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創」為名的Netflix佈局策略/張雅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幾個月前於台灣刮起旋風,除了《復仇者聯盟4》和《冰與火之歌》外,「你看我們與惡的距離了嗎?」幾乎成為問候語,連帶著喚起大家對於網路串流影音的重視。

雖然對於盜版猖獗,公視、Catchplay等播出平台都聯合發表譴責聲明,然而無論如何,相較於過去,台灣能用的串流平台愈來愈多,對觀影者來說不啻為一大福音。
從本土起家的KKTV、CatchPlay、myVideo,到外資的愛奇藝、LINE TV,還有全球串流影音龍頭Netflix,更不用說接下來Disney+、DC Universe等也都虎視眈眈;平台的多元化不僅提供觀影者更多選擇,許多優秀的作品也更有機會發聲。
特別是當台灣本地產製節目在Netflix上架之後,其他國家也都可以看到;這些節目甚至還掛上了「Netflix原創」的字樣。
到底什麼才能被稱為「Netflix原創」?Netflix內容產出的方式又有哪些呢?
這些問題不僅觀影者好奇,更是許多台灣影視內容創作者想要知道的。雖然Netflix並沒有正面回答過這些問題,但其實透過網站上的蛛絲馬跡,還是可以略窺一二;甚至記者會的照片就可以看出眉角。
那麼,這裡就來為讀者說明一下。所謂「Netflix原創」基本上分為三種:

1. Netflix主導的自產自製內容

這一類是一定會掛上Netflix標誌的。打開網站,就會看到節目縮圖的角落上有紅色的Netflix字樣:而且首播平台會選在Netflix,很少會跟電視台同步播出。
其中最有名的經典作品,應該就屬《黑鏡》、《怪奇物語》等影集;近期則包含珊卓布拉克主演的驚悚片《蒙上你的眼》、韓國男星朱智勳主演的喪屍影集《李屍朝鮮》,到這個月上映,由黃艾利和朴藍道、基努李維合作的《可能還愛你》等等。
還有一個小地方是新劇/新電影發表會/記者會時,演員身後的舞台背板上面所印出來的Logo是不是Netflix 為主,以下舉幾個例子:
Netflix自產的華語原創《罪夢者》,也是亞洲內容大會唯二認證的華語原創(圖片來源:今日新聞)
《李屍朝鮮》今年在首爾的發佈會(圖片來源:鏡週刊

2. Netflix買下獨家版權、或與當地內容製作者合作

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畢竟是長期抗戰、而且所費不貲,Netflix不可能每一部都動員自己的內容製作單位籌備;同時還要考慮到每個地方文化背景不同,如果都倚靠好萊塢的劇組,並無法做出完全符合在地口味的影視作品。
所以,這時候與當地的內容製作者合作就非常重要了。
要說Netflix和在地內容團隊合作模式的範本,應該非韓國莫屬。眼尖的人應該會發現,去年起Netflix上面的韓國內容愈來愈多、首頁的熱門推薦也往往是韓國作品。
除了上一段提到全部「自己來」的《李屍朝鮮》,還有《陽光先生》、《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羅曼史是別冊附錄》甚至是最近的《阿斯達年代記》等等。
而以上提到的這些作品,其實在韓國並不是透過Netflix播映,而是於tvN電視台在每週末的連續劇。在韓國之外的國家地區,都是在韓國收播後一個小時,就可以看到這些「Netflix原創」。
簡言之,因為Netflix買下了這些作品在某些國家的版權,就此變成了原創。
韓國tvN電視台產出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包含《孤獨又燦爛的神——鬼怪》和《Signal/信號》等等。而前面提到Netflix上面的韓國內容,幾乎全出自於tvN電視同集團的「Studio Dragon Corporation」內容製作工作室。
有別於從前韓國電視台的電視劇製作部門只為自家電視台服務,這個工作室還做別的電視台和全球內容平台(如Netflix)的生意,以拓展生意來源。
而《陽光先生》、《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羅曼史是別冊附錄》甚至是最近的《阿斯達年代記》等幾部作品的片頭動畫,除了Netflix原創之外,還有Dragon Studio,就顯示了Netflix和內容製作者之間密不可分的夥伴關係。
另外一部Netflix買下全球版權的例子,就是去年底熱播的英國影集《內政保鑣》。這部由BBC製作的影集,在英國境內是BBC獨家播映;但到了英國以外的地區,就是「Netflix原創」。
拜Netflix之賜,本劇男主角的名聲大開,更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的007詹姆斯龐德演員。

