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左右太平洋戰爭結局的台灣沖空戰(四)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左右太平洋戰爭結局的台灣沖空戰(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而毫無意外的,同時攻擊台灣與菲律賓日軍基地的第4分遣艦隊,受到台灣與菲律賓兩地殘存的日軍戰機夾擊。由於第38特遣艦隊的位置已經抵達台灣的東南方,快要脫離台灣附近海域,因此等不及天黑,在台灣的日軍大白天就將最後壓箱底的精銳海軍航空隊派出,性能優異的零式戰鬥機護航日軍轟炸機,直撲第4特遣艦隊而去。同時在菲律賓呂宋島上的陸軍第四航空軍,也在第4分遣艦隊進入其攻擊範圍後,派出戰機參戰。從白天到黃昏,第4分遣艦隊承受了大批日軍戰機的攻擊,一度讓第4分遣艦隊緊急求援,要求友軍支援。光是在早上10點45分左右的十幾分鐘裡,掩護艦隊的戰機與防空火炮,就最少擊落超過20幾架的日軍戰機,可見戰況之慘烈,而日軍整日的攻勢,一直持續到下午仍未結束,更多的日軍戰機被擊落,來自菲律賓的第四航空軍也最少損失二十幾架戰機,而第4分遣艦隊只有航空母艦富蘭克林號受到日軍戰機自殺攻擊,幸運只有輕微損傷,並不影響接下來的作戰。

遭到戰機自殺攻擊的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USS Franklin , CV13)但受損並不嚴重。

遭到戰機自殺攻擊的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USS Franklin , CV13)但受損並不嚴重。

而在當天擔任誘餌任務的第1分遣艦隊,其戰鬥情況甚至還要比第4分遣艦隊更為激烈。日軍戰機果然朝兩艘受損的巡洋艦蜂擁而去,並一併攻擊擔任掩護任務的第1分遣艦隊。這讓第1分遣艦隊沒有餘裕派出戰機,參與空襲台灣日軍基地的任務,而將分遣艦隊的航空母艦全部用來起降戰機,以保護拖行坎培拉號與休士頓號的護航艦隊與自身的安全。第1分遣艦隊的航空母艦艦載機群,最後擊落最少五十架以上的日軍戰機,日軍戰機雖然多次成功逼近坎培拉號與休士頓號,但在空中戰機與護航艦隊的嚴密防空炮火保護下,並沒有造成任何嚴重的損傷。第1分遣艦隊的航空母艦雖然或多或少遭到炸彈擊中,也都沒有出現嚴重的損傷。只是整日的戰鬥結束後,日軍的水面艦隊卻仍沒有出現,美軍雖然成功擊毀更多的被吸引來而來的日軍戰機,但第三艦隊的參謀們企圖利用這兩艘受損巡洋艦,引誘日軍聯合艦隊發動攻擊的計畫,最後並沒有成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52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假圖天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5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徹底失去動力的坎培拉號重型巡洋艦,已經無法跟上第1分遣艦隊,為了讓更重要的航空母艦繼續移動,避免停下來成為日軍戰機圍攻的目標,第1分遣艦隊決定繼續前進,而由另一艘重型巡洋艦威奇塔號來拖行坎培拉號,並與另外幾艘提供防空護衛的驅逐艦,另外編成第30特遣艦隊第3分遣艦隊,緩慢地拖著坎培拉號前進......
日軍的「捷一號」作戰計畫,想定美軍在菲律賓登陸,空中作戰部份將動員駐紮在菲律賓馬尼拉的海軍第一航空艦隊,由於當時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幾乎已損失殆盡,因此海軍的戰機大多部署在陸上基地,因此又被編為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再加上當時仍然隸屬於陸軍的空軍第四航空軍,共約 440架機戰組成了菲律賓的空中防禦部隊..
是說「台灣沖空戰」其實左右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與結局,雖然這並不是一場重要的戰役,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這是美軍所發動的一場牽制性佯攻,沒有海上艦艇的交鋒,也沒有陸上的殊死戰,單純就是五天的空戰與轟炸,但其結果卻讓日軍出現嚴重的誤判,進而影響到接下來的戰事,讓太平洋戰場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時至今日,除非是台灣問題專家,否則一般人都搞不清楚中國的一中原則、美國的一中政策、美中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六大保證、台灣地位未定論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更別說美、中、台三方之間微妙又脆弱的平衡....
美國以兩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中華民國的接收部隊在沒有渡海能力下,由美國海軍協助運送登陸台灣,確保日軍遵守投降命令並解除武裝。只是後來的情勢出乎兩國意料,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一敗塗地,倉皇逃來台灣...
美軍攻擊台灣南部地區的軍用機場與碼頭,並針對高雄港與附近的軍事設施進行轟炸,史稱「高雄大轟炸」。14日時,美軍更派出130架B-29轟炸機攻擊日本海軍兵工廠,不止重創日軍的生產能力,也使附近的台灣百姓死傷慘重.....
徹底失去動力的坎培拉號重型巡洋艦,已經無法跟上第1分遣艦隊,為了讓更重要的航空母艦繼續移動,避免停下來成為日軍戰機圍攻的目標,第1分遣艦隊決定繼續前進,而由另一艘重型巡洋艦威奇塔號來拖行坎培拉號,並與另外幾艘提供防空護衛的驅逐艦,另外編成第30特遣艦隊第3分遣艦隊,緩慢地拖著坎培拉號前進......
日軍的「捷一號」作戰計畫,想定美軍在菲律賓登陸,空中作戰部份將動員駐紮在菲律賓馬尼拉的海軍第一航空艦隊,由於當時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幾乎已損失殆盡,因此海軍的戰機大多部署在陸上基地,因此又被編為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再加上當時仍然隸屬於陸軍的空軍第四航空軍,共約 440架機戰組成了菲律賓的空中防禦部隊..
是說「台灣沖空戰」其實左右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與結局,雖然這並不是一場重要的戰役,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這是美軍所發動的一場牽制性佯攻,沒有海上艦艇的交鋒,也沒有陸上的殊死戰,單純就是五天的空戰與轟炸,但其結果卻讓日軍出現嚴重的誤判,進而影響到接下來的戰事,讓太平洋戰場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時至今日,除非是台灣問題專家,否則一般人都搞不清楚中國的一中原則、美國的一中政策、美中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六大保證、台灣地位未定論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更別說美、中、台三方之間微妙又脆弱的平衡....
美國以兩顆原子彈結束了戰爭,中華民國的接收部隊在沒有渡海能力下,由美國海軍協助運送登陸台灣,確保日軍遵守投降命令並解除武裝。只是後來的情勢出乎兩國意料,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一敗塗地,倉皇逃來台灣...
美軍攻擊台灣南部地區的軍用機場與碼頭,並針對高雄港與附近的軍事設施進行轟炸,史稱「高雄大轟炸」。14日時,美軍更派出130架B-29轟炸機攻擊日本海軍兵工廠,不止重創日軍的生產能力,也使附近的台灣百姓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