnail
珊蒂的故事幾乎與《台北發的早車》中的秀蘭如出一徹。當秀蘭來到台北後,在朋友的介紹下成為一名舞女,就此沈迷於聲色場所之中,秀蘭的夢想也隨著她來到這座城市後被摧毀了。無論是《迷離夜蘇活》或梁哲夫所執導的《台北發的早車》都將「都市的現代性」與罪惡的意象相構連,「鄉村」則是被賦予了純樸、為一處精神原鄉的想像
Thumbnail
1986年的12月14日,那是個再尋常不過的禮拜天。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這個不易下雪的溫暖都市,即使冬天也保持著18度左右的微涼氣溫,大部分的居民,都沉浸在聖誕佳節將至的興奮之中。
Thumbnail
1986年的12月14日,那是個再尋常不過的禮拜天。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這個不易下雪的溫暖都市,即使冬天也保持著18度左右的微涼氣溫,大部分的居民,都沉浸在聖誕佳節將至的興奮之中。
Thumbnail
過年前我看了標題所寫的兩部作品,一部影集、一部電影,兩者有著相近的時代、風格和議題,所以我就把他們寫在一起。如果你只看過其中一部,很適合把另一部當作延伸觀賞。
Thumbnail
過年前我看了標題所寫的兩部作品,一部影集、一部電影,兩者有著相近的時代、風格和議題,所以我就把他們寫在一起。如果你只看過其中一部,很適合把另一部當作延伸觀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