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被送到英國的日子,教會我旅行的意義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旅行,大概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養分之一,處於高壓生活之下,透過旅行得到放鬆。除此之外,旅行也是增加視野的一大方法。當然很多人也視旅行為療傷或者找到自我的方法之一。

對我來說,都是!!每次的旅行都有不一樣的理由跟原因,但唯一不變的理由是“我想冒險”“我想挑戰”。而旅行帶給我的不只是這些,更是教會我面對突發狀況時,要如何冷靜處理。旅行也讓我體悟到當遇到困難時,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你還活著,一切都能改變的。

我期待在旅行中,發現我平常生活中不會出現的情況,不論是美好的還是讓人覺得厭煩的,而當我一次次地存活下來,我知道我又成長了。像是行李被航空公司寄丟,等了兩天才送達,以致於我前兩天都沒洗澡,拍照也都是同一件衣服!!或是登機前整袋錢都不見了,航空公司廣播是否有人用信封裝了歐元?我心想,大概沒人會跟我一樣用信封裝錢吧?還擔心去巴黎會被扒手偷錢,在台灣前就先掉了,幸好有好心人撿到。又或是,住在語言不同的義大利拿坡里民宿裡,離開到車站後才發現護照沒帶出來,打電話給房東他又聽不懂。然後火車時間又快到了,該怎麼處理?每一次都是在考驗臨場反應。當下立刻改火車票時間,房東不懂英文怎麼辦,跑去車站服務台用英文告訴他,然後再請他用義大利文跟房東講。

我也期待在旅行中,遇到如果我不旅行,不走出原有的生活圈就不會認識的人,和他們做朋友,知道原來在這地球上的某個國度裡,原來他們是這樣的生存著,有著不同的習慣及文化。旅行在不同國家城市中,看著書裡出現過的風景建築,映入眼簾才知道原來是這麼的壯觀,令我感到悸動。或當地的藝術文化,甚至是曾經讀過的歷史,讓我身歷其中,細細品嚐。

現在的我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遠程出國旅行,兩次亞洲近程或國內旅行。我以沒去過的地方為第一優先計畫,當然也可能再訪,如果有特殊理由。可是到底為什麼我會開始這麼喜歡旅行,不是跟團都是自助旅行,自己規劃行程,連度蜜月都是自己安排的,還做了一本手冊。畢竟當時手機網路不是很發達,無法到當地才隨機查看有什麼好玩,值得品嚐的餐廳。當然,我也有不規劃的旅行經驗,那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體會方式了。

這該歸咎於,我國小要升六年級的暑假,英文很破的我被我媽送到英國一個月,因為同學的英文家教老師要回英國探親,順便辦了小型的遊學團。於是我媽就讓我參加了,可是他們都是有一定英文程度的啊!對我來說,我只會簡單的單字跟對話,而且是很制式教科書裡的那種,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

不過,我還是去了。爸媽送我搭客運去機場,我上車後他們連再見都沒說的就開走了。突然我體悟到我好像要靠自己了。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而且是要到一個完全語言不通陌生的國家,這時候我害怕,內心的恐懼,我哭了!默默地在客運上流著眼淚,而不敢被其他人看到。但後來我告訴我自己,我一定可以的,我要堅強,就算恐懼,克服恐懼的第一步就是,大聲告訴自己我不害怕。

我記得到英國倫敦時已經是晚上了,搭了好久的飛機,還在新加坡轉機,當時已經精疲力盡了。英國老師將我跟我同學送到寄宿家庭,跟寄宿家庭的爸媽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而我跟同學也很早就休息,也沒體力想家。可是隔天一早起床,躺在陌生的房間裡,看著完全不熟悉的傢俱,想著台灣的家人現在在做什麼,好想他們,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下了。

寄宿家庭媽媽來請我們下樓吃早餐,面對她的寒暄問暖,詢問我們要吃三明治還是牛奶加麥片。後來,打電話回台灣,一直聯絡不到爸媽,打去阿姨家才知道,他們跑去墾丁玩了,我聽不到爸媽的聲音,感覺自己像被丟到國外一樣,想家的情緒瞬間湧上來,當場大哭了。這時候,寄宿家庭的媽媽就這樣過來抱著我,當時心裡感覺五味雜陳的,她是多麼的親切又陌生,語言不通讓我感受到我們之間的距離,溫暖的擁抱又拉近了。而且我們這年代的亞洲家庭,大概國小一二年級後就不再跟爸媽擁抱了吧!這也讓我明白擁抱的重要,對擁抱的渴望。

我們平常白天是需要去學校上課的,因為我的英文程度,我被分配到完全沒有同團同學的低階班級。覺得很丟臉嗎?原本是有一點點的,而感覺嘲笑來自於一起來的台灣同學們,這又是另外一種壓力了。不過在班級上課時,我感覺是快樂的,大家來自不同國家,英文該是大家能溝通共同的語言,可是無奈大家都不太會。互動時常常也搞不清楚是在做什麼,可是沒關係大家都一樣,天真無邪,沒人會嘲笑你。老師交代完回家作業,也是有聽沒有懂。幾天下來,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只好鼓起勇氣下課去問老師,當然他講英文我也還是不太懂,所幸他是西藏人,好像還會點中文,就那麼一點點,但他講出來的時候,我感覺無比的親切。就像你在國外店員跟你用中文說謝謝一樣的親切感。

