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圖解戰史】「九二海戰」之新型沱江艦的命名由來(上)

2019/09/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台灣海軍的「迅海計畫」研發了新一代的雙體匿蹤巡邏艦,其首艦命名為「沱江號」,是以九二海戰中的沱江號巡邏艦為名。那為什麼海軍會選擇這個名稱,九二海戰發生的經過為何,其實是個非常耐人尋味,卻又疑雲重重的一段戰史。會說疑雲重重,在於國共雙方對於這場海戰的經過有完全不一樣的記載,甚至參與這場海戰的人員所回憶描述的過程也彼此衝突。歸究其原因,主要有幾個關鍵,其一是當時的時空環境,八二三炮戰正打的如火如荼,國軍有必要宣傳戰果以穩定民心,而共軍更不可能承認失敗,因此雙方的戰果記錄都有誇大的部份,並不可靠。其次是海戰發生於午夜時分,海上漆黑一片且當天海象不佳,在激烈混戰中很容易出現誤判。最後是當時的雷達技術並不可靠,回跡雜訊常常會誤導操作人員,而出現各艦的雷達記錄都不同的情況。特別是國共雙方的戰史往往側重文字記錄,而缺少圖面輔助,少數記錄中出現交戰位置的詳細經緯度,可謂彌足珍貴。
因此這些復原交戰情況的圖面,有很多部份是參考各方口述記錄而盡最大努力拼湊出來的結果,難免有些地方是以「猜測推敲」來補足缺失的片斷。更有一些關鍵部份是在彼此完全矛盾的說法中,取捨個人感覺可信度最高的版本。因此疏漏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很期待在更多史料出土以後,能進一步補足缺失的部份,也請學者通人,不吝批評指教。
是說九二海戰簡單來講,就是八二三炮戰爆發以後,國軍艦隊運補金門守軍,而與共軍艦艇所爆發的一場海戰。在中華民國海軍的記錄中,這場戰事爆發在九月二號的午夜零時過後,因此稱為「九二海戰」,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記錄中,這場海戰是發生在九月一日接近午夜時分的料羅灣外海,稱之為「料羅灣海戰」。之所以會有時間記錄上的差距,在於中華民國在當時使用「日光節約時間」,時鐘撥快一個小時。以下都以中華民國海軍記錄的時間為基準
國軍運補艦隊的四艘艦艇,都是接收自美軍的二手軍用物資。
【運補艦隊從澎湖馬公港出發】在八二三炮戰爆發以後,國軍多次進行運補,但較大型的戰車登陸艦,由於目標比較大,易受攻擊,因此國軍改變運補方式,以噸位較小的中型登陸艦,在風浪較大的黑夜進行運補。風浪較大時不利於共軍的小型魚雷艇與炮艇,黑夜則可以掩護運補艦隊的蹤跡。由美堅號登陸艦、維源號巡邏艦、柳江號巡邏艦、沱江號巡邏艦所組成的運補艦隊,從澎湖的馬公港出發,準備趁黑夜進入金門的料羅灣進行運補。
在9月1日的晚間23:00分左右,共軍已發現國軍的運補艦隊接近。
【艦隊接近金門時已被發現】據共軍的記載,國軍的運補艦隊在距離料羅灣還有一段距離時,就已經被位於廈門的雷達站發現,共軍立刻派出第1魚雷艇大隊的6艘魚雷艇、第31護衛艇大隊的3艘炮艇,離港準備截擊。原本共軍的計畫是等待運補艦隊接近金門時,在料羅灣外海攻擊運補艦隊。
9月1日夜間23:30分左右,沱江號脫離編隊,獨自向西北方航行。
【沱江艦獨自脫離艦隊】但讓共軍意外的是,國軍的運補艦隊並沒有立刻靠近金門以進行運補工作,主艦隊反而轉向朝西南方前進,並有一艘巡邏艦脫離艦隊編號,獨自朝西北方航行。共軍在雷達上發現這種情況後,感到十分困惑,也懷疑沱江號巡邏艦會不會是誘餌,因此決定先按兵不動,讓魚雷艇與炮艇低速前進待命,以觀察國軍艦隊的後續動作。但這其實是國軍艦隊的欺敵之計,事實上沱江號巡邏艦正肩負著一項極機密的任務。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98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假圖天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5.1K會員
409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