3. 那些你看到的授權內容

剩下在Netflix上面的內容,就幾乎都可以稱為是授權內容了;其中最有名的之一,應該是被下架就會引起全美哀嚎的《六人行》。之前本劇傳出版權即將到期必須下架,使得觀眾「暴動」的事件,也顯現出對現在的美國人來說,Netflix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影視平台。
其他的熱門授權內容,還包括漫威的作品《鋼鐵人》13、《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12、《雷神索爾》12、《星際異攻隊》12和《蜘蛛人-返校日》等等。
其實是不是「Netflix原創」,對有些觀影者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重點是作品內容好看、能不能從中得到些什麼(不管是療癒作用,還是真的學到甚麼人生道理)。
但對某些深耕於影視產業的人而言,要是作品真的能掛上「Netflix原創」的標籤,則不啻為一種「榮譽」;但這有時候也是一種風險,畢竟偶爾還是會有些評論家認為,「Netflix原創」在電影方面的表現並不如「電視劇」亮眼。
至於究竟孰優孰劣、哪個好看哪個普通,就看各位觀眾的取捨和口味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原獨火塘|死藤水與彌撒:重要的日子以重要為名今年由於瘟疫的關係,卡曼查人和印加人無法舉行「大日子」遊行,當前的瘟疫又喚醒過去關於瘟疫的記憶。於是面具雕刻人將他對今年的感受和記憶付諸臉譜:當前處境與未來的不確定性和恐懼,克服瘟疫重獲新生的期待與希望,都在白柳或薔薇木雕成的面具裡。
Thumbnail
avatar
原獨俱樂部
2021-08-12
以愛為名的話語,若沒有慈悲就會變成一把裹著蜜糖的利刃 在我的原生家庭當中,我的父親,就與許多傳統家庭中的父親一樣,從來沒有對子女說過誇獎的話,好像老一輩的人都會認為此話一出,孩子會馬上一落千丈一樣 當然我的父親也是,所以從小到大,父親常常說的是,我這樣說(做)是為了你好,我現在嫌你,免得你以後去外面被人家嫌...等等。然後話說得很重。我觀察了我的其他手
avatar
三十三
2021-02-14
電影|Netflix《母子情劫》以愛為名的畸形關係「就算是這樣的母親,也是我的全世界」 海報上的一行字令人心痛地敘述母親對少年周平的意義
Thumbnail
avatar
非必要迷人
2020-11-08
觀後隨寫│NETFLIX原創│儘管對「愛」的討論已經過於氾濫,我們仍不厭其煩──青春未知數我們都銘記自己的青春裡有誰,卻不一定記得青春裡的自己。管他再平凡,或者再艷麗,青春啊,說穿了就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吧。
Thumbnail
avatar
藍墨鋼筆
2020-06-17
Netflix熱門影集《誰是被害者》的原作《第四名被害者》這本書是Netflix超紅影集《誰是被害者》的原作,但因為我沒看過《誰是被害者》因此只能單以原作來分享,且內文會暴雷,請未看過者注意一下。
Thumbnail
avatar
悅陽
2020-05-17
你說好要給我的婚禮咧??? -《Netflix 原創劇-彼岸之嫁》一開始會關注這部影集主要是受到預告的吸引,加上看到網上很多人分享Netflix舉辦的活動「麗蘭的婚禮」,不僅有以紙紮屋形式完美復製的超豪華林家大宅、天青在地府的豪宅,甚至連劇中的某些主要場景都一模一樣,也因為看到這麼盛大的沈浸式體驗活動,讓我對這部以冥婚做為題材的影集更為好奇與期待。
Thumbnail
avatar
Rita的評論手札
2020-05-08
新竹的故事-以茶為名有多久沒回家了,我也忘了,記得那一年的夏天,一個朋友的來訪,讓我走了一趟茶鄉的不凡之旅。      
Thumbnail
avatar
田埂邊的哲學家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