而在這趟旅行中,我還學會了怎麼跟別人同居,當一個室友。我跟我同學一起住,睡同一張床,共用衛浴。兩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是否會吵架?會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彼此依靠著,想家的時候一起哭,分享著學校的生活。為什麼我說彼此依靠呢?因為,某天體育課踢足球她居然滑倒手骨折了。接下來的日子,我都幫她洗頭,綁頭髮,忍受她睡覺用石膏手打我的頭。而我也靠她幫我跟寄宿家庭的媽媽說我不想每天中午都帶三明治當午餐,說我想寄信回家請她幫我買郵票。我們有著共同的革命情感。儘管她高中就離開台灣移居上海了,我們也鮮少聯絡,但只要想起當時的情景,還是會心一笑的。

同樣的,我體認到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論是朋友、情人、甚至是家人都一樣。在英國的一個月中,第一週都在想家中度過,第二週開始漸入佳境,第三週終於開啟跟寄宿家庭姊姊的互動,第四週成為好朋友,但就要離開了。這樣的分離是可能再也無法見面的,彼此都會在自己的生活裡精彩的活著,而彼此是沒有交集的。就像分手後的情侶一樣,儘管當時再親密,是陪伴自己那段生命中的人,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分開,都是過去,能回憶的是當時美好的相處,而自己依然要繼續向前,走屬於自己的人生。

後來我也明白,就是因為當年的那一個月,開啟了我不一樣的人生。因此,我不斷的旅行,追求更多的成長,更不一樣的我!我就是這麼的喜愛旅行,熱愛冒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nny妮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旅行並無益於生活環境的提升,只是短暫的逃離現實。這段話,有錯嗎?其實沒有對也沒有錯,純粹是切入點、看事的角度不同的結果。出外旅行,總有回家面對現實環境的時候,而原有的環境並不會因你出個門旅行回來就會有所改變。但是,旅行會讓一個人因為接觸了外面寬廣的世界而有了不同的人生激盪,也改變了未來的人生路
Thumbnail
旅行並無益於生活環境的提升,只是短暫的逃離現實。這段話,有錯嗎?其實沒有對也沒有錯,純粹是切入點、看事的角度不同的結果。出外旅行,總有回家面對現實環境的時候,而原有的環境並不會因你出個門旅行回來就會有所改變。但是,旅行會讓一個人因為接觸了外面寬廣的世界而有了不同的人生激盪,也改變了未來的人生路
Thumbnail
一個人,提著行李到了英國 人生地不熟,只想要一個從頭開始的START OVER 與其說是打工度假,或許更像是場與自己的對話旅程。
Thumbnail
一個人,提著行李到了英國 人生地不熟,只想要一個從頭開始的START OVER 與其說是打工度假,或許更像是場與自己的對話旅程。
Thumbnail
在台灣忙完了好幾個月不眠不休的工作行程後,好不容易熬到了好難得的假期。其實也不能算是假期,只不過是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所以忽然,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
Thumbnail
在台灣忙完了好幾個月不眠不休的工作行程後,好不容易熬到了好難得的假期。其實也不能算是假期,只不過是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所以忽然,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
Thumbnail
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聯絡好了在當地的好朋友兼室友,我在最後一刻拿了簡單的衣物,也沒有行李的,抓了護照就往機場的方向去。出國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像是去巷口吃碗麵那樣的一件事情而已。
Thumbnail
一個要出國完成的工作,正好結束後能碰到幾天清閑而已。要去的國家,正好也是有家在那的,本來好討厭的出國工作,竟然變成好期待的一件事。聯絡好了在當地的好朋友兼室友,我在最後一刻拿了簡單的衣物,也沒有行李的,抓了護照就往機場的方向去。出國對我來說,真是一件像是去巷口吃碗麵那樣的一件事情而已。
Thumbnail
分享在英期間如何強化英文能力及參與社交活動。
Thumbnail
分享在英期間如何強化英文能力及參與社交活動。
Thumbnail
直到開始一個人旅行之後,才知道自己這麼勇敢! 從小,就是個媽寶,以為母親是天,任何事,只要跟著媽媽,就不會出任何錯。記得小學六年級時,因為搬家,又不想轉學,每天開始通車上學。第一天我好緊張,因為不太會看站牌,老是坐錯方向或下錯站。這個症頭延續到長大都沒有改善,以為不需要學會任何交通工具沒關係,反正跟
Thumbnail
直到開始一個人旅行之後,才知道自己這麼勇敢! 從小,就是個媽寶,以為母親是天,任何事,只要跟著媽媽,就不會出任何錯。記得小學六年級時,因為搬家,又不想轉學,每天開始通車上學。第一天我好緊張,因為不太會看站牌,老是坐錯方向或下錯站。這個症頭延續到長大都沒有改善,以為不需要學會任何交通工具沒關係,反正跟
Thumbnail
D8 和自己去一趟旅行 工作數年每天面對煩瑣工作,身心皆疲 雖然偶爾會請年假和親朋好友一起出國旅行 但是為了配合彼此的需求和習慣 少不免要犧牲自己偏好的行程和感受 更不用說旅程中要照顧同行的人 盡力安排妥當令整個旅程可以完美進行 最後一趟旅行結束不但沒有令身心放鬆 反而累積更多壓力和勞累.....
Thumbnail
D8 和自己去一趟旅行 工作數年每天面對煩瑣工作,身心皆疲 雖然偶爾會請年假和親朋好友一起出國旅行 但是為了配合彼此的需求和習慣 少不免要犧牲自己偏好的行程和感受 更不用說旅程中要照顧同行的人 盡力安排妥當令整個旅程可以完美進行 最後一趟旅行結束不但沒有令身心放鬆 反而累積更多壓力和勞累.....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