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錯置的時空、幻夢的蘇活──《迷離夜蘇活》中跨文化的都市想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天花板上吊掛著光彩奪目的水晶燈、牆壁上磚紅色的復古色調、舞廳裡的人們還在熱情地擁抱黑夜,金髮女孩穿著螢光粉色的雪紡洋裝從樓梯上漫步而下,她身上的布料也隨她移動的步伐輕柔地晃動⋯⋯
上述那鮮活、充滿復古氛圍感的畫面,正是出自於導演 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 的新作──《迷離夜蘇活》。這部作品為那「那記憶中的倫敦街頭」獻上一首最深情也最驚駭的情詩。劇情敘述了一名時尚設計系的女主角艾利(Eloise),從老家來到了倫敦藝術學院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個夢想很快地卻變成了她活生生的夢魘,每晚都會帶著艾利穿越回 1960 年代,附身在年輕亮麗的金髮女郎珊蒂(Sandy)身上。
夢回 1960 蘇活區:服裝及場景設計
當艾利初次來到倫敦時,她搭乘著計程車穿越繁忙的街頭,向外望著鮮豔的尼龍燈光、市區的天使雕像、充滿歷史韻味的高樓,與銀幕前的觀眾一同心醉於這座既古典又現代的城市。而在珊蒂所處的 1960 年代中,倫敦的蘇活區同樣是生氣蓬勃的,耀眼的招牌燈光及亮晃晃的車燈將整個夜晚映照成白日一般,人們彷彿才正從沈悶的日常中甦醒起來,熱情地享受夜晚的歡愉。
除了在街道上的繁盛街景外,夜總會裡播放著歡快的歌曲,男男女女對跳著當時候十分流行的扭扭舞(Twist),片中珊蒂/艾莉和經紀人傑克對舞的場景更為電影中的經典片段。在跳著舞的珊蒂與夢中的艾利同為一人,在迴旋轉圈的過程中,鏡頭裡有時是身姿搖曳、穿著粉色雪紡的珊蒂,有時又變換回穿著睡衣、仍沉浸在夢境中的艾利。
此外,本片的服裝設計由曾獲艾美獎(Emmy Award)的 Odile Dicks-Mireaux 擔當重任,並取材自多位靈感繆思,像是英國超模珍.詩琳普頓(Jean Shrimpton)、 法國性感女星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珊蒂的頭髮造型正是參考於碧姬・芭杜的經典裝扮。另外就服裝設計來說,片中珊蒂身穿的經典桃色洋裝,是經過 Odile Dicks-Mireaux 對電影風格的反覆考量後決定的。她在考察了同年代的流行服飾後表示,當時的洋裝都為俐落的直筒版型,但考慮到珊蒂跳舞時的身體動感,從而將服裝材質改為輕飄飄的雪紡。因此,當珊蒂在舞池中舞動時,身上輕柔的布料便會隨她一同擺動。
片中另一經典打扮為珊蒂身著的亮白色雨衣,這件雨衣的整體風格近似於設計師 皮爾・卡登(Pierre Cardin) 的作品。Odile Dicks-Mireaux 在開始設計服裝時,導演曾要求她參考 1965 年的電影《親愛的》(Darling),片中女主角就曾身穿一襲白色雨衣。當珊蒂穿著這身白色雨衣漫步於沈靜的夜色中,亮眼的外套顏色,也將其映照得更加明豔動人。在夢境中與珊蒂同體的艾利,也深受啟發地到古著店購買了一件相似的外套,象徵著艾利正嘗試向珊蒂看齊,將她的精神延續在自己身上。
