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年雨量高達2510公厘,是全世界平均的近三倍。不過,因為地狹人稠、降水量不均之故,全台至今建造了96座大大小小的水庫,希望能改善缺水問題。此時卻又有另一個問題浮現,鑒於台灣山區地形多陡峭且土質鬆軟,水庫底部大量淤積泥沙,大幅縮減水庫壽命。以石門水庫為例,3.09億立方公尺的容積,至今只剩下2.08億立方公尺,足足少了三分之一。水庫淤泥除了不易清理外,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甚至是大家眼中的「廢物」,無實際用途,導致無人願意著手處理,直到今天「樂土」的出現......
「垃圾變黃金」,原本無用的水庫淤泥,如今變成的建材利器。成功大學研發「水庫淤泥改質技術」,利用微奈米技術,處理原先無經濟效益的廢土。雖然原料為水庫淤泥,處理後卻出現疏水性,換句話說,當樂土遇水時,水珠會如在荷葉上般,粒粒分明的伏在表面上,吸水率極低,特別適合在台灣潮濕的氣候下做為建材。同時,雖然防水、耐候,樂土卻能展現一般建材難以呈現的透氣性, 像是會呼吸的土壤一般,更強化了防潮、防黴、抗水等功效,效期長達20至50年之久。而「樂土」的使用方法也相當簡單,也十分適合在家中DIY,只要在打底或是粉光的水泥砂漿中按適當比例摻入樂土防水粉,其餘則按一般水泥工法,便能產生防水防潮效果。
雖然樂土為新一代環保建材,擁有許多先前材料不曾的優點,實際施工後也能有持久性的效果,極適合台灣潮濕的氣候。不過基於它為新一代建材,目前市面上提供的顏色選擇尚少。另外,「樂土」終究僅為防水建材,即使有疏水與耐候的神奇功效,據水泥師傅施作後的案例顯示,一般水泥會遇到的龜裂現象,摻雜了樂土後,依然會發生,施作在浴室時甚為明顯,需透過額外的施作工法才能改善。再者,為了保持樂土材料的透氣性,施作後的水泥表面不能再增添額外塗料與板材,換言之,縮減了在地面、牆面可做的選擇,但質感佳、清潔容易的樂土水泥牆面依舊獲得不少人喜愛。
筆者認為,樂土貼近台灣潮濕環境需求的特性,甚至能防止壁癌產生,價格又合理親民。不但能讓居住環境更佳舒適,也能減少往後修繕費用。支出少許費用便能將房屋性能提升一個檔次,何樂而不為。雖然能做出的變化相對較少,但如此簡單俐落的風格也吸引了一群愛好者,而龜裂問題說到底只是部分人對樂土的誤解與過度期待罷了,並非其衍伸的額外弊端,一般水泥砂漿也會出發生類似情況,透過一些水泥工法的處理能獲得改善。除外,源自於廢棄物的樂土,透過處理後彷彿被賦予新生,擁有神奇功效的樂土,不經危害污染環境的繁瑣加工與化學物質添加,反倒透過廢棄物的循環,重現價值,不增反減環境的負擔,十分適合一試。
責任編輯:楊竣宇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