此時的艾利還未能察覺,在都市光鮮亮麗的表象下,實則暗處叢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史賓賽》擁有大把時間著墨環境的細節與氛圍,並藉由巧妙安插、串聯的種種意象以及話中有話的台詞交鋒,勾勒出黛安娜細緻的心理狀態,使觀者近乎身歷其境地體會她在那三天所感受到窒息般的壓力。本文以下分別就「心理驚悚」、「台詞技藝」、「視覺意象」、「音樂文本」、「女性反抗」和「後世補拍」等層面論述之。
電影的最後一顆鏡頭鐵門一開,梁芳儀迫不及待衝了出去,她不是要回美國,不是要去跟朋友玩,是要接隔離回家的妹妹。她馬上就得回家,鐵門會再次被關上。這故事來不及講到「成」,字幕就得捲上來了。接下來的「成熟」與「成為」才會是美國女孩全新的篇章。
《偶然與想像》是一部能讓觀者找到不可思議悸動的電影。三個形趣各異的短篇,不只停留在尋常電影對情感經驗的號召,還進一步展開對「可能性」的呈現。如果可以用一個奇怪的方式來形容我對《偶然與想像》的理解:於我而言,這部電影是關於「世界上有一個人存在,然後這個人遇見另一個人,接著就出現了無限。」
《倒數時刻》音樂劇當時演出的影像紀實,長度僅有二十多分鐘,他隻身一人坐在鋼琴前,彈著唏噓,唱出詰問,時而憤怒,時而溫柔,他的眼神卻總是堅定,甚至有些滑稽幽默。這是個用糖都能寫出歌來的男孩,我相信他絕對有許多困惑,對現實有很多不滿,但那些人生的傷疤,他一一包紮好,變成音符,然後回覆給這個社會。
《鳥是海與樹的孩子》沒有完整的故事劇情,也沒有強烈說教性與批判,有的是如同遠古神話的原初精神,一種強烈的「補償精神」,也就是卡西勒《人論》中將生命視為一個「綜合的」「不分解」的觀點。生命被人類感知為一個連結不斷的全體,於是形體的缺席與消亡,都將被補償為另一種存在天地間,流動和波盪不止的精神與綿綿情絲
《青春弒戀》甫上映就面臨口碑兩極化,意欲展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卻將人物的形塑呆板化。男主角被描繪為沈迷電玩、色情影像中的宅男,一遍遍強調電玩與暴力行為間的連結,簡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倒更加污名化喜愛電玩的邊緣群體。女性角色如Monica也相當扁平地被想像為愛面子的拜金女,反倒合理化大眾對她的偏見。
《史賓賽》擁有大把時間著墨環境的細節與氛圍,並藉由巧妙安插、串聯的種種意象以及話中有話的台詞交鋒,勾勒出黛安娜細緻的心理狀態,使觀者近乎身歷其境地體會她在那三天所感受到窒息般的壓力。本文以下分別就「心理驚悚」、「台詞技藝」、「視覺意象」、「音樂文本」、「女性反抗」和「後世補拍」等層面論述之。
電影的最後一顆鏡頭鐵門一開,梁芳儀迫不及待衝了出去,她不是要回美國,不是要去跟朋友玩,是要接隔離回家的妹妹。她馬上就得回家,鐵門會再次被關上。這故事來不及講到「成」,字幕就得捲上來了。接下來的「成熟」與「成為」才會是美國女孩全新的篇章。
《偶然與想像》是一部能讓觀者找到不可思議悸動的電影。三個形趣各異的短篇,不只停留在尋常電影對情感經驗的號召,還進一步展開對「可能性」的呈現。如果可以用一個奇怪的方式來形容我對《偶然與想像》的理解:於我而言,這部電影是關於「世界上有一個人存在,然後這個人遇見另一個人,接著就出現了無限。」
《倒數時刻》音樂劇當時演出的影像紀實,長度僅有二十多分鐘,他隻身一人坐在鋼琴前,彈著唏噓,唱出詰問,時而憤怒,時而溫柔,他的眼神卻總是堅定,甚至有些滑稽幽默。這是個用糖都能寫出歌來的男孩,我相信他絕對有許多困惑,對現實有很多不滿,但那些人生的傷疤,他一一包紮好,變成音符,然後回覆給這個社會。
《鳥是海與樹的孩子》沒有完整的故事劇情,也沒有強烈說教性與批判,有的是如同遠古神話的原初精神,一種強烈的「補償精神」,也就是卡西勒《人論》中將生命視為一個「綜合的」「不分解」的觀點。生命被人類感知為一個連結不斷的全體,於是形體的缺席與消亡,都將被補償為另一種存在天地間,流動和波盪不止的精神與綿綿情絲
《青春弒戀》甫上映就面臨口碑兩極化,意欲展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卻將人物的形塑呆板化。男主角被描繪為沈迷電玩、色情影像中的宅男,一遍遍強調電玩與暴力行為間的連結,簡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倒更加污名化喜愛電玩的邊緣群體。女性角色如Monica也相當扁平地被想像為愛面子的拜金女,反倒合理化大眾對她的偏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喧囂的城市裡,有一位叫做艾蔓的女子,她是一位年輕的畫家,總是在城市的角落裡,尋找特別感受激發畫作靈感。她有著一雙明亮剔透的眼睛和一顆熱愛藝術的心。 有一天,艾蔓像往常一樣,在家附近的小咖啡館裡小歇片刻,一樣坐在靠窗,些許陽光灑落的位置,也是在這咖啡館認識了,一位叫做史特林的年輕作家。同樣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親吻鏡子留下了美國夢的吻痕,擦不去的是唇上留下的血漬,她,是德國猶太女子史黛拉,片中她被賦予了雙面的形象,著迷於染金髮的她,舞台上是唱跳爵士樂的女伶,而在納粹統治的日子裡,她仍在尋找能夠施展自我的舞台,她撕下了星星徽章走在大街上,看著玻璃櫥窗想像著自己穿上禮服的樣子,她輾轉成為了蓋世太保的間諜,洩露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當鐘聲在遠處響起時,城市的街道上瀰漫著一種悠遠的寧靜。在這個充斥著高樓大廈和繁忙車流的現代都市中,每當夜幕降臨,人們的步伐似乎都慢了下來,彷彿是在迎接著某種神聖的時刻。 艾莉絲一直對這樣的夜晚情有獨鍾。她喜歡在城市的街道上漫步,聆聽著夜間的聲音,感受著微風輕拂臉頰的涼意。她的內心充滿著對未知的好奇
Thumbnail
年近四十的中年女性為尋找愛情而展開一段超乎想像的浪漫旅程。本片三大看點:劇情貼近生活、法國實景拍攝、主演們演技...
Thumbnail
關於「法國」的美麗幻想,因著交友軟體上配對到的法國男人而展開,女主角惠君開始在房間擺畫打造成畫廊,小鎮山上的電塔也幻化成了艾菲爾鐵塔,筆者同樣嚮往那座「愛的城市」巴黎,這恰巧也是惠君「尋愛」的契機,法國男人馬丁綿綿的情話,在半信半疑間惠君依然動了真情,馬丁成了她「想愛」的寄託,如同白色公雞初次闖入母
Thumbnail
1984年出品的電影《Lady In Red 紅衣女郎》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也有借鑑價值。文章集中講述了主角羅力在公司邂逅了紅衣女士艾薇,但卻因為意外不慎被困在窗檯外的尷尬經歷。整篇文章充滿著蘊含電影時代特徵的各種橫生枝節情節。
Thumbnail
奧黛莉有一種幸運體質。和她出門,停車很少找不到車位,餐廳就算沒訂位也很快就會有位子,扭蛋隨便扭都能扭到想要的。我曾經也懷疑過是巧合,不過今年初我們在樂成宮摸彩,結果連續抽中兩台電風扇(詳情請看顯化小故事 part.1),就讓我徹底不再懷疑是巧合了。 有一次,我們去小琉球,奧黛莉一直很想看海
1.1:蘇荷區(Soho),唐人街的神壇 這裡是西敏市的工人、中產階級娛樂區,到處都充斥著妓女、音樂廳和小劇院,但在 19 世紀初期,流落倫敦的中國華南勞工和水手也大多落戶於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喧囂的城市裡,有一位叫做艾蔓的女子,她是一位年輕的畫家,總是在城市的角落裡,尋找特別感受激發畫作靈感。她有著一雙明亮剔透的眼睛和一顆熱愛藝術的心。 有一天,艾蔓像往常一樣,在家附近的小咖啡館裡小歇片刻,一樣坐在靠窗,些許陽光灑落的位置,也是在這咖啡館認識了,一位叫做史特林的年輕作家。同樣
Thumbnail
筆者曾受到《狂舞摯愛》這部作品的鼓舞,一齣跨越歷史的女性舞蹈電影,那時的我就已被史黛芬妮迪朱斯托導演折服,直到去年她的第二部長片《時髦女子》再次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無疑證明了我心中的想法,她是應當受到關注的女導演,尤其喜愛導演這次敘事的優雅從容,以及攝影的細膩捕捉,整體相較於前作更趨成熟,
Thumbnail
親吻鏡子留下了美國夢的吻痕,擦不去的是唇上留下的血漬,她,是德國猶太女子史黛拉,片中她被賦予了雙面的形象,著迷於染金髮的她,舞台上是唱跳爵士樂的女伶,而在納粹統治的日子裡,她仍在尋找能夠施展自我的舞台,她撕下了星星徽章走在大街上,看著玻璃櫥窗想像著自己穿上禮服的樣子,她輾轉成為了蓋世太保的間諜,洩露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當鐘聲在遠處響起時,城市的街道上瀰漫著一種悠遠的寧靜。在這個充斥著高樓大廈和繁忙車流的現代都市中,每當夜幕降臨,人們的步伐似乎都慢了下來,彷彿是在迎接著某種神聖的時刻。 艾莉絲一直對這樣的夜晚情有獨鍾。她喜歡在城市的街道上漫步,聆聽著夜間的聲音,感受著微風輕拂臉頰的涼意。她的內心充滿著對未知的好奇
Thumbnail
年近四十的中年女性為尋找愛情而展開一段超乎想像的浪漫旅程。本片三大看點:劇情貼近生活、法國實景拍攝、主演們演技...
Thumbnail
關於「法國」的美麗幻想,因著交友軟體上配對到的法國男人而展開,女主角惠君開始在房間擺畫打造成畫廊,小鎮山上的電塔也幻化成了艾菲爾鐵塔,筆者同樣嚮往那座「愛的城市」巴黎,這恰巧也是惠君「尋愛」的契機,法國男人馬丁綿綿的情話,在半信半疑間惠君依然動了真情,馬丁成了她「想愛」的寄託,如同白色公雞初次闖入母
Thumbnail
1984年出品的電影《Lady In Red 紅衣女郎》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也有借鑑價值。文章集中講述了主角羅力在公司邂逅了紅衣女士艾薇,但卻因為意外不慎被困在窗檯外的尷尬經歷。整篇文章充滿著蘊含電影時代特徵的各種橫生枝節情節。
Thumbnail
奧黛莉有一種幸運體質。和她出門,停車很少找不到車位,餐廳就算沒訂位也很快就會有位子,扭蛋隨便扭都能扭到想要的。我曾經也懷疑過是巧合,不過今年初我們在樂成宮摸彩,結果連續抽中兩台電風扇(詳情請看顯化小故事 part.1),就讓我徹底不再懷疑是巧合了。 有一次,我們去小琉球,奧黛莉一直很想看海
1.1:蘇荷區(Soho),唐人街的神壇 這裡是西敏市的工人、中產階級娛樂區,到處都充斥著妓女、音樂廳和小劇院,但在 19 世紀初期,流落倫敦的中國華南勞工和水手也大多落